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江蘇幼師拼死護童」談幼兒安全教育(建議轉給家長)

2021-03-01 億童學前教育

「快堵門,老師都去堵門!」

昨日,龍捲風、冰雹、暴雨、雷電等極端惡劣天氣襲擊江蘇鹽城,截至6月24日9時,災害共造成98人死亡(其中,阜寧縣97人、射陽縣1人),受傷846人,其中重傷152人,危重10人。

意外的天災給普通民眾帶來了深深的痛苦,就在人們為失去性命的同胞感到痛心疾首時,江蘇阜寧計橋幼兒園的園長和6名老師卻用他們的身體堵住教室大門,用自己的背部、頭部或胸膛堵住窟窿,任憑冰雹和磚石砸在自己身上,拼死保護在園的120名幼兒,一直持續到災難結束。

等到風雨漸歇,6名教師均滿臉是血,不同程度受傷,而園內120名兒童僅有7人受傷。他們顧不上自己,一邊安撫驚嚇過度的孩子們,一邊撥打急救電話,帶受傷兒童去醫院。出來一看,曾經清新整潔、充滿童趣的幼兒園已變得面目全非,用來午休和儲藏的園所第三層房頂已被狂風掀得乾乾淨淨。

江蘇阜寧計橋幼兒園的園長和老師們在災難面前的表現讓人敬佩。天災無情,人間有愛,對此「拼死護童」的舉動,網友們讚賞其為新時代真正的「英雄」。也許,這就是作為幼兒教師的本能吧!在教給孩子知識和技能,陪伴他們快樂成長的過程中,老師們早已將孩子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還重要。


如今,學期末將至,再過一段時日,孩子們將告別幼兒園,迎來期待已久的暑假。在幼兒園裡,孩子們有可親可敬的老師們盡心盡責地給予保護,但暑假在家時,因家長照顧不周而導致孩子發生危險的情況卻屢屢發生。

有數據顯示,我國兒童意外傷害比例逐年上升,近年全國中小學生每年非正常死亡達1.6萬人,而暑假是一年中中小學生意外傷害發生最多的時段。每年7月初,幼兒園及中小學校陸續放假以後,各醫院都會接診多名因外傷、溺水、氣管異物、燒燙傷等受到意外傷害的兒童,且以學齡期兒童居多。醫生提醒,獨自在家的孩子發生家庭意外傷害的比率較高,「小鬼當家」時更應注意安全。為了讓孩子在充分享受快樂假期的同時,又能保障安全,小編特整理了暑假相關的安全知識,希望能給廣大老師和家長提供借鑑。

假期裡,孩子們外出的機會大大增加,在車水馬龍的街道上,他們的交通安全格外讓人擔心。為此,老師和家長們要對孩子加強交通安全教育,告訴他們橫過馬路時一定要走斑馬線。此外,要防止孩子在馬路上追逐打鬧。如果乘坐公交車,一定要等車停穩後再上下車,千萬不要搶上搶下,以免發生意外。

暑假天氣炎熱,很多家長都會帶著孩子去遊泳降溫。值得提醒的是,家長要帶孩子去安全的遊泳池遊泳,切勿仗著水性好而帶著孩子去缺乏安全保護措施的地方遊泳。還有的家長會將孩子送至農村老家過暑假,要謹記教育孩子不要去小河邊遊泳,以免出現危險,釀成不可挽回的悲劇。

教育孩子要遠離危險物品,不要玩火、玩水、玩電,要注意自身的安全。家具、電器背後或死角不要亂鑽,謹防觸電或被困住出不來。在家中明顯位置粘貼120(急救電話)、119(火警電話)、110(匪警電話)、114(查詢電話),並且將各類求助、報警電話的作用詳細說明。讓孩子背熟家長、親戚、屬地居委會的電話、地址,一旦遇到困難,就可以快速求助。

暑假裡,孩子穿衣單薄,肌膚裸露較多,容易造成磕碰傷和燒燙傷,家長需多注意。此外,暑假天氣炎熱,還要注意防暑降溫,開空調的時間也不宜過長,一般一次不超過1-2小時,溫度也要控制在26-28攝氏度,不要過低,並定時開窗通風。不要讓幼兒在太陽下長時間活動,以免中暑。

夏季天熱,溼度大,而孩子抵抗力又相對較低,如果飲食不當很容易引起腹瀉、食物中毒或其他消化道疾病。因此,要教育孩子注意飲食衛生,不暴飲暴食,不吃過分油膩的食物、不吃過多的零食、不吃過期變質的食物,避免食物中毒。

孩子天性好玩、好動,暑期孩子們自由玩耍的時間增多,但由於他們缺少相關的自我保護意識,而家長們又因為工作繁忙缺少看護,從而導致暑假期間孩子們的意外傷害事件頻頻發生。因此,家長務必要看好自己的孩子,不要讓他們參加危險活動,同時也要提高孩子的安全意識,增強他們的自我保護能力。

在美國,孩子過暑假的時候,父母會給孩子這樣的建議:

——如果獨自在家,陌生人來敲門,可以隔著門告訴他,爸爸媽媽正忙著,或在睡覺。不論他有任何理由,也不要開門。

——接聽電話時,不要告訴對方自己的名字、地址、此刻誰在家裡等任何與家裡有關的信息。

——要到哪裡玩,一定要讓爸爸媽媽知道。

——不可獨自行走,出門總要與朋友相伴。

——不要獨自到加油站、戲院、餐館或其他公共場所的洗手間。

——空空的大樓、安靜的門道,雖是好玩的地方,但不可獨自到那裡玩。

——有任何不對勁的事,別忘了打報警電話。

——不接受陌生人給的任何東西,特別是食物。

——無論如何,不要坐陌生人的車,哪怕他說是爸爸媽媽的朋友,或是爸爸媽媽讓他來接你的。

——如果陌生人對你說:保證帶你去一個很好玩的地方,或和你玩一種很有趣的遊戲,不要相信,千萬不要跟他走。

——如果陌生人把手放在你的肩膀上,最好的辦法是大聲尖叫:我不認識這個人。或高喊:失火啦!(專家認為,這樣叫會立刻引起人們的注意,因為任何人聽到「失火」都會給予救助。)

——不要公開說出家裡近期的外出旅遊計劃。

——學會打開和關上家裡所有的門窗。

(本文由億童小編辛苦碼字完成,轉載請註明來源「億童學前教育微信訂閱號 Allkids_YiTong」,否則打你小報告哦!)

美術 | 音樂 | 區域活動 | 科學區 | 建構區 | 幼兒生活 |智力遊戲區 | 室內體育活動 | 大班區域體育活動 | 早操活動 | 體育課 | 主題環創 | 專業發展 | 畢業季

關注億童學前教育公眾號,在後臺回復上述關鍵詞,即可獲取海量資源包。暑假是安全隱患發生的高峰期,點擊「閱讀原文」關注更多幼兒安全教育

相關焦點

  • 江蘇鎮江一幼兒園被指虐童幼兒託護行業該如何規範?
    (原標題:江蘇鎮江一幼兒園被指虐童幼兒託護行業該如何規範?)新華社發 徐駿 作兒童安全屢成熱點 幼兒託護體系問題重重 幼兒園、託兒所兒童安全問題密集出現在公眾視野中,暴露出幼兒託護體系的諸多問題。專家表示,兒童安全問題頻繁出現,為幼兒託護的監督敲響了警鐘。
  • 幼師虐童事件背後還有哪些漏洞
    近年來,幼兒園裡的虐童事件頻頻發生,戳痛社會神經。這些事件給當事人及其家庭造成怎樣的影響?在一次次警鐘背後,還有哪些需要堵住的漏洞?事件過後,加裝監控攝像頭11月16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來到呼和浩特鼎奇昭君幼兒園採訪時,有家長說:「挺擔心的,感覺孩子到哪個幼兒園都不安全。」
  • 關於降低或減少幼兒園虐童事件頻發的建議
    鑑於此,筆者通過對近幾年網曝虐童事件的梳理,考察虐童事件出現的原因,結合有關法律法規,提出相關建議,以期降低或減少虐童事件的發生,以供教育主管部門決策時參考:一、 近幾年虐童事件梳理2010年,江蘇興化板橋幼兒園7名兒童因上課說話被該校女教師用電熨鬥燙傷。
  • 頻發的幼師虐童事件背後還有哪些漏洞
    近年來,幼兒園裡的虐童事件頻頻發生,戳痛社會神經。這些事件給當事人及其家庭造成怎樣的影響?在一次次警鐘背後,還有哪些需要堵住的漏洞? 事件過後,加裝監控攝像頭11月16日,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來到呼和浩特鼎奇昭君幼兒園採訪時,有家長說:「挺擔心的,感覺孩子到哪個幼兒園都不安全。」
  • 內蒙古三名幼師虐童被捕:幼童身上現大量針眼,警告不許告訴家長
    他在微信上建立家長群,提醒其他家長檢查孩子身體是否有針眼。家長王女士在群裡看到消息後隨即查看了女兒的身體,發現孩子腿部、臀部、腰部、頭部都有不明結痂針眼。詢問後,女兒說是自己上廁所時不聽話,被老師用紅色的針扎的,還扎過嘴。她問女兒為什麼不早點告訴家長時,女兒說是老師告訴她不能讓父母知道。
  • 內蒙古三名幼師虐童被捕:幼童身上出現大量針眼,警告不許告訴家長
    如果不愛,也請別傷害近年來幼師虐童儘管出現的很少,但影響卻極其惡劣,讓許多家長難安。目前涉事幼師已被辭退。這種事件讓校園暴力又多了一個新的劃分點,校園暴力不只是學生間的鬥毆,還包括學生打老師和老師打學生,相關部門對暴力必須零容忍。在面對最稚嫩的孩子時,幼師怎麼能下得了手?如果愛,請深愛,如果不愛,也請別傷害。
  • 幼師虐童事件再現!年輕家長深感焦慮:我們該何去何從?
    教師是靈魂的工程師,教育是太陽底下最崇高的事業之一。老師本應用知識的雨露澆灌學生們的成長,然而有的老師卻用滾燙的開水將孩子們燙傷。近年來,教師違規體罰學生事件和幼師虐童事件頻發。然而這些年發生的教師虐童事件遠不止這一件兩件。溫州女教師顏豔紅採用雙手擰孩子耳朵將孩子提起來等殘忍手段虐打幼童。武漢市黃陂區木蘭鄉一老師揪學生的臉撞牆。北京一幼兒園幼師劉某在長達一年時間裡多次虐打多名幼童,甚至在一名女童下體塞硬幣。
  • 劉焱:提高幼師職業尊嚴,安裝攝像頭不治虐童之本
    虐童問題關乎幼師素質,也暴露優質資源的匱乏。有代表委員在兩會期間發聲,認為提升幼師待遇才是破解學前教育資源供給不足的核心。圖片來自視覺中國在3月6日的政協小組會上,全國政協委員、北京師範大學學前教育系教授劉焱表示:「要辦好人民滿意的學前教育,真正讓家長放心安心,最根本的是要建設一支高素質善保教的教師隊伍。」
  • 幼師摔打幼兒毫無歉意
    針對此事,歙縣民政局11月15日通報,責令上述中心負責人第一時間向受傷幼兒家長致歉;責令中心立即辭退涉事教師,並配合公安部門對該教師依法依規作出處理;責令該中心開展為期三個月的自查整頓。「除了身體傷害,虐待往往導致幼兒遭受心理傷害,可能進一步導致孩子產生抑鬱、焦慮等症狀,對家長日常工作、生活也會產生影響。」安徽省律師協會未成年人保護委員會主任姚煒耀說,此類事件後,有的家長需要辭職照顧孩子,也有家庭無奈轉學、搬家,甚至有家長產生心理障礙。
  • 幼兒園虐童事件盤點 虐童人員會受到怎樣的處罰?
    一、幼兒園虐童事件頻發  ◎紅黃藍事件:    1、2017年11月22日晚,多名幼兒家長反映,北京市朝陽區管莊紅黃藍幼兒園(新天地分園>> 更多    2017年11月23日,江蘇鎮江南山景園幼兒園傳出一段疑似虐童監控視頻。一名幼兒園女老師拉扯、拍打女童頭部,女童哭得很厲害,小手直擺求饒。整個過程中,另一名老師未用行動阻止。當地警方和教育局已介入調查。
  • 上海幼師被曝性侵,幼兒教師門檻亟待提高!職校幼教專業該火了
    近日,上海市某實驗幼兒園一男幼師鄒某涉及性侵事件被曝出,引起了諸多討論。校園性侵案件、虐童事件時有發生,其背後反映的是幼兒園管理和幼兒教師隊伍素質水平的問題。而我們在深思的同時,不難發現問題,既有愛心又有耐心的專業的幼兒教師,太缺了!
  • 幼師摔打3歲男童致其骨折,家長網上曝光,被園方踢出家長群
    無論是誰家的孩子遭受這樣的對待,對於家長來說都是不能忍受的。當家長把孩子交給幼兒園的時候,無論是園長還是老師,都承擔了一份責任。可是這些被家長賦予了重託的幼兒園,時不時爆出一些虐童的新聞,讓家長們憂心忡忡,即使這些虐童事件只是個別現象,但是由此所引發的焦慮卻是全民性的。相信大家都還記得2017年發生在北京市朝陽區紅黃藍幼兒園(新天地分園)的虐童事件。
  • 又出現幼師虐童事件,背後原因值得深思,幼教工作改善刻不容緩!
    理想很美好,現實卻很殘忍,近年來不斷發生的虐童事件,確實讓人憤怒和不解,它給教師這個神聖的職業抹了黑,讓人民一次又一次的幼師這個職業產生誤解。最近在內蒙古就發生了這樣的事,一位家長在孩子身上發現了針眼傷口,經過詢問得知是幼兒園老師扎的,據其他八位家長反映,在孩子的頭上和身體的部位都發現了針眼傷口。
  • 陝西一幼兒園發生虐童事件!幼師針扎多名孩子,警方通報來了
    現在市面上林立著各種教育機構,其實也是因為父母對於孩子教育重視的一種體現,現在的孩子從出生開始,就開始學習著各種技能。而幼兒園是孩子進入小學前的必經之地,而市面上的幼兒園資質都不一樣,所以在選擇的時候,父母都非常慎重。但是頻繁曝出幼兒園虐童事件,也是引起家長們的擔憂,關於這點相關部門也是非常的重視。
  • 「關注」虐童事件頻發 早期教育管理還有哪些漏洞需要補上
    近年來,先後幾起幼兒園虐童相關事件的報導,頻繁上演的幼師虐童事件深深刺痛了人們的心,將幼兒教育推向了風口浪尖,幼兒園虐童事件的頻發引發了全社會的關注和討論,幼兒安全教育也成為當前備受矚目的教育熱點問題之一。11月14日,徐某某在當地論壇發帖,反映兒子11月6日在當地「聰明屋幼兒園」遭老師摔打受傷,引起外界關注。
  • 暑期「幼兒安全教育」談
    這其中有家長的問題,老師的問題,還是我們教育方式的問題。,面對危險時,自我保護和採取的方法策略的選擇,遇到危險時心理自我安慰和激勵的過程和方法;幼兒安全教育通過了一系列的活動,使幼兒樹立對意外好災難的正確認識,懂得預防一些意外和災難,提高意外和災難發生時自我保護能力的教育; 在幼兒園教育上,國家對幼兒安全教育已經有明確的規定,例如:《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要求:「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放在工作首位
  • 【疑似「虐童」累犯】針扎、餵藥、裸身體罰,幼兒園又現"虐童事件",警方和教育部門正在調查
    今天下午,小坊的朋友圈又被一個痛心的消息刷屏了十餘名北京幼兒的家長昨晚(22日)反映,北京朝陽區管莊紅黃藍幼兒園(新天地分園)國際小二班的幼兒,被老師」 家長反映三個孩子曾被裸身罰站▼據了解,在國際小二班上學的幼兒有20人左右,共有3名教師、1名外教。
  • 護童和愛果樂哪個更好,護童給孩子更貼心的呵護
    護童和愛果樂哪個更好,護童給孩子更貼心的呵護時間:2019-05-08 17:59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護童和愛果樂哪個更好,護童給孩子更貼心的呵護 作為兩大知名兒童學習桌椅品牌,很多家長在給孩子購買學習桌椅時,都會有些猶豫,不知道護童和愛果樂哪個更好。
  • 虐童事件頻發,我們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據了解,2017年11月22日晚開始,有十餘名幼兒家長反映朝陽區管莊紅黃藍幼兒園(新天地分園)國際小二班的幼兒遭遇老師扎針、餵不明白色藥片,並提供孩子身上多個針眼的照片。隨後,北京警方展開調查,並於11月26日晚就該幼兒園疑似遭針扎、被餵藥一事進行了通報,涉嫌虐童的幼兒園國際小二班教師劉某被刑拘。
  • 虐童事件:施暴者可恨,但家長更應該注意這些!
    一次次的幼兒園虐童事件,也一次次不斷地引起無數家長的擔憂和害怕。可是除了擔憂,除了憤怒,我們還應該做些什麼? 第一,  我們需要更有力的監管力度。 其實,在歐美的許多國家,都會有專門的監管部門負責受理幼兒家長的各種投訴,而日本的很多幼兒園也都設有家長委員會,協助幼兒園一同進行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