Google面試官:12個帶你通過產品面試的技巧

2020-12-12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編輯導讀:本文從Google面試官的視角,分享了面試不同環節中需要注意的關鍵問題,適合最近準備面試的同學和面試官,也希望這篇文章可以讓產品經理面試者在產品經理面試中獲得展示他們思維和創造力的最佳機會。

01 面試前

練習產品經理面試非常有趣並有助於你發展實際工作中需要使用的技能。

大多數優秀的產品經理都是訓練出來的,而不是天生的。所以好消息是,如果你在某個領域有所欠缺,你可以通過學習相關的產品經理知識來彌補。另一個好消息是,成功的產品經理並不是單一的類型,他們有很多不同的風格和形式:設計產品經理、數據產品經理、黑客產品經理等等。

面試官所關注的是面試者的態度 – 產品經理不僅需要與其他產品經理相處,他們還是跨職能的粘合劑,橫跨財務、法律、營銷、高管和工程。要想讓這個角色發揮作用,你需要是一個友善、好奇、有主見、有參與感、謙虛和上進的人

練習產品經理面試的最好方法是讓一個朋友(最好他本身就是產品經理)問你一些問題,大致形式是:「你會如何為Y[用戶群體]設計一個X[產品種類]?」

你要能夠快速地表達出你是為誰設計的,為什麼用戶會關注,產品的功能和視覺是什麼樣的,以及你將如何把它推向市場。反過來,你也可以去採訪你認識的優秀的產品經理,觀察他們如何回答問題

02 面試中

1. 保持舒服

不要擔心你的穿著,穿你覺得最舒服的衣服。如果你在家穿T恤和牛仔褲,就穿這些。如果你渴了,一定要拿一瓶水。如果你需要方便,就要求去洗手間,你不會被拒絕的。

2. 關注用戶

作為一名產品經理,你的主要工作是在人群中識別出潛在的用戶,對他們的問題感同身受,然後將改善他們狀況的方法可視化,並將解決方案以足夠的技術細節闡述出來,使之可以實現。

整個體驗需要考慮到用戶是如何發現這個產品的,是什麼讓這個產品引人注目,讓用戶儘快進入「啊哈」時刻,使用戶有動力去拉他們的朋友來體驗產品

3. 視覺化

一旦你有了用戶故事,就讓面試官看看你在腦海中創造了什麼。用白板,你的手,不管是什麼,帶面試官看看用戶會看到什麼。如果是移動應用,勾畫出主屏幕和人們會看到的內容。確保最重要的信息以最清晰的方式展示給用戶。

產品經理不一定要成為視覺設計大師,但需要有用戶體驗和信息理論的意識。

4. 創造一個商業計劃

有了一個堅實的用戶故事,你應該對產品的經濟效益如何運作有所了解。

你獲取用戶的成本是多少?你可能的客戶終身價值是多少?你需要花費多少成本來支持你的用戶?

雖然「沒有一個商業計劃能在與客戶的第一次接觸中存活下來」是真的,但你需要知道你的想法在經濟上是否是合理的。

一個簡單的「LTV > CAC + S」(客戶終身價值 > 客戶獲取成本 + 客戶支持)是開始討論的好方法。更細微的細節,如應用一個合適的折扣率來反映貨幣的時間價值,可以由你的會計同事來解決。

5. 迅速給出一個粗略的答案

不要在細枝末節上鑽空子,而是要迅速得出一個臨時的大致正確的答案,然後根據需要進行迭代完善,如果在解決過程中發現需要放棄並重新開始,那就放棄並重新開始。這是一種」先寬後窄」的探索,在有提示的地方深入。

你的面試官可能會在45分鐘的時間裡試圖討論3-5個完全不同的問題,這個時間段一般包括開頭的5分鐘熱身和結尾的5分鐘」提問時間」。所以,其實真正的面試時間只有35分鐘! 如果要問5個問題,那每個問題可能就是7分鐘

6. 從基本原理出發

特別是在面試的技術部分,如果有人對某項具體的技術不熟悉,但能用一般的技術知識正確地推斷出它可能的工作原理,總是讓面試官更加印象深刻

所以,如果有人知道公鑰密碼學的工作原理,但不熟悉傳輸層安全協議證書的具體內容,只要他們能推斷出這些證書可能的實際工作原理,那對面試官來說就是一個滿分。

7. 不要只用過程來回答

不要把所有的時間都花在描述一個過程來得到一個答案上 – 要描述一個實際的答案。

面試是一個有限制的場景。如果有人請你為老人設計一臺電視,不要說:「好吧,我需要去和老人相處一段時間,才知道如何開始回答。」你可以說在產品開發中,這種與用戶的接觸是理想的 – 甚至是必要的 – 但這顯然是我們無法納入到面試中的。

8. 定期反思

不要一味的獨白並維持半個小時。如果你發現你一直在說話,面試官幾乎沒有回應,就暫停一下,做個反思,確保你的時間都花在了回答他們正在尋找的東西上,或者他們是否可以引導你花更多的時間去挖掘他們感興趣的東西。

我曾遇到過應聘者沒有停頓地對我滔滔不絕,無論面試官需要跳出來打斷你,還是讓你繼續說下去,對雙方來說都會很尷尬。也就是說,不要為了給自己爭取時間而把問題重複回去,雖然澄清是好的,但拖延時間是很討厭的

9. 發聲

大聲地把你的思考和反思說出來,甚至把你一分鐘前的想法說成是愚蠢的,這比等到你有了完美的說法要好得多。展現你的思維

10. 實事求是

花哨的技術應該退居其次,而不是實用主義

你可以用一個Excel電子表格、一個有手機和汽車的人、處理付款的能力和一個郵件列表來啟動大量的業務/產品。

一個偉大的產品方案是有可能在一周內就被測試的東西

11. 使用工具

你所帶的任何工具都是公平的,如果它們能幫助你構建思路和論證,你就應該利用它們

如果有便籤,請隨意使用。如果你帶了筆記本,請隨意在那裡整理你的思路。如果房間裡有白板,那就把它用起來吧 – 我注意到,我做過的每一次面試,牆上都有一塊白板。

12. 要大膽

面試官最喜歡可以提出一些有爭議或令人震驚的想法的候選人

自然,一個戲劇性的命題需要加上充分的理由,但這一部分是有能力並經驗豐富的專業人士在產品經理面試中失敗的最大原因之一。他們對問題的回答很合理,但缺乏深度或新穎的見解。

你應該對你周圍的世界有什麼問題,以及你如何幫助解決它有見解。你應該能夠談論這個行業的發展方向以及它的盲點是什麼。

一個出色的候選人會用一個面試官從未聽過的答案來讓他們回味無窮。所以,如果你有一個非常出眾的概念,不要咬文嚼字,要堅持嘗試!面試官希望看到你瘋狂的一面。

03 面試後

面試結束後,如果你覺得自己和面試官進行了一場有趣的、引人入勝的頭腦風暴,並且充滿動力去創造一些東西,那可能就很順利了。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的是,兩次精彩的面試和一次普通的面試比三次好但並不精彩的面試的勝算要大得多。這就是為什麼要大膽的付出。

最後,很多過程真的是靠運氣。像Google這樣的公司,優秀的應聘者遠遠多於可供選擇的職位,這意味著這個過程會有意無意地拋棄很多真正優秀的人。很大程度上,這將歸結於被選中面試你的人和你的緣分。如果面試沒有成功,不要自責,十幾年前,我在谷歌的前幾次面試中都失敗了。

 

原文連結:https://medium.com/hackernoon/acing-your-product-manager-interview-e4f163408cef

原文作者:David E. Weekly

譯者:產品俠;微信公眾號:產品俠

本文由 @產品俠 翻譯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求職面試技巧培訓視頻,500強HR帶你完美面試自我介紹
    求職面試技巧培訓視頻,500強HR帶你完美面試自我介紹
  • 面試溝通技巧:面試官的哪些舉動在暗示著你已經通過面試?
    鄰居孩子去參加一個公司的面試,他說去的時候心情非常緊張,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後來逐漸的進入到面試官的提問中,在回答了將近半個小時的問題之後,他看到面試官的臉上出現了些許的笑容,感覺到自己有戲。後來他果然收到了錄取通知,告訴他可以去工作了。一、面試官的哪些舉動暗示你已經通過面試呢?
  • 面試溝通技巧:面試官的哪些舉動在暗示著你已經通過面試?
    鄰居孩子去參加一個公司的面試,他說去的時候心情非常緊張,不知道該說什麼好,後來逐漸的進入到面試官的提問中,在回答了將近半個小時的問題之後,他看到面試官的臉上出現了些許的笑容,感覺到自己有戲。主要有以下表現:1.不打斷你且有興趣的聽你說,如果面試官非常有興趣的聽你講,並不打斷你的話,很有可能就是通過了。
  • Google算法面試官:通過白板面試你需要知道的一切(第一部分)
    在交流中與面試官一起做出題目面試中,互動交流是非常關鍵的一環。從面試官手中取得題目後,你首先要快速地理解題幹,其次要把自己的想法反饋給面試官,兩人在不斷交流的過程中完成題目。即使是碰到了你不會的地方,也完全可以提出來。 接下來,我們再從面試官的角度來看一下面試的意義。
  • 職場新人掌握好面試技巧,能順利通過面試官的考核,儘快被錄用
    導語:職場新人掌握好面試技巧,能順利通過面試官的考核,儘快被錄用大家好,今天我要給大家講的是面試技巧,職場新人掌握好面試技巧,能順利通過面試官的考核,儘快被錄用,也就是說面試官提出的問題,你一定要回答,因為這些問題有可能決定你面試是否被錄用。
  • 職場中的面試小技巧 讓你更容易通過面試
    小劉在一家公司做了很多年了,最近想要換個新的工作,但是每次去到公司應聘都是被叫回去等消息,之後也就沒有什麼音訊了。因為很多年沒去找工作了,已經不知道職場面試中的一些問題套路了,在面試工作的時候都是屢屢碰壁。所以現在我們就需要一些面試的技巧來幫助自己提高面試成功率。
  • 韓國留學面試技巧,助你輕鬆通過面試
    韓國留學主要是申請制,學生遞交充分的材料即可,但是藝術專業一般是需要學生提交作品,或者參加學校面試,有的學校也有面試的要求。如果需要面試的同學可以收下這份面試技巧,助你輕鬆通過面試。 3、有關面試內容面試中自己的學習計劃是重點。由於面試官是第一次與你見面,對你的了解還處於「0基礎階段」,這時面試官們會查看你申請學校時提交的自我介紹與學業計劃,從中了解你對哪一方面最感興趣。
  • 面試官讓你自我介紹,怎麼辦?教你幾個小技巧,快速通過面試!
    面試官:「我讀了簡歷,請你給自己做一個簡短的三分鐘的介紹。」初步選擇後,求職者會進入面試環節。通常,面試官會讓你自我介紹一下。簡歷寫得很清楚,面試官為什麼不理會它呢?是真的急躁還是別有用心?3分鐘的自我介紹是決定你是否被錄用的第一步。
  • 打開zoom,對面坐著10個面試官?!
    因為——屏幕對面坐著的不是1個面試官,而是整整10個,注視著我,坐在一排的面試官。從視頻裡的鏡子,我看到自己的影像被投影在一個巨大的屏幕上。然後,我還沒反應過來,第一個面試官就進入了自我介紹環節,並無間斷的提出了他的問題。
  • 面試過程中,面試官的哪些舉動在暗示著你已經通過面試?
    各位小夥伴在面試中收到哪種信號,就證明你已經成功地通過了企業的面試呢?相信不同的面試官會使用不同的方法,但我們總能夠獲取到一點點信號,做過銷售的小夥伴應該都知道有意向合作的客戶他們會在不知不覺得給到可以成交的信號,關鍵就是我們能不能抓住這個機會。
  • 我是面試官:面試過程的潛臺詞、判斷面試結果的技巧
    通常面試時間比較長。3、面試結束前,介紹下一步面試安排的具體時間和面試官,請對方等待聯繫。對於不太滿意的候選人,如果僅僅說請等通知結果,這樣是不太負責任的,一般我們說,「2個工作日內我們會給出結果,如果屆時沒有聯繫默認是沒有通過,請您也同時關注其他機會」。
  • 職場:面試時,面試官有這3個表現就是暗示你,你的面試通過了!
    第一件事情就是投放自己的簡歷,等待面試的機會,在通過簡歷篩選後到公司參加面試,在面試的時候面試官會問你各種各樣的問題,如果你一個不差的都回答上來,並且還能達到面試官的要求,那麼你這次的面試很可能十有八九就通過了。出色的面試能夠在面試官的心中留下一個良好的印象,對自己在以後職場中的發展也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告訴你在招聘中的面試技巧,讓你輕鬆通過面試
    求職面試技巧(二):[面試技巧]16個經典面試問題回答思路面試過程中,面試官會向應聘者發問,而應聘者的回答將成為面試官思考是否理解他的重要依據。對應聘者而言,了解這些問題背後的「貓膩」至關重要。本文對面試中經常出現的一些典型問題進行了整理,並給出相應的回答思路和參考答案。
  • 面試體驗:Google 篇
    2010 年 12 月底的某一天早上,我突然感覺到我應該離開百度,因為如果這個時候已經沒有勇氣離開這家公司了,很可能就不會再想要離開了。當天中午在百度大廈西餐廳吃午飯,接到一個 Google 上海 HR 的電話,問我有沒有興趣去面試,我想既然你打電話來的時機那麼好,我就答應你去面試吧。(在那一天之前,我對獵頭的標準回復是「有美國或者香港的職位嗎?」)
  • 面試Google六輪,結果你想不到~
    面試了一下 Google (這裡說的是 Google 中國), 來了個 Google 面試六輪遊, 結果是沒通過. 🤣 現在分享下我參與面試的具體流程以及個人認為應該注意的事項, 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社招時, 4 年多工作經驗, 面試時為大疆後端開發TL(帶3~4個人而已).
  • 面試官問你請客,同事帶幾個陌生人來怎麼辦?看看面試者怎麼說!
    每位求職者在求職路上總會有過幾次面試經歷。如何才能在面試中淡定自如地發揮自己的優勢,靈活多變地應對面試者的各種問題,更是需要技巧。作為一名剛從大學畢業出來找工作的求職者,小謝雖然經驗還有些不足,但他卻在面試中掌握了一定的技巧。
  • 面試攻略:如何通過問,來獲取面試官的好感?
    你去面試的時候,佔主動的機會多一些,還是被動的機會多一些呢?2. 面試過於被動真的會獲得面試官的好感嗎?【閒聊】萬事不要過於絕對地下結論,沒有一成不變的方法,可以讓你複製別人的成功。在最初模仿階段,做到靈活運用,是快速實現目的的一個小技巧。
  • 面試官的這些舉動,暗示你已通過面試
    無憂職道   面試官的哪些舉動暗示你已經通過面試   Q:   面試過程中,面試官的哪些舉動在暗示著你已經通過面試?
  • 面試官告訴你:想當空乘,如何通過面試
    面試官告訴你:想當空乘,如何通過面試隨著航空業在國內的迅猛發展,飛機也成為大眾重要的出行工具,而空中乘務也越來越多的展現在乘客眼中成為出行中的一道亮麗風景,也成為眾多年輕男女羨慕的「高富帥白富美」職業,百裡挑一的高難度面試依然阻擋不了面試場面的火爆
  • 面試技巧 | 當面試官問了你沒有準備的問題怎麼辦?
    面試並不是固定模式的,面試的問題的也是多變的,對於求職者來說,都會事先做準備,但是面試官卻常常會出其不意,問一些一時反應不過來,目的就是為了看你的臨場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