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孩子玩遊戲總是超時?要怎麼才能改變?

2020-11-15 小小計劃

「你這孩子,說話不算數,說好半小時,一玩就沒完沒了,以後都不許玩了!」

對於這樣的一幕,我想很多家長都不會陌生,甚至在家中經常出現。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孩子為什麼玩遊戲總是超時,為什麼老是說話不算數。

會造成這樣的情況,通常來說是因為孩子沒有自制能力,再加上孩子天性就喜歡玩,所以導致孩子常常出現一玩起來就沒完沒了的情況。

許多人認為自律是成年人的事情,小孩子自制力比較差,沒有辦法養成自律的習慣。其實不然,在幼兒時期正是孩子各項能力協調發展的關鍵階段。

如果家長在此時注意到自律的重要性,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自律能力,自然能夠幫助孩子學會規範自己的行為,不斷的提高自我要求,變得越來越優秀。

自律對於孩子的成長有哪些積極作用?

1.有助於孩子規範自我

自律的孩子能夠無需家長提醒,及時地發現自己行為的不當。在孩子的心中往往存在著明確的規矩,清楚意識到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因此會在自律的引導之下時刻規範自我的行為,不會允許自己出現偏差,即便存在不當行為,在家長提醒後也會及時地進行糾正

2.提高孩子的自主性

自律能夠提高孩子的自主性,讓孩子可以自發的提高行動力,勇敢地面對生活中遇到的難題。甚至於在日常小事中,也無需家長的過多催促,可以按照已經設定好的規劃安排,自覺地去履行自己應該完成的任務。擁有自主性的孩子,在今後的學習和生活中很少會出現磨蹭拖拉的現象,自然也就會比同齡人更加優秀

3.幫助孩子明確自我認知

自律不僅僅能夠在行為上促使孩子規範自主,而且能夠在思想上幫助孩子提高自我認知。因為只有明確地了解自己,才能夠更好的督促自我。所以自律的孩子往往能夠非常清楚自己的優勢和缺點,可以在行為上給予自己更好的引導,也有助於孩子塑造自信樂觀的性格。

那培養孩子的自律性可以通過哪些方式呢?

1.好氛圍的影響

孩子需要家長和學校的引導,有一個好的氛圍,自律才能逐漸建立起來。

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天生具備自律的人是少數,大部分人,可以在引導下建立自律。群體的自律,就是紀律。"

很多人當兵回來,精神面貌煥然一新。因為部隊是一個熔爐,它的氛圍可以幫助人養成紀律。

2.多肯定、多表揚

在孩子自律的培養過程當中,家長需要注意自己的教育態度,對孩子進行多多肯定。家長的肯定能夠讓孩子意識到自己行為的正確性,也能夠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因此才能更好的規範自己的行為,最終養成自律的良好品格。

3.堅持

有了一個好的引導,那麼剩下的就是需要長期的堅持了。

如果只是過一天算一天,無法給自己建立長期的規劃,也沒有執行規劃的行動力,那麼就會陷入惡性循環。

所以可以給孩子制定一個長期的計劃,讓孩子通過每天一點一滴的積累達成較好的結果。

歡迎家長們給我們留言或者私信分享你的育兒經驗、你教育孩子的趣事!

在這裡,你能看到專屬於孩子的時間管理、育兒的資訊,關注「小小計劃APP」,我們會持續更新相關內容!

更多內容:

相關焦點

  • 孩子玩遊戲總是超時,內外結合培養「時間知覺」,孩子才能變自律
    「我要被你氣炸了!」我怒吼道!和兒子約定好每次玩遊戲只玩半小時。兒子也痛快的答應了。但是一玩就是很長時間,不喊根本不會停。「你這孩子,說話不算數,說好半小時,一玩就沒完沒了,以後都不許玩了!」 今天,我們先來聊聊孩子為什麼玩遊戲總是超時,為什麼沒有時間觀念。一、孩子玩遊戲總是超時,不一定就是貪玩孩子玩遊戲總是超時,家長覺得他們就是貪玩不聽話,了解孩子成長規律後發現,可能還有這些原因。
  • 孩子玩遊戲總超時怎麼辦?培養孩子的時間知覺,孩子才能更自律
    我們都知道,孩子愛玩是天性,適當的玩耍也有利於孩子的認知發展,只是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孩子的注意力不再放在&34;上了,而是愛上玩遊戲。對於孩子玩遊戲的這件事,很多家長也會適當的讓孩子玩一些時間,純當娛樂放鬆罷了。只是,明明和孩子約好了時間,結果到點了孩子總是超時,每次都是需要父母特意提醒和制止才放棄。
  • 怎麼才能讓孩子放下手機不玩遊戲
    怎麼才能讓孩子不玩遊戲呢? 現在是念書年紀呀,玩遊戲佔有了很多的時間危害了孩子的考試成績,怎能坐視不管呢?我每日只給他們玩二十分鐘,而且是在他進行工作的前提條件下,希望他會漸漸地戒除遊戲。盆友那樣對我說,想對你說那樣做的結果就是你的孩子愈發的喜愛遊戲,乃至會不顧一切的資金投入時間和活力。她不理解我講的情況,僅僅十分擔憂孩子玩遊戲這個問題該怎麼解決。
  • 為何要反對超時加班
    這些新聞都圍繞著一個核心問題,即實際工作中的超時加班。我們當然要反對超時加班。本文將從什麼是工資,勞動成果分配,勞動力相對過剩,社會進步四個角度來具體分析,為何我們要反對超時加班。首先要明確什麼是工資。在現行的僱傭勞動條件下,工資是勞動力的價格,也就是說,工資是資本家使用工人階級勞動能力的報酬。超時工作給予勞動者報酬是必須的,這是市場經濟等價交換原則的應有之義。
  • 孩子總玩遊戲超時,家長內外結合培養"時間知覺",孩子才會更自律
    所以,孩子們為什麼在看電視 、玩遊戲時經常會超過所規定的時間,而在學習或是其他一些事情上卻是經常會提前結束呢?》》因為孩子缺乏&34;或&34;和家長不同步導致&34;或超時&既然是能力,那麼就一定能夠通過某種訓練之後而獲得,所以孩子總是會出現&34;,但家長卻認為是孩子貪玩,其實往往就是因為他們沒有接受過關於時間的訓練而與家長的時間知覺不同步。
  • 孩子總是偷偷玩遊戲?別擔心,我有方法讓他學會自我管理
    一個朋友說「我兒子剛上小學四年級,每天就想著玩遊戲,最忍受不了的就是,他總是背著我偷偷玩遊戲,只要他判斷我看不到他了,就有可能玩遊戲,真的不知道怎麼辦才好?」我們來分析一下這件事,對孩子來說,媽媽管他時,他能夠壓制心裡想玩遊戲的衝動,好好學習,但媽媽不在,沒人管他時,他就沒束縛了,他對玩遊戲的渴望就爆發出來偷偷的玩。
  • 孩子會走路為何總是要抱?
    孩子會走路為何總是要抱?  街坊周小姐問:  我寶寶現在2歲半了,已經學會走路,平時在家也自己走來走去的玩。由於我們家住7樓,平常上下樓梯我們都是抱著孩子出入的。近期,我發現帶他去公園玩,孩子都不肯落地自己走路,每次都要我們抱著,直到看見兒童遊樂場,才肯落地去玩。平常帶他出去吃飯或者逛街,他都要求我們一直抱著,或者就坐在車裡飯桌前。
  • 手機遊戲為何會讓孩子沉迷?找準根源,才能解決問題
    導讀:曾經寫過幾篇關於手機的文章,每一篇都獲得了極大的關注,大家的話題都集中在關於要不要給孩子買手機,如何防範孩子玩兒遊戲,怎麼避免長時間手機成癮,這幾個方面。遊戲為何能有這麼大的魅力呢?這一點不玩遊戲的人恐怕永遠也理解不了,今天我們就從底層邏輯來分析一下孩子為何會在遊戲中沉淪,難以自拔。產品設計者的「小心機」其實遊戲成癮不僅是青少年的問題,而且是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很多成年人也深受其害,只是對孩子的影響更大。
  • 男孩玩遊戲花四萬買皮膚,媽媽急哭:如何巧用小工具讓孩子理性玩
    讓孩子玩遊戲,他又控制不住自己,玩著玩著,要求也越來越高,背著家人給遊戲充值買裝備,一個不留意,幾萬塊錢就被他們禍禍光了,家長該如何管教呢?小強充值的四萬塊,那得侯大姐扛四萬袋水泥才能掙出來。錢沒了,能不犯高血壓嗎?侯大姐連打帶罵地哭著問小強認不認錯,可不管怎樣,小強始終一言不發,他還覺得自己委屈,犯了錯父母不先從自身找原因,總是先責備他。
  • 遊戲分齡玩 孩子才能越玩越聰明
    他們在遊戲這個低風險的環境中,練習成年後必需的各種行為和技能,例如身體品質、認知和社會學習能力。遊戲也是每個兒童的權利,家長不僅要支持孩子玩遊戲,還應該幫助他們更加快樂、有效地遊戲。現在,就來看看不同階段的孩子分別應該玩什麼遊戲。
  • 孩子沉迷遊戲,要做差生,媽媽怎麼辦?
    有的孩子回家不和父母做任何交流了,爸媽問得多了,會煩,乾脆回自己房間把門一關……她打斷了我:他現在天天玩遊戲,怎麼讓他不要這樣?因為每個青春期的孩子都會有很多以前不會有的想法出現,如果環境允許他主動安全的表達自己,他就有可能進行更多的交流,注意力不會輕易地被遊戲吸引。另外、很多孩子都會玩遊戲,玩手機,這是這個時代的特徵。我們小時候,玩遊戲如洪水猛獸,但是現在這個時代,大人離了手機就不能生存了,孩子呢?適當地玩手機,沒有什麼關係。但是我從您的表述裡聽到的更多的是您的焦慮。您為何這麼焦慮呢?
  • IG奪冠,家長崩潰,我還要不要反對孩子玩遊戲?
    從古老的歲月始,先祖們聚於火堆旁,相互之間進行著種種遊戲。我們在遊戲中學習,在遊戲中成長,並在遊戲中體悟到生命的價值與力量。可如今有些人,卻不知為何總是板著一張臉,好象全世界欠了他的。控制時間在控制時間方面,要教會他們如何自己有效地控制上網、玩遊戲、看視頻等的時間。比如說,規定每天要先做完作業,把學校的事情全部完成,然後剩下的時間就可以打遊戲。孩子們自然會清楚地懂得,這是他們既能學習好,又能玩到遊戲,還不會和家長有衝突的最好方法,一段時間後就養成習慣了,先做作業再玩遊戲。
  • 經常玩遊戲機,為何推幣機的遊戲幣總是差一點,老闆說出實話!
    ·現如今,不管是小孩兒還是大人都會去遊戲廳玩遊戲機,很多商場中都會有遊戲機,而且現在的遊戲廳做得越來越正規了,不像以前那樣髒亂。現在的遊戲廳就是讓你同意玩兒遊戲機的遊戲廳都會有一個叫做推幣機的機器,不知道大家玩過沒有?經常玩遊戲機,為何推幣機的遊戲幣總是差一點,老闆說出實話!
  • 當孩子玩遊戲已經輕微上癮,90%的家長都不知道的應對辦法
    當孩子玩遊戲感覺有輕微的上癮,每次到點不能停,雖然提醒能停下來,但明顯不情願,怎麼辦? 遊戲上癮的過程就是遊戲所帶來的即時快樂在與理智的博弈的過程中,逐漸佔領上風的過程。 這時很多家長做得比較多的是給孩子講道理。很遺憾的是,孩子已經表現出輕微的上癮,說明遊戲所帶來的即時快樂已經開始戰勝孩子的理智。
  • 孩子玩耍老超時,可能是時間知覺落後,家長應這樣幫忙糾正
    孩子玩遊戲看電視超時,一定是有癮嗎?學校也會有課程表,幾點該上什麼課,這也有利於孩子時間知覺的建立。長此以往,他們就會明白時間的次序感。3、 定鬧鐘對於孩子看電視玩遊戲超時的情況,家長就可以根據具體情況,給孩子設置規定時間。
  • 假如有一天因為玩遊戲和孩子沒有了共同語言怎麼辦?
    工作不能耽誤,創業路上,有時停不下來,所以病痛和工作用全身心力氣選擇了, 孩子忽略了,總是沒有時間陪孩子很好的完成作業,總是沒有和老師主動的單獨連結感情,總是沒有能力更言而有信的陪孩子一起長大! 孩子開始被老師嫌棄,當時覺得無所謂,沒看出因為自己的封閉,自私,犯下了多麼大的錯!
  • 什麼叫遊戲化學習?玩什麼遊戲、怎麼玩遊戲才能啟迪智慧呢
    一方面家長談遊戲色變,生怕孩子沉迷其中影響學習;另一方面,孩子們卻對遊戲鍾愛有加,成為遊戲內「專家」的孩子比比皆是。那遊戲到底是與學習水火不容還是學習的催化劑?遊戲化為什麼能促進學習效果?遊戲我們每個人都玩過,雖然很少有人能清楚的給出遊戲的定義,但我們都知道一個優秀的遊戲具有什麼樣的特點。
  • 玩遊戲真的是玩物喪志嗎?該怎麼勸說家裡的孩子理性對待遊戲呢
    親戚問我是怎麼對這個遊戲沒有興趣的,讓我教教孩子,我當時想了很久,卻不知從何說起。玩遊戲真的是玩物喪志嗎?該怎麼勸說家裡的孩子理性對待遊戲呢?家長們總是認為自己很是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認為凡事必有因果,孩子是因為接觸到了遊戲才開始沉迷的,也一定會以為一個原因而放棄的。
  • 遊戲讓孩子沉溺其中,孩子痴迷遊戲怎麼辦?
    鄰居家的孩子今年四歲上幼兒園,讓我驚訝的竟然是放學回到家拿起手機玩遊戲。而且還是王者榮耀,果真是小學生坑,幼兒園的學生都出來嚯嚯人了。更讓我震驚的是,孩子媽媽說孩子視力近視了不少,早先讓孩子玩手機是因為自己忙,沒空管孩子,只要不哭不鬧就行,隨他怎麼玩,結果現在玩手機孩子成習慣了。
  • 該不該讓孩子玩手機,其實重要的是讓孩子學會自控
    從小學到高中都是在父母與老師的監管下不玩手機,到了大學會變本加厲的玩,仿佛要把以前不玩的時間追回來似的,以至於不能自控。文章最後提出了這樣的觀點,隨著時代的發展,不可能不讓孩子不接觸手機,最重要的不是孩子該不該玩手機的問題,而是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玩手機,讓孩子在小時候就要學會自控,學會自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