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孩子出門做客,一般需要帶幾條褲子?到了客人家裡,孩子到處走,到處爬,家長緊隨其後管著孩子,會限制孩子發揮哪些重要的能力?在情緒的背後,家長是否需要把情緒安放在一個安靜的角落呢?
串門子去咯
請看下文給您答案。
0-3歲的孩子,隨媽媽出了門,在時間充足的情況下,帶幾條褲子出門會相對合適一些?
大部分的媽媽或奶奶會說:「2條」。其實這個屬於標準的答案。但附加題是:您有沒有考慮到需要給寶寶帶衣服呢?
大部分家長的答案是:熱天不需要帶上衣了,褲子多帶幾條即可。
天熱的時候,帶上2條,尿溼了1條,再換1條,這不是剛剛好嗎?再尿溼1條,還可以再次換上最後1條。
小褲褲的舒適
孩子尿溼了所有的褲子,怎麼辦?不過令您萬萬沒想到的是:衣服也浸溼了。
建議您為孩子多備上幾條小短褲,幾條小馬褂。它們不佔空間,而且容易清洗,孩子也喜歡穿上小短褲和小馬褂四處活動,小短褲對於各個年齡層的孩子都會受用。3-4條小短褲,會讓媽媽們很省心,省力氣,不至於尷尬。
小馬褂的愜意
小短褲不容易讓孩子紅屁股,清爽而舒適,簡單而方便。我家孩子就有5條以上,存在家裡也容易找得到。而且,小馬褂和小短褲很搭配,都不佔空間,容易攜帶。
大部分家長表示:外出不是搬家,帶上2條褲子,就能滿足孩子尿溼褲子的機會。如果最後沒用上,那不是多帶了給自己添麻煩嘛。
其實不然,外出需要帶上3條以上的褲子。通常,在夏天,半歲至2歲的孩子如果沒用紙尿片,那麼備齊3條褲子是必要的,而且需要儘量多帶,以不讓現實把自己弄得措手不及。
舉一個例子:小強的媽媽在匆忙的情況下,帶1歲多的強強把門一關,來到客人家裡,孩子在路上尿溼了1條褲子,換下來,到了家,立馬又尿溼了1條,最後1條褲子換下來的原因是:孩子爬髒了膝蓋。
爬髒了褲子
解讀:孩子拉尿往往沒有規律,取而代之的是飲水量及運動量,如果這2個量超常發揮的話,孩子的尿會來得更及時,會令家長們措手不及。因此,出門為孩子備帶3條褲子是遠遠不夠的。
因為:
強強這個孩子開始去玩水了。通常孩子最喜歡的地方不是客廳,不是臥室,而是廚房,廚房真是一個萬花筒。強強喜歡拿小籃子玩,這樣的小籃子十分輕盈,顏色又亮麗,強強會帶著籃子去打水。廚房裡的盆裡養著魚呢?!強強用籃子打水,是這樣的緣故,極大地激發了孩子的好奇心。
好玩的籃子
我覺得:當孩子去玩水時,如果立即打斷孩子的一個舉動,會阻止孩子變成一個十分優秀的孩子。
粉色的籃子給了孩子強有力的色彩辨別能力。孩子提起籃子的時候,孩子的行為是主動的行為,孩子對籃子的顏色很感興趣,孩子呈現出兩個強有力的表現力:
滿足孩子的探索
◆主觀能動性的能力(自己提籃子);
◆開始獨立的能力(自己拿籃子)。
雖然弄溼了褲子,或影響了一條大魚的自由空間,這兩個要素不需要考慮。通常,人們對於孩子的寬恕,會有許多的包容,有些人家還會更喜歡小孩子的這些舉動。因為孩子的確為某個空間帶來了活力!
獨立的玩耍
A.孩子尿溼了褲子,媽媽頻繁地更換,會不會怒火心頭?
這其實是正常的事情,難不成媽媽還要阻止孩子拉尿尿麼?所以能這樣思索,想必您就會坦然對待孩子拉尿的事情,所以會讓壞情緒拋到九霄雲外去。
安靜的情緒
B.孩子玩水,奶奶會帶打孩子嗎?會不會不假思索地責罵孩子?
人的第一應可能就是阻止孩子拿籃子,再阻止孩子去打水。有一句話說得好:「竹籃打水一場空。」
孩子在玩水的間隙,無意之中自己培養了自己獨立的能力,他們會自己找東西玩了,值得肯定,因為他們是富於探索的孩子,不應該受到批評。
建議家長們把對孩子的責罵收回去,換成平等的溝通,或許是最好的相處方式。
孩子提起籃子,穿著1條小馬褂和小短褲,四處地探索他們的世界。智慧的家長們會收起即將爆發的情緒,變成漸漸欣賞的角度,而在某個角落默默地關注孩子,孩子迎來了第一縷燦爛的陽光。
謝謝朋友們的支持和關注。歡迎好評。
燦若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