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協委員鍾茂初:建議「十四五規劃」將經濟、社會、生態三者並重

2020-12-18 中國水網

  「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包含了諸多社會發展領域的目標。加之,新冠疫情過程中,暴露了我國社會事業領域存在諸多短板,暴露了我國社會事業發展整體上與國民經濟、新技術新產業發展相比明顯滯後。因此,『十四五規劃』應強化社會發展內容。另一方面,生態文明建設,內容廣泛,具有與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相併列的必要性。」全國政協委員、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鍾茂初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今年兩會其將帶來兩份提案,其中一份《關於「十四五規劃」強化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內容的提案》中建議將「十四五規劃」目標對象準確定位為「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三者並重

  除此之外,就我國區域發展不平衡問題,鍾茂初關注到近一時期我國區域發展中出現南北發展差距擴大態勢,並提出《關於「以振興環渤海區域為著力點,遏止南北發展差距拉大態勢」的提案》。

  在提案之外,今年受疫情影響,全球經濟形勢錯綜複雜,諸多問題亟須解答,多個領域需要建言獻策。鍾茂初圍繞疫後全球供應鏈重塑以及恢復經濟方面的貨幣、財政政策相關問題,分享了觀點、建議。

  以下為採訪實錄:

  《中國經營報》:今年你將帶來哪些提案,主要關注哪些方面?

  鍾茂初:今年兩會上,我將提出《關於「十四五規劃」強化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內容的提案》,建議:將「十四五規劃」目標對象準確定位為「國民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文明建設」三者並重。提出這一建議的主要依據是:其一,中共十九屆四中全會決定,包含了諸多社會發展領域的目標。加之,新冠疫情過程中,暴露了我國社會事業領域存在諸多短板,暴露了我國社會事業發展整體上與國民經濟、新技術新產業發展相比明顯滯後。因此,「十四五規劃」應強化社會發展內容。其二,生態文明建設,內容廣泛,具有與國民經濟、社會發展相併列的必要性。

  提出的建議有:其一,「十四五規劃」之中有關社會發展的規劃至少應增加以下內容:(1)四中全會決定涉及社會發展的內容,應轉化為具體的社會發展目標;(2)對照新冠疫情過程中出現的各類問題,社會事業各領域急需加緊補齊的各項短板,應轉化為具體的社會發展目標;(3)對比國際上進入中高收入發展階段國家的社會發展水平,應明確提出與國民經濟發展水平、新技術發展水平、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著力彌補滯後性的社會發展指標。其二,「十四五規劃」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內容應包含:(1)「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是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重要目標。應將這一長期目標分解轉化為「十四五規劃」的階段性目標。全國主體功能區規劃、碳排放總量控制、汙染總量控制等,應成為「十四五規劃」各項經濟指標的前置約束條件。(2)四中全會有關 「堅持和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的各項內容,應轉化為「十四五規劃」的具體行動目標,如:統籌劃定落實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等空間管控邊界以及各類海域保護線。(3)應突出生態環境區域協同方面的規劃,如,長江經濟帶、粵港澳大灣區、長江三角洲、黃河流域、京津冀、環渤海等都應明確其生態環境區域協同治理、協同保護的規劃。

  鍾茂初:今年兩會上,我還將提出《關於「以振興環渤海區域為著力點,遏止南北發展差距拉大態勢」的提案》,針對的問題是:近一時期,特別是「十三五」以來,我國區域發展中出現南北發展差距擴大態勢。表現為,北方多數省區的增長減緩速度比南方省區更為顯著,北方多數省區的人才、勞動力乃至人口都呈現淨流出的態勢。其中,環渤海區域各省市表現得最具典型性。近年來,環渤海區域與其他區域的發展差距恐將進一步拉大。主要建議有:(一)「遏止南北發展差距拉大」,是推動區域平衡發展的重要主題,應作為「十四五規劃」目標之一,「振興環渤海區域」可作為其著力點。(二)大規模推動混合所有制改革,以此為著力點,推動環渤海區域傳統企業與市場經濟發達區域企業之間的融入性合作,激活環渤海區域經濟活力。(三)中央政府應以環渤海汙染治理的協同為著力點,「倒逼」促成形成以環渤海生態聯繫、產業聯繫為紐帶的區域有效協作、利益共享的長期合作機制,並借鑑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一體化等區域行之有效的體制機制。(四)推動能夠大力促進環渤海區域發展與協作的重要基礎設施建設。(五)通過「振興環渤海區域」,促進我國的東北亞區域合作,推進東北亞合作機制的形成和實質性落實。如,將組建「東北亞合作銀行」作為推動環渤海區域開放發展的重要舉措。

  《中國經營報》:受疫情影響,全球產業鏈遭受嚴重衝擊,圍繞疫後全球產業鏈重塑,中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能否分享你的觀點?

  鍾茂初:機遇方面,一是中國產業企業經濟活動率先恢復的先行優勢已經形成。中國經濟各行各業應當充分發揮這一先行優勢,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發揮積極作用,弱化全球產業鏈斷裂的風險,有效修復全球產業鏈的斷點、堵點,並以中國產業企業的正常經濟活動及其良好的預期,給全球經濟以信心。二是,將抗疫期間形成的各種創新轉化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如,將抗疫期間形成的產品創新、服務創新構想商品化、標準化、規模化,將新型的生活習慣和生活方式所需的產品、服務、服務平臺,進行商業化、產業化,並進一步推廣擴大市場需求。

  挑戰方面,一是全球疫情發展狀況,對經濟發展帶來較大的不確定性。這種不確定性,可能通過各種路徑轉化為風險。二是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受疫情影響關聯大的企業,在財務狀況、經營成本和其他負擔、資金鍊、原材料供應、產品市場需求、勞動力僱傭、物流等方面存在突出困難,需要各級政府部門及關聯產業部門協同解決。

  《中國經營報》:在恢復經濟方面的貨幣、財政政策以及節奏把握上,可否分享你的建言建議?

  鍾茂初:針對經濟復甦,應採取積極的財政政策,如投資刺激政策,用於傳統基礎設施建設、新型基礎設施建設以及社會事業基礎設施「補短板」;再如,必要的消費刺激政策、就業保障政策,既帶動各產業復甦,也保障低收入群體獲得收入。

  貨幣政策方面,促進經濟復甦與防控金融風險要兼顧考量。著力刺激經濟復甦的過程中,同時也要防控金融風險,既包括消減疫情本身導致的金融風險,也包括控制投資等刺激政策可能帶來的金融風險,要考慮貨幣擴張可能帶來的通脹因素。金融,還與國際經濟活動密切關聯。在疫情背景下,還要預防國際金融風險的輸入,尤其是要預防美元作為全球經濟活動中的主要貨幣而美國採取「無上限」量化寬鬆貨幣政策給全球經濟體系帶來的風險。

  原文標題:

  全國政協委員鍾茂初:疫情暴露短板建議「十四五規劃」增加社會發展、生態文明內容

兩會專題:2020年兩會環保之聲

編輯:趙利偉

相關焦點

  • 李超:下篇:十四五規劃量化指標的建議
    我們認為,解決「不充分不平衡」問題是未來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方向,增進民生福祉是十四五規劃的重要話題,建議增加調查失業率、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城鎮老舊小區改造等規劃目標。資源生態:可持續發展仍將是十四五規劃的重點安排經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型,增長模式也從粗放式向包容式可持續發展的方向演進,資源環境改善和生態文明建設愈加重要。
  • 十四五規劃關鍵詞解讀 從關鍵詞看十四五規劃建議
    上月,指導中國未來五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十四五規劃建議和2035年遠景目標》審議通過,這份建議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綱領性文件,也是今後五年乃至更長時間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指南。
  • 聯合時報•委員共話十四五|戚建豪:傾聽基層聲音 凝聚各方共識
    市政協黨組書記、主席董雲虎強調,要深刻把握「十四五」發展目標和思路舉措,聚焦優化城市空間格局、推進城市數位化轉型、發展「五型」經濟等重點任務,找準政協履職契合點,為上海在新徵程上奮力創造新奇蹟、展現新氣象貢獻智慧力量。本市各區政協2021年全會召開在即,廣大區政協委員正全力以赴為開好全會作準備。圍繞全面對標對表市委全會精神、思考明年履職計劃等問題,部分區政協委員回答了記者提問。
  • 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書記與四級政協委員座談 同心共繪「十四五...
    「各位委員結合實踐感悟、聯繫工作實際,參到了點子上、議到了要害處,聽了有啟發有收穫,對自治區黨委謀劃『十四五』發展很有幫助,向大家表示衷心感謝。」11月28日,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召開政協各界別委員座談會,聽取政協委員對自治區「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和2035年遠景目標規劃編制的意見建議。
  • 十四五規劃主要內容 十四五規劃是什麼意思?
    作為重要議題,會議將審議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為未來5年乃至15年中國發展擘畫藍圖。  「十四五」時期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在中國邁向全面現代化歷程中,居於承前啟後的重要歷史位置。
  • 杭州市政協委員賈安琪:統籌規劃錢塘江中上遊地區的產業
    杭州市政協委員、桐廬縣審計局局長賈安琪    今後的杭州怎麼發展?這是市委、市政府全面提升杭州經濟社會發展質量和生態環境質量,加快建設獨特韻味別樣精彩世界名城的重大戰略舉措。自戰略提出以來,政協委員們圍繞推進擁江發展貢獻了不少「錦囊妙計」,為市委市政府全面加快實施擁江發展戰略提供決策參考,今年兩會期間,「擁江發展」成了委員們提意見建議的一大熱詞。
  • 上海政協委員陸銘:建議儘快推行12年義務教育
    在中信建投證券9月9日舉辦的2020年度資本市場峰會上,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交大特聘教授陸銘發表題目為《十四五"期間的區域和城鄉發展》的主題演講,他對我國城鄉和區域發展提出五點建議,包括強化都市圈的增長極作用、深化戶籍制度改革、加強流動人口子女的教育投資、增強土地和住房管理的靈活性等。
  • 全國政協委員於魯明:建議將HPV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
    委員於魯明提交提案,建議將HPV疫苗納入國家免疫規劃(9-14歲女孩免費接種)。新京報快訊(記者 張璐)目前,我國城鄉婦女宮頸癌發病率與死亡率呈現逐年上升趨勢。
  • 上海市政協委員:把政協工作放在「十四五」藍圖中謀劃
    在調研中,各調研組既堅持方向精準、謀深謀實,又堅持建言資政和凝聚共識雙向發力,為浦東「十四五」發展規劃的編制提出了許多有價值的政策建議。如圍繞「十四五」時期浦東金融業的發展,新區政協委員提出要將發展金融科技和資產管理作為主要突破口,進一步優化金融營商環境,更加重視中高端金融人才的集聚等。
  • 發揮智力優勢 廈門市政協為我市「十四五」規劃編制建言獻策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科學分析了國際國內形勢,對「十四五」經濟社會發展系列重大問題做出了深刻闡述,全市政協系統、廣大政協委員積極行動起來,在深刻學習認識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發展的指導方針、目標任務後,發揮智力密集、人才薈萃的優勢,結合我市實際,從經濟建設、社會事業、城市發展、社會法治、文化繁榮等方面,為我市「十四五」發展建言獻策。
  • 好租曉樓深度專題《從關鍵詞看十四五規劃建議》
    上月,指導中國未來五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十四五規劃建議和2035年遠景目標》審議通過,這份建議是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綱領性文件,也是今後五年乃至更長時間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行動指南。
  • 濟南政協委員建議將「雪野小鎮」打造成中醫藥特色小鎮
    政協委員建議將高標準打造萊蕪「雪野小鎮」等中醫藥特色小鎮。資料片1月29日上午,濟南市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舉行第二次全體會議,政協委員圍繞把握區劃調整機遇、加快全域一體化發展,創建先進位造業發展試驗區、為打造高質量發展濟南樣板再添新爆點等重大問題,進行了大會發言。政協大會發言是政協各參加單位和政協委員在全體會議期間履行職能,發揮人民政協協商民主作用的重要形式。
  • 十四五規劃主要內容 十四五規劃重點項目有哪些?
    大會曾議「十四五規劃」大致發展,目前十四五規劃將會在各省各城市進行,十四五規劃主要內容從哪些方面開始,重點項目有哪些呢,關於十四五規劃引起了不少人重視,這也是未來發展規劃的一個重大布局,以下就是全文:
  • 十四五規劃對房地產有什麼要求?十四五規劃房地產將怎麼發展?
    11月3日晚間,新華社受權發布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下簡稱《建議》)。《建議》提出,推動金融、房地產同實體經濟均衡發展,實現上下遊、產供銷有效銜接,促進農業、製造業、服務業、能源資源等產業門類關係協調。
  • ...省委政協工作會議精神市政協委員體會及建議摘編 _首頁_本地...
    堅持實體制度與程序制度並重,積極推動黨委、政府相關制度規定的協調聯動,建立健全政協履職制度、組織制度和管理制度,著力提高制度建設的嚴密性、科學性和有效性。三是創新與人大協同調研、聯動協商。制定年初重點監督視察計劃時與人大深入交流、共同探討,圍繞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熱點問題中的共性議題,組織政協委員和人大代表共同開展調研、協商活動,提出科學性和可操作性的意見建議,並形成調研報告,報送黨委、政府。
  • 武漢市政協委員建議——將漲渡湖建成溼地公園
    浙江園林網5月6日消息:借鑑美國黃石溼地公園、香港溼地公園的運作經驗,將漲渡湖溼地建設成武漢的溼地公園。日前,武漢市政協委員在新洲區視察漲渡湖溼地時如此建議。
  • 十四五規劃主要內容原文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全文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  (2020年10月29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之後,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向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
  • 如何理解十四五規劃?十四五規劃心得體會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於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關於此次會議,我們簡要做幾點提示:
  • 佛山政協委員風採(二)
    文化中心將包括音樂廳、展覽館、美術館、辦公空間及相關配套等功能。「作為政協委員,看到自己提案中呼籲的佛山市美術館有著落了,感到很欣慰。」佛山文化中心的方案內容公布後,市政協委員、佛山市博物館副館長王海娜難掩激動心情。
  • 【政協委員話貴州】 紅色聖地動力港 山水生態科技城
    編者按:省政協辦公廳從2013年12月中旬以來在相關媒體開辦了《省政協委員話貴陽》和《政協委員話貴州》專欄,旨在為我省各級政協委員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建言獻策搭建平臺和提供載體。該專欄刊播後,對貴陽市及我省的工作起到了鼓勁、啟發、支持和幫助的作用,取得了較好成效,已成為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品牌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