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翻譯至日本納豆激酶協會官方報導
翻譯
翻譯文字如下
納豆菌(圖1、圖2)於1906年由農學博士澤村真所發現,並將該菌株命名為【Bacillus natto Sawamura】。其後,在1968年被認可用於醫藥品之製造,1990年被認可用於動物用醫藥品,1996年取得飼料添加物許可,近年來則多做為健康食品而受到矚目。
納豆菌是由日本傳統食物納豆的黏絲狀、尼泊爾的Kinema(食品)及泰國的Thua nao(食品)等無鹽發酵黃豆食品萃取分離出來的菌種。其並非為狹義的腸內常在菌,而是所謂枯草菌的一種且帶有內生胞子(芽胞),因而成為自然界中最安定的菌種。
納豆菌會於腸內活性化而將各種生理作用顯現出來,因而增加、安定各種動物原本保有的有益菌(乳酸菌、比菲德式菌等),並且,還會將病原菌、腐敗菌等有害菌排出體外。除此之外,還會產生桿菌溶素(Bacilipin)、枯草菌素(Subtilin)等抗菌性物質,因而具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另外,近幾年的報告中亦顯示出納豆菌的抗癌作用、增加免疫功能等作用。
納豆菌的作用
翻譯文字如下
翻譯如下
將沙門氏菌與納豆菌(B.subtilis BN)混合培養時,會較單獨培養沙門氏菌時更能阻礙沙門氏菌之發育
翻譯如下
以連續流動培養法來混合培養納豆菌(B.subtilis BN)及念珠球菌(C.albicans)之實驗
翻譯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