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酒釀造步驟,快來看看吧,自己也可以釀黃酒了!

2020-12-19 御奢說酒

黃酒是我國最古老的飲料酒,已有4000多年的釀造歷史。因最初的黃酒酒液黃亮,色澤澄黃或呈琥珀色,清澈透明,故稱為黃酒,經歷代人民的辛勤勞動,不斷完善釀造工藝,使我國的黃酒在世界上達到了較高水平。深受國內、外人士的喜愛。

此外黃酒香氣濃鬱,甘甜味美,風味醇厚,並含有胺基酸、糖、醋、有機酸和多種維生素等,是烹調中不可缺少的主要調味品之一。溫飲黃灑可幫助血液循環,促進新陳代謝,具有補血養顏、活血祛寒、通經活絡的作用,能有效抵禦寒冷刺激,預防感冒。

黃酒又怎麼多好處,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黃就不的釀造步驟吧。

第一步:原料選擇

原料是經過精白處理的糯米和大米,也有用黍米和玉米的,其次是小麥和水。釀造黃酒的大米應該米粒潔白豐滿、大小整齊、夾雜物少。千粒重在20~30克,比重在1.40~1.42,米的澱粉含量越高越好。在生產時,最好使用吸水快、易糊化和糖化的軟質米。

米的精白:大米外層含有脂肪和蛋白質,影響成品質量,應該通過精白(碾米加工)把它除去,大米的精白程度可用精米率表示,一般要求精米率在90%,也可以直接以標一粳或標二粳作投料用米。

釀造用水的質量直接影響到產品的優劣。一般要求所用的水要清潔衛生,符合飲用水的標準,常用泉水、湖水、深井水和河心水。

第二步:浸米

使澱粉吸水,便於蒸煮糊化傳統工藝浸米時間長達18~20天,主要目的是取得浸米漿水,用來調節發酵醪液的酸度,因為漿水含有大量乳酸。新工藝生產一般浸米時間為2~3天即可使米吸足水分。

第三步:蒸飯

使澱粉糊化。目前一般使用臥式或立式連續蒸飯機蒸飯,常壓蒸煮25分鐘左右即可,蒸煮過程中可噴灑85℃左右的熱水並進行抄飯。

第四步:落罐發酵

蒸熟的米飯通過風冷或水冷落入發酵罐中,再加水、麥曲(原料米量的10%)、酒母(約發酵醪液體積的10%),使總重量控制在300~340公斤(按原料米100公斤為基礎),混合均勻,品溫控制在24~26℃。落罐10~12小時,品溫升高,進入主發酵階段,這時必須控制發酵溫度在30~31℃,利用夾套冷卻或攪拌調節醪液溫度並使酵母呼吸和排出二氧化碳。主發酵一般要3~5天完成。

第五步:再次發酵

經過主發酵後,發酵趨緩弱,即可把酒醪移入後發酵罐,控制品溫和室溫在15~18℃,靜止發酵20~30天左右,使酵母進一步發酵,並改善酒的風味。

第六步:酒與糟分離

黃液體和酒糟分離開來,讓酒液在低溫下澄清2~3天,吸取上層清液再經棉餅過濾機過濾,然後送入換熱消毒器,在70~75℃滅菌20分鐘左右,殺滅酒溶中的酵母和細菌,並使酒中沉澱物凝固而進一步澄清,也讓酒體成分得到固定。滅菌後趁熱罐裝,並嚴密包裝,入庫陳釀一年。成品黃酒要求酒度在16%以上,酸度在0.45以下。

今天小編給大夥就分享到這裡了,黃酒釀造步驟你學會了嗎,小夥伴們可以去嘗試製作一下哦,喝自己釀造的黃酒健康又有成就感。

相關焦點

  • 黃酒釀造如此簡單,還不會的朋友快來學一下吧!
    而在很多地方的人們都有自己家釀黃酒、米酒的習慣!那麼,您是否會呢?不會的話快來學習一下吧!黃酒釀造一般分浸米、蒸米、拌曲、入缸發酵、壓榨、裝瓶六步,下面大帝科技的小飛來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下。1,浸米:黃酒的釀造時間一般都選擇在每年的臘月附近,臘月裡由於氣溫低,小米在水中浸泡不容易變質,同時低溫可以保證小米的慢發酵,以免溫度太高,酒變酸。而且,臘月天氣沒有蚊蟲,可以避免黃酒因為沾染蚊蟲變質。2,蒸米:將浸米蒸熟,小米蒸熟後再發酵,有利於酵母對蛋白質和糖分的分解。
  • 跟著「酒頭腦」釀黃酒
    馮賀 攝  從大米到黃酒  與其說人在釀酒  不如說是大自然釀造  記者來的時候,已是冬釀尾聲。  所謂冬釀,自然是入冬才釀。  「紹興有句老話:兒子要親生,老酒要冬釀。現在正是冬釀最忙碌的日子,你們算是來對了。」站在酒廠門口的是塔牌釀造廠廠長陳洪浩。他說,冬釀期間來酒廠參觀的人絡繹不絕,每天至少有三四撥客人。  「為什麼黃酒要選在這個季節來釀造?」一路上,這個疑問始終困擾著我們。  陳洪浩並沒有直接給出答案。
  • 紹興黃酒釀造技能大賽
    10月16日,紹興柯橋黃酒小鎮迎來一場別開生面的黃酒釀造職業技能大賽,來自會稽山、塔牌、鑑湖、鹹亨等企業25餘名黃酒釀造高手同臺切磋技藝,角逐金梭獎。「手要轉得快,罈子旋轉要均勻,這樣塗灰才不至於流掉。」
  • 黃巖打破黃酒釀造千年「鐵律」 生米也能釀美酒
    浙江日報黃巖12月3日電 不煮熟的生米不能釀酒,這個千年不變的黃酒釀造「鐵律」被打破了。記者今天從台州黃巖食品科技學會了解到,原黃巖酒廠釀酒工程師陳佩仁發明的「無蒸煮黃酒釀造法」日前獲得國家發明專利。  黃酒是我國獨樹一幟的民族食品,有著約兩千多年的釀造歷史。
  • 探秘黃酒釀造廠,聞原漿酒香
    酒真是件神奇的事物,居然可以從糧食,從糯米變身成味道獨特,普天之下大多數人愛戴的一種飲品,而且這種飲品很有意思,每個人的接受程度不同,也就是酒量不一,飲到最多居然會醉。這次就親自到釀造酒廠去探尋一番。我們來到的酒廠沒有多麼現代化的機器設備,很多還是純傳統工藝釀造,走進酒廠,單是裝酒儲酒的酒罈就非常壯觀,排山倒海一樣。
  • 黃酒冬釀開始了「老酒」原來是這樣釀出來的
    酒酒罈用田泥封口,壇內的黃酒仍可以「呼吸」「兒子要親生,老酒要冬釀。」這是紹興人的一句土話。紹興人習慣把黃酒叫做「老酒」,每年的立冬到來年的立春,是紹興黃酒進行傳統「冬釀」的時候。汲取門前鑑湖水,釀得紹酒萬裡香,紹興人的釀酒之水取自鑑湖,浸米、蒸煮、淋飯都離不開這鑑湖水,用鑑湖水釀成的黃酒,酒色澄澈、酒香馥鬱、酒味甘醇。冬釀,就是冬天釀酒的意思。選在冬天釀酒,一來由於氣溫低,釀酒時雜菌無法生存;二來冬季鑑湖的水質特別清冽,釀得的黃酒品質更為上乘。
  • 黃酒釀造能用機器代替手工嗎?跟記者到紹興去看看
    「從師傅手裡學來本事,是為了讓紹興酒傳承下去,不能砸了紹興黃酒的招牌。」古越龍山的酒廠門前有塊大石頭,上面鐫刻著「做誠實人,釀良心酒」,這八個字是胡志明釀酒過程遵循的原則。「每個環節都要一絲不苟,踏踏實實,一旦出了差錯,就釀不出良心酒。」每年釀酒的時節,他都會24小時待在廠裡,隨時把控發酵進程與節奏。
  • 精釀千年的黃酒傳奇——女兒紅
    在傳承傳統工藝的同時,金芳才非常注重技術創新,先後主持了黃酒麴釀 改革、米漿水的利用、黃酒配槽混合發酵工藝等技術工作。其中,黃酒配槽混合發酵工藝節約原料,提高出酒率,降低了成本,提升了經濟效益,實現節能環保可持續發展,該工藝填補了國內空白,技術處於國內領先水平。
  • 釀紫薯黃酒時多一道工序,口感瞬間提升,很多人卻忽視了!
    用釀酒小設備釀紫薯黃酒時多一道工序,口感更加飽滿、爽淨、色澤清澈紅亮,薯香濃鬱,可卻被很多人忽視了,請隨雅大釀酒小設備的釀酒師去看看吧! 紫薯是甘薯的一個特殊品種類型,兼有糧食物、經濟作物和藥用作物的特點。
  • 原糧春告訴您白酒和黃酒的區別!
    其實黃酒與白酒在釀造工藝、口感、和酒精度上都是有很大的差異的。下面就為大家具體的介紹一下黃酒與白酒的區別都有哪些,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散白酒加盟)1、黃酒屬於發酵酒,黃酒一般以稻米、黍米為基本原料,經過加曲、酵母等糖化發酵劑釀製而成,大多要經過浸米、蒸飯、晾飯、落缸發酵、開耙、壇發酵、煎酒和包裝 8 個步驟,最終成品酒的酒精度大多處於 14%-20% 之間。黃酒對人體的補養作用最明顯。黃酒中含大量蛋白質、B族維生素、鈣、磷、硒等,以及一定量的糖、有機酸和胺基酸。
  • 「斤酒當九雞」——河源客家黃酒傳統釀造技藝
    客家黃酒傳統釀造技藝是客家祖先在漫長歷史實踐中逐步積累經驗,不斷發展形成的具有地方特色的釀造工藝。傳統上,客家農村幾乎家家戶戶都會用糯米釀製黃酒,現在客家黃酒生產主要集中在粵東北、贛南和閩西等客家人聚居地。
  • 用自己釀的黃酒做的紅燒肉
    黃酒是一種以稻米為原料釀製而成的糧食酒,屬於米酒,是世界三大釀造酒之一。黃酒屬於我國漢族民族特產,是唯一產自我國的酒種,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 黃酒不同於白酒,黃酒是沒有經過蒸餾的,酒精含量低於20%。黃酒顧名思義因為顏色是黃色所以得此稱謂,與白酒清澈透明不同,黃酒顏色多褐色、黃色、棕色等,也有部分黃酒呈現無色的狀態。
  • 黃酒時間發酵的香醇
    ,一是自己喝,二是可以在逢年過節時用自己做的黃酒煮成雞蛋酒來招待親戚朋友,冬天喝暖身又健康。永城的黃酒,是炒菜的必用調料,如燒魚,肉,煮湯等等。黃酒擺酒席必不可少清晨時候的象珠二村,還在犯著困,呂紅英家開始了黃酒的製作。一進門,一股酒香撲鼻而來,滿屋子籠罩在蒸騰的熱氣中,一幫人正在緊張地忙碌著。呂紅英家每年都要製作黃酒,雖然製作工藝繁瑣,但呂紅英覺得釀黃酒更像是一種使命感。
  • 浙江日報整版丨千年釀得黃酒香
    至於現在所稱的白酒,則是蒸餾酒,是和釀造酒相對的另外一大門類,其出現較晚,大致要到宋之後,才慢慢流行起來。以穀物,尤其是以麥曲釀造的酒,則是歷史最為悠遠的,至少可以追溯到春秋之際,紹興酒就是其代表。這種酒,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酒色會自然變黃,呈現出一種琥珀色。
  • 正是黃酒冬釀時 慢慢燉一鍋秘制香雪東坡雞
    蒸魚蒸雞蒸螃蟹、燒魚燒肉燒海鮮、都需要用到黃酒去腥提味,再喝上一口暖好的黃酒,渾身暖洋洋的,舒服!  而現在,正是紹興黃酒的最佳釀造季節。從立冬節氣開始到第二年立春,這段時間的低溫,讓發酵過程更加緩慢精細充分,釀造出的黃酒品質更好。  要做冬釀黃酒,必須提前半年就開始準備。
  • 怎么喝紹興黃酒最地道?
    一般人總介紹,要在黃酒中加些薑絲或話梅,再溫味道會更好,可是,國家級評酒師潘興祥告訴我們,只有香味不夠純正的黃酒,才需要那些外物來掩蓋酒本身的味道,「加話梅是臺灣人興起來的,是因為臺灣釀造的黃酒味道不夠醇厚的緣故」。最好的紹興黃酒講究的是微溫,最好是低於人的體溫,那樣,酸、甜、鮮和本身的香就能達到平衡。
  • 黃酒怎麼樣做才好-釀酒知識張愛權
    所有釀造水可以用生水也可以燒開涼後用。 米-酒之肉。 糯米比較好,其他糧食也可以釀,效果不如糯米,以香氣好的糯米為好,。 曲-酒之骨。 酒麴分為甜酒麴和黃酒麴兩種 (1)甜酒麴絕大部分都是糖化菌,極少酵母菌,所以只進行了第一步糖化,酒很甜,酒度很低。
  • 黃酒南乳燜鴨,用了自家釀的黃酒來煮鴨子,味道出奇的野味
    黃酒南乳燜鴨By 落葉漫天飛這是上個星期的菜譜了,今天有空整理一下,大家分享分享。 自從說有H7N9之後,雞鴨都沒有買過了。這次我用了自家釀的黃酒來煮鴨子,味道出奇的野味。不知道是太久不吃,還是這次真的很好味道,大家都狂吃不停。一隻8斤的光鴨兩餐就幹掉了,過了兩天又去買了半隻回來。呵呵,趁便宜趕緊下手。原料:光鴨、生薑、蒜苗、青辣椒、剁椒、紅蘿蔔、紅辣椒、南乳、黃酒、豆豉、生粉、鹽、生抽。
  • 北方黃酒與南方黃酒的區別是原料,北方是黍米,南方是稻米
    追根溯源,我國黃酒的釀造源自北方,在經歷了數千年的文化積澱之後,北方黃酒和南方黃酒都形成了各自的釀造工藝和口感等特點,南方黃酒的代表是紹興酒,北方黃酒的代表是即墨老酒。我們就分別以紹興黃酒與即墨老酒為代表看一下南方黃酒與北方黃酒的主要區別是什麼。
  • 黃酒「巡」味
    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本公眾號黃酒「巡」味紹興黃酒是浙江紹興的一張金名片,也是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被譽為「天下一絕」。它的手工釀造從立冬開始,到立春前投料結束,這段過程稱「冬釀」。此時因天氣寒冷,發酵時間自然延長,長時間的低溫發酵會令黃酒更為醇厚、柔和、色澤清澈、香氣濃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