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探秘」中梁山 看重慶主城2.5億年地質變遷

2020-12-17 上遊新聞

04-20 12:34:42 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

「我找到植物化石了!」

「我這塊化石裡面有好多好多小貝殼。」

4月19日,在沙坪垻區中梁山鎮海石公園附近,十多位小朋友在家長的陪同下,跟著地質隊員,在第51個世界地球日到來之際,一起開展主城四山地學文化科考活動。

孩子們利用手中的工具,觀察藏於巖石之中的植物與動物化石,一覽重慶主城豐富的自然資源文化現象,了解主城2.5億年以來滄海桑田的地質變遷。

上中梁山

看主城億萬年地質變遷

今年4月22日是第51個世界地球日,主題為「珍愛地球 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此次開展的「穿越重慶山脊-尋找滄海桑田的地質秘密」科普活動,旨在帶領大家探密主城四山地學文化,發現和欣賞重慶四山自然資源之美。

當天上午9點半,科普活動正式活動。在川東南地質大隊地學旅遊研究院科普講解員王平的帶領下,家長和孩子們分成三組,對中梁山上的6個觀察點進行考察。

「觀察點位於中梁鎮北部的海石公園附近,每個點位都有不同的亮點。」王平介紹,此次考察線路長度約7公裡,孩子們通過步行+乘車的方式,由東向西穿越中梁山。

在此次活動中,孩子們還獲得了一個特別的工具包,裡面裝有地質錘、羅盤儀、60倍顯微鏡等工具,大家在學會使用工具的同時,還能學會繪製出中梁山的剖面圖,建立對中梁山地形地貌的初步認知,甚至還能觀察到藏於頁巖之間的植物與動物化石。

喜山運動

主城有了如今面貌

在幹堰塘東埡口觀察點,王平看著山坡下方遠處的一片巨大丘陵地形,向小朋友們詢問了一個問題:「誰能告訴我,遠處是主城區的哪裡呢?」

「沙坪垻區!」「九龍坡區!」孩子們爭相搶答,但答案卻出乎大家的意料:「那裡其實是渝北區,再往遠處看的話,還能看見銅鑼山。」

王平解釋道,銅鑼山是與中梁山平行的背斜構造,具有相同的地質結構。在兩山之間,形成了寬達10餘公裡的丘陵地貌,這片相對平緩開闊的槽谷,正是主城區城市建設的區域。

原來,在約0.95億年前的燕山運動中,分布在當時重慶中西部地區的巖層受到水平擠壓力的作用,形成隔檔式褶皺構造。

而在距今6500萬年開始的喜山運動中,重慶地區逐漸被抬升,在風化作用影響下,隔檔式褶皺中緊閉的背斜形成了縉雲山、中梁山、銅鑼山、明月山山脈,寬闊的向斜形成了槽谷。

廢棄礦坑

孩子們建議修過山車

在荒頂坡採石場觀察點,孩子們則找到了「重慶海洋」的證據——分布於此的三疊系飛仙關組地層,其實是在形約2.5億年前的海洋環境中形成的。層層疊疊的巖層,在構造擠壓中傾斜,如同書寫了億萬年歷史的書頁一般。

王平帶著孩子們一邊步行,一邊觀察2.5億年前海水深度變化對巖層形成發揮的作用,這時一個巨大的灰巖礦坑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

「這個大坑是幹什麼的呀?」「這個坑是隕石坑嗎?」孩子們的小問號再次萌生,王平便給大家做起了科普。飛仙關組中的灰巖是優質的建築用石料以及水泥用原料,而在重慶的山脈中,曾經就分布有大量的石灰巖礦山。

「隨著主城四山功能的變化,四山地區石灰巖礦山逐步退出,並開展礦山生態環境治理工作。」王平說道。

詢問起礦坑將來的用途時,孩子們的回答也充滿了童趣。「在這裡修一個過山車!」「可以倒滿水做一個遊泳池!」

王平說,對於礦山生態環境治理其實有很多種方案,比如渝北區的銅鑼山礦山地質公園,其實就是一個很好的恢復治理案例,在保護主城四山生態環境的同時,也成為了一道美麗的風景。

貝殼化石

地理課本知識現場實踐

在滴水巖觀察點,大家看見了中梁山上白雲巖與炭質頁巖分界點,這亦是重慶地區受2.3億年前中三疊紀晚期印支運動影響的標誌,也由海洋環境變換成為陸地環境的交界點。

而在種植園觀察點,孩子們迎來了約2億年前三疊紀結束進入侏羅紀的「時間點」——因地殼逐漸下降,重慶主城逐漸由平原演化為湖泊環境。

在這裡,不少孩子都「有所斬獲」。正讀初一年級的張溍桐,就尋找到了一塊布滿小貝殼的化石。「初一上學期的地理課,學習了海陸的變遷,這次能把書本上的知識用來實踐,感覺很有成就感。」

王平介紹,這些化石其實是大量雙殼類生物死亡後堆積形成的巖石,學名是介殼灰巖。它們夾在觀察點紫紅和灰白色泥巖層之間,可以反應在侏羅紀早期環境頻繁變化的特徵。

此時往西眺望,寬闊的科學城槽谷和遠處的縉雲山盡收眼底——我們山城的豐富地形地貌,都來自於億萬年來滄海桑田的地質變遷。

「在第51個世界地球日即將到來之際,我們組織小朋友們來野外進行地質科考非常有意義。」王平告訴記者,活動並不是為了要給孩子們灌輸地學方面的知識,而是通過觀察化石、感受地貌變化等方式,培養起孩子們的好奇心。「孩子們積極的去發現、去探索,看見孩子們有所收穫後的笑容,我就覺得很開心了。」

王平表示,他們未來也計劃開闢包括縉雲山、銅鑼山、明月山主城其他三山的線路。「或者走出主城,去周邊區縣開展考察活動。」

新聞多一點>>

這條考察路線走一遍 讓你親歷主城區地質變遷

據重慶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介紹,此次世界地球日主題活動的考察路線,位於沙坪垻區中梁山鎮北部海石公園附近,有6個觀察點組成,路線長度約7公裡。

路線由東向西穿越中梁山,將觀察到構成主城地下基礎的巖石,一覽重慶主城地質演化、地形地貌、建築碎石資源、溫泉資源、鹽巖資源、煤礦資源、古生物化石等豐富的自然資源文化現象,了解主城2.5億年以來滄海桑田的地質變遷。

線路不僅具有較高的專業看點,也展現出了自然對人類的貢獻以及人類活動對生態的影響,倡導珍愛地球,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年度活動理念。

觀察點1:幹堰塘東埡口

主題:主城地質結構及演化、主城地貌形態及演化

參觀內容:重慶主城主要分布三疊紀、侏羅紀時期形成的碳酸鹽巖、砂巖和泥巖,這些巖石呈層狀依次疊覆。向東可遠眺銅鑼山和渝北區槽谷丘陵地貌。

觀察點2:荒頂坡採石場

主題:巖石層面,沉積環境,碎石資源,礦山地質環境恢復治理

參觀內容:觀察三疊系飛仙關組地層,其形成於約2.5億年前的海洋環境,主要由泥巖、頁巖與灰巖層組成。

觀察點3:響洞坪路口

主題:背斜構造

參觀內容:公路的東側可以觀察到向東傾斜的巖層,而在公路西側可以觀察向西傾斜的巖層。這種褶皺的形成正是地殼運動的結果,我們在這裡可以感受到地球動力的強大。

觀察點4:後槽路路口

主題:嘉陵江組地層的形成,溫泉的形成與開發,鹽礦的形成與開發

參觀內容:地層形成於2.4億年前的海洋環境(瀉湖環境),該層為重慶主城溫泉母巖層,主城所有溫泉水均是從該地層中抽取而來。所含的鹽巖也是川渝一帶重要的鹽礦資源,可加工成食用鹽。

觀察點5:滴水巖

主題:三疊紀中晚期海陸演化歷史,中梁山煤礦資源,植物化石

參觀內容:可觀察到白雲巖與炭質頁巖的界面,代表海陸變遷的界面。界面以東代表海洋沉積的碳酸鹽巖,界面以西為陸地沼澤環境形成的炭質頁巖,炭質頁巖中可發現大量植物化石。

觀察點6:種植園

主題:侏羅紀沉積環境,介殼灰巖化石富集層,主城地形地貌

參觀內容:發育有紫紅和灰白色泥巖層,夾有大量雙殼類生物死亡後堆積形成的巖石層,反應在侏羅紀早期環境頻繁變化的特徵。點處往西眺望,可見寬闊的科學城槽谷和遠處的縉雲山。

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 王梓涵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一起來感受2.5億年重慶主城的地質變遷
    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 趙映驥/文、圖、視頻「我們現在站的位置,如果穿越到2.5億年前,往四周一看全都是水!這時候的海底下就形成了大量這種碳酸巖和砂、泥巖。」在沙坪垻區中梁鎮附近的幹堰塘東埡口,重慶川東南地學旅遊研究院的科普講解員王平結合重慶地形圖和附近的巖壁,講述2.5億年前重慶的地形地貌後,一位小朋友驚呼:「完了,我們要淹死了!」這樣有趣的一幕發生在4月19日市規劃自然資源局組織的「穿越重慶山脊·尋找滄海桑田的地質秘密」科普活動中,上遊新聞·重慶晚報慢新聞記者有幸受邀參加了這次有關重慶地球科學知識的探索。
  • 一起來感受2.5億年重慶地質變遷
    「我們現在站的位置,如果穿越到2.5億年前,往四周一看全都是水!這時候的海底下就形成了大量這種碳酸巖和砂、泥巖。」在沙坪垻區中梁鎮附近的幹堰塘東埡口,重慶川東南地學旅遊研究院的科普講解員王平結合重慶地形圖和附近的巖壁,講述2.5億年前重慶的地形地貌後,一位小朋友驚呼:「完了,我們要淹死了!」
  • 重慶國慶周邊遊推薦:石柱地質旅行—探秘石柱地質美景
    石柱特刊:探秘石柱地質美景原創: 雙姐旅遊長江上遊重慶東部這,就是石柱土家族自治縣看地質、看山水、看人文從三個角度帶你探訪石柱石柱縣魚池鎮水田村,有一處2006年在網絡評比中被選為「重慶最美草地」的草場。
  • 重慶又要上馬一條穿越中梁山的隧道,江津璧山和永川收益最大
    隨著重慶的異軍突起,大家也逐漸將目光從東南沿海地區向這個西北內陸城市轉移,但是大家的關注點主要集中在美食、美女、美景上面,對於重慶下轄各區縣的城市建設卻所知不多。其實除了重慶市區之外,西部地區的經濟發展也可圈可點,江津、永川、璧山等城市實力都不容小覷,但是美中不足的就是這裡因為梁山擋在中間,極大的影響了市民的交流與出行。一直以來,重慶都在規劃和修建各種穿山隧道,但是耐不住人流量太大,隧道太少,擁堵似乎是常態。不過7月22號又有好消息傳來,說是渝西地區建設陶家隧道工程的招標公告已經對外公布,項目馬上就要正式開工建設。
  • 2.5億年前的重慶可以看海? 地質專家:罕見!
    華龍網-新城區客戶端10月14日17時訊(記者 王瑋 馮茴花)「重慶發現2.5億年前三疊紀早期海洋波痕遺蹟。」西南大學圖書館館員伍定金在一次戶外運動中偶然發現這一片波痕,經重慶市地勘局208地質隊教授級工程師、古生物學博士張鋒和同事們的現場考證,初步認定為2.5億年前三疊紀早期海洋波痕遺蹟。今(14)日,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記者驅車50公裡,和遺蹟發現者伍定金一道,來到北碚水土街道屋基村。
  • 親子遊「地質+科普」看完這篇文章就出發
    渝黔高速綦江段由此,不少景區都在打「科普牌」和「親子牌」!在各類親子遊中,下面小編就給大家推薦重慶綦江國家地質公園科普遊。先說綦江位於哪裡吧!綦江區位於中國西部重慶,距離重慶主城65公裡。坐渝貴高鐵僅需30分鐘,自駕到目的地1個小時車程,交通非常便捷。綦江地質公園由木化石、老瀛山和古劍山組成,總面積100平方公裡。
  • 觀千畝花海,探地心之旅,中梁山風景區4個子項目計劃年內開建
    項目將圍繞「龍盤中梁、花映山城」的總體定位,打造集花藝觀賞、創意、體驗為一體的中梁山花博園,建設「九大龍園」(雲龍園、蛟龍園、舞龍園、蒼龍園、蜃龍園、騰龍園、景龍園、玉龍園、逸龍園),使之成為重慶文旅皇冠的「明珠」,形成北有「園博園」、南有「花博園」的文旅格局。 中梁山地心九龍的前世是始建於1955年的中梁山煤礦,其是全國非煤區唯一一個位於主城區的煤礦。
  • 看!2018主城 「七十二變」
    今年,是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截至目前,重慶主城九區的人代會已經陸續召開,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如何幹,各區已經各自繪就發展藍圖和發展路徑。今日,重慶晨報推出4個版的特別策劃:《2018 看主城「七十二變」》。
  • 重慶九龍坡:來中梁山 聽山水林田奏出的綠色交響曲
    在「九龍九景」中,大城中梁是唯一入選的自然風光地標。作為重慶的「綠肺」,中梁山恰似主城區的一道脊梁縱貫九龍坡南北,撐起重慶主城區的生態主軸,超過90%的森林覆蓋率,山水林田湖草泉奏出綠色交響曲。開發周期為5至6年,擬分三期建設中梁山地心九龍、礦業時光城、中梁山花博園、中梁山國際康養城(國際藝術家村)、臨港經濟區(站前商務區)、重慶中梁寨城、重慶中溫泉、華巖福城、重慶野生動物園9個子項目。今年內,將建設中梁山花博園、中梁山地心九龍、礦業時光城和臨港經濟區4個子項目。中梁山花博園項目位於中梁雲峰,佔地約1150畝。
  • 地質歷史時期,南太行山的滄海桑田變遷
    圖3 華北萌大陸分布圖 2、古陸變遷(25-14.5億年) 3、古海神韻(14.5~2.5億年) 距今14.5-10億年,南太行地區是一片遼闊的濱海沙灘,成為古雲夢海的一部分,在這個五彩繽紛的海灘上,沉積了厚達825m的以紫紅色石英砂巖為主的近岸海灘環境碎屑巖,砂巖內的各種沉積構造十分典型豐富。
  • 五一遊玩新去處 重慶恐龍足跡最多的地質公園今開園
    華龍網4月28日18時44分訊(首席記者 張雅萍)具有760多年歷史的蓮花保寨、西南地區白堊紀中期最大規模的恐龍足跡群、形成於6500萬年前美麗的丹霞地貌、栩栩如生的人面石像……4月28日,重慶恐龍足跡最多的地質公園——重慶綦江國家地質公園正式開園迎客,市民五一出行又有了新選擇。
  • 重慶主城曾是恐龍窩 侏羅紀時代遍布沼澤湖泊
    主城是個恐龍窩  山城為啥恐龍多  8.2萬平方公裡內共有化石點40餘處,較完整的恐龍化石近10具。  「重慶可以說是一座恐龍之城。」從事恐龍研究40多年、自然博物館原館長周世武介紹,四川盆地是亞洲甚至世界恐龍最密集的地方,自貢和重慶是其中最密集的兩大地區。
  • 重慶主城檔次最高、全程最長的登山步道,你來挑戰了嗎?
    大家都曉得重慶是座山城,重慶也因山而世界聞名。今天來推薦一登山步道-白市驛登山步道,依山而建。 白市驛登山步道位於中梁山脈白市驛鎮高田坎村(原智德村)石龍嘴,於2009年投資動工修建,2010年4月建成,海拔450米,有大型廣場、水體(石龍湖)、傳統風格廊橋。
  • 最高25億,八中6億,重慶今年開建和開學的中小學出爐!你去讀嗎?
    今年,重慶主城將有多所優質的中小學開工建設或是建成投用,現在給大家梳理下,看離你家近不近?要不要讀?1.沙坪垻區,重慶大學、沙坪垻區人民政府舉行合作共建重慶大學附屬中小學。重大附中與重慶七中聯合辦學,兩校同時掛牌「重慶大學附屬中學校」「重慶市第七中學校」;重大附小與育英小學聯合辦學,兩校同時掛牌「重慶大學附屬小學校」「沙坪垻區育英小學校」。兩所學校將於2020年秋季按合作協議招生。
  • 中梁山國家森林公園之中梁雲峰
    這裡層巒疊嶂、林深泉湧、風景如畫,森林覆蓋率高達90.9%,常年平均氣溫18.4℃,是主城重要的生態屏障、城市「肺葉」。  小編帶你遊九龍坡之中梁山國家森林公園  巍巍中梁山,縱貫南北,是九龍坡的脊梁。
  • 如果未來五年還在重慶,你能接受這樣的重慶嗎?
    5年前,重慶還沒有那麼多車,還沒有那麼多商圈,還沒有那麼多馬路……但如果你細心察覺,這5年,重慶發展不是一般的快。未來5年,重慶又會變成什麼樣子呢?渝萬鐵路是主城到萬州的城際鐵路,也是鄭渝高鐵的重要組成部分,起於重慶北站,經渝北、江北、長壽、墊江、梁平至萬州,全長247.2公裡,設計時速250公裡。
  • 《主城趕場地圖》出爐共122處
    其中一幅《主城趕場地圖》最引人關注,「這個不錯,有時候想帶娃兒去看哈趕場,都還不知道附近哪裡有趕場的地方……」重慶主城有122個趕場地在現場,一塊展板前站了很多市民,「周圍有這麼多趕場的地方哦,我都還不曉得哦。」原來市民們圍觀的是一個印有重慶主城趕場地圖的展板。
  • 重慶主城房價13000,那是假象,核心區已近20000
    今年1月,重慶主城區住宅市場建面成交均價為12461元/㎡,而上周,住宅的建面成交均價為13527元/㎡,一年的時間,漲了1000多點,重慶房價可以說是很穩定了,不過,記者注意到一個現象,那就是環線以內的重慶核心區房價卻在悄然上漲,目前不少樓盤建面價格已經逼近或超過2萬。
  • 眺望點看巴渝十二景 郊野公園享自然趣味 未來重慶可以這樣玩
    「一島」是指渝中半島;「兩江」是指長江、嘉陵江;「三谷」是指四山之間的寬谷,長50-70公裡,寬5-20公裡,是城市建設的主要地區;「四山」則是指縉雲山、中梁山、銅鑼山和明月山。直轄近20年來,為體現山城、江城風貌,按照「顯山露水」的理念,先後開展了一系列規劃編制工作,並依法管控,包括渝中半島城市設計;縉雲山、中梁山、銅鑼山、明月山管制分區規劃;兩江四岸濱江地帶城市設計等。
  • 非重慶主城戶口,如何就讀重慶主城的初中
    非重慶主城戶口,如何就讀重慶主城的初中就讀方式:非重慶本地戶口,有劃分指定的流動人口子女接收學校入學。什麼是三對口?1、戶口對口——學生與父母(監護人)的戶口一致且在轄區內;(父母任何一方即可)2、房產對口——房管證或房產證屬父母所有且在轄區內;(有的區域學位緊張學校還會要求監護人產權必須是51%以上)3、居住地對口——實際居住地在轄區內。(有的學校會查看水電氣交費或上門家訪)若不滿足此原則,不用擔心,往後看,還有更多入學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