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央集權時代潮流下,查理四世為何要走上「逆流」分權之路?

2020-12-14 知行路上話歷史

了解歐洲史的朋友大概對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者查理四世的印象都不壞,據說這位皇帝不僅待人謙和,博覽群書,更儀表堂堂,器宇不凡,是有名的美男子。

查理四世在位時做出了很多重大的改革,令他流芳後世的是他親自參與的對布拉格的營建、修建塔樓、城牆等,還在布拉格附近興建了卡爾斯騰堡。他建立了布拉格大學,這是中歐第一所大學,並以重金聘請著名學者到布拉格大學任教,到查理四世去世時,這座新興的大學已有11萬學生。

他蓋章的黃金詔書說是改變了整個神聖羅馬帝國或整個歐洲的歷史也不為過,黃金詔書徹底解決了自薩利安王朝的羅馬皇帝亨利四世以來世俗王權與教權長達近3個世紀的紛爭,從一定程度上擺脫了教皇幹涉德意志政治的局面。

但是查理四世作為一個強盛帝國的皇帝,無論黃金詔書多麼好多麼厲害,他可是將查理四世的皇權實打實地分了出去,究竟查理四世為何走上一條和中央集權相反的道路呢?

一、 查理四世自幼便接受著良好教育,長大後周遊列國,見識過權力爭奪的醜惡

1、 查理四世是少見的學者型皇帝

很多皇位繼承人自小便接受著良好的教育,古今中外都是如此,一個人承擔著如此大的權力,必定要與實力相匹配。查理四世也不例外,他自小便接受波西米亞最好的教育,寫日記的習慣一直保持到三十歲。

在中世紀,有許多馬背上的皇帝,沒什麼大學問,拎著槍桿子打天下,查理四世在這些粗人中可謂脫穎而出。他後來不僅建立了中歐第一所大學,還愛讀書,嗜好讀西塞羅、但丁的著作,更是翻譯過奧古斯丁的作品。

查裡四世推崇各種學者,喜好和有學問的人打交道,他與義大利著名詩人、文藝復興運動的先驅之一彼得拉克保持了長期的密切的聯繫,庇護並資助過義大利法學家巴爾託魯、《論國王與皇帝的權力》的作者盧波爾德等人。可以說查理四世的學習不僅僅是為了做皇帝,更有種提升自己的感覺。

從查理四世對學習的態度來看,就會發現他和別的皇帝的不同。就好像宋徽宗,但是查裡四世比起宋徽宗多了份智慧和遠見,成為神聖羅馬帝國最偉大的君主之一。

2、 查裡四世年輕時差點因為權力爭鬥而死,深感皇權鬥爭的危險

查裡四世的父親通過政治聯姻成為了波西米亞的國王,在德意志成為了最強大的諸侯,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的有力競爭者。在查裡四世年輕的時候隨著父親四處出徵,這時候的他不僅讀萬卷書,更行萬裡路,為他以後做出正確的政治規劃打下基礎。

在徵戰時,查裡四世見到了戰爭的殘酷,後來在查裡四世的父親雙眼失明,查裡四世參與國家統治時,也見識到權力鬥爭的殘酷。

就在他初出茅廬的時候,就險些被政敵毒害。這時年輕的查裡四世已經預見到未來皇權鬥爭的結果,這位年輕的政治家開始為自己和整個帝國的未來做起了打算。查裡四世意識到:要是硬和其他實力強大的諸侯爭個高低,自己是討不到好處的。

二、 查裡四世天生就是做統治者的料子,謹小慎微,善於權衡利弊,這正是他選擇分散統治的原因。

1、 查理四世雖知民間疾苦,但真遇上事,也不是個心慈手軟的人

自古以來,戰爭都是殘酷的,在統治者統治過程中,傷亡流血並不是什麼稀罕的事。許多人只聽過查理四世的美名,誤以為他是個心慈手軟的皇帝。並不是說心慈手軟是壞事,也不是說皇帝就需要一條血路走到黑。

歷史上真正有作為的統治者,往往殺伐決斷,為自己和人民利益最大化而做決定,很顯然查理四世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中世紀的災難——黑死病來臨之際,人們將瘟疫歸結到猶太人身上,一時之間迫害猶太人的浪潮席捲歐洲,就像中世紀無辜往死的女巫和貓,十多萬猶太人死於非命。

在這樣暴行肆虐的情況下,查理四世置若罔聞,任隨它去,甚至還在沒收的猶太人財產中獲取利益。查理四世的行為,為他之後諸多不太合常理的大膽改革提供了先例。

查理四世飽讀詩書,做過騎士,經歷了戰爭洗禮,在年紀輕輕便捲入權力鬥爭的中心,可謂是少年老成。在當時的德意志,並不是皇帝一人說的算,德意志境內有著許多勢力相當大的諸侯一直覬覦著皇位,稍有不慎,查理四世就會喪命他手。

因此查理四世謹小慎微的性格不允許他做出違背人民意志的事情,何況在迫害猶太人的活動中,他自己還得到好處,一來得民心,二來不吃虧,我相信聰明如查理四世做出的選擇一定是對他利益最大化的。

2、 查理四世與別的統治者不同,不愛武力鬥爭

查理四世和中世紀統治者的不同不止在於書讀得比較多,一般的德意志統治者為了擴大自己的勢力,四處徵戰,導致民心怨懟,統治者自己也不免損兵折將,雖然統治者的目的在一次次徵戰中實現了,但是這樣的方式顯然不是最好的。

查理四世的不同正在於此,他政治鬥爭的主要手段,是用金錢收買、聯姻、結盟等更溫和更智慧的方式。雖然查理四世在位的時候也進行過不少次戰爭,但都非常小,跟別人相比,幾乎就是撓痒痒的程度。

不排除查理四世是因為年少時期做騎士時受到影響,但他做騎士的時間太過短暫,很難影響到他。所以查理四世是個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人,戰爭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如果別的方式可以達到目的,查理四世絕對會選擇更溫和的,甚至是雙贏的辦法。

三、黃金詔書的頒布,查理四世只為保全盧森堡家族的皇位

查理四世真正意義上走向與中央集權相反的道路,是在黃金詔書的頒布之後。在中世紀的德意志,雖然有皇帝,但是境內大小諸侯多達兩百個,許多城市自治並且有兵力,是相當鬆散的聯邦。

皇帝只不過是名義上的統治者,更多地像是一個大諸侯。德意志的諸侯們經過長期的鬥爭和聯盟,出現了七個實力雄厚的大諸侯:他們分別是特裡爾、科隆、美因茨三個大主教和萊因宮廷伯爵、薩克森公爵、布蘭登堡邊區伯爵、波希米亞國王四個世俗諸侯。

這是查理四世的皇位還坐不穩,為了盧森堡家族皇位的傳承,他必須想出對抗大諸侯的辦法。

說是想辦法,實際上也就兩種選擇,一個是聯合小諸侯一起對抗大諸侯,自己做上名副其實的大皇帝;第二個則是分散權力,和其他大諸侯一起統治神聖羅馬帝國。性格謹慎的查裡四世不意外地選擇了後者,這正是黃金詔書的由來,查裡四世選擇了一條和中央集權相反的道路

黃金詔書的主要內容是規定皇帝由七個勢力最大的選帝後在法蘭克福選舉產生,不再需要羅馬教皇的加冕。至此,神聖羅帝國的皇帝將是由羅馬人民民主選舉出來的皇帝。

不得不說在當時是個極大的突破。查理四世常和大學者交好,民主的意識較強,黃金詔書的頒布在某種程度可以說是民主的,符合查理四世政治理念的。再一個是查理四世的家族盧森堡家族,跟其他六位諸侯而言並沒有什麼特殊優勢,為了安穩做皇帝,權力的分散是不可避免的。

更何況黃金詔書中還規定了在無法判決出皇帝人選時,世俗選侯以波西米亞選侯居首。查理四世為了自己家族的長久未來還是做了很多打算的,即使以後競爭皇位,盧森堡家族還是更有優勢的。

三、查理四世的權力分散並非自願,實乃形勢所迫

查理四世流芳百世,不僅是因為他建立了中歐的第一所大學,促進了教育事業的發展和文化的傳播,更是因為黃金詔書的頒布。黃金詔書一出,整個德意志的戰火都被熄滅不少,諸侯之間也將重心從聯盟鬥爭換到了爭奪民心上。

這些舉措,不管是查理四世為了個人的利益還是家族的利益,都得到了很好的結果,乃至影響了整個歐洲。

神聖羅馬帝國的上一個皇帝路易四世就將查理四世作為敵對皇帝看待,整個盧森堡家族都被諸侯視為眼中釘,肉中刺,查理四世此舉也是形勢所迫,哪有統治者願意主動交出自己的權力的,只不過是查理四世沒有能夠拿捏整個神聖羅馬帝國的本事罷了。

參考資料:

《德意志歷史上的民族與宗教》

《民主德國的秘密讀者》

《羅馬帝國衰亡史》

相關焦點

  • 查理四世在神聖羅馬帝國的統治
    「先皇帝查理四世,治國長治久安,其帝國以布拉格為中,領土廣袤富裕,死時數千人送終。」在談及中世紀晚期和近代早期的神聖羅馬帝國的時候,我們都繞不開選帝侯、皇帝、哈布斯堡家族等,但是之所以會出現這種格局則是因為查理四世的改革與盧森堡家族的絕嗣。
  • 查理四世一家:混亂的西班牙王室
    原標題:經典 | 查理四世一家:混亂的西班牙王室弗朗西斯科·戈雅(Franciscovde Goya 1746-1828)是西方美術史上開拓浪漫主義藝術的先驅,他一生創作極為豐富,肖像畫就有
  • 對中國中央集權現實重要性的再認識
    每個國家必然要力求實現集權,每個國家,從專制君主政體起到共和政體止,都是集權的。美國是這樣,俄國也是這樣。沒有一個國家可以不要集權,聯邦制國家需要集權,絲毫也不亞於已經發達的集權國家。」3在這裡,集權被視為國家的本質規定。即使國家存在分權制衡,也不是絕對的無條件的,不論單一制還是聯邦制國家,中央與地方的分權都是在保證中央對地方的有效控制前提下進行的。
  • 歐洲史:查理四世,在歷史上獲得了可疑的名聲,這是為何?
    約翰拒絕了,並要與他作戰,至死方休(1334年)當英國開始百年戰爭時,為了尋求同盟,路易乘機收復了一些土地。愛德華三世承認路易為皇帝,而路易致賀愛德華為法國國王。乘此同盟反對教皇之機,他於1338年7月16日,在倫瑟舉行德國王侯及大主教會議,宣布:由德國選民選舉的德王不能被任何其他權力廢止。又於1338年8月3日在法蘭克福召集議會,宣稱教皇反對路易的聲明無效。
  • 歷史上的今天1356年1月10日盧森堡家族的查理四世在紐倫堡頒布了...
    歷史上的今天1356年1月10日盧森堡家族的查理四世在紐倫堡頒布了黃金詔書 2013-08-27 13:40 來源:網際網路資源 作者:
  • 歷史上的今天1461年7月22日法國國王查理七世逝世
    他作為查理六世的兒子,早在1417年已被冊封為王儲,《特魯瓦條約》等於剝奪了他的繼承權。1418年,巴黎被英國人佔領,他從此離開了被擁簇著成長的溫柔鄉,走上了顛沛流離的流亡道路。       當時,法國封建貴族爭權奪利中形成了兩大派系,以勃艮第派和阿曼亞克派最為強大,勃艮第派以勃艮第公爵為首,勾結英國人來與王室對抗,阿曼亞克派以奧爾良公爵為首,站在國王一方,但也利用國王來排斥異己。
  • 查理一世被處死時人頭攢動,頭頂的卻是祝福和平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任豔1623年,英國的威爾斯親王查理,在一位重臣的陪伴下,來到西班牙馬德裡。此行的目的本是希望迎娶西班牙公主,雖然未能如願,但這一次西班牙之旅絕對不虛此行,因為查理從此瘋狂地愛上收藏,變成了收藏控,他正是兩年後繼位的英國國王查理一世。早年在馬德裡,查理見識了西班牙國王腓力四世的藝術收藏,這讓他大開眼界,而最讓他傾心的就是義大利畫家提香。查理一世因為哥哥亨利英年早逝而陰差陽差地當上了國王。
  • 【高考歷史大一輪複習講義】第5講 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演進(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矛盾的發展演變)
    第5講  中央集權制度的發展演進(即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矛盾的發展演變)
  • 法式王權:讀《從查理五世到查理十世的法國加冕史》有感
    從查理五世到查理十世的法國加冕史法國的加冕禮有著歐洲最為悠久的歷史,至少可以追溯到加洛林時期的查理曼加冕禮。法國人Godefroy早在17世紀便出版了一本收錄了大部分重要加冕禮記錄的作品Le Ceremonial de Franais,從這一角度來說,在加冕儀式的記錄上法國人要早於其近鄰英國人。
  • 【島讀】鄭永年:集權好還是分權好?平衡最重要
    但如果官僚和地方官員光「對下」負責,不「對上」負責,地方可能發展了,但整體利益甚至國家的統一也必然產生問題。歷史上,這樣的情況也層出不窮。每當中央政府弱化,尤其是王朝解體的時候,地方就會產生封建割據。1930年代的軍閥割據時代,一些地方的經濟發展和治理也相當好,但國家整體利益則蕩然無存,不僅內戰不斷,更無能力對付外敵。
  • 分封制、宗法制、君主專制中央集權、選官制
    權利:諸侯在封國內享有世襲(血緣繼承)的統治權義務:向周天子定期朝貢並提供軍賦和力役評價:進步性:穩定政治秩序,促進文化交流,擴大統治疆域,使周的統治延續數百年局限性:隨著實力的變化,諸侯國之間相互兼併,周天子的權威逐漸削弱注意不同語境下的
  • 查理八世對切薩雷構成的威脅
    「他胸懷抱負,」一個與亞歷山大六世同時代的人寫道,「口才一流,演講時激情澎湃,機靈狡黠,但最重要的是在需要採取行動的時候,他表現出來的才智令人欽佩。」羅馬人民對於亞歷山大六世當選教皇是非常歡迎的,他們覺得這個教皇的品味和活潑開朗的個性對他們而言意味著好事。
  • 聖女貞德拯救法國,英法百年戰爭查理七世笑到最後
    卡佩王朝結束後,繼承法國王冠的君主是腓力六世,他是腓力三世的孫子,腓力四世的侄子,卡佩王朝末代君主查理四世的堂兄,法國進入瓦盧瓦王朝統治的時代。但是腓力六世的統治並不穩固,同樣要求繼承法國王位的還有兩個人同樣,一個是查理四世王后因為她正懷著一個尚末出生的嬰兒,另一個就是極具威脅性的查理四世的外甥,被腓力四世遠嫁英國的法國公主伊莎貝拉的兒子英國王愛德華三世。1337年英王愛德華三世宣稱自己是法國國王和佛蘭德爾的最高領主,越過海峽進攻法國,英法百年戰爭爆發。
  • 完善機制,並加強中央集權
    △清朝廢除科舉制度文榜究竟何為科舉制度呢?在科舉未建立之前,當時的選拔制度是不符合潮流而廢除的嗎?後來建立的科舉制,除了選拔出人才出來,在其他方面又有何作用呢?△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九品中正制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後來的九品中正制,自然就慢慢呈現出它的弊端了,嚴重性地壓制並摧殘了優秀的人才。為何出現這樣的說法呢?
  • 一個歷史事件和查理一世走上斷頭臺有很大關係,這個事件是什麼?
    今天我要講的歷史事件,查理一世被處死的始末。其實查理一世給被處死的時候,與一個事件有很大的聯繫。這個事件是「普萊德清洗」。可以說,查理一世能夠走上斷頭臺,克倫威爾有很大的功勞。為什麼這麼說呢。那我們就成英國內戰的終結說起吧。我們都知道英國的內戰是有保王黨挑起來。在保王黨軍隊一路凱歌進攻的同時。就在1645年6月14日,在納西比荒原上進行最後的決戰。克倫威爾率領的「新模範軍」提到了決定性的作用,對整個戰局。
  • 混亂的西班牙王室:查理四世一家被批是「暴發戶雜貨鋪老闆一家」
    戈雅是西班牙皇室的宮廷畫家,查理四世曾賜予他西班牙「第一畫家」的頭銜。下面這幅畫就是助他得到這個頭銜的代表作《查理四世一家》,現藏於普拉多博物館。弗朗西斯科·戈雅 Francisco Goya - 查理四世一家Charles IV of Spain and His Family1800年,戈雅應要求為查理四世一家共13人畫了這幅畫,畫上的每個人都披金戴銀,盡顯王室奢華。
  • 歐洲最古老的大橋,捷克布拉格查理大橋
    其中,查理大橋是布拉格人在伏爾塔瓦河上修建的第一座橋梁,距今已有650 年歷史。查理大橋以其悠久的歷史和建築藝術成為布拉格最有名的古蹟之一。查理橋始建於1357年,1400年竣工,橫跨布拉格市伏爾塔瓦河。此橋是遵照捷克國王查理四世之命而建,因此得名查理橋,是捷克現存較大的古橋,也是連接布拉格老城、小城和布拉格城堡的交通要道。
  • 宜家家居為何走上了天貓之路?
    截至目前為止,粉絲已經突破了104萬,進店人數超過了155萬,大家之所以這麼狂熱,就是因為宜家一直深耕線下,對於線上的卻一直保持著謹慎的態度。而且這是一家在全球範圍內首次開設線上的官方旗艦店。1、進入中國22年,曾一度拒絕走線上渠道一直堅持的線下的宜家,為什麼第一次在中國開設線上旗艦店?到底有多少人希望宜家在線上開店呢?
  • 瘋王查理與英法和戰:法蘭西瘋王的辛酸人生
    查理六世就是這個群體中的不幸之人,因為他可怕的精神疾病,還有更可怕的政治內鬥,法國復甦的進程被打斷,再次跌入英法戰爭的深淵。布雷蒂尼條約的籤訂標誌著英法百年戰爭第一回合的結束,雖說戰事告一段落,但是戰爭的陰霾並未完全散去,對法國領地和法國王位的渴求在英王們心底紮下了根,弗蘭德斯和布列塔尼地區帶給英國的經濟利益也為英國插手大陸事務提供了理由。
  • 分權與治理
    圖片來源:https://timgsa.baidu.com現有關於分權的討論多集中於它能夠強化政府對被治理者的責任和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