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籍新生兒可望納入臺灣健保 每年近百人受惠
華夏經緯網5月19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立法院」18日初審通過健保法修正草案,未來合法在臺居留的外籍人士,如在臺灣居住期間生寶寶,新生兒出生後不必等6個月,可直接納入全民健保,每年近100名寶寶受惠。
-
臺當局擬修法 赴臺陸生將全額自付健保
「總統府」發言人黃重諺轉述蔡英文裁示,基於人道考量與人權價值,中國大陸學生比照僑外學生納入健保體系。但基於臺當局資源的有限性和社會保險之公平性,僑生、外籍生及中國大陸學生之保費應「全額自付」,但修法前已來臺就讀的僑外生其權益將不受影響。
-
赴臺陸生將全額自付健保 臺當局年賺1億新臺幣
中國臺灣網10月25日訊 在臺就讀的大陸學生盼納入臺灣地區健保(全民健康保險)呼聲不斷,24日陸生納入健保終於拍板定案。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24日召開「執政決策協調會議」,針對大陸學生納保議題,稱基於人道考慮敲定赴臺陸生可以納入健保,但表示在臺當局資源有限的條件下,「僑生」、外生、陸生都要全額自付健保。
-
大陸學生納入臺灣健保 還要等多久?
據臺媒報導,將臺灣高校的大陸學生納入「全民健康保險」的修法提案,近日由於泛綠陣營製造障礙,未能列入「立法院」近期議程,陸生納保案再次遭擱置。而「立法院」預計12月中休會,專家稱此問題可能被留給明年上臺的新領導人處理。臺「教育部長」吳思華對提案再度被擱置「表示遺憾」。目前僑生、外籍生都已有健保,唯獨陸生沒有。
-
大陸在臺學生擔憂多 納入臺灣健保還要等多久?
而「立法院」預計12月中休會,專家稱此問題可能被留給明年上臺的新領導人處理。 臺「教育部長」吳思華對提案再度被擱置「表示遺憾」。目前僑生、外籍生都已有健保,唯獨陸生沒有。他說,這對校園和諧產生影響,並呼籲對所有境外生一視同仁。臺灣《旺報》評論稱,陸生納入健保案不應被過度政治思維綁架。
-
在臺就讀大陸學生全額自費納入健保
修「法」前已在臺僑外生由臺當局補助4成保費不受影響,各機關也可視個案,自行編列經費補助。 臺衛生福利部門官員蔡森田說,這次的政策方向是將陸生也納入健保,居留時間比照外僑生的6個月,但陸生需全額負擔保費,同時也取消外僑生的4成保費補助,未來有意願納保者,每月需自付1249元(新臺幣,下同)的健保費。 >>詳細
-
臺民間團體:支持陸生比照現行港澳僑外生納入健保
涉及在臺灣就讀大陸學生權益的一項「全民健康保險法」修正案28日將在臺「立法院」表決。數個民間團體27日在臺北呼籲民進黨撤回該草案,並表示支持大陸學生比照現行港澳僑外學生納入健保。 當天,境外生權益小組(境外生,是對港澳生、僑生、陸生、外籍生等非臺灣本地學生的統稱)聯合臺灣公共衛生促進協會等四個團體召開記者會。
-
大陸在臺學生納臺灣健保等待臺灣立法審議
健保問題始於「三限六不」 大陸學生加入臺灣的「全民健康保險(以下簡稱『健保』)」其實從開放陸生來臺的第一天就成為現實的議題。 2008年,馬英九政府上臺之後準備宣布開放陸生來臺修讀學業,民進黨卻堅決反對開放陸生赴臺讀書。在政治的牽扯下,2011年馬英九政府宣布允許陸生赴臺讀書,但必須符合「三限六不」的規定。
-
陸生納入健保三年未果 歧視大陸最終耽誤臺灣
回顧陸生納保進程,早在2012年10月11日,臺灣「行政院會」就通過「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部分條文修正草案,將在臺就學的大陸學生納入健保範圍,送交「立法院」審議。兩年後的2014年9月24日,臺「立法院」內政、教育及文化「聯席委員會」才對草案進行初審,但附帶決議要求陸生、外籍生應全額自付健保費,並待「全民健康保險法」配套修正後才施行。
-
兩岸議題「火線交鋒」 大陸學生入健保即將上路
明年初陸生可享健保 在臺灣「立法院」被民進黨「立委」9次無理擋下後,12月28日,臺「陸委會」主委王鬱琦再次來到「立法院」,提出修改「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中有關將大陸在臺就讀學生納入臺灣健保及縮短陸配居住年限的修正案,經過在場的國民黨「立委」強力推動和護航,經表決以多數票贊成通過。
-
臺灣「立院」初審通過:每月補助陸生4成健保費用
中國臺灣網10月23日消息 臺灣「立法院衛環委員會」22日表決通過「全民健康保險法」修正草案的初審,若「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通過三讀,陸生確定納入臺灣健保,那麼陸生健保費率將比照在臺海外籍學生,自付6成,剩下的4成保費則是由臺當局補助。
-
臺灣健保「包山包海」難包陸生?
因為健保的費用低廉,有些長期旅居海外者寧願花幾萬元(新臺幣,下同)買來回機票,也要「專程」回臺就醫。 相比在這方面的慷慨大方,臺灣健保對陸生敞開大門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 自1995年臺灣開始實施「全民健康保險」開始,島內民眾憑健保卡就醫便宜、快捷,問診費用一般診所從50元至150元不等。但在2011年開放陸生來臺數年後,才開始討論這一群體的健保待遇。
-
大陸學生參加臺灣島內健保 港媒:遲來的福利
臺灣「立法院」內政、教育及文化委員會昨天聯席初審通過「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部分條文修正案,未來大陸學生赴臺就讀可參加島內健保。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這意味著陸生在臺灣看病、治療的費用將明顯降低,減輕了陸生的經濟負擔。在島內求學的外國留學生及僑生都可以參加健保,但臺當局於2011年正式開放陸生赴臺深造後3年,才允許陸生納入當地的健保體系,可謂「遲來的福利」。
-
大陸生健保比照外籍生 綠營不改「反中」思維
(圖片來源:臺媒) 臺灣「立法院」社福衛環委員會22日初審陸生納健保及費用修法,未來大陸學生在臺若加入健康保險,費率比照「外籍生」,臺當局補助4成、大陸學生自付6成。 陸生健保比照「外籍生」 陸生參加島內健保,立法院初審通過比照「外籍生」方式辦理,等於把陸生等同「外國人」處理,稱得上目前藍綠惡鬥之下,朝野雙方相互妥協的結果。 有了健保,陸生在臺就學就沒了後顧之憂。這一方案總體來說還是有積極進步之處,但是把費率比照「外籍生」,又體現出島內某些陣營的狹隘之處。
-
臺媒:大陸學生納入臺灣健保只是遲來的正義
原標題:臺媒:大陸學生納入臺灣健保只是遲來的正義 臺灣《旺報》27日社評表示:臺灣「立法院」今天將就大陸學生納入全民健保案做最後決定,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賴士葆表示,朝野若無共識就用表決來通過;民進黨團則表示,將召開黨團大會決定是否支持,據了解,民進黨傾向不反對。
-
臺"立院"初審通過陸生納健保修正案 每月獲4成補助
原標題:臺"立院"初審通過陸生納健保修正案 每月獲4成補助 臺灣「立法院衛環委員會」22日表決通過臺灣「健保法」修正草案的初審,若「兩岸人民關係條例」通過三讀,陸生確定納入健保,那麼陸生健保費率將比照外籍生,自付6成保費,剩下的4成保費則是由公家補助,按照原條文計算,6成自付額每月約749元(新臺幣,下同);公家補貼4成每月則約
-
臺健保制度再出利民新政 逐步加大部分大陸人士醫保權益保護
10月16日,臺「衛生署」再次推出惠民政策,部分大陸人士赴臺探親居留4個月以上即可享受健保權益 據臺「中央健康保險局」統計數據顯示,臺灣全民健保實施14年來,已使得原本只有59%的人口享有公、勞、農保,擴大成了全民納保,截至2009年7月底,參加全民健保的總人數逾2000萬人,投保單位有67萬餘家,共特約醫事服務機構18888家,特約率達到92.3%。
-
國民黨稱將堅決抵制當局不合理的二代健保方案
中國臺灣網5月10日消息據臺媒報導,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今天表示,二代健保方案收費機制形同向民眾收「健保稅」,工薪階層一再被剝削,臺當局「健保局」卻從未積極解決藥價黑洞等問題,國民黨將堅決抵制審查二代健保方案。
-
臺「立法院」第三次臨時會 拼前瞻預算二、三讀
臺「立法院」第三次臨時會預計8月21日展開,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表示,希望即將就任的國民黨主席吳敦義發揮政治智慧,不要讓國民黨團繼續「義和團化」。記者餘承翰/攝影 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華夏經緯網7月26日訊: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立法院」第三次臨時會預計8月21日展開,民進黨團規劃處理前瞻計劃特別預算案二、三讀,國民黨「立法院」黨團已揚言提出6800項提案杯葛。
-
臺灣健保新規:臺北市新生兒出生登記即可辦健保卡
原標題:臺灣健保新規:臺北市新生兒出生登記即可辦健保卡 中國臺灣網5月17日消息 據臺灣媒體報導,臺灣「健保署」與臺北市政府合作,自5月20日起,新手爸媽到戶政事務所辦理新生兒出生登記時,可同時申請健保卡,臺北市民可多加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