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7月來收治5例蜱蟲叮咬重症患者,千萬警惕這種小蟲子!

2020-12-17 北晚新視覺網

近日,記者從南京市第二醫院了解到,從去年冬天到現在已有二三十例因蜱蟲叮咬而引發的重症病例,而這個數據往年只有五六例。

7月來該醫院已收治5例重症患者。據介紹,被蜱蟲叮咬後輕者發燒,重者血橋板驟減,部分人群還容易爆發心肌炎、腦炎、肺出血等症狀。

專家提醒:市民在野外應注意防護,檢查身上有無不明原因傷口,被蜱蟲叮咬後應及時就醫處理。

網友評論

延伸閱讀

為什麼蜱蟲叮咬後會生病呢?

小小蜱蟲究竟是什麼?咬一口怎麼還會致命?原來,蜱蟲體內有一種可怕的病毒,叫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病毒(也稱新型布尼亞病毒),這種病毒可以通過蜱蟲叮咬而傳播給人,引起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病是首先在中國發現的。

目前,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在國內的流行主要分布在江蘇、安徽、河南、山東、湖北、河北、遼寧等多個省份,當然,主要集中在以上省份的山區、丘陵和森林地帶的農村地區,而發病的人群,主要是經常在戶外勞動或熱衷野外運動的人。除了在中國,鄰近的日本、韓國、朝鮮等國家和地區,也有很多的病例報導。而就診的這家醫院目前接診到的約160例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患者大都來自江蘇和安徽交界處的農村地區,如盱眙、滁州、明光等地。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是呈現季節性的發病。發病季節絕大多數在5-11月,5-7月為主要高峰期,9月份為次高峰期,不同地區可能略有差異。原因是蜱蟲在這個季節範圍裡會大量生長、繁殖並在野外環境中活動,同樣,這與人群也會在這個季節廣泛地開展生產勞動以及戶外活動有關。今年4月份以來,這家醫院感染科已經收治了17例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的患者,其中有兩例患者因為到院太晚、病情過重,經搶救無效死亡。

來源:綜合江蘇新聞 網友評論 百度百科

流程編輯:TF010

相關焦點

  • 小蟲子咬一口引發心肌炎!南京二院收治多例蜱蟲叮咬重症患者
    8月16日,記者走訪發現,7月以來,南京市第二醫院已收治5例相關重症患者,高於去年同期!【腹部被蜱蟲叮咬引發心肌炎 7月來已收治5例重症患者】南京市第二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醫師鄭以山介紹,往年冬春季到夏季結束,基本上收治五六例重症的病人。但是,從去年冬天到現在,重症病例已經有二三十例,7月份以來目前有三例病人在治療,前幾天有兩例病人康復好轉回到普通病房。
  • 南京7月以來收治五例蜱蟲叮咬重症 專家籲注意防護
    【解說】近日,記者從南京市第二醫院了解到,從去年冬季到現在,已有近30例因蜱蟲叮咬而引發的重症病例。【解說】據醫護人員介紹,被蜱蟲叮咬後輕者發燒,重者血小板驟減,部分人群還容易伴有心肌炎、腦炎、肺出血等症狀。
  • 疑因蜱蟲叮咬 浙江出現5例「新型布尼亞病毒」患者
    今年5月以來,浙江省人民醫院陸續接到5例蜱蟲叮咬引發的重症「新型布尼亞病毒」患者,其中1例已死亡。昨天上午,其中一位重症患者「樸哥」出院;當天下午,又一例患者入院救治,病情不輕。患者一度出現頭暈乏力等不適,測血壓已跌到88/46,打寒戰,還有肝功能損傷等。」經半個多月的積極救治,樸哥最終各項指標恢復正常,可以出院。「患者送來時情況很嚴重,再晚一兩天真難說了。」黃醫師說,他感染的「新型布尼亞病毒」應該是隨手摳掉的蟲子帶來的,「蟲子根據患者的描述,是蜱蟲」。一例重症患者入院時,醫生拍下蜱蟲叮咬在大腿上。
  • 警惕蜱蟲叮咬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 煙燻火燎能讓蜱蟲鬆口嗎?
    央廣網北京8月20日消息(記者鶴佳 楊揚 富賾 劉飛)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超連結》報導,每年6-10月是蜱蟲的活躍期,7月以來,南京市第二醫院已收治5例蜱蟲叮咬導致發病的重症患者,高於去年同期。
  • 南京醫院收治多例患者,被咬後千萬不...
    中國江蘇網7月3日訊 夏天到了,戶外活動的人越來越多,大家出行時多會選擇樹木、草叢較多的陰涼處躲避太陽,但在外遊玩或者進行農耕的戶外活動時要警惕一種可以致病甚至危及生命的蜱蟲。  近日,家住江蘇盱眙鐵山寺附近的宋先生(化姓)一家可謂是禍不單行。
  • 遇到「蜱蟲叮咬」別硬拔!江蘇已出現多例「新型布尼亞病毒」患者
    本文轉自【齊魯網】;齊魯網·閃電新聞8月4日訊 據江蘇媒體報導,日前,江蘇省人民醫院(南京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再度收治一名「新型布尼亞病毒」患者。據了解,該例患者已是江蘇省人民醫院今年上半年以來收治的第37例「新型布尼亞病毒」患者。
  • 一家三人被蜱蟲叮咬兩人身亡
    一家三人被蜱蟲叮咬兩人身亡  鼓樓醫院今年已收治17例「蜱蟲病」,目前已到每年疾病的高峰期  夏天到了,戶外活動的人越來越多,大家出行時多會選擇樹木、草叢較多的陰涼處躲避太陽,但在外遊玩或者進行農耕的戶外活動時要警惕一種可以致病甚至危及生命的蜱蟲
  • 高溫來襲 小心蜱蟲出沒
    高溫來襲,有一種蟲子也變得特別活躍,它芝麻粒大小,咬起人來不疼不癢,卻能傳播致死病毒,危害極大,它就是蜱蟲!近期,江蘇疾控發布提醒,蜱蟲病進入發病高峰期,市民要注意防範。今天(8月17日),記者走訪發現,7月以來,南京市第二醫院已收治5例相關重症患者,高於去年同期。
  • 醫院3個月接診被蜱蟲叮咬患者16人!已有5人死亡
    蜱蟲病,就是人被蜱蟲叮咬後感染了新布尼亞病毒引發的一系列病症。每年的4-10月是蜱蟲病的好發期,其中的5-7月是高發季節。7月5日,記者從舟山醫院感染性疾病科了解到,從2016年3月底至今,醫院已經收治16名因蜱蟲叮咬感染病毒的患者,其中五人死亡。岱山衢山的王先生是16名被感染患者中的一位,6月16日王先生的小腿處被蜱蟲叮咬,三天後出現了高燒、乏力的症狀。
  • 蜱蟲叮咬致兩人去世 專家:去草木茂密處做好保護措施
    經檢查,果真她被確診感染了新型布尼亞病毒,還是例重症患者,已出現出血、急性腎損傷、急性胰腺炎、病毒性心肌炎、急性心衰、肺部感染等症狀,情況危急。發現致病病毒之後,邵逸夫醫院給予兩名患者針對性醫療照護,在感染科、醫務科、重症監護室心內科保健科等醫護團隊的努力救治下,目前小吳和他大姨已康復出院。
  • 進入秋季蚊蟲叮咬高發 這種小蟲子叮咬切勿自行處理
    但秋天同樣是蚊蟲叮咬高發的季節,最近,西安多家醫院都接診了被蜱蟲叮咬的病例,醫生提醒,如果中了這種小蟲子的招,一定要及時就醫,由醫生進行處理。 蜱蟲又叫壁蝨、扁蝨,棲息在森林、草原等地,是一些人獸共患病的傳播媒介和貯存宿主。被蜱蟲叮咬後如不科學處理,就有被傳播疾病的風險。
  • 北京昌平確認龍澤苑西區出現蜱蟲已全面排查
    陸先生說,5月29日,他到小區草坪遛狗,回家給寵物狗洗澡時,發現小狗耳朵裡有一個血塊,而且血塊裡有好幾條腿。陸先生強行將小蟲子從小狗身上取了下來。6月8日,又發生了一次類似的事情。前天,又一隻疑似蜱蟲叮咬了寵物狗,陸先生將狗抱到回龍觀防疫站,由工作人員將寵物狗身上的小蟲取出。陸先生出示的診斷書顯示「蜱蟲感染,已摘除」。
  • 外公被一隻蟲子叮咬,最後竟導致一戶人家兩人去世,兩人危重!這種病...
    7月初,小王和大姨沈女士(化名)被相繼送往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感染科。他們被確診感染了新型布尼亞病毒。這是一種主要經蜱蟲叮咬後傳染的病毒,一旦感染,如不及時治療,往往起病急,進展快,患者會有多臟器的累及,甚至失去生命。「我們就是在和死神搶時間。
  • 蜱蟲叮咬兩人去世 究竟是何種病毒如此兇猛?
    經過一番抽絲剝繭,邵逸夫醫院感染科專家發現,這家人感染的都是新型布尼亞病毒,而之所以感染了這種病毒,極有可能與蜱蟲叮咬有關。患者小吳(化名)今年21歲,上虞人,被送到浙大邵逸夫醫院時,他已經發熱3天,伴有腹瀉,噁心嘔吐,全身肌肉關節酸痛,頸部有少許瘀點。值班感染科季淑娟副主任醫師判斷,患者應該是受病毒感染,但不確定具體是什麼病毒。
  • 三人被蜱蟲咬傷兩人喪命 蜱蟲咬傷後如何緊急處理
    5月底6月初,他的小舅子和嶽母先後因被蜱蟲叮咬去世。6月9日,李先生在送丈母娘骨灰去墓地的路上也被蜱蟲叮咬後生命垂危,在鼓樓醫院經過近20天的搶救治療終「化險為夷」,今天已準備出院。部分患者有出血傾向,表現為皮膚瘀點瘀斑、牙齦出血、球結膜出血,少數患者病情危重可出現意識障礙、肺出血、腦出血、消化道出血等。  「蜱蟲病」5—7月高發,還可人傳人  「蜱蟲病」隨季節高發,絕大多數出現在5-11月,5-7月為主要高峰期,9月份為次高峰期。
  • 江蘇已有4例疑似蜱叮咬死亡 並非所有被咬均致病
    東方今報山東蓬萊11人遭蜱蟲叮咬致死河南商城多人被蜱蟲叮咬致死,同樣的情況發生在了山東省蓬萊市,蓬萊一家醫院的醫生透露,截至7月14日,他們醫院接收的蜱蟲叮咬致死患者就達到11例。中廣專家提示蜱蟲叮咬病可防控不必恐慌河南省疾控中心許汴利主任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近年來,河南省信陽等地區相繼發現並報告發生被蜱蟲叮咬後以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為主要表現的臨床病例,個別重症患者因多臟器損害,救治無效死亡。
  • 都是因為這隻小蟲子? 浙江一個家族四人感染新型布尼亞病毒
    7月初,小王和大姨沈女士(化名)被相繼送往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邵逸夫醫院感染科。他們被確診感染了新型布尼亞病毒。這是一種主要經蜱蟲叮咬後傳染的病毒,一旦感染,如不及時治療,往往起病急,進展快,患者會有多臟器的累及,甚至失去生命。  「我們就是在和死神搶時間。
  • 一家三人被蜱蟲咬傷兩人喪命 鼓樓醫院今年已收治17例
    夏天到了,也到了蜱蟲盛行的季節,家住江蘇盱眙鐵山寺附近的宋先生(化姓)一家可謂是禍不單行,短短一個月不到的時間裡,嶽母和小舅子先後被蜱蟲咬傷後不治身亡,宋先生自己也因被蜱蟲叮咬引起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在南京鼓樓醫院感染科醫護人員半個多月的全力搶救和精心護理下,宋先生才脫離了危險
  • 夏季被蟲咬傷患者驟增 男孩頭皮長「黃豆」竟是蜱蟲
    「今年5月以來,浙江省人民醫院陸續接到5例蜱蟲叮咬引發的重症『新型布尼亞病毒』患者,其中1例已死亡。」這幾天,這則新聞刷爆了微信朋友圈,人們在驚呼「蜱蟲兇猛」的同時,也很好奇,這到底是一種什麼蟲?溫州有沒有蜱蟲?夏季悶熱,還有別的兇猛昆蟲要提防嗎?記者就此進行了採訪。
  • 鄰省已出現多例死亡
    隨著氣溫的升高,有一種蟲子一定要警惕——蜱蟲,尤其要注意帶『毒』的蜱蟲!「這種小蟲又開始猖狂了!」潘紅英說,鄰省安徽已經出現了多例因此死亡的病人,隨著氣溫的升高,千萬要小心這種帶『毒』的蜱蟲。1大伯旅遊歸來被病擊倒「患者送來時已很嚴重,再晚些那就難說了。」天台人民醫院感染病科付主任,付主任醫師陳英俊、主治醫師餘力,向潘紅英介紹了重症病人鍾大伯(化名)發病的詳細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