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周轉不靈,父母卻不能賣掉未成年兒子名下房產?

2020-12-22 律媒社

很多「用心良苦」的家長們,也許只看到了「娃娃房」的利,卻沒意識到它的弊。

當自己資金周轉不靈時,能賣掉孩子名下的房產嗎?

楊海玲律師表示,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父母不能隨便賣掉孩子的房產。如果因特殊情況要出售的,也必須確定是出於未成年人的利益考慮,同時要取得所有監護人的同意。

律師簡介

楊海玲律師,廣東融聚律師事務所副主任、合伙人,廣東省律師協會會員,擅長民間借貸糾紛、房地產糾紛、勞動爭議糾紛、刑事辯護等。

案例詳情

吳先生夫婦十年前從杭州回到湖州做生意,在市區經營了兩家店鋪,生意一直還算紅火。

五年前,吳先生夫婦因為做生意賺了些錢,想著錢放在銀行裡利息不高,就決定做些投資。在朋友的建議下,吳先生夫婦決定投資房產,覺得這是穩賺不賠的投資。於是吳先生夫婦給當時只有5歲的兒子小傑買了套房,並且房產證上寫的是小傑的名字。

幾年下來,雖然房價漲得不算多,但吳先生夫婦認為收益還算可觀。但這幾個月,吳先生夫婦遇到了件煩心事,因為最近兩家店鋪生意都不太好,導致他們開始資金周轉不靈。

由於不好意思向朋友開口借錢,於是吳先生想起了當時買給兒子的這套房子,想把這套房子賣了以解燃眉之急。但妻子並不同意吳先生的做法。

律師解析

針對這一情況,吳先生可以賣掉兒子的房子嗎?如果不能賣房的話可以進行抵押貸款嗎?

第一,小傑雖然未成年,但法律並沒有規定購房者的年齡,既然房子登記在他的名下,那他就是房子的主人。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九條「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生效力,但法律另有規定的除外。依法屬於國家所有的自然資源,所有權可以不登記」規定,當時吳先生將房屋登記在了小傑名下,那麼這套房屋所有權就屬於小傑。

第二,《民法總則》第二十七條「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監護人」、及第三十五條「監護人應當按照最有利於被監護人的原則履行監護職責。監護人除為維護被監護人利益外,不得處分被監護人的財產」。按照上述規定,吳先生與其妻子除非為維護小傑的利益外,不得出售小傑的房屋。

簡單來說,為了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父母可以給孩子買房,但不能隨便賣掉孩子的房產。如果因特殊情況要出售的,也必須確定是出於未成年人的利益考慮,同時要取得所有監護人的同意。

在什麼情況可以視為「被監護人的利益」?

在司法實踐中,比如作為監護人的父母為了未成年人的教育、健康、居住條件等作出的一些行為可以視為維護被監護人的利益。在這種情況下,吳先生才可以賣掉兒子小傑的房子。

從目前來看,根據吳先生妻子的說法,現在店鋪的情況沒有這麼嚴重,也不需要為了維護小傑的利益出售房子。也就是說,現在賣房雖然從根本上是為了整個家庭的利益,但假如同為監護人的妻子堅持不同意,這房子依然賣不成。

當然,這房子也不可以進行抵押。我國《未成年人保護法》和《民法總則》中也有相關規定,監護人不得損害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將其房產為第三方作擔保。

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內容、圖片來源丨湖州晚報、安吉普法

相關焦點

  • 父母欠債,法院可以執行未成年子女名下的財產嗎?
    前些年由於建材廠的收益不錯,陳先生便購買了兩套房子,為了能在以後過戶的時候不繳稅,他便把房子歸到了八歲的兒子名下。兩年後,由於建材廠的資金出現了問題,陳先生便向朋友周某借了八十萬元用於周轉,並同周某約定在兩年內把借款還清。在陳先生超過還款日期後,周某便向陳先生催債,在數次催債都失敗之後,周某才意識到陳先生的建材廠已經破產,沒有可以償還自己的錢,於是便要求陳先生用一套價值八十萬的房子來抵還債務。
  • 將未成年子女名下房產抵押,能否以損害未成年利益為由排除執行?
    作生意的父母,出於家財保護與傳承的目的,早早地為未成年子女購置房產等。在資金周轉困難的時候,父母往往最易「將未成年子女名下房產抵押貸款」,一旦生意失敗,所抵押的房產可能成為「父母的責任財產」面臨被執行的可能,這個時候父母往往會以「自己的抵押行為損害了未成年子女利益」為由,主張抵押合同無效,此類案件爭議較多,本次分享最高院對此問題的觀點。
  • 父母處置未成年子女名下房產,合同有效嗎?
    今天,有位朋友諮詢這麼個問題:其準備購置一套二手房,房子系登記在出賣人未成年子女名下,出賣人代為處置。問:存在哪些法律風險?如果堅持交易,有何建議?我建議他謹慎購置這樣的房產,如果堅持購買,建議先交定金,約定待房屋具備過戶條件時將其衝抵首付款;同時,扣留部分房款待辦理完過戶手續後再支付。為了便於粉絲朋友們更好地借鑑,特整理了相關法律規定附帶案例,供參考。
  • 房子單獨登記在未成年子女名下的利與弊
    現在一些經濟富裕且條件允許的父母為了下一代考慮會將所購房產單獨登記在未成年子女名下。但是將房產登記在未成年子女名下前,父母真的需要仔細思考將來可能出現的問題。比如家庭資金緊張時,父母是否有權出售房產?本次揚遠律師就和大家介紹一下其中的利弊。
  • 女兒資金周轉困難,直接賣掉父母養老房子:這和你一毛錢關係都沒
    這一套房子是張麗當時為了投資買的,一開始張華還說不同意,因為張麗名下已經有兩套,再買可能壓力會大。不過張麗說沒關係,和父親協商好房子寫在他的名下,然後她來出錢,等到以後需要賣掉的時候就分給父親一筆錢。現在的分歧就是張華想賣,但張麗不同意。
  • 未成年人「購房」:與父母聯名購房才能貸款
    眼下,北京出現越來越多的「娃娃業主」,即孩子小小年紀,名下就有了父母為其購置的房產。父母愛孩子是天性使然,但這種方式究竟是否划算?記者採訪發現,以未成年的孩子名義買房,有利有弊,一方面可以規避今後過戶轉讓稅費,但是另一方面,買房時不能進行按揭貸款,同時在今後轉讓時會有不少麻煩。是不是要「小鬼當家」,父母應深思熟慮後再做決定。
  • 廣州離婚律師梁聰:離婚贈與未成年子女房產,撫養方能擅自處分嗎
    廣州深圳離婚律師梁聰律師離婚時,不乏父母雙方約定將房產以贈與的形式過戶給未成年子女的情形,這不僅是父母雙方對孩子的一份祝福這一規定也就說明了不能因為未成年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為能力而否定其應享有的民事權利。父母離婚時,約定將房產贈與給未成年子女,該房產處於為未成年子女的個人財產。在其未成年之前,由其監護人暫時代為管理;在其成年之後,子女可自行處分該房產。
  • 為還賭債兒子逼迫七旬父母賣掉房產,得知母親用意後下跪祈求原諒
    為還賭債兒子逼迫七旬父母賣掉房產,得知母親用意後下跪祈求原諒導讀:王先生和妻子,今年76歲,在兒子出生後不久,考慮生了一個兒子,以後要討媳婦,當時就借債買下一套房子,原本兒子長大後,可以當做婚房可今年都已經43歲的兒子,卻因為年輕時的不良嗜好染上賭博,由於不堪忍受要債人蠻橫無理的騷擾,老兩口向親戚朋友借錢,還了第一筆賭債,可是兒子不知悔改嗜賭成性,又欠了更大一筆債務,如今兒子竟打起賣掉父母的房產,還賭債的想法,這讓年過七旬的老兩口苦不堪言。
  • 房產登記在孩子名下,真的好嗎?
    如果孩子和父母沒有共有房產,即父母房產證上沒有孩子的名字,那麼孩子成年後購買首套房時,按照政策首付三成,並可享受首套優惠房貸利率。如果孩子在限購政策出臺前、在未成年時和父母共有房產不超過2套,根據政策,成年後可獨立購買1套住房。
  • 最高法 | "被執行人"未成年子女名下無正當來源大額存款可執行...
    本案中,案外人趙一、趙二均為未成年人,其銀行帳戶內大額資金的存儲和支配行為與其年齡不相符,且案外人無充分證據證明該資金的合法來源,應認定存款所有人為案外人趙一、趙二的父母,法院執行查封案外人名下存款並無不妥,案外人趙一、趙二所提執行異議理由不成立,對其所提執行異議法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裁定駁回案外人趙一、趙二所提案外人異議。
  • 【案例評析】"被執行人"未成年子女名下無正當來源大額存款可執行
    本案中,案外人趙一、趙二均為未成年人,其銀行帳戶內大額資金的存儲和支配行為與其年齡不相符,且案外人無充分證據證明該資金的合法來源,應認定存款所有人為案外人趙一、趙二的父母,法院執行查封案外人名下存款並無不妥,案外人趙一、趙二所提執行異議理由不成立,對其所提執行異議法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裁定駁回案外人趙一、趙二所提案外人異議。
  • 急需資金周轉要用房產抵押借款?這些法律風險要提前了解
    因張某生意急需資金周轉,便向李某借款100萬元,並承諾給高額利息。在張某的建議下,李某用房子做抵押與銀行籤訂了借款年利率為6%的《抵押借款合同》,向銀行抵押貸款100萬元轉借給了張某。張某收到錢後與李某籤訂了《借款協議》,約定的借款年利率為15%。借款到期以後,張某總是以生意不景氣、資金一直沒有回籠為由拖著不還款。
  • 「女子被判與前夫共債」3024萬續:名下房產面臨被執行 父母提異議之訴
    而最讓她無法接受的是,20年前,父母登記在自己名下的房產,如今也將面臨被執行。  在訴訟事由中吳、張夫婦提到,案涉房屋是由其兩人投資修建,為避免今後產生爭議而帶來不必要的麻煩,便將房屋登記在了當時尚未成年的女兒名下,而當時女兒既沒生活來源,也無資金投入,同時自己也未將案涉房屋轉讓或贈與給女兒
  • 有人寧可把房產落在未成年子女身上,也不願意寫配偶名字,為啥?
    而如果先登記在父母名下,之後通過買賣或繼承的方式再過戶給子女,只要是在婚姻存續期間執行的,沒有其他證明材料的情況下,就屬於夫妻共同財產。第二,將房產落在子女身上的弊處1、對子女自己購房的現金要求比較高1)對於父母本次購房來說,只能全款買房不能貸款。
  • 江蘇無錫:老人贈與兒子房產後被要求遷出,法院判決:不行
    房子作為普通家庭的重要資產,一些父母出於子女結婚的需求,往往提前將房屋過戶給子女,這樣做老人的權益有保障嗎?在江蘇省無錫市梁溪區人民法院廣益法庭審理的一起返還原物糾紛案件中,小李(化姓)因想賣掉父母贈與他的房子重新置辦婚房,與父母產生了矛盾,遂訴至法院,要求父母搬出。
  • 嘉禾:購房登記在子女名下可以逃避執行?法院:你想多了!
    近日,湖南省嘉禾縣人民法院執行法官奔赴長沙市嶽麓區某高檔小區,對被執行人王某某購買的登記在其幼女名下的房產進行了現場查封。被執行人王某某早年先後從事採礦、建築承包等多種行業,經過努力取得了驕人的成就,擁有上億資產。
  • 父母以未成年子女名下房屋向銀行抵押,抵押是否有效?
    我們要探討的問題是,父母以未成年子女名下房屋向銀行抵押,抵押是否有效?二、現有司法裁判觀點分析第一種觀點認為,未成年人的父母作為未成年人的監護人,雖然有權代理未成年人實施法律行為,但是該等代理行為受到民法總則、婚姻法和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嚴格限制。
  • 未成年子女|「娃娃房東」的利與弊
    因此,父母作為監護人,處置未成年子女的財產,必須是有利於未成年人的利益。比如,當未成年人出現重大疾病需要錢來治療或生活學習需要等情況,或許才有權處理其名下的房屋,否則就不能處置。在處置房產時,相關部門也是要求必須提供監護人籤名保證其具有監護人資格和出售房產是為了未成年人利益的保證書,保證書須經公證處公證。
  • 孩子剛出生就擁有房產是好事還是壞事?律師這樣說
    孩子剛出生或未成年,就擁有了屬於自己的一套房子,聽上去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情。不過,專業人士提醒,給未成年子女購置房產,除了不能貸款外,還可能面臨不小的風險。  在六一兒童節來臨前,記者邀請專業從事地產訴訟的律師,幫助購房者繞過給未成年兒童買房可能面臨的那些「坎」。
  • ​債務人將房產轉移登記到其未成年子女名下是否為躲避債務的判定
    20裁判要旨 涉案房產系債務人出資購買,但該購買行為以及登記在債務人之未成年子女名下的時間均早於涉案債務形成之前,故從時間節點看,債務人將房產轉移登記到其未成年子女名下並非為了躲避債務。此外,雖然該房產系債務人出資購買,但其已將房產登記在子女名下,應視為完成贈與行為。故該房產為債務人之子女的個人財產,不應當用於清償案涉債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