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03 19: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作為大米的原產國之一,這種果腹主食已經陪伴了中國人近7000年時光。近年隨著低糖攝入膳食理念的逐漸普及,以及我國作為糖尿病人口第一大國,和糖尿病患者年輕化趨勢的現實情況,讓不少人在食用米飯時出現了顧慮。
近來,市場上出現了不少宣稱「低糖」「降糖」或「脫糖」的電飯鍋產品,引發了一些消費者的關注。作為新興消費品,「低糖」電飯鍋產品性能如何?確實具有「低糖」功能嗎?為掌握「低糖」電飯鍋產品真實情況,廣東省消委會於今年3月至7月聯合多家單位開展了「低糖」電飯鍋商品比較試驗。
本次比較試驗20款測試樣品,均由消委會工作人員通過線上線下渠道,模擬實際消費購得,價格從198元/臺到1699元/臺不等,覆蓋高中低檔產品,基本涵蓋了市場上「低糖」電飯鍋產品的主流品牌和重點型號。
本次實驗在兼顧檢測產品安全性的基礎上,選取了蒸煮米飯的還原糖含量、抗性澱粉含量兩項關鍵功能指標進行了測試。
科普一下,還原糖是指具有還原性的糖類,還原性糖主要有葡萄糖、果糖、半乳糖、乳糖、麥芽糖等。大米飯的主要組成成分是澱粉,在體內水解代謝後生成的葡萄糖就是其中一種。抗性澱粉又稱抗酶解澱粉,難消化澱粉,在小腸中不能被酶解,但在人的腸胃道結腸中可以與揮發性脂肪酸起發酵反應。抗性澱粉存在於某些天然食品中,如馬鈴薯、香蕉、大米等都含有抗性澱粉。這種澱粉較其他澱粉難降解,在體內消化緩慢,吸收和進入血液都較緩慢。其性質類似溶解性纖維,具有一定的瘦身效果。
針對不大有耐心的同學先上結果:大多數「低糖」電飯鍋樣品確實具有一定的「減少米飯糖類含量」的功能效果。
從比較試驗結果來看,在功能效果方面,20款樣品中有18款樣品低糖檔位蒸煮的米飯與普通米飯相比,還原糖含量有不同程度減少,而抗性澱粉含量不同程度增加。但需要注意的是,鍋子只能做到一定程度上降低米飯中的含糖量,與降血糖是兩個概念。如果有相關產品以降血糖為宣傳賣點,則有誤導之嫌。
另外,廣東省消委會還提醒,如果產品宣稱的降糖率過高,或是以與實際降糖效果核心指標關聯不大的降低澱粉率做宣傳,消費者都需謹慎。
(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王忠耀)
來源:光明日報全媒體記者王忠耀
原標題:《「低糖」電飯鍋,是智商稅嗎》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