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南京市第二醫院了解到,從去年冬天到現在已有二三十例因蜱蟲叮咬而引發的重症病例,而這個數據往年只有五六例。
7月來該醫院已收治5例重症患者。據介紹,被蜱蟲叮咬後輕者發燒,重者血橋板驟減,部分人群還容易爆發心肌炎、腦炎、肺出血等症狀。
專家提醒:市民在野外應注意防護,檢查身上有無不明原因傷口,被蜱蟲叮咬後應及時就醫處理。
網友評論
延伸閱讀
為什麼蜱蟲叮咬後會生病呢?
小小蜱蟲究竟是什麼?咬一口怎麼還會致命?原來,蜱蟲體內有一種可怕的病毒,叫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病毒(也稱新型布尼亞病毒),這種病毒可以通過蜱蟲叮咬而傳播給人,引起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病是首先在中國發現的。
目前,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在國內的流行主要分布在江蘇、安徽、河南、山東、湖北、河北、遼寧等多個省份,當然,主要集中在以上省份的山區、丘陵和森林地帶的農村地區,而發病的人群,主要是經常在戶外勞動或熱衷野外運動的人。除了在中國,鄰近的日本、韓國、朝鮮等國家和地區,也有很多的病例報導。而就診的這家醫院目前接診到的約160例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患者大都來自江蘇和安徽交界處的農村地區,如盱眙、滁州、明光等地。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是呈現季節性的發病。發病季節絕大多數在5-11月,5-7月為主要高峰期,9月份為次高峰期,不同地區可能略有差異。原因是蜱蟲在這個季節範圍裡會大量生長、繁殖並在野外環境中活動,同樣,這與人群也會在這個季節廣泛地開展生產勞動以及戶外活動有關。今年4月份以來,這家醫院感染科已經收治了17例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的患者,其中有兩例患者因為到院太晚、病情過重,經搶救無效死亡。
來源:綜合江蘇新聞 網友評論 百度百科
流程編輯:TF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