掙勁
新手媽媽常常問醫生,寶寶總是使勁。尤其是快睡醒時,有時感得滿臉通紅,是不是寶寶哪裡不舒服呀?寶寶沒有不舒服,相反,他很舒服。新生兒感紅臉,那是在伸懶腰.是活動筋骨的一種運動,媽媽不要大驚小怪。把寶「寶緊緊抱住,不讓孩子使幼,或帶著孩子到醫院,都是沒有必要的。
驚嚇
新生兒神經系統的發育尚未完善,神經管還沒有被完全包裹住,當外界有刺激時,新生兒會突然一驚,或者哭鬧。媽媽們為了避免寶寶受到「驚嚇」,多把新生兒的肢體包裹上,使其睡得安穩些。但要注意,長期包裹孩子,不利於孩子的生長;當寶寶醒來時,就應該打開包裹;一定不要把寶寶包裹得直挺挺的,就像蠟燭一樣。「蠟燭包」對新生兒的發育是有害的。
打嗝
新生兒吃得急或吃得哪裡不對時,就會持續地打嗝。有效的解決辦法是,媽媽用中指彈擊寶寶足底,令其啼哭數聲,哭聲停止後,打嗝也就隨之停止了。如果沒有停止,可以重複上述方法。
彈擊足底強制打喝的辦法,在操作中常常失敗,原因往往是媽媽心疼孩子,不合得用力,寶寶哭的程度和時間都不夠。寶寶哭上幾聲,比寶寶持續打嗝要好受得多。新生兒的哭,有利於鍛鍊身體,想想看,如果助產士不拍打新生兒的足底,不刺激新生兒大聲地哭,新生兒的肺臟就不可能完全張開,就不會有充分的氣體交換,就可能出現強肺的病變。所以說,當寶寶打嗝時,彈擊寶寶足底,使小傢伙放聲大哭,不僅抑制了打嗝,還鍛練了身體,有百利而無一害,媽媽放心去做吧。
皮膚紅斑
新生兒出生頭幾天,可能出現皮膚紅斑。紅斑的形狀不一,大小不等,顏色鮮紅,分布全身,以頭面部和軀幹為主。新生兒有不適感,但一般幾天後即可消失,很少超過一周。個別新生兒出現紅斑時,還伴有脫皮現象。
有學者認為,新生兒紅斑是新生兒出生後,受光、空氣、溫度等環境影響和機械刺激而產生的,比如新生兒洗澡後,紅斑可加重。不管學理上還有什麼爭論,有一點是明確而一致的:新生兒紅斑對健康沒有任何威脅,不用處理,自行消退。
鼻塞、打噴嚏
新生兒鼻黏膜發達,毛細血管擴張且鼻道狹窄。有分泌物時,新生兒都會出現鼻塞。新手爸爸媽媽要學會為寶寶清理鼻道。新生兒洗澡或換尿布時,受涼就會打噴嚏。這是身體的自我保護,不一定就是感冒。
出汗
新生兒手心、腳心極易出汗,睡覺時頭部也微微出汗。因為新生兒中樞神經系統發育尚未完善,體溫調節功能差,易受外界環境的影響。當周圍環境溫度較高時,嬰兒會通過皮膚蒸發水分和出汗來散熱。所以,媽媽們要注意居室的溫度和空氣的流通,要給寶寶補充足夠的水分。
發稀和枕禿
新生兒的頭髮質量,與媽媽孕期營養有極大的關係。進入嬰幼兒時期,寶寶的頭髮質量開始與家族遺傳關係密切。
新生兒枕禿,並不是新生兒缺鈣的特有體徵,枕頭較硬、缺鐵性貧血、其他營養不良性疾病,都可導致枕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