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便利店學會「微信群」營銷,創收至少翻兩成!

2020-12-19 騰訊網

便利店社群如何提升會員活躍度和參與度,如何輕鬆變現,實現社群營收,社群營銷這幾點必須掌握!

01 群裡有多少顧客開始進行正式抽獎?

是不是要提前設置好具體抽獎規則,日期和時間?

如果群裡的人太少了,人氣不足,沒有氛圍;但是如果一直在群裡等太長時間,也不行。這個時候就可以提前利用群公告:本群滿50人開始抽獎,人數越多,獎品越多。這樣的話大家就有期待感了,一個優質的顧客群,剛開始有 150 人—200人是最好的狀態。

02 抽獎之前如何讓顧客關注?

萬一發個紅包出去,都沒有搶很尷尬怎麼辦?抽獎之前,作為群主的便利店老闆可以分享一下為什麼建立這個抽獎群的。

分享邏輯:你是誰?為什麼開店?自己的人生經歷是什麼?為什麼建這個群?未來你能夠給大家帶來什麼?

一篇走心的分享,能夠快速讓群員記得住你,樹立一個很好的形象,塑造個人 IP 的第一步,群員也就相信你了。

抽獎之前進行公告,到了時間,不要直接發抽獎紅包,而是先發個測試紅包。比如先發 10 個包,紅包上備註:測試紅包。

你根據搶包的速度,判斷在線參與的人數,再發正式抽獎紅包,金額不宜過小,人均要 1元以上為宜。因為大氣是第一好印象。

03 顧客不相信獎品是真實的怎麼辦?

顧客剛開始進群後不相信獎品是真實的,不參與怎麼辦?應該用什麼樣的公告和行動?

很多人對獎品和真實性表示質疑,有的人會覺得領獎要額外條件,所以前三天很關鍵。

我們建議你的三等獎前三天設置成 30 元現金,中獎立轉,不要發紅包,直接微信轉帳 30元,然後截圖發群裡。

這樣有兩個好處:

1. 讓人相信獎品是真實的。

2. 相信一二等獎的價值了(因為三等獎30 元現金,一二等獎價值肯定超過 30 元)。

04 顧客沒有中獎的有怨言的怎麼辦?

我們發獎的目的是什麼?不就是為了讓顧客欠我們人情,我們後面好做營銷的嗎?

如果有個別人發表總是搶不到的言論,你私下裡和她聊,送她一個三等獎,看她反應。

05 部分顧客總是中獎怎麼辦?

我們會遇到這樣的問題:部分積極分子老是中獎,有的時候能領走我們五六個獎品,我們很心疼。

那麼怎麼辦呢?我們可以設置我們的中獎規則:每人每天只能中獎 1 次,每人每月限中獎 2 次。

06 不懂和客戶聊天技巧怎麼辦?

有的人天生性格開朗,有的人不會聊天,需要後天練習,黃掌門建議不會聊天的便利店老闆在剛開始運營客戶微信群的時候,一定切記不要主動提你的產品,除非有客戶問。

前幾天主要是給客戶提供價值,贈送福利,拉近我們和客戶的關係,減除對方的戒備和懷疑。

07 除了發紅包抽獎還可以提供什麼價值?

除了在群裡發紅包抽獎以外,還可以給群成員提供什麼價值?

在微信群裡,除了發紅包抽獎以外,分享對群成員有用的知識乾貨是另外一種既節省成本,又能增加客戶對你的好感的一種方式,但是這個需要你有相應的乾貨分享。

這個內容其實不難找,針對你的目標客戶群,去尋找他們想要的內容,比如你是社群便利店的客戶群,那麼針對的就是社群成員,可以給他們分享一些家庭實用技巧,或者生活小常識之類的內容。

建議每次的分享用文字,不要超過20分鐘,利用最短的時間,帶來最好的內容。分享完之後,可以邀請大家參與分享一下感受,寫得好的可以發紅包獎勵,這樣就讓客戶在學習的同時參與進來了。

08 顧客在群裡打廣告發連結怎麼辦?

像這樣的情況,任何群裡都會遇到,提前在群裡安排一個小號,或者自己人,如果有人發廣告,用小號去說他:你發這樣的廣告有用嗎?群主建這個群也不容易,你就不能體諒一下嗎?

這樣打感情牌,會能引起其他群員的共鳴。只要有人發,就用小號就去懟,幾次下來他們不願意發了。

09 顧客在群裡發投票和眾籌怎麼辦?

有的群員發小孩投票,有的給人募捐。你如果去說了,顯得自己沒有愛心。怎麼辦呢?

你自己給他投票,或者捐點款,然後私下裡給發連結的人。

然後建一個臨時投票群,發到群裡,你說:願意捐款和投票的人到那個小群去投吧,請我們大群保持不閒聊。

這樣你既沒有得罪發廣告的人,又解決了不好意思開口的問題。

10 如何讓顧客主動曬中獎照片到群裡?

顧客來領獎了,如何讓顧客主動曬中獎照片到群裡,並且誇讚禮品好,號召群員參與?

顧客到店領獎,你說:很多群裡的人不信我有獎品,還私下裡發信息來質疑我,你能幫我拍個照片發群裡,幫我證實一下真實吧,一般他們都會做。

中獎者發到群裡後,用小號說:這個獎品看起來質量很不錯啊。正好我家缺這個,今天晚上我要好好參與,爭取也掙個獎。你順勢發個紅包,紅包標註:祝賀 XX 中獎。

相關焦點

  • 低成本社區便利店
    零售就不用說了,每年網購佔零售品總額的比重都在上升;以前的便利店最主要的還是滿足基本的生存需要。而目前在有了大量的網上購物的基礎經驗之後,很多的便利店開始打造線上線下相互結合的便利店,讓社區的生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並產生了不同的消費需求。
  • 廣州便利店加盟怎麼學社群營銷?
    廣州便利店加盟怎麼學社群營銷? 眾人皆知,廣州水公館便利店加盟運用全新的線上線下雙營銷方式,在這裡就和大夥講一講怎麼通過社群營銷,讓便利店加盟更為切合社區居民,創建牢固的消費群體。
  • 便利店如何實現日均銷售額翻三番?秘密藏不住了!
    便利店如何實現日均銷售額翻三番?二、挖掘社區私域流量小張夫妻以前是做市場推廣的,明白客戶流量的積極意義。開店之初,兩人便決定了經營策略,開發社區私域流量,打造線上線下營銷渠道。社區用戶搖身一變成為門店的分銷商,繼續發展自己的下級,不同等級的佣金分成不一樣,一帶二,二變三,便利店的銷售額呈現爆發式增長。3.開展線下活動再發力便利店想要保持活力,增強門店、客戶之間的互動。
  • 學會四招讓你輕鬆搞定微信群營銷!
    隨著網際網路的發展,微信群已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聯繫方式,微信群營銷也逐步發展完善,那麼在微信群營銷過程中應該怎麼做才能達到或者超出預期目標呢?一、群類型要分清微信群的建立跟現實生活中交朋友一樣,要麼有共同的興趣愛好,要麼有直接或者間接的利益關係。1. 興趣型。以興趣的劃分為主線,如:建立以徒步旅行為興趣的微信群,讓更多有徒步旅行需要的人加入。同時還可以加入相關產品的微信群進行交流,相互分享微信群營銷經驗。
  • 社區微信群來賣蔬菜水果,日常用品並且送貨上門,為何做不起來呢
    為什麼現在社區微信群也賣蔬菜水果以及日常用品,而且還送貨上門但是卻沒有做起來呢?先說一下,其實這個模式還是有比較長遠的發展前景的,也是可以堅持一直做下去的。微信群賣水果和蔬菜,這個模式其實已經存在了好幾年了,其實就是線下實體店購買交易逐漸轉化成線上線下互相結合的新零售團購模式。
  • 社區便利店用免費送雞蛋搭建社群,兩周充會員1246個,可直接學會
    社區便利店服務的客戶相對集中,也比較穩定。現在也很多創業者從事這個行業。今天我就分享一個社區便利店運用社群,兩周時間建立了5個300人的微信社群,充值1246個會員的真實案例。社區便利店的背景創建微信個人號,打造社群便民服務的個人IP ,接著創建微信群組建社群圈子。
  • 便利店市場「攪局者」?深剖全家集便利店的市場競爭力
    但近年來,受零售業下沉市場的觀念推動,社區便利店成為了行業的「新玩法」。但從整體來看,相應市場的發展態勢並不理想。在後疫情的影響下,社區便利店迎來了爆發式增長。不僅有各種新興品牌相繼入局,各大品牌巨頭也紛紛下沉。
  • 以「蘇寧小店」為例,三維度解析社區便利店O2O線上運營
    同時更全面的覆蓋到周邊的消費者,圍繞社區居民的消費需求提供相應服務。以蘇寧小店app為例,他的商業邏輯是:以便利店為基點,直接面對周邊C端消費者,通過售賣商品與服務獲得盈利。這裡面的核心是「商品」,包括商品的品類選擇、貨源渠道拓展,商品的包裝與營銷以及全供應鏈的整合能力。
  • 中石化這個加油站多舉措營銷,便利店營業額增長400%
    該站採取「二維碼進市場、擺地攤、發朋友圈(微商)、業主群口碑營銷」等新營銷舉措,將便利購物搭建到居民家門口的同時,還實現了便利店重點商品營業額由平均每月2000元到8月的8000元,營業額增長了400%,為持續攻堅創效行動注入了新動力。
  • 重新定義社區營銷:社區、社群還是社交?
    小區微信群不斷有人推送各種免費商業信息; 小區商業街的各種新商業業態讓您應接不暇; 物業服務中心又開始給每家免費送東西了; 社區媽媽群總是有些人不經意間帶起了小區的某個消費小趨勢; 小區業主群竟然分化出了商業、娛樂、服務
  • 賽維乾洗店加盟營銷:要學會分析用戶群特徵提高幹洗店利潤!
    原標題:賽維乾洗店加盟營銷:要學會分析用戶群特徵提高幹洗店利潤!所謂「酒香也怕巷子深」,在當代社會,無論是什麼行業,競爭壓力都特別大,所以要想立得一席之地,就有學會給自己的店鋪打廣告,尤其是乾洗店經營管理的過程中,更要學會利用營銷技巧來提高幹洗店利潤!
  • 中國石化河南石油:800個易捷便利店米麵糧油一鍵下單送貨上門
    在營的212座加油站、208座便利店向社會承諾「油品不斷供、商品不漲價、服務不打烊」,認真履行央企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把中國石化金字招牌擦得更亮。改變以往側重實體站點營銷的策略,宣傳重心向朋友圈、業主群、站長客戶群等線上營銷轉移,同步制定出臺專項營銷方案和宣傳頁面,加大宣傳力度。
  • 易捷便利店成「流動地攤小店」,北海市民家門口就能買便宜貨
    「給我來兩盒雞蛋!」「我要兩箱脫脂牛奶!」「我要兩袋小町米!」……在廣西北海市貴州路社區門口旁邊擠滿了人,銷售熱火朝天。原來是廣西北海石油離退休黨員和本部片區黨員組成的移動服務營業團隊,在社區門口開設「流動便利店」。該流動便利店由廂式貨車改裝而成,店內有生活用品、燃油寶、礦泉水、糧油副食、飲料等約80種商品。
  • 「臥底」寶寶玩英語微信群,原來他們這樣做社群營銷!
    本篇文章為大家介紹了寶寶玩英語微信群是如何進行營銷的,以及其社群營銷結構是怎樣的。為什麼用社群為主要營銷渠道?班級學習社群可以讓用戶擁有更多的角色感和歸屬感,從而更容易堅持學習下去。微信群則是目前最適宜承載線上班級學習形式的第三方載體。產品滿足物質這種需求,精神需求需要參與感、儀式感等方式。與用戶不僅是貨幣關係,而是情感交流,價格的敏感被社群裡的溫度代替,價值會從基本的物理層面溢出。
  • 社區團購席捲線下零售:又一家便利店推出線上賣菜小程序
    僅在連鎖便利店行業,目前孵化出的社區團購平臺便有:興盛優選(芙蓉興盛)、考拉精選(新高橋)、蘇小團(蘇寧小店)、美宜佳選(美宜佳)、蜂超市(便利蜂)等等。而據廣州赤焰信息了解,近日,安徽的鄰幾便利店也推出「菜姐菜市」小程序,以今天下單明天自提這種典型的社區團購賣菜模式,上線果蔬肉禽蛋水產海鮮全品類生鮮。
  • 有好家便利店,讓便利店加盟商在疫情衝擊下「創造財富」
    近兩年,許多投資者盯上了社區便利店這塊掙錢的商機肥肉,只要選好址,加上良好的運營模式,高強度的客戶粘性,很輕鬆就能掙錢。 便利店加盟盈利從何而來?如何加盟新零售便利店?加盟一家社區或者縣城新零售便利店掙錢嗎? 那如何加盟一家新零售便利店?加盟後又如何實現盈利?
  • 無人便利店補社區服務短板
    本報記者 馬婧  小區附近沒有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深夜急著想買生活必需品怎麼辦?一些商家瞄準了社區商業新機遇,將無人便利店開進小區,居民不出樓購物都成為可能。記者獲悉,在傳統連鎖便利店不願覆蓋的偏遠社區,越來越多的無人便利店開到了家門口,彌補社區商業服務的短板。
  • 太原便利店加速度「領跑」
    家門口的「便利店+」家住桃園北路水西關街的李先生是附近三家便利店的常客。在他居住地附近,向東南西北方向各輻射半公裡的距離,至少能數出10家便利店。李先生的媽媽也是便利店的常客,老人家加入了微信唐久優品團,在小程序裡下單團購水果、蔬菜和米麵油肉蛋,貨到了去便利店取回來,又方便又實惠。疫情初嚴重時,李先生全家在便利店的消費已過數千元。
  • 禁止電話營銷後,鏈家開了第一家便利店
    便利店為無人管理模式,消費者自助結帳。值得注意的是,店內張貼有「鏈家社區」留言板,消費者可在上留言希望在該店買到的商品及住址,一定程度上類似社區團購的預定+自提模式。但是,考慮到北京作為超一線城市,生鮮服務仍以「買菜」(即30分鐘送菜上門)為主,與價格敏感且效率較低的社區團購模式並不契合,鏈家的便利店商品並不豐富,更類似於主營房產中介+便利店的模式。
  • 社區團長腳踏「好幾隻船」
    至此,網際網路巨頭中的京東、阿里、美團、滴滴、拼多多等均齊聚社區生鮮團購賽道,一場「燒錢」大戰一觸即發。後疫情時代,生鮮電商、社區團購儼然成了最熱的風口,吸引資本機構、網際網路巨頭入局相互廝殺。而在社區內,更聚集了多家生鮮團購品牌的BD(業務拓展)專員,遊說便利店、生鮮店、活躍居民成為旗下「團長」,努力拓展生鮮團購的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