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槍舌劍「圍剿中國」?少來「強權即公理」那套

2020-12-12 北京日報客戶端

近日,外交部記者會上的罕見交鋒上了熱搜--

路透社記者發問:針對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接受採訪時表示,澳推行獨立調查可能會導致中國公眾不願赴澳旅遊、留學,或購買澳商品。澳外長回應,拒絕中方「經濟脅迫」。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耿爽回應:「中國駐澳大利亞大使接受採訪時他的表態,是對澳方近來一些錯誤言行引起中國人民不滿的擔憂,也是對兩國關係會因此受到影響的擔憂,作為中國駐外大使,他當然有權利表達這種擔憂。」並坦言 「不知道『經濟脅迫』這種說法從何談起?」

這位記者不依不饒又繼續追問「從來沒有聽到過中國民眾對澳大利亞的做法感到不滿」,還倒打一耙「中國不友好」。對此,耿爽霸氣回應道「如果你得出這樣的結論,我建議你可能需要進一步加深對中國的了解,恐怕要克服一下自身對中國存在的偏見。」

……

不止是記者會上「唇槍舌劍」,記者會外同樣「刀光劍影」。近日來,美國務卿蓬佩奧多次詆毀中國「銷毀了所有樣本」,叫囂要向中國追責、讓中國賠償。華春瑩發推怒懟:「難道NRSC的備忘錄和『灰色地帶』披露的還不夠清楚嗎?停止政治把戲,還是省點精力去拯救生命吧」;《新聞聯播》也刊發國際銳評,痛斥散播「政治病毒」的蓬佩奧正把自己變成人類公敵;中國駐法國大使館官網發文揭露西方反華輿論戰「套路」,指出「自知者不怨人,知命者不怨天」……一系列擲地有聲的回應,是對無恥謊言的回擊,更向世界傳遞了事實真相與中國態度。

但話說回來,甩鍋純粹是自欺欺人的把戲,絲毫奈何不了病毒。這個道理西方政客不會不懂,為何他們卻一再罔顧人命、集體站隊黑中國?從主觀上來說,他們希望通過推衍塞責、諉過於人為自己抗疫不力開脫,從而繼續欺騙選民、穩固票倉。從客觀來說,許多演技型的西方政客根本就缺乏駕馭複雜局面、應對風險挑戰的能力,所以當其深陷巨大困境時,責怪別人就成了第一選項。英國48家集團俱樂部主席史蒂芬·佩裡在接受採訪時就說了大實話: 「我們的大臣們從來沒有做過這類工作。他們必須就如何應對疫情做決策,可他們缺乏相關背景,一些政客發現這太難了,因此開始怪罪別人。」

的確,抗疫是一項實打實的工作。從統籌調度醫療資源到激勵企業擴大生產,再到保障居民生活必需品供應,沒有一樣是動動嘴皮就能解決的,而是需要深入複雜現實、調動多方力量來統籌解決。這樣的實功,顯然超出許多西方政客的能力範疇,尤其近些年西方政治體制極化明顯,愈發陷入「議而不決、決而不行、行而不實」的泥潭不能自拔,面對如此嚴峻場面很容易手忙腳亂。

對於西方世界罪名化中國的「烏賊戰術」,我們必須高度警惕。雖說謊言重複一千遍也不會成為真理,但很可能改變政治敘事手法,將眾多不諳真相的民眾裹挾其中。最近,美國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項最新調查發現:近三分之一的美國人相信新冠病毒「很可能」是在實驗室中產生的,其中23%的人認為病毒是實驗室故意研製的。此外,從歷史上看,國際輿論定罪一直都是西方國家實施帝國主義政策的專用配套工具。憑藉這個「大殺器」,他們便能把自己的嚴重犯罪行徑掩蓋起來或者輕易轉移到別人身上。如今故技重施,我們豈能聽之任之?

而透過這波「圍剿中國」的輿論戰,我們再一次看到「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並非虛言,「弱肉強食」「強權即公理」的叢林法則依然強悍,曾靠堅船利炮巧取豪奪的「徵服者」們依然兇殘。沒人威脅其霸權利益時,他們扮演著「自由」「人權」「民主」的燈塔,一旦別人過得稍好,他們就立刻撕下堂皇的面紗,露出「撒謊、欺騙、偷竊」的本性。對於這種霸蠻行徑,要繼續有理有據回擊,更要踏踏實實做好自己的事,以更加強大的實力證明自己、贏得未來。

來源 北京日報客戶端 長安觀察

流程編輯 劉偉利

相關焦點

  • 「強權即是公理」是美國一貫的座右銘
    10月6日,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斯科特·斯威夫特在澳大利亞雪梨發表講話時聲稱,美國海軍艦隊要挑戰一切妨礙海上航行自由的做法,反對「強權即是公理」成為海上和陸地上的新準則。  斯威夫特的說法令人嘀笑皆非。眾所周知,「強權即是公理」一貫是美國在國際上行事的座右銘。
  • 強權即公理
    強權即公理。」美國商務部前不久向中國企業華為發出一紙「傳票」,展開所謂違反美國出口限制的調查。早在2012年10月,美國國會調查報告就毫無根據地指控華為和中興對美國構成安全威脅,今年3月美國商務部曾一度把中興列入美國出口限制名單。人們不禁要問,在很多國家廣受市場歡迎的中國企業,為什麼到了自詡為「自由市場樣板」的美國就屢屢遭遇麻煩?
  • 這個世界「有強權無公理」嗎
    [摘要]公理是否戰勝了強權,公理是否會戰勝強權,我們與其把它當作一個事實判斷來爭論,不如把它當作一種價值信念來期望。他非常擔心這個一個說法會對中國的傳統的倫理道德帶來衝擊。他首先引徵中國古代的思想資源在倫理上批判「有強權無公理」的觀念:《周易》、《春秋》大義,以及「孟子生當戰國,為強權極盛,公理極微時代,然而必稱性善,必尊王賤霸」——然而,這一套引自儒家經典的論據在中國近代面對強僅是否仍然有說服力,則是另外一回事了。
  • 公理與強權的博弈
    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 尹承德聯合國前秘書長安南受任聯合國—阿盟調解敘利亞危機聯合特使,再次站在了國際政治的風口浪尖,駕馭危急的世界熱點問題。繼在聯合國秘書長任內嚴正批評美國發動伊拉克戰爭為「非法」之後,安南又一次站在道義高點,秉持公道,提出了平衡、合理解決敘危機的六點建議,使陰雲密布的敘利亞危局出現一線曙光。
  • 強權即公理,大漢朝是這樣煉成的
    強權即公理,大漢朝是這樣煉成的早在秦漢以前,生活在中原的炎黃子孫就遭受了北方遊牧民族的掠奪和侵略。自周朝以來,被稱為「榮迪」的遊牧民族一直以殺掠中原人民而自豪。那些殺得最快、搶得最多的人成了自己民族(或部落)的英雄和偶像。
  • 數學公理化思想:用儘可能少的公理,演繹出儘可能多的命題
    在數學的理論體系中,列出一些不加定義的概念和不加證明的公理,再從這些原詞概念和公理的基礎上出發,以推演規則為工具,進而演繹出一個龐大的體系;而在公理系統中,一方面希望能推出更多的新概念及真命題,最好能把某一範圍或某系統內的新概念及真命題全部推出來,同時要求作為出發點的公理要儘可能的少;另一方面,要求從原概念和公理出發,不能推出邏輯矛盾。
  • 喬良:中俄維護公理將得到歷史證明
    現在有不少人仍然相信,西方近20年來對非發達國家發動的多次軍事行動及戰爭,是出於「人道主義」動因。這種迷信甚至使他們無視這樣一個簡單得不能再簡單的事實:即每一場戰爭殺死的人,都比這些戰爭所要推翻的「專制政權」所能殺死的人要多得多。難道這真的是「民主」與「自由」的代價?「專制政權」殺死民眾理應被詛咒,以「人權高於主權」的名義殺死的民眾就不該被憐憫,殺死他們的政權和戰爭就不該被詛咒?
  • 香港商報:尋找中國內地股市發展的公理體系
    一個人不賺錢,二個人不賺錢,那只能說個人不能夠掌握好股市風險,掌握好投資機會,但當中小投資者大家都如此不賺錢時,那麼這不僅說明該市場制度有問題,而且還說明在這個市場中,進入市場就得有人獲利的公理在這裡蕩然無存了。在市場中,交易者肯定是賤買貴賣,但為什麼曾有PT垃圾股則被人炒上了天,土雞也可以成鳳凰。
  • 【史學研究】公理與富強:近代中國接受西學的兩個不同路徑和選擇
    中國要學習西方,並不僅僅因為西方在軍事上、經濟上是強大的,而是因為西方的觀念與準則就是真理,是人類共同的方向和目標。與徐繼畬一樣,五四新文化運動領袖的文化反思與革命的起源也是來自對中國現狀的憂慮,來源於中國現實生存的困境,比如國內的政局混亂,巴黎和會中國外交的失敗,等等。他們也如同徐繼畬一樣,把現實的問題追究到思想文化的深層次,從而得出與前人及世人完全不同的結論,開出了與前人及世人完全不同的藥方。
  • 汪暉:公理、時勢與越界的知識
    與此十分相似,近代中國的科學概念和格致概念以對自然的研究和利用為中心,但也經常與政治、道德和秩序等範疇相互關聯。即便在公理世界觀取代天理世界觀的激烈衝突中,那種對於貫穿自然、道德、政治、藝術等一切領域的公理的信念仍然被保留了下來。
  • 百度百科:歐氏幾何公理
    在《原本》裡,歐幾裡德系統地總結了古代勞動人民和學者們在實踐和思考中獲得的幾何知識,歐幾裡德把人們公認的一些事實列成定義和公理,以形式邏輯的方法,用這些定義和公理來研究各種幾何圖形的性質,從而建立了一套從公理、定義出發,論證命題得到定理得幾何學論證方法,形成了一個嚴密的邏輯體系--幾何學。而這本書,也就成了歐式幾何的奠基之作。兩千多年來,《幾何原本》一直是學習幾何的主要教材。
  • 李義平:勞動創造財富是一個公理
    原標題:勞動創造財富是一個公理 勞動創造財富是古往今來的基本常識,是不用證明的公理,然而當我們面對現實的時候,卻不能不重申這些常識。 經濟學對於勞動、對於勞動創造財富始終給予高度的謳歌。馬克思發展了古典經濟學的勞動價值論,認為商品是使用價值和價值的矛盾統一體。生產商品的勞動具有二重性,即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
  • 勞動創造財富是一個公理
    【學者專欄】勞動創造財富是古往今來的基本常識,是不用證明的公理,然而當我們面對現實的時候,卻不能不重申這些常識。生產商品的勞動具有二重性,即具體勞動和抽象勞動。抽象勞動形成商品的價值,具體勞動創造商品的使用價值。馬克思推崇產業資本,推崇實體經濟,認為產業資本、實體經濟是創造社會財富的,其他資本形式都是參與剩餘價值的分割的。生產物質財富的勞動是生產性勞動,其他勞動是非生產性勞動。
  • 《離婚律師》集結姚晨吳秀波唇槍舌劍中尋找真愛
    8月4日晚7:30,浙江衛視中國藍劇場將播出由姚晨、吳秀波主演的《離婚律師》。拜兩位超級大牌所賜,該劇未映先紅,隔三差五便有新聞出來「搶頭條」。業內人士更認為,隨著明年「一劇兩星」新政的實施,像這種投資1.3億元的頂級大劇,不說已成絕響,至少也是看一眼少一眼了。其他不提,光是兩個組6套拍攝設備全部是電影級,這種配置在明年絕對是鳳毛麟角。兩個不相信愛情的離婚律師,最終如何走進婚姻的殿堂?
  • 離散數學筆記(1):公理集合論
    ZF公理系統我願稱該系統為套娃系統ZF1:外延公理一個集合完全由其元素確定,元素相同的兩個集合相等。ZF2:空集存在公理即存在一集合S,它沒有元素,即基數為0,稱S為空集。ZF3:無序對公理取義是由兩個集合確定了一個新集合。
  • 數學公理---一場沒有結束的戰爭
    希爾伯特的第二個問題就直接向世人表示,我們有信心建立一個沒有紕漏的數學大廈,那就是證明算術公理的相容性。現在希爾伯特提出要證明這個公理系統沒毛病,即是相容的。這是什麼意思呢?這也叫做公理系統的完備性。不完備的公理系統,在希爾伯特眼裡也是不完美的。同樣簡單地說,一個幾何題,我們肯定是做得出來的,如果做不出來,那公理就不完備了。
  • 巴勒斯坦百姓幾千人無辜傷亡,給中國的警示:強權之下,公理難存
    至於公理,則往往處於邊緣地帶。耶路撒冷,一個多方恩怨糾葛的地方;每一方都認為,這是自己的聖地,自己的首都。2017年12月,美國突然宣稱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並準備將大使館遷與此地,引起世界一片譁然。顯然,本屆的美國官方是能夠說到做到的:5月14日,美國大使館正式遷入耶路撒冷,並舉行了開館儀式,由此引起了巴勒斯坦民眾的大規模抗議。
  • 老牛基金會創始人牛根生:以明公理
    關於慈善,牛根生心中有三個公理,即慈善可以改變世界、慈善的目標是共同幸福、人人慈善。截至2018年底,基金會共運作了236個公益項目,遍及中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特別行政區)及美國、加拿大、法國、丹麥、尼泊爾、非洲等地,公益支出達14.33億元(2018年數據未經審計)。其中,96.6%的資金和94.1%的項目落地在中國。對於這些項目,牛根生坦言他並無遺憾的地方。「只要花錢不辦壞事,那就沒錯。」
  • 股票價格運行三條公理之公理三:測不準公理
    前面我們講了公理一(必然下跌)和公理二(K線是矢量合力),今天我們來探討第三公理。作為公理,就是顯而易見司空見慣,也無需證明的必然性存在。我們談談顯而易見:估計在波動的時候是測不準的。只有兩種極端除外:1)單日價格的極端確定性。
  • 感情中的「三角公理」:暗藏隱患
    三角公理:三角公理的意義是說,從一個長期穩定的三角關係中走出來的愛情是極不穩定的。我愛她,我腦子裡來來回回地去假象好多情節,然後在現實中再一一求證。我想知道我在她心目中是什麼位置,她喜不喜歡我?我感覺整個人都不好了,魔怔了,我要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