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丹為何遭噓聲?讀者厭倦其花哨華麗不接地氣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於丹為何遭噓聲?讀者厭倦其花哨華麗不接地氣

  在講壇上一直享受掌聲喝彩聲的於丹最近遇到了噓聲:11月17日晚,在北京大學上演的崑曲專場上,主辦方邀請北師大教授於丹上臺講話時,被觀眾高呼「下去」,於丹只說了幾句就尷尬離場。

  這事經過微博的發酵,馬上引來強烈反響,更有一位翻譯用中英文雙語寫了篇《於丹倫敦街頭撒潑記》,訴說她在倫敦給於丹當翻譯時的「慘痛經歷」。她說於丹「把她下榻的酒店(海德公園旁一家倫敦數一數二的酒店)鬧了個天翻地覆,稱其不夠她的檔次,三天換了三個房間———儘管住的是酒店最好的房間之一,她仍會深夜給我打電話讓我向酒店投訴說對房間不滿意。」在接受採訪時,於丹一直滔滔不絕地講話而不顧翻譯:「當我欲給其信號讓其停頓時,她對我怒目而視道:『不要打斷我說話!』我若有某處不明向其核實,她說:『我剛說過呀,你為什麼不聽?為什麼不記下來?』」

  在隨後的採訪中,於丹告訴記者,她在第一天接受英國媒體採訪時請了這個翻譯,但明顯感受到該翻譯跟不上她,是這翻譯主動提出辭職。於丹稱,可能是自己有些過於挑剔,但這種挑剔完全是出於對工作、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責任。

  之前大受歡迎的於丹為什麼會落到如此的境地?從網友的評論中可以看到,人們開始厭倦這個花哨華麗卻「不接地氣」的於丹了。

  作為著名知識分子於丹,人們只聽到她一如既往的高談闊論,卻很少聽到她對當下的社會現實發聲。在平常社會,教授未必要參與現實話題的討論,但中國目前需要知名知識分子參與的公共事件與公共事務太多,人們難免會以更高的標準要求他們。前些天,作家馬原在西雙版納被一群人毆打後發微博求助,就有人認為馬原平時基本上沒有發出過什么正義之聲,現在自己遇到問題,卻回頭尋找正義。這種觀點儘管受到許多人的反駁,但同樣說明,在社會轉型時期,人們對知識分子有非常的要求。同樣,餘秋雨先是以宏大華麗敘事而贏得讀者,後來同樣也因為不關注現實問題,並且以矯情虛飾現實問題而受到非議,最終被人們損得灰頭土臉。

  心理學研究發現,越是漂亮的人,當她們有了某種毛病時,就越受到人們的厭惡。這個心理學上的「增量評價」也適用於名人———越是有名,當出現失當言行時,就越受反感。無論是餘秋雨還是於丹,在某一時期,他們以口才和文採受到人們的追捧;但當粗糲的生活需要溫情撫慰,當嚴峻的不公需要大聲斥責時,作為知名的人文學者,如果還完全沉浸在自己錦章繡文和豐詞麗句之中,既無所擔當,也從不參與,這樣而受到嗆聲並不奇怪。

  在長期經受宏大敘事和空洞口號的忽悠之後,人們現在已經厭倦了華麗的矯情,渴望回歸樸素的現實關注和人文關懷———曾經口若懸河、處處收穫掌聲的於丹如今開始收穫噓聲,就是一個明證。

  何龍

相關焦點

  • 於丹被北大學生哄下臺 學者:到處說話公眾沒興趣
    ,遭遇一片噓聲,尷尬被轟下臺。   於丹要代表觀眾一上臺就被喝倒彩   演出後次日凌晨,網友「五言六句」在微博爆料稱,「演出結束時,主持人請於丹上來跟大家分享感受,還沒上臺,臺下嗆聲四起,『滾下去』、『快滾,你根本沒資格跟臺上的先生們站在一起』。於丹很尷尬的說了一句『一切盡在不言中』,站到後面,下面還不放過,高呼『滾下去』。於丹只好走到後臺。」
  • 於丹一代「牛人」,為何被北大學子轟下講臺?
    我也是於丹老師的粉絲,其話語確實如同心靈按摩一般,雖然一再受到各路磚家的詬病,但她對普及中國傳統文化做出了傑出貢獻,這是不容否認的 。那為什麼她跑到北大百年講壇要演講,卻被北大學子轟下來?下面的北大學子已經很不耐煩了,這個時候於丹這位跟戲劇沒有任何關係的人要上來再發表演講,這讓北大的學子深惡痛絕。此情此景,北大學子認為此時應該發表演講的是年過古稀的戲劇專家,而不是靠演講而出名的於丹。
  • 同是網紅教授,為何於丹被北大學子轟下講臺,陳果卻獲復旦堅決維護?
    一、於丹心態變了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人在紅了之後,他們的心態都會逐漸張揚,最起碼人們眼中的「國學大師」於丹就是這樣。 2009年,一篇《於丹倫敦街頭撒潑記》的帖子在網上引發熱議,據帖子介紹:於丹十分傲慢,對住宿條件要求極其嚴苛,光在倫敦參加一次活動,竟然前後換了三個酒店房間,其撒潑行為與她在大眾面前塑造的謙和形象完全不同。 慢慢地,人們發現於丹再也不是講學時那個溫文爾雅的國學教授,越來越多關於她耍大牌的消息被傳了出來。
  • 國學之母於丹,為何會跌落神壇?易中天評價:永遠把錢放在第一位
    專家易中天在節目中圈粉無數,深入淺出得講授《三國》,其幽默風趣的語言,豐厚的文學底蘊,堪為大家風範。因為他的精彩講述,許多人愛上了傳統文化。與易中天齊名的於丹,也因為在節目中講解《論語》而頗受社會推崇。
  • 陳果把哲學當心靈雞湯講,王東嶽玩哲學棋高一著,卻步了於丹後塵
    此二者將哲學玩出了花樣,前者把哲學當心靈雞湯講,王東嶽玩哲學棋高一著,卻步了於丹後塵。陳果、王東嶽在哲學領域做了什麼貢獻?為何說王東嶽步了於丹後塵?陳果其人生於1981年,上海人。1999年,陳果在復旦大學文科基礎班,主攻哲學專業。後來長期深耕於哲學專業,前往香港浸會大學、加拿大溫哥華UBC大學擔任學者,在青年哲學家中,陳果算得上是業界翹楚。
  • 龍應臺:炮轟於丹周小平都是偽文 不堪其擾不要轉發
    龍應臺在接受聯合晚報受訪時無奈表示,網絡上經常有偽文,她真是不堪其擾,除了這一篇,另一篇「龍應臺罵周小平」也是偽文。她希望大家不要轉發,不要為偽文宣傳。在龍應臺的Facebook上,明確聲明:「最近不少讀者來問網上流傳的『龍應臺:於丹,你演講能否不再胡扯』是不是真的是龍應臺的文章。答案是:不是,這又是一篇冒名偽文。最好不要轉發,以免助長偽造風氣。
  • 曾經轟動一時的於丹,寫書銷量600萬冊,卻因一句古文跌下神壇
    於丹,就是其中的一位。萬人追捧的於丹說起於丹,大家都不陌生,於丹憑藉對《論語》的獨特見解,一躍而成為萬人追捧的國學大師,在國學圈子中佔有一席之地的她,講課方式讓人感覺是如沐春風,在當時轟動一時,風光無兩。
  • 從國學大師到被轟下臺,如今無人問津的於丹,到底做錯了什麼?
    然而就在於丹走上巔峰不久,卻又曝出其被北大學子轟下講臺的鬧劇,自此之後於丹人氣暴跌迅速從人們的視線當中消失…… 那麼我們不禁要問,在於丹驟然大紅大紫,然後又突然從公眾視線中消失,這究竟反映了什麼社會問題?於丹又究竟做錯了什麼?今天我們就來進行一下深入的盤點!
  • 《於丹〈論語〉心得》:10萬英鎊預付版稅創紀錄
    對於《於丹〈論語〉心得》他們一致的看法是,這是一本「很中國」的圖書,中國人喜歡,但是要讓文化背景迥然不同的歐美讀者接受一名中國教授關於中國傳統經典的解讀,難度實在太高。他們不願意冒風險代理這樣一本書。「我們直接去找出版社是沒用的,必須通過代理,因為歐美出版業80%、90%的圖書都是通過版權代理來做的,不通過他們,(中國圖書)很難進入主流市場。」李巖說,輸出歐美的事就暫時擱置了。
  • 蒙曼為何風光不再?屢犯低級錯誤,國學素養遭人質疑‍‍
    「小於丹」蒙曼為何風光不再?屢犯低級錯誤,國學素養遭人質疑 蒙曼在上《百家講壇》的時候,於丹的名氣已經是如日中天了。由於蒙曼是繼於丹之後,第二個走紅的女主講人,就被冠上了「小於丹」的名號。
  • 於丹談成長:年輕時熬夜寫東西 喜歡大杯喝咖啡(圖)
    作家於丹暌違三年後再推新作《人間有味是清歡》,作品延續了其細膩寧靜、以小見大的一貫風格。  暌違三載再發新作 天命之年回眸人生  文化學者、千萬冊級暢銷書作家於丹再推新作。2015年新年伊始,於丹攜其新書《人間有味是清歡》,在北京中關村言又己書店舉辦了首發式。這是於丹暌違三年後,對於人生、對於文化、對於社會、對於生活的再度思考,作品延續了其細膩寧靜、娓娓道來、以小見大的一貫風格。
  • 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於丹與佛光大學學員分享人生經驗
    於丹表示,在佛光大學讀書是在涵養生命的能量,「未來若因緣具足,我想回來佛大當老學長,一起享受在山野讀書的樂趣」。於丹表示,佛大有著好山、好水,在這麼好的地方念書,不僅可以接受大自然的恩惠、陶冶心靈,更能涵養生命的能量,她期許學生回到紅塵時,更要忍辱負重、發揮所學。
  • 於丹國學水平怎麼樣?馬未都的評價,比老梁要厚道,看他說了什麼
    於丹國學水平怎麼樣?馬未都的評價,比老梁要厚道,看他說了什麼於丹這是一個非常有爭議性的文化學者,爭論的核心無非就是國學水平高低問題。大傢伙為何會揪著這一點不放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當年於丹在一次活動中,錯將這個範仲淹主持的「慶曆新政」說成了王安石主持的。一時間引起不小的爭議,關於她國學水平高低的爭議在網上一直有爭論。其實,馬未都有過一番評價,比老梁要顯得厚道。小編帶領大家看看他說了什麼?不管是馬未都的評價,還是老梁的評價,都應該立足於一點,那就是於丹的國學水平究竟如何。其實,於丹的國學水平,絕對是在線的。
  • 李小璐賈乃亮豪宅曝光:歐式華麗裝修,客廳的爬行墊接地氣!
    提到明星的家,除了我們所熟知的很多豪宅外,還有一些非常接地氣的家,比如李小璐和賈乃亮的豪宅,從裝修就能看出一家人把孩子的成長放在了第一位,不過有個甜馨這麼可愛的小孩子,肯定要好好考慮孩子的成長環境。客廳放眼望去真的超級大,裝修是偏向歐式的華麗風格,電視櫃和茶几處處都在透露著不差錢的氛圍,不過為了甜馨鋪上的爬行墊讓整個空間看起來卻是非常接地氣,為孩子的成長留出了充足的活動空間。長長的餐桌搭配華麗的水晶吊燈也是妥妥的華麗風,牆面裝飾的華麗風和餐桌的簡約風,感覺有些混搭。
  • 《於丹論語心得》讀後感
    《論語》是一本記錄著兩千五百多年前孔子教學和生活的語錄。記得讀中學時,我在語文課上機械地背誦著「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其實並未真正讀懂。而今,於丹教授用自己獨到的視角,將這樣一本古老的書籍,用現代的眼光進行系統的解讀和闡釋,拉近了我們普通人和聖賢之間的距離。在我的心目中,孔子是一位離我們很遙遠的古代聖賢。
  • 《平凡的世界》又臭又長,為何30多年來經久不衰?教授:接地氣
    從專業的角度上來說,這本書的語言一般,情節老套,缺少終極關懷等形而上的東西,藝術上並不精緻,也不講究技巧,有藝術上的粗糙,說的難聽一點,簡直是又臭又長。為何這樣一本書,出版30多年以來,經久不衰?北京大學教授溫儒敏在2013年的時候,他對《平凡的世界》的閱讀情況展開了調研,經過調研,他說「《平凡的世界》是十分接地氣,讀者群體大多為底層平民,大學生也佔了很大數量。」
  • 老梁評價於丹:講的是《論語》,細想是雞湯!毫無價值可言
    導讀:對於國學教母於丹,你怎麼看她的跌落神壇?說到於丹,相信很多人是不陌生的,憑藉著百家講壇這個節目一旦迅速的走紅,在觀眾面前他的人生是一位文化學者,在各大文化類節目中,我們時常能夠看到於丹身影,溫文爾雅,談吐非常的自然。
  • 於丹作為國學大師、北京師範大學教授,是如何跌落神壇的?
    於丹作為北京師範大學的教授也被《百家講壇》所邀請,她在節目上為觀眾講解《論語》。當年她在《百家講壇》主講《於丹說論語》而出名,而後在國內掀起了一陣「國學熱」。可以說,於丹對於國學的推動作用,那還是有的。於丹在節目上的表現非常受觀眾的喜愛,她講述的《論語》也深受好評,人們便記住了這位學識淵博的女性。
  • 看於丹解讀漢字,感受漢字的典雅詩意
    於丹說:「面對博大精深的中國漢字,當我們靜穆下來向它致敬時,就仿佛看見了中華民族是怎樣循著字跡完成了它的成長。」著有《於丹:論語心得》《於丹:莊子心得》《於丹:論語感悟》《於丹:重溫最美古詩詞》《於丹:趣品人生》等作品,累積銷量超過1000萬冊,被譯為30多種文字。
  • 從《論語》專家到人人嫌棄,被北大學生轟下臺的於丹,經歷了什麼
    這些教授講授的內容都十分精彩,受到了廣大觀眾的喜愛,而且,這些教授們也大多是名利雙收,但是有這麼一位教授,她也曾火爆一時,但如今卻跌下神壇,無人問津,她就是曾被萬人追捧的於丹。那麼,這麼一個大學教授,為何如今會成為這樣呢?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好好講一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