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政策的全面放開,無數父母開始直面「到底還生不生」的問題
對於已經擁有了兩個孩子的何靖靖、孟小娟夫婦和沈健、趙蘊雲夫婦來說,家有二寶是圓滿、身心累並開心著以及對未來各種擔憂的混合式體驗。
「用我們的三五年,換他們以後三十年的相依相偎,不離不棄,值得」。
回想當初,何靖靖夫婦是在結婚之初就決定要兩個孩子,生大女兒的時候,孟小娟堅持順產,結果生了一天也沒生下來,最後無奈剖腹產,生二胎的時候也只能再挨上一刀,痛歸痛,但熬過了生產這一關,孟小娟覺得有一兒一女的家庭非常圓滿。
弟弟出生後,5歲的何孟琪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家有一大一小,一會要吃飯,一會要喝水,一會要出去玩,好在這兩個家庭都有得力的老人幫忙,何靖靖夫婦雙方的二老年齡不過50歲出頭,平常他們上班去了,二老就在家中操持家務和帶孩子,也能安置得妥妥噹噹。沈健家中亦是如此,小兒子出生後,雙方的老人都來幫忙了,四個老人再加夫妻兩人,照顧兩個孩子倒也不覺得很累。這兩個家庭身邊都有很多親戚朋友生了二胎,他們覺得,「現在很多家庭,對於生二胎,擔心養不起、累不起、傷不起,但是手足所能給予的歡樂,終究是父母給予不了的。雖然說兩個孩子的確會佔用很多的個人時間,但如果有老人幫忙,這方面的壓力會小很多,隨著他們一天天長大,他們終究會自立的」。
姐姐玩弟弟搗蛋
有人說,當家裡有了二寶之後,兩個孩子之間就會爭風吃醋、戰爭不斷。在何靖靖家裡,由於弟弟由家中的老人帶回了老家,平常並不是天天在一起,因此暫時還沒有這方面的問題。但是5歲的何孟琪偶爾也會說,「你們有了寶貝弟弟,不喜歡我了」,何靖靖就會跟琪琪說,你跟弟弟都是爸爸媽媽的孩子,都是一樣疼的,將來你們兩姐弟要互相照顧。「以後姐弟倆生活在一起,一定會有爭風吃醋的問題,這對我們家長來說也是挑戰,要學會如何巧妙地分配愛,讓姐弟倆都能愉悅地成長」。
而沈健夫婦很早就開始給老大做好心理建設,沈健說,大兒子一直是奶奶和外婆輪換著帶,晚上也跟著老人睡,他們也不會刻意去多體貼大兒子,而在小兒子出生後,大兒子開始跟著爸爸媽媽睡,平常周末,他們也會單獨帶著大兒子出去玩,刻意地給了大兒子更多的關注,小兒子則更多地由老人照顧,這樣一來,大兒子反而比以往更開心了。而目前看來,大兒子對這個小5歲的弟弟還沒有太明顯的感覺,因為年齡相差比較大,跟弟弟也玩不到一起,反而是弟弟經常喜歡粘住哥哥。
省太高中學老師沈健陪7歲大的兒子沈涵、剛滿周歲的二兒子趙煦一起玩耍
7歲的沈涵和剛滿周歲不久的弟弟趙煦,儘管只相差6歲,弟弟卻不是陪哥哥玩耍最好的「小夥伴」
「養不是問題,教才是問題」,想到孩子們的未來,沈健如是說道,大兒子明年就要上小學了,再過六七年,大兒子上初中,小兒子也進入小學,到時候兩個孩子都要接送,陪著一起做功課,再加上上興趣班或者補習班,這些都必須要父母親力親為,家中的老人是代替不了的,「現在只是養的問題,吃好穿暖就行,而到了教育階段,才是父母需要勞心勞力的時候。」
本文內容來自《太倉日報》 記者 廖文婷/文 計海新/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