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藍領就業超白領 中國需要更多有新點子的人

2020-12-11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2月23日報導 港媒稱,「我30歲了,沒有工作。我們住在父母的地下室。」這是一個年輕人的噩夢。在美國、加拿大和歐洲,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每代人都面臨過艱難的就業前景。今天,經濟和技術發展不僅製造了就業機會,也製造了就業風險。在一個日益變得不確定的世界上,香港和內地的畢業生不是唯一遭遇就業困境的人。

香港《南華早報》網站12月22日發表題為《中國需要的不是白領畢業生,而是有想法的人》的文章稱,在後金融危機時期,就業市場得到改善之前,很多沒有工作的年輕人搬回了父母的地下室,靠著微波加熱食品過活。

在溫哥華,對沒有工作的文科畢業生的建議是,學習焊接,這樣他們可以組裝各種管線,以便將石油和汽油輸送到中國。在中國,僱主則希望少一些大學畢業生,多一些熟練工人。因此在短短的20年中,內地和香港的就業市場已經嘗到了發達國家就業市場的好處與困境。

2014年,內地各地約有700萬大學生畢業,但是他們的就業前景似乎很黯淡。由於在過去10年中,大學院校招收的學生數量翻了兩番,就業問題就更加惡化了。

內地中產階級擴大,更多家庭將子女送入大學之際,失業畢業生數量增加是一個麻煩的信號。2013年一項全國性調查發現,在21-25歲年齡層中,16%有大學學歷的人沒有工作。但在有著小學教育水平的人中間,只有4%的人沒有工作。

技術能廉價地製造替代性服務來取代越來越多的白領工作。因此今天不見得是白領工人的好時候。技術還在越來越多地取代資本,因此所有資本持有者都不應該指望過多的回報。這就是為什麼馬雲突然變得比李嘉誠更富有的原因所在。

在內地,隨著大學擴招,大學畢業生的專業素質已經下降。內地畢業生不想在工廠或小城市工作,他們希望住在大城市。藍領工人比白領工人享有更多工作保障和保護。

報導稱,儘管內地大學生供過於求,香港畢業生可以並且應該在內地競爭工作崗位,因為內地的經濟基礎更廣泛。通常一個地方諮詢或研究公司的白領工作每月為擁有學士學位的大學畢業生提供4000-5000元人民幣的收入,為銷售人員提供3000多元的佣金,為碩士文憑持有者提供6000元月入。香港畢業生將得到與內地畢業生同等的待遇。

香港畢業生會受到歡迎,因為他們的經驗讓他們能在各個商業職能機構和部門工作。他們對涉及營銷、製造和金融的企業擁有綜合性觀念,而內地對這些才剛剛開始理解。

但是,今天的畢業生必須明白,未來不僅是就業。最稀缺的經濟資源不是普通的藍領或白領工人或金融資本,而是能製造新點子並進行創新的人。有想法的人,而非工人或投資者,將成為主要的稀缺資源,這種情況今天尤甚。

雲計算、社交媒體和微博中的各種創新已經統一了全球市場。勞動力和資本都是可流動的,並且無論地理位置如何,幾乎都是可交換的。香港畢業生可以利用這來增加他們的優勢。(編譯/朱捷)

點擊圖片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片:2014「更難就業年」

相關焦點

  • 白領跟藍領真的有區別嗎?--一個普通白領的自述!
    按理說,這樣應該能算上大家眼中的白領了吧,受人僱傭領取薪資,而非體力勞動者。由於工作的原因,小編到了「我的打工網」一家做藍領招聘的,每天看到很多人過來找工作,慢慢接觸了藍領這個人群。這裡的藍領只是一小部分人,大多數在工廠流水線工作的,靠體力勞動,生活枯燥乏味。做這樣的用戶群體的新媒體運營,其實最先要做的就是了解你的用戶群體。
  • 看了藍領的工資單,格子間白領都哭了
    去年第三季度,中國人民大學的報告顯示,中國藍領市場的景氣指數達到歷史新高的3.00,不少藍領工種的平均月薪已大幅超過本科生。舊的人生公式不好用了。一輪輪裁員潮中,常青藤的MBA和律師都未能倖免,而「卑微的」藍領,理療師、月嫂、汽車修理工不僅月入數萬,還供不應求。
  • 當代中國藍領的工資究竟有多高?
    996工作制、禿頭養生、內捲化競爭…網際網路上興起的各式話題幾乎涵蓋了白領生活的方方面面,很容易讓人產生一種錯覺:白領就是城市生活的唯一主角。但事實並非如此,根據公開資料整理,目前中國勞動人口高達9億,在這個龐大的群體中,是1.2億人新藍領與2.88億農民工、約1億製造業藍領和8000萬建築業藍領一起構成了城市裡基數最大的打工人,是白領群體的兩倍。
  • 300萬藍領都在用的求職APP,一對一教你找高薪工作
    作為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就業問題從來都是老大難的問題,2019年就業形勢更是不容樂觀,穩就業成為「頭等大事」。加上今年疫情影響,別說找工作,就是出門都變得困難...最新統計公報顯示,截至2019年末——中國就業人員7.7億人。對於職場白領來說,可能影響還沒有藍領衝擊那麼大,但作為需要去工廠上班的部分藍領來說,就顯得格外困難。
  • 大學畢業生轉向藍領崗位 大專以上藍領求職者佔比45%
    2014屆大學生的畢業季日益臨近,雖然今年的就業環境有所改善,但仍有不少大學生沒有找到工作。近日,有網站發布的數據顯示,白領崗位需求飽和,越來越多的大學畢業生需要到藍領崗位求職。目前,藍領求職者中,45%具有專科以上學歷。  高學歷藍領不看重包食宿  據58同城網站的統計,在該網站發布簡歷尋找藍領工作崗位的用戶中,初中及以下學歷者佔15%,高中19%,中專21%,大專31%,本科13%,碩士及以上1%。
  • 「白領、藍領、灰領、黃領」英語怎麼說?
    「灰領」工人(grey-collar worker)指業務熟練的技術工人,尤指那些兼具白領和藍領工作性質的行業從業人員,比如IT(信息技術)業工作人員。他們本質上是白領,但經常會做一些藍領性質的工作。他們有時候可能在做白領和藍領性質的工作,而有時候幹的活卻不屬於任何一個「領」域。
  • 藍領薪水上揚直逼白領 一技之長大於有學無術
    原因白領有學無「術」量過剩 藍領供不應求價更高「如今願意從事藍領工作的人少,導致需求大於供給,薪酬自然不斷上漲。而能勝任白領工作的求職者越來越多,供大於求薪酬自然難大幅上漲。」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周孝正認為,出現「較之白領,藍領薪酬更可觀」的現象,是市場供需關係決定的。
  • 王者榮耀:藍領、白領和金領代表什麼意思?為何會有這種劃分呢?
    藍領、白領和金領代表什麼意思?為何會有這種劃分呢?大家好,我是電競千雅君 KPL職業聯賽相信很多的小夥伴都非常的喜歡看,因為KPL不僅僅是王者榮耀技術含金量最高的比賽,玩家在其中也能夠學到很多的技術和小技巧不知道小夥伴們有沒有發現,在KPL的比賽中,很多解說反覆的提到過「藍領打野「和」金領打野」這種描述詞,在王者榮耀中,藍領、白領和金領代表什麼意思?
  • 「藍領的文化程度普遍不高?」對藍領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但是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現在對於藍領的定義和概念已經特別廣泛了,已經不僅僅局限於過去傳統意義上的一線工人了,現在很多的基層白領也被納入了藍領的範疇,可想而知藍領階層的文化程度只會越來越高。根據對藍領的一項調查顯示,在現在的中國,藍領階層男性的人數要遠遠高於女性所佔的人數,男性和女性之間的人數比例接近6:4,而且呈現年輕化的趨勢,也就是說在藍領階層中很年輕的男性越來越多。尤其是21歲到25歲之間的人最多,成為了藍領階層的主力軍,就單單是21歲到25歲之間的男性佔到了50.3%。
  • 報告顯示二季度中國藍領就業市場景氣度見底回升
    8月11日,58同城聯合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推出「中國藍領就業市場景氣指數」,以及《中國藍領就業市場景氣指數報告》(以下簡稱《報告》)。據悉,「中國藍領就業市場景氣指數」在深度訪談大量企業的基礎上, 利用58同城招聘大數據(合計54個月,18個季度),構建時間序列模型,檢驗數據的穩定性以及與宏觀經濟的關係等,通過分析不同地區、不同行業、不同職業等供需指標的動態變化。《報告》顯示,藍領就業景氣指數呈現出一定的季節規律。
  • 「盒馬全國殺魚專業技能考試大綱」背後,是新零售催生的新藍領
    而盒馬回應的聰明之處就在於,一句「術業有專攻」,既尊重了排片經理所代表的白領,又肯定了殺魚師所代表的藍領的價值。在博得不少網友好感的同時,推文和微博帖子放出來的「盒馬全國殺魚專業技能考試大綱」也引起了網友的熱議,不少網友還大呼「可愛」。
  • BBC地道英語|White collar worker / blue-collar worker 白領/藍領
    你會用藍領還是白領來描述我們呢?Well, looking at our clothes, you are a T-shirt-no-collar worker and I’m a yellow-with-polka-dot-collar worker.How about that?嗯,看我們的衣服,你是T恤無領工作者,我是黃色帶圓點領子的工作者。你認為這個回答怎麼樣?
  • 群雄布局藍領在線招聘市場:得草根者得天下?
    因藍領從業者跳槽頻繁,尤其部分服務業崗位,人均換工作頻率達每年3次以上,相比較白領崗位,服務業、製造業藍領崗位每年招聘需求人數過億,而線上招聘的滲透率不到10%,藍領在線招聘正在成為多方發力的新方向。企業招聘三大痛點:效率低、成本高、招人難單一線下藍領招聘服務已經很難滿足現階段飛速發展的服務行業用工需求。
  • 藍領收入超白領,我要這大學文憑有何用?等等,別喝這種毒雞湯
    就跟英國的基友們聊了聊,發現,在英國,大學生就業確實不容易,已經是很普遍的現象,剛畢業大學生和藍領技工之間甚至已經出現收入鴻溝。想當初,貓哥那代人,就業雖然難,但也不是很難,工資雖然不是很滿意,但也比工地搬磚高。就在貓哥以為白領藍領收入出現逆轉是大英帝國沒落的象徵時,一跟學弟學妹們聊天,發現,眼下的中國也是「哀嚎一片」了。
  • 印尼藍領版「領英」:1億藍領靈活用工,發薪日給貸款-虎嗅網
    MyRobin的聯合創始人兼CEO Siddharth Kumar相比東南亞白領求職,Siddharth發現藍領求職機會更多,痛點也更痛大。二、對比藍領同行,要更懂本地化儘管MyRobin有自己的特色,藍領招聘領域的創業也相當激烈,不管是印尼還是整個東南亞都有不少玩家。但Siddharth始終堅信,立足印尼市場是MyRobin的優勢。
  • 女性職業層級變遷:白領速增藍領趨降
    辦事員雖然是較低層級的白領,但也是通向負責人的階梯,這裡的性別競爭中男性更具優勢。改革開放以來,白領職業的女性比例都獲得了快速增長,白領女性具有更廣闊的職業發展空間,而且就業空間也在不斷拓展,白領女性更有能力突破性別歧視的藩籬,實現職業的向上流動。
  • 大學畢業當藍領調查:「顏色」偏見依舊頑固
    「我們的畢業生就算進了企業,起碼也是搞研發的,在一線當『藍領』?絕對沒有。」好多所高校就業辦的負責人,不約而同地表示「幫不上忙」。雖然在就業市場上,一種新的趨勢日漸明朗:通曉理論知識、掌握專業技術、具備動手能力的應用型人才,也就是所謂的「新藍領」,無論現實需求還是成長空間,都正在趕超「白領」;但許多人對讀了大學當「藍領」還不能認同,觀念形成壓力,尤其那些「985」、「211」高校,對此話題敏感得很。有位高校就業辦負責人直率地說:「要說我們大學的畢業生做了『藍領』,誰都不高興。
  • 就是白領與藍領的差別
    他們的辦學經費是自籌,同時他們還需要贏利,當然學費及住宿費等要貴不少。一般比普通的專科學校每年多花10000到15000元左右,而且專科學制也短,四年下來就要多花8萬至10萬。對於農村家庭及城市困難家庭來說,本來負擔孩子上專科就有點吃力了,這多出來的8到10萬也是一個不少數目。2、三本大學的就業率還不如專科,多花錢不值得上。
  • 2020藍領群體如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優領科技有四點建議!
    在每個城市都有這樣的一群人,他們組裝著我們的手機、護衛著我們的安全、派送著我們的快遞,甚至清理我們的垃圾。他們人數眾多,卻鮮有存在感,他們每天與我們擦肩而過,卻又像被一堵無形的牆隔絕在另一個世界。他們是我們不該忘記,也不能忘記的人:藍領群體。
  • 鉑濤窩趣發力員工宿舍,一線城市成為藍領公寓主戰場
    深入企業調研,打造為企業與員工省心的居所 與白領公寓相比,員工公寓租住的人員更多,背景更複雜,流動性更高 領先的運營團隊,品質服務 與白領公寓相比,員工公寓的運營難度更高,需要有全鏈條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