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區團購席捲線下零售:又一家便利店推出線上賣菜小程序

2020-12-19 赤焰信息平臺

線上賣菜與社區團購,可謂是近兩年網際網路最受關注的領域,尤其是在疫情爆發後,討論度更是再創新高。對線下零售業態,這兩個風口也是轉型的機遇。

僅在連鎖便利店行業,目前孵化出的社區團購平臺便有:興盛優選(芙蓉興盛)、考拉精選(新高橋)、蘇小團(蘇寧小店)、美宜佳選(美宜佳)、蜂超市(便利蜂)等等。

而據廣州赤焰信息了解,近日,安徽的鄰幾便利店也推出「菜姐菜市」小程序,以今天下單明天自提這種典型的社區團購賣菜模式,上線果蔬肉禽蛋水產海鮮全品類生鮮。

社區團購賣菜業務,為何能受到全國如此多家便利店品牌的青睞,甚至成為行業標配?今天廣州赤焰信息就為大家來分析這一現象。

首先,便利店業態的興起,不外乎三大特點:距離近、購買方便、營業時間長。而在滿足這三大屬性的前提下,便利店主要靠低溫奶、鮮食、自有品牌等保證利潤空間。如日資7-11,60%毛利來自於日配鮮食+牛奶乳飲料。

然而隨著電商滲透率不斷增加,30分鐘到家野蠻發展,便利店行業的形勢也不容樂觀。在經歷行業紅利後,隨著店址資源逐漸稀缺,便利店行業的市場空間被進一步壓縮,普遍面臨高房租、高人工、高費用壓力。

因此,便利店商家亟需擴展新的業務可能性。而生鮮作為高頻剛需流量利器,特別在疫情下,餐飲業到店堂食流量轉移到生鮮到家,便利店在此刻選擇網上買菜,可以與周邊同行形成差異競爭,打通線上線下流量,增加客戶進店率及粘性,是極為合理的選擇。

為什麼都選擇用社區團購模式的小程序來做便利店賣菜的生意?

對於開展業務的商家來說,社區團購作為一種兼具新零售與社交特點的社區電商模式,對比起其他的選項,在成本層面具有極大的優勢:

1、相比傳統渠道:社區團購模式的賣菜生意,是以小程序商城作為商品的展示平臺,藉助先收錢,再採購的預售交易模式,實現了0庫存,將生鮮品類在渠道的滯留時長和相應產生的損耗率、倉儲成本都降到了最低。

2、相比前置倉等生鮮電商模式:社區團購以「微信群+小程序」的組合,有效利用門店客流資源,降低獲客的成本;此外,通過將商品集中配送到門店,讓用戶到店自提的交付模式,更省掉了送貨上門的物流成本。

藉此,商家能獲得更大的價格優勢,進而獲得更多消費者的選擇。此外,通過將門店設為自提點,還可以起到線上引流線下的作用,帶動店面生意。

連鎖便利店商家開展社區團購業務,可以藉助相應的解決方案。赤焰信息社區團購小程序系統,秉持著以小程序賦能傳統行業,讓產業擁有科技的靈魂的使命,超過25種營銷與社交玩法,千萬級架構的大數據分析功能,並提供平臺管理、供應商資源管理、發展社區團長、開發社區會員、社群運營轉化等全套流程的解決方案。

相關焦點

  • 社區團購的未來趨勢:線上品類平臺化,線下便利店化
    似乎社區團購與社區便利店具有一脈相承的聯繫。社區團購的模式來源於興盛優選對芙蓉興盛的多年的探索與實踐經驗總結出來的,通過興盛優選小程序可以把周邊的用戶引流到芙蓉興盛店裡提貨,帶動店鋪的商品銷售為初衷。隨著社區團購的發展,堅持以線下店鋪為自提點的興盛優選和堅持以流量為主的網際網路公司展開了殊死搏鬥。
  • 眾店鋪倒閉,社區團購競爭激烈,線上已經成趨勢小程序也是窗口
    昨天自己在橙心優選上訂購的菜,已經如約而至了,感覺還是不錯的,最近因為線上賣菜這個機遇,很多巨頭在競爭,可以說很激烈的不管是之前的誼品到家,還是美團或者是拼多多,都有很多賣菜的小程序,現在就是群雄割據,逐鹿中原的時刻,最終還是大浪淘沙
  • 社區團購上演「百團大戰」,賣菜商戶轉身變「團長」
    在生鮮電商遭遇去年爆雷清算潮之後,今年年初疫情培養了人們線上買菜的習慣,無意中為行業增添了新一輪看漲行情。而今疫情防控形勢穩定,人們恢復線下買菜,生鮮電商能否在後疫情時期持續發展?就在此時,頭部網際網路企業紛紛加大布局力度,在之前的買菜業務之外,開拓新的「社區團購」模式。
  • 美宜佳強推社區團購業務,連鎖便利店行業進入2.0時代?
    作為最重要的終端場景,「社區」向來是零售行業的兵家必爭之地。近幾年隨著「新零售」概念的興起,從線上與線下雙管齊下、搶佔社區流量與零售市場份額的「社區新零售」賽道更是風雲激蕩,其中尤以疫情期間大放異彩的「社區團購」最受關注。
  • 零售效率革命另一面:社區團購擠壓傳統便利店?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零售效率革命另一面:社區團購擠壓傳統便利店?近年來,受零售業下沉市場的觀念推動,「社區團購」成為行業熱詞,但從整體來看,其相應市場的發展態勢並不理想。在新冠疫情的背景下,社區團購業務於今年迎來了爆發式增長。
  • 拼多多推出線下團購工具「快團團」,已上線微信小程序
    首頁 > 快訊 > 關鍵詞 > 拼多多最新資訊 > 正文 拼多多推出線下團購工具「快團團」,已上線微信小程序
  • 社區團購:下沉市場的零售效率革命
    品類方面未來發展趨勢是逐漸拓展品類,打造下沉市場的線下超市。2020年3月公司推出「拼內購」,發展社區小店做站長,開始涉足線下社群運營,疫情期間推出微信小程序「快團團」,商家通過小程序上線商品,由社區消費者發起拼團,商家無接觸配送至社區門口。前期模式的不斷嘗試為其進入社區團購賽道積攢了經驗和能力。拼多多成立以來以下沉市場為目標,提供低價拼團產品,目前年活躍用戶超6億,而社區團購主打下沉市場用戶,與拼多多用戶群高度契合。
  • 網際網路巨頭趕集「賣菜」
    韓女士向記者講述起成為重度社區團購用戶的原因。社區團購群中0.99元400克的山東小芋頭、3.99元的玉米黃雞蛋、0.78元一袋的食鹽,頗為誘人的價格成功吸引了她。   「今天下單,明日來店提」,和依賴快遞不同,這些社區電商、團購平臺提供的大多是「今日下單+次日送達+自提」的服務。以其中一家平臺為例,市民每日0點到23點在線上小程序下單,次日即可在社區裡的自提點提貨。
  • 拼多多入局社區團購,推出線下團購工具「快團團」
    蘇寧開春大數據快報:已實現全國95%城市和農村地區的正常配送蘇寧開春大數據快報數據顯示,蘇寧物流已實現全國95%城市和農村地區的正常配送,蘇寧菜場、蘇寧拼購、蘇寧零售雲等平臺2月份也分別實現同比700%、866%、202%的大幅增長。
  • 風口浪尖上的「社區團購」將去向何方?
    ,深圳人較為熟悉的錢大媽、寶能生鮮目前都已依託線下門店開展了該業務。「隔壁那家便利店,之前在我這兒下了兩單,後來自己也做了『團長』,為了拉用戶都跑到人家家裡去了」。   月入幾百元   多則可過萬   在十薈團小程序的「我的」頁面,有一個「申請團長」功能,點進去只需要填寫姓名、手機、收貨地址、職業等個人信息,便有機會成為「團長」。
  • 線上買菜,線上賣菜 能否繼續火爆?
    如今,在這場「買菜大戰」裡,一切又重新上演,地推員又開始積極地搜尋著可以作為代收點的小店,和那些潛在的社區團長。買菜人 對線上買菜越來越依賴在微信小程序內測2個多月後,10月,拼多多正式在APP內上線買菜業務「多多買菜」,與其他平臺不同,拼多多的買菜平臺主打「次日達」配送,業務範圍覆蓋湖北、江西、天津等十餘個省市。
  • 社區團購不是洪水猛獸,而是細水長流
    與此同時,一線城市的零售業態太豐富了,出門有大型商超、便利店,不出門有美團外賣、餓了麼等外賣平臺,還有盒馬鮮生、每日優鮮等生鮮電商平臺。此外,2016年就已經有人在微信群、QQ群裡做社區團購這件事情。根據極客公園創始人張鵬的描述,那個時候團購的訂單大多都是群裡的成員報個名,團長記錄,這些訂單都是手工一單一單記錄下來的。
  • 親測:社區團購怎麼樣?店主:還不如自己賣
    社區團購這一模式能否行得通依然有待市場檢驗。目前來看,社區團購有兩大優勢:一個是線上下單,一個是價格便宜。線上下單等於降低了買菜的門檻,開發了購買力更強的年輕用戶群體。此前,網際網路公司對於線上買菜市場已經多有嘗試,但始終沒能解決不了一個根本問題——價格。社區團購這種模式終於解決了這一問題,線上買菜反而更便宜。
  • 巨頭血拼「社區團購」
    過去,阿里巴巴、京東嘗試推出了自己的天貓小店、京東便利店等新型便利店,號稱可以通過大數據選址、大數據選品等手段,實現「新零售」,提高店鋪的收益。一位便利店行業的招商人員對極客公園表示,「從產品層面來講,天貓小店、京東便利店其實沒什麼不同,和其他品牌的相比也是大同小異。最大的不同在於利益的分配上。」事實上,他們也確實沒能夠完成線上和線下的真正深度融合。
  • 知舟:拼多多推出「快團團」,發行線下社區團購
    知舟據3月6日消息,拼多多宣布推出線下團購工具「快團團」,協助各地商家收集社區居民物資需求、完成在線下單。拼多多作為電商界的一匹黑馬,近幾年來也是深受消費者的喜愛,今年跨年還拿出10億同觀眾嗨翻2020!
  • 社區團購——將會奪走賣菜商戶的生計?看小農民怎麼說
    專家認為,電商巨頭入局把社區團購的競爭拉到了新的戰略高度,各家都有競爭機會,社區團購又迎來新一輪「風口」。  社區團購採用「預售+自提」模式,通過聯合社區小店經營者、寶媽等「團長」人群,為居民提供高性價比的生鮮食品和日用品。社區「團長」通過拉群快速收集訂單,平臺負責聯繫原產地直採發貨,有利於推動生鮮零售線上線下加速融合。
  • 零售周評:全家易主、轉轉入駐閒魚、雙匯開餐廳、美團推社區團購
    老牌百貨的集體敗退追根到底還是在從傳統百貨邁向購物中心的轉型中慢了一步,在一個商業綜合體普遍數位化、場景,小業態社區型業態遍地開花時代,百貨行業所呈現產能過剩格局導致消費者不斷分流了,像太平洋百貨這樣的老牌百貨商場,如果無法完成轉型以適應新的市場環境,最終無疑就是以"關停"告終。
  • 補貼之下的社區團購 不會完全替代傳統生鮮零售
    從概念上講,社區團購是真實居住社區內居民團體的一種購物消費行為,是依託真實社區的一種區域化、小眾化、本地化的團購形式。簡而言之,它是依託社區和團長社交關係實現生鮮商品流通的新零售模式。實際上,社區團購的這種模式並不是今年的新鮮事物。該模式始於2016年的微信小程序推出的「B2B2C」(電商-團長-消費者)社群分銷模式。
  • 線上賣菜,真是一本萬利嗎
    如果遇到惡劣天氣,一些上了年紀的人不方便出門,他們如有生活需求,通過網上下單,可解決一時的燃眉之急。對他們來說,線上買線像是一個必要的後補隊員,時刻準備提供服務。因為需求有大有小、購買頻率也不同,這幾種場景的銷售貢獻率也差異較大。有的是補一時之需,有的則是長期穩定的購買。不管怎樣,線上賣菜與消費者的一部分需求相匹配,需求決定了發展與未來。
  • 盒馬入局社區團購,勝算幾何?
    早在2016年的雲棲大會,馬雲就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盒馬作為阿里新零售的野心,一開始瞄準一二線城市,定位中高端市場,以生鮮切入,依靠「超市+餐飲」,線上下單、線下自提或配送的模式一度成為新零售的標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