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積極開展「縣管鄉用」「鄉聘村用」改革探索

2020-12-20 央廣網

醫改尋根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注意過,身邊的社區醫院、縣鎮醫院的醫務人員總是忙前忙後卻總也忙不過來。基層醫務人員的編制緊缺、引進難和留住難的問題始終存在,同時因為水平低難以學習醫療新技術的難題,縣鎮人民的就醫時常出現困難,不得不轉而去大城市就醫。據統計,重慶市共有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鄉鎮衛生院1396個,衛生人員50933人,其中非編人員佔比23.4%。執業(助理)醫師、註冊護士僅分別佔衛生人員數的30.1%和21.4%。對此,重慶市積極開展「縣聘鄉用、鄉聘村用」改革探索。

醫改良方

良方一:「縣管鄉用」探索

重慶市墊江縣從2015年開始探索臨床醫生「縣管鄉用」輪換派遣制度,在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單獨設置「縣管鄉用」醫師編制100個,用5年時間為全縣25個基層醫療機構派遣內兒科、外科、婦產科、中醫科醫師共100名。

確立政策保障機制,確保人才「沉得下」。縣人民醫院、縣中醫院單獨設置「縣管鄉用」編制,實行定編制規模、定基層配置數、定縣級醫院派遣數的管理模式。在不增加全縣衛生健康系統編制總額的前提下,增加縣鄉醫院的派遣人員。縣財政同時給予派遣醫師每人每年8萬元的經費保障,定額補助到派遣醫院和派駐單位。

嚴格選人用人條件,確保人才「用得好」。為了給大家更好的醫療條件,縣政府規定派遣醫師必須取得執業醫師證書、在縣級醫院臨床工作5年以上、達到中級及以上職稱。重點選擇內兒科、外科、婦產科、中醫科4類緊缺人才。派遣期1年,定期輪換,避免醫師長期下沉基層無法跟上醫療科技的進步;同時,基層選派等額人員到派出醫院跟班學習,彌補縣級醫院人手不足問題。

建立激勵考核機制,確保人才「留得住」。為了留住更多更好的醫護人員,縣政府提出派遣人員待遇保障不變,經濟待遇不低於原單位科室同級人員平均水平。派遣醫師服務期滿仍回原單位原崗位,同等條件下實行晉升職稱、擔任職務、評優評先「三優先」,還將派遣醫師服務基層經歷做為聘任上一級技術職務的前提條件。派遣醫師接受派出醫院和派駐單位的雙重管理,兩項考核結果均與該醫師的經費補助和醫師定期考核掛鈎。縣衛生行政部門將派出醫院完成縣管鄉用情況納入年度綜合目標考核。

開展「鄉編縣管鄉用」試點。將鄉鎮衛生院的20個編制調劑到縣級公立醫院,由公立醫院招聘大學生,並按調劑的編制數量長期向基層衛生院派駐中高級衛生專業技術人員。

建立「編制池」。按照縣編制委員會確定的公立醫院機構可使用總編制數(2569個)建立編制池,將名額由原各醫療單位必須空編3%,調整為在全縣編制總額內空編10名作為緊缺人才引進等應急使用,其餘空編納入「編制池」。

建立「職稱庫」。對中高級職稱崗位進行統一管理,鼓勵有晉升職稱需求的縣級醫院人員到中心衛生院、中心衛生院到一般鄉鎮衛生院工作。在調入單位工作滿3-5年後,可調回原單位且優先聘任職稱,解決「有人無崗、有崗無人」問題。

良方二:「鄉聘村用」探索

鄉鎮衛生院公開招聘人員派駐村衛生室工作。彭水縣調劑增加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員編制230名。通過「鄉聘村用」方式,使用鄉鎮衛生院編制公開招聘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派駐到村衛生室工作。

鄉鎮衛生院聘用村醫為臨聘人員。墊江、忠縣為鄉鎮衛生院聘用村醫為臨聘人員,籤訂勞務合用(一年一籤),由鄉鎮衛生院購買「五險」,發放鄉鎮衛生院基本工資和基礎績效,同時享受村醫有關待遇。

醫改成績單

(一)基層醫療機構服務能力提升有發展。墊江縣坪山中心衛生院連續多年派駐婦產科醫師,婦產科診療人次增幅13%、產科手術增幅130%;沙坪鎮衛生院連續4年派駐醫師7名,內科、外科、骨科先後引進新設備,開展腹腔鏡膽囊切除、腹腔鏡闌尾切除等新技術。彭水縣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就診人次呈逐年上升趨勢,基層業務衛生專業技術人員數較改革前增長3倍。忠縣372個行政村(社區)建有標準化衛生室472個,村醫559名,每個衛生室都有1名合格村醫。村衛生室診療量佔基層總診療人次20%以上。

(二)群眾就醫獲得感增強得實惠。墊江縣通過「縣管鄉用」醫師派駐,群眾能以鄉鎮醫院的收費標準享受縣級醫院同等的醫療服務。忠縣創建甲級衛生院2家、乙級4家、丙級1家,任家鎮衛生院被評為全市「最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

(三)分級診療格局形成見實效。墊江縣連續9年實現大病不出縣,作為西部地區唯一一個擁有兩所三甲醫院的縣城,全縣基層診療人次佔比由2017年的59%上升至2019年的62%,呈逐年上升趨勢。

相關焦點

  • 省級通知:「鄉聘村用」必須滿足這個條件
    9月1日,吉林省發布《2020年吉林省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縣聘鄉用」「鄉聘村用」專項招聘公告》(以下簡稱《公告》)。」「鄉聘村用」是目前基層醫療人才管理的主要模式之一,主要吸納的是高校醫學畢業生以及具有執業(助理)醫師資格、業務能力好的在崗基層醫生。
  • 蒼南「縣管鄉用」全科醫生培養跑出「加速度」
    2010年,為順應國家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需求,溫州醫科大學在浙江省率先開展本科層次基層醫學人才訂單定向培養工作,為基層輸送高素質醫學人才。2014年,該校凝練出「國標省統、縣管鄉用」培養模式,並率先在蒼南縣和文成縣試點推行。
  • 2020年吉林省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縣聘鄉用」「鄉聘村用」專項招聘公告
    」「鄉聘村用」專項招聘計劃實施方案》(吉衛聯發〔2020〕25號)精神,擬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縣聘鄉用」「鄉聘村用」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現將有關事宜公告如下:  一、招聘計劃  2020年吉林省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縣聘鄉用」「鄉聘村用」分臨床醫學、中醫學、影像學、醫學檢驗4個專業,計劃招聘434人,其中8個市(州)35家縣(市、區)級醫院計劃招聘「縣聘鄉用」衛生專業技術人員281人;9個市(州)和
  • 周轉池編制丨免筆試丨桐城市2020年衛健系統公開招聘 「鄉聘村用」 專業技術人員公告
    〔2010〕78號)、《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進一步加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才隊伍建設的意見》(皖政辦[2017]6號)、《安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於進一步加強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人才隊伍建設的實施意見》(宜政辦秘[2017]33號)和安慶市人社局、市委編辦、市衛健委《關於開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專業技術人才「縣管鄉用」和「鄉聘村用」工作的通知》(宜衛人[2019]38號)文件精神,現就桐城市2020年衛健系統公開招聘
  • 吉林省人社廳發布2020年吉林省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縣聘鄉用」「鄉聘村用」專項招聘公告
    根據《事業單位人事管理條例》《關於鼓勵引導人才向艱苦邊遠地區和基層一線流動的實施意見》(吉辦發〔2019〕49號)和《2020年吉林省基層衛生專業技術人員「縣聘鄉用」「鄉聘村用」專項招聘計劃實施方案》(吉衛聯發〔2020〕25號)精神,擬面向社會公開招聘「縣聘鄉用」「鄉聘村用」衛生專業技術人員。
  • 教師隊伍「縣管校聘」改革 加快促進重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今年2月,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發布,明確全面推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縣管校聘」。「縣管校聘」管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是,全面落實義務教育「以縣為主」管理體制,推動教師編制、崗位及配置、調配等在縣域內統籌,有效滿足城鄉一體化辦學的師資需求。
  • 重慶深化教育改革 「縣管校聘」讓優質師資流動起來
    今年2月,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發布,明確全面推行義務教育階段教師「縣管校聘」。  「縣管校聘」,旨在全面落實義務教育「以縣為主」管理體制,推動教師編制、崗位及配置、調配等在縣域內統籌,有效滿足城鄉一體化辦學的師資需求。
  • 「網格化+信用村」 郵儲銀行荊門市分行積極探索實踐服務三農新模式
    為貫徹落實省、市銀行業監管工作會議精神及工作囑託,大力支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提升普惠金融服務質效,郵儲銀行荊門市分行積極創新,依託金融服務網格化,探索實踐「網格化+信用村」的服務三農新模式,努力打通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努力將網格化工作落在實處,收到實效。
  • 「地方篇」71湖北省科協:強基固本 接長手臂 提升縣鄉科協組織力...
    亮點導讀湖北省科協把「3+1」試點作為深化改革的重點任務,下大力氣「強基固本」,不斷「接長手臂」,激發「三長」工作活力,豐富「三長」活動載體,實現了縣鄉科協組織全覆蓋。黨的十九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深化群團組織改革要堅持眼睛向下、面向基層。近年來,湖北省科協緊抓深化改革歷史機遇,牢固樹立大抓基層的鮮明導向,以「3+1」試點為主要抓手,大力加強縣鄉科協組織建設,推動縣鄉科協組織全面建立、工作條件全面提高、活動質效全面提升。
  • 「縣管校聘式」的教師人事制度改革什麼時候停歇過?
    當前,以實現縣域內師資合理配置、推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為宗旨的「縣管校聘」人事管理改革正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不同地方,不同學校紛紛出臺了相應的競聘方案,不過,基本上按照「校內競聘→跨校競聘→區域調劑→待崗培訓→再聘失敗→退出」這一思路。還有一些地方為了公平起見,出臺了「縣管校聘」中小學教職員崗位競聘評分細則,甚至要求全體教師參加統一考試。
  • 婺城赴東陽考察學習「縣鄉一體 條抓塊統」基層治理模式改革
    12月16日,婺城區委常委、組織部長徐妙芳率考察組一行到東陽市考察學習「縣鄉一體條抓塊統」基層治理模式改革工作,推動此項改革取得更多實質性、突破性、系統性成果,不斷提升婺城縣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區人大常委會副主任、乾西鄉黨委書記張遵強,區委組織部、區委政法委、區委編辦、區委改革辦、區大數據局及部分鄉鎮(街道)負責人參加考察。
  • 重慶檸檬之鄉:「小」檸檬做成「大」產業
    冉孟軍 攝中新網重慶1月7日電 題:重慶檸檬之鄉:「小」檸檬做成「大」產業作者 馬佳欣 夏榮偉行走在重慶市萬州區白羊鎮的山嶺田野,隨處可見大片大片的檸檬樹。莽莽蒼蒼,綠意蔥蘢,成為全鎮最亮眼的底色,勤勞的農民穿梭林間,施肥、除草、修枝,忙得不亦樂乎。圖為村民在商品化處理中心加工檸檬。
  • 濮陽縣一鄉一村一故事:渠村鄉青莊村
    (濮陽縣一鄉一村一故事 姜愛國 書) 民國時期,青莊(青塚)村歸東明縣所轄,地處東明縣城北18裡處。1940年至1945年屬冀魯豫邊區濱河縣三區所轄;1946年至1949年屬長垣十區所轄;1949年至1952年歸濮陽縣海通13區所轄;1953年至1957年海通區所轄鄉渠村東區陳佔農莊(小鄉)所轄(包括陳莊、青莊、大芟河、前元、後元、莊6村)。1958年撤區並鄉成立渠村人民公社,本村歸渠村公社所轄。
  • 「正省級」為何連年過問「正科級」 | 縣鄉人大走上前臺
    「鎮人大有了足以開展活動的人員和機構,有利於基層人大代表進一步發揮出依法行政監督員、社情民意聯絡員、矛盾糾紛調解員和社會責任擔當員這『四員』作用。」縣鄉人大工作感受春暖花開的溫暖,人大代表不再是「虛職」「閒職」。
  • 2020年四川省百城千鄉萬村資陽市樂至縣龍門鎮氣排球分站賽開幕
    2020年9月18日,四川省「百城千鄉萬村」資陽市樂至縣龍門鎮氣排球分站賽暨2020年資陽市「百城千鄉萬村」活動啟動儀式開幕。樂至縣教育和體育局黨組成員李德文主持。9月18日,不忘國恥,銘記歷史。不忘國恥方可奮發圖強,銘記歷史才能開創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