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菩薩行論 第1課

2021-02-19 幸福就是心

首先上課之前我們要觀察自己的心:是如法的發心還是不如法的發心,如果是不如法的發心,應該調整自己的發心,發菩提心。

要想生起菩提心,首先要了解菩提心的功德和重要性,對這個法生起信心才能堅定的實修,如果沒有生起信心,在內心中無法生起圓滿的菩提心。

首先對菩提心有信心,才能堅定的修持,在相續中才能圓滿的生起菩提心,否則是非常困難的。只是以菩提心攝持還是不夠的,還需要有清淨心攝持,如果自己的心不專注,邊玩手機邊聽課,邊聊天邊聽課,邊吃東西邊聽課,說明你的心不專注,才會出現這樣不如法的狀態。

聽課的時候,把工作的事情,家庭的事情等先放下,以清淨心聽課,同時以菩提心攝持,這樣是非常如法的。

一種是佛的講法方式,

一種是小乘阿羅漢的講法方式,

一種是班智達的講法方式。

✔導師佛講法的時候,以身口意三門的神變、神通講法:

身的神變:佛的眉間發光,聽法者看到佛眉間放光就會生起信心,就會聽法,並且行持善法。

語的神變:佛講法的時候,人的語言也能聽懂,天人的語言也能聽懂,任何眾生都可以聽的懂。

我們普通人傳法,只有普通話人能聽懂,如果有口音,或者方言講法就聽不懂,其他類的眾生也聽不懂。但是佛陀傳法的時候不是這樣,佛陀講法時,任何眾生都能聽懂。這就是因為佛是以語神變來講法的。

意的神變:佛的智慧慈悲可以認識眾生的根基,可以以眾生不同的根基來講法,令眾生得到利益。

✔阿羅漢的講法以圓滿三種清淨的方式講法。

聽法者(法器)清淨,如果法器不清淨,阿羅漢不會講法,所以,阿羅漢會以神通觀察眾生的根基是否清淨,法器清淨才會講法,不清淨不講法。

講法者的語言清淨(口業清淨,具有語功德)

法清淨,如果所講的法不清淨,是沒有辦法利益眾生的。

✔班智達的講法方式。

以五圓滿的方式講。《入菩薩行論》是寂天菩薩講的,是印度非常了不起的班智達,是以著論五本的方式講的。

如法的發心和如法的行為攝持下我們傳講《入菩薩行論》,這部論有很多翻譯的版本,我們講索達吉堪布翻譯的這個版本,這個版本非常好。首先了知題目的意義:入菩薩行論

「入」:入到菩薩道中。

如何圓滿入到菩薩道呢?要想圓滿菩提道的果位,首先以什麼入道呢?圓滿六度。這部論如何生起菩提心?如何圓滿菩薩行?講的非常的詳細。三世諸佛獲得圓滿的成就,唯一依靠菩提心成道的。

「菩提(博得)薩埵扎雅阿巴達繞」是梵文,當時在印度有四種語言,最殊勝的語言就是梵文。

意思是:菩提薩埵(菩薩),扎雅(行為)阿巴達繞(入)

什麼叫菩提呢?菩提是梵文,意思是斷證:斷除煩惱,圓滿證悟。圓滿斷證的功德。

什麼是大乘的菩薩呢?修持大乘殊勝的法門,修持世俗菩提心、勝義菩提心的修行人就叫做大乘的菩薩。菩薩可以有很多行為,但是都可以歸攝在「六度」中,六度中歸納了所有菩薩的行為。

入菩薩的道,就是行持六度。

《入菩薩行論》歷史中有很多講記,印度中有一百多個班智達的講記,在藏地也有很多高僧寫過的,《入菩薩行論》的講記非常多。有很多的教證理證,以及很多教派之間的辯論。但是我們這次傳講,不是按照這樣的方式,因為沒有必要。

我們主要是按照「實修的竅訣」方式講。以上我們講的是「論義」的內容。

下面我們開始講「頂禮」

作者寂天菩薩以身口意三門頂禮。

善逝:美妙善逝:佛在輪迴中成佛,已經斷除了一切輪迴的痛苦,斷除一切無明,圓滿的一切成就是很美妙的。

有三種不共的殊勝:

1.從輪迴的角度看,他已經斷除了一切輪迴,已經不再輪迴了,已經遠離了輪迴中的所有痛苦。輪迴中的眾生再快樂,也無法斷除輪迴。佛已經圓滿了五種智慧的功德,就不會再造業,佛重入輪迴是為了眾生而來,不會被業力束縛。因此從輪迴的角度來講,是不共的殊勝。

2.從外道的角度看,有不共的殊勝。外道通過一些修煉可以圓滿天道的果位,但是天道也是在輪迴裡,也會退轉到其他的「道」中,無法斷除輪迴,以及不退天道。

3.從小乘的角度來看,有不共的殊勝。小乘的修行人沒有徹底的斷除法執,因果現前的時候,還是會受苦,但是佛陀已經圓滿證悟,斷除了一切業,不會再感受苦。

所以,這三種善逝,有不同的功德。

佛陀已經圓滿斷除了法執我執,已經斷除了所有的痛苦煩惱,不會再造業了,也不會再受苦,徹底的斷除了一切苦,圓滿了一切覺悟的功德。

法身:

報身是法身佛的顯現,化身佛也是法身佛的顯現,所有的三身都是匯集在法身中的。法身佛顯現了報身和化身。報身和化身也不離法身。

佛法僧的總集也是法身來的。法身是三身的總集,是三寶的總集,是身口意三門的總集。這麼殊勝的法身,一切佛的智慧,只有佛才具備。

所以,這裡頂禮的對境是法身佛。

佛子:

佛子講的是菩薩。菩薩有兩種:方便生、智慧生。

初發菩提心的大乘修行人,在資糧道、加行道的大乘修行人,屬於方便生菩薩;已經面見空性智慧的登地以上菩薩,是智慧生的菩薩,也叫勝義菩薩。

佛當時涅槃的時候,自利的事業佛身邊的聲聞緣覺阿羅漢,他們可以弘揚;但是,佛的利他事業,菩提心的這個殊勝的法,是依靠菩薩弘廣大的。

佛涅槃時,利他的事業還沒有廣大,所以是依靠菩薩來弘揚的,所以菩薩是佛子。

伴:

包括了聲聞緣覺等修行聖者。


「及諸應敬我悉禮」

佛像、佛塔、僧眾、法寶等一切三寶的代表,作者寂天菩薩都一起頂禮。

今天就講到這裡。因為這部論就是講菩提心,所以在課前不會再特別的強調菩提心,直接講頌詞的內容。聽法的時候,法要融入心非常重要。否則,法是法,你是你。如果法沒有融入心,佛沒有辦法利益你,上師沒有辦法利益你,僧寶沒有辦法利益你。要把法融入到心裡,如理如法的聽課。這部論非常的殊勝,希望大家以後不要斷法的傳承,非常殊勝的法的傳承,千萬不要斷。

下面把講聞正法的功德,回向給一切眾生離苦得樂、成就佛果。阿彌陀佛

相關焦點

  • 入菩薩行論 第16課
    1.生起菩提心可以斷除地獄道、餓鬼道、旁生道的痛苦;2.生起菩提心可以圓滿一切世間的福德;3.生起菩提心可以圓滿佛果。這三個功德圓滿的包括了一切世出世間的法。深深的認識了菩提心的重要性和功德,就會生起堅定的信心。各位都是大乘修行人,自己觀察自己:對大乘法是否認識?有多深的認識?
  • 入菩薩行論 第23課
    我們以菩提心和清淨心攝持繼續學習非常殊勝的菩提心的竅訣法寂天菩薩著作的《入菩薩行論》。這麼殊勝的菩提心的實修法,一共有九品,前面已經講了頂禮支、供養支、皈依支、懺悔支、七支供的前四支已經講完了,下面講第三品:受持菩提心。科判分為二部分:己一:品名;己二:正論。己一(品名):受持菩提心。
  • 《入行論》第1品-菩提心利益-學習總結
    《入行論》第1品-菩提心利益-學習總結註:末學學習第1品的內容後
  • 入菩薩行論 第34課
    彌勒菩薩在《現觀莊嚴論》中講到的菩提心的定義:「發心為利他,求正等菩提。」什麼樣的動機叫菩提心呢?就是利他心,為了一切眾生獲得暫時的快樂和究竟的安樂佛果,這兩種利益結合的動機就是菩提心。幫助眾生譴除眼前的痛苦,是暫時的利益;幫助眾生得解脫,以正法饒益眾生,這就是究竟的利益。究竟利益眾生,需要一個暫時的利益作為趣入,和眾生結緣,然後再以正法究竟的利益眾生。
  • 《入行論》第01-10品 頌詞念誦 音視頻​
    《入行論》第01-10品 頌詞念誦 音視頻連結:
  • 《入行論》複習筆記(1-3課)
    對《入行論》,其實是極愛的。  曾經,每天讀一遍《入行論》是我的日常功課,甚至躺在醫院的重症監護室裡,剛剛轉危為安之際,開始念誦的也是從電腦上下載列印下來的《入行論》頌詞。   沒進入學會之前,900多頁的一本《入行論廣釋》通通讀了,還寫了不少閱讀筆記,是第一次與「索達吉堪布」這個名字親密接觸。
  • 入菩薩行2012 第25課~第28課 | 馬君美老師講授
    第25課第26課第27課▣(上)第八品 靜慮 [8.129~8.154.2]▣(下)第八品 靜慮 [8.154.3~8.158]第28課☞ 往期內容☞ 相關偈頌三,如何修止(一)略說[8.89]遠離諸塵緣,思彼具功德,盡息諸分別,觀修菩提心。
  • 入菩薩行2011 第06課~第10課 | 馬君美老師講授
    ☞ 往期內容入菩薩行2011 第01課~第05課第五品 護正知一,守護學處之要——護心(一)護心則能護一切1.總說須護心[5.1]欲護學處者,策勵當護心;若不護此心,不能護學處。2.縱心過患[5.2]若縱狂象心,受難無間獄;未馴大狂象,為患不及此。
  • 入行論釋·善說海(36) 第九品 智慧
    入行論釋·善說海(1)入行論釋·善說海(2)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入行論釋·善說海(3) 第一品 菩提心利益入行論釋·善說海(4) 第二品 懺悔罪業入行論釋·善說海(5) 第二品 懺悔罪業入行論釋·善說海(6) 第二品 懺悔罪業入行論釋·善說海(7) 第三品 受持菩提心入行論釋·善說海(8) 第四品 不放逸入行論釋·善說海(9) 第四品 不放逸入行論釋·善說海(10) 第五品 正知正念入行論釋·善說海(11
  • 入行論 智慧品 162課 傳承+輔導
    《入菩薩行論》第162節課
  • 《菩提道次第廣論》·下士道 | 卷四 第22課
    如《正攝法經》云:「諸佛世尊所有無邊無際功德,從法生起,受行法分,法所化現,法為增上(1),從法出生,正法行境,依於正法,法所成辦。」 如《正攝法經》云:「諸佛世尊所有無邊無際功德,從法生起,受行法分,法所化現,法為增上(1),從法出生,正法行境,依於正法,法所成辦。」如《正攝法經》中講到的:諸佛世尊所有的無邊無際的功德,都是從正法生起,如理修持正法的那一分,由無漏的法所化現。
  • 「摩西五經」第25課: 巴蘭的故事
    提示:觀看本課程視頻課件
  • Python 第1課 jupyter notebook平臺的快捷鍵學習
    Python 第1課 Jupyter Notebook平臺的快捷鍵學習
  • 《新概念英語》第1冊第1-8課詞彙語法測試題
    本主題的測試將採取月測的方式,即每個月測試一次,每次測試的內容覆蓋第一冊每8課的內容,測試的內容將主要覆蓋這8課裡的核心詞彙和語法。今天就先分享第1-8課的詞彙語法測試題。一、第1-8課重點語法(一)圖示版(二)文字版1、第1-2課失物招領
  • 教會論與宣教學 第28課
    《教會論與宣教學》第二十八課主講:林慈信牧師_校對
  • 第1天:部編版一(下)識字第1課《春夏秋冬》
    第1步:默讀學習目標。1.認識「霜、吹」等8個生字和雨字頭、左耳旁2個偏旁;會寫本課「春」「風」等7個生字和橫折斜鉤1個筆畫。2.通過朗讀,了解詞語和短語的意思。3.(正確獲1顆★;規範獲1顆★;整潔獲1顆★;在規定時間內完成獲2顆★)第3步:請爸爸媽媽檢查評定等級並做好記錄。
  • 《新概念英語》第1冊第1-72課詞彙語法複習測試題
    一、第1-72課重點語法【注意】要想了解每8課的詞彙和語法內容以及相應的測試題,請點擊下面的每個小標題。(一)第1-8課(二)第9-16課(三)第17-24課(https://www.toutiao.com/i6551608544817316365
  • 「摩西五經」第32課: 前瞻的律法
    提示:觀看本課程視頻課件
  • 「摩西五經」第22課: 民數記的大綱與神學
    提示:觀看本課程視頻課件,請在最下面點擊閱讀原文的連結 !感謝眾弟兄姐妹的代禱,今天聖經函授多媒體課程是「摩西五經」第22課:民數記的大綱與神學。014《認識聖經-出埃及記》015《認識聖經-利未記》016《認識聖經-民數記》017《認識聖經-申命記》018《認識聖經-約書亞記》019《認識聖經-士師記路得記》020《認識聖經-撒母耳記上下》021《認識聖經-列王記上下》022《認識聖經-歷代志上下》023《認識聖經-以斯拉記尼希米記以斯帖記》024《認識聖經-約伯記》025《認識聖經-詩篇1-71》026《認識聖經-詩篇72-150》027
  • 《寶性論》講記 第16課
    《寶性論》 第16課諸法等性本基法界中,自現圓滿三身遊舞力,離障本來怙主龍欽巴,祈請無垢光尊常護我。首先講的是第一個:子一、已生菩提心之功德:生菩提心有很多不同的標準,一般來講如果按照《入菩薩行論》的第一品,菩提心利益的意義來說的時候,生起無造作的世俗菩提心,就算是生起菩提心的功德了,所以說如果按照標準來觀察的時候,生菩提心,不一定是聖者的,也可以安立成凡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