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政以德篇解
群星圍繞環抱著它。這個翻譯,就是說拿道德來治理你的國家,是以德為政。蕅益大師用禪宗來解四書時也曾特別指出:為政第一篇是為政以德,而非以德為政。為政以德和以德為政。這裡面到底有什麼區別呢?我們從字面意思上來看好像是沒什麼區別。但還是有一個特別微妙的區別。首先就是說,以德為政,用道德來治理國家,特別強調德。把道德作為一個工具。
-
《論語 為政》篇,孝道當先,為政以德,慎言謹行
《論語》為政篇,是《學而》篇的一個延伸,本文看似講為政,其實還在說學習,同時強調孝和德在學習中的運用。文章開篇第一句「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用道德來治理國家才會使自己像北極星一樣,別的星辰都圍繞它。這就說明德的重要性和非凡地位,為政之人同樣也需要有諸多的美德。
-
《論語》:為政以德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②,居其所③而眾星共④之。」 【注釋】 ①為政篇:《為政篇》記述了孔子關於治理國家的政治思想和政治主張。為政,指國君治理國家政事。【故事連結】唐朝時,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後,總結隋朝滅亡的原因為隋煬帝荒淫無度,違背君德,於是就確定了「專以仁義,誠信為治」的方針。他常說:「百姓好比是水,皇帝好比是船。水能載船,也能翻船。」
-
【《論語》專輯】《為政以德》一
非吾徒也2.狀語後置句:為政以德 (以德為政)道之以政,齊之以刑(以政道之,以刑齊之)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以德道之,以禮齊之)使民以時 (以時使民)季氏將有事於顓臾(季氏將於顓臾有事) 而謀動幹戈於邦內 (而於邦內謀動幹戈) 季氏富於周公 (季氏比周公富
-
為政以德:孔子治國安邦的政治綱領
他生逢「禮崩樂壞」的亂世,君臣失位,「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所以他想重建社會秩序,使「天下歸仁」,行取乎「中庸」。他對自己很有信心,他說:「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他的弟子子貢對他說:「假如有一塊美玉在這裡,是把它藏在柜子裡呢?還是找個識貨的買主賣掉它呢?」孔子說:「賣掉它!賣掉它!我等著買主啊!」
-
《倫語》為政篇01:為何要以德治國?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直接翻譯:孔子說:「如果以道德為準則治理國家,自己就像北極星一樣,處在自己的位置,其他星辰都環繞之。」解析:為政篇開篇就以領導需要「德」來闡述德的重要性。
-
高二語文測試題:為政以德隨堂測試
論語 顓臾 社稷 虎兕 出於柙 千乘 偃旗息鼓 南宮适 道之以政 何以伐為 為政以德 後世必為子孫憂 疾夫舍曰 不足為外人道也 聚斂 2.找出句中的通假字並解釋 居其所而眾星共之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 道千乘之國 3.解釋加點字 冉有適衛 顛而不扶 既庶矣 焉用彼相 相夫子 無乃爾是過與 盍徹乎
-
新作發表:《品讀漢字》之「德」:厚德載物
《品讀漢字》之「德」:厚德載物 文:劉繼銳人無德不立,國無德不興。一個「德」字,蘊含著太多的人生智慧和治國方略。不僅關乎個體的修身養性,還關乎國家的興衰存亡。德在中國有很深的歷史傳統,德,不僅是一種修養,更是治理國家的重要手段。較早提出「德治」理念的人是西周時期的周公,他主張「明德慎罰」「敬德保民」。齊國丞相管仲所說的國之「四維」,即禮、義、廉、恥,強調的同樣是「德治」,他說:「四維不張,國乃滅亡」(《管子·牧民》)。
-
修之於身 其德乃真
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主題是修之於身,其德乃真——《道德經》第54章學習感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通過自己的修治來觀察他人,通過自家的修治來觀察他家,通過自鄉的修治來觀察他鄉,通過本國的修治來觀察其他的國家,通過天下的修治來觀察天下。我們怎麼知道天下的情況呢?就是根據以上所說的方法。本章主要指出修身的次第,也就是修之於身、家、鄉、邦、天下等5個層次,也就是告訴我們修行要有明確的逐步上升的次第,不是一下子就能到達修之於天下的聖人境界的。而修身是修行的最基礎。
-
《論語》摘錄之為政篇
2.1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2.19 哀公問曰:「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2.20 季康子問:「使民敬、忠以勸,如之何?」子曰:「臨之以莊,則敬;孝慈,則忠;舉善而教不能,則勸。」2.21 或謂孔子曰:「子奚不為政?」子曰:「《書》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施於有政。』是亦為政,奚其為為政?」12.7 子貢問政。
-
《論語為政篇》論語講師群(第17課 2.1)
——【宋】朱熹《四書章句集注》 為政以德:德,得也。行道而有得於心,其所得,若其所固有,故謂之德性。為政者當以己之德性為本,所謂以人治人。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北辰,即北極星,古人謂是天之中心。所,猶位。共音拱,眾星拱之,圍繞北極而旋轉運行。
-
中國古代為政智慧探微
反之,則大危也,大累也,甚至有之不如無之。那麼,究竟該如何循道而為政呢?概言之,道主一陰一陽,政貴寬猛相濟,也就是孔子講的: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寬,強調的是仁、德,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猛,強調的是制、法,所謂一民之軌,莫良於法。但是,強調仁、德,並不是毫無原則的仁慈包容。仁,如司馬光所講,人君之仁非嫗煦姑息之謂也,而是要興教化、修政治、養百姓、利萬物。
-
盤活優秀傳統文化,潛移默化涵養幹部為政之德
12月16日,在曲阜市幹部政德教育中心,李兆祥教授娓娓道來,帶領前來參加培訓的黨員幹部穿越時光隧道,徜徉於曲阜豐富而又獨特的文化長廊之中,潛移默化涵養黨員幹部為政之德。「聽了這個講座,感覺受益匪淺。源遠流長的中華文化蘊含深刻的哲學道理,『修齊治平』的寶貴思想囊括豐富的道德準則。
-
為政以德須「四有」
原標題:(新視角)為政以德須「四有」 習近平總書記同中央黨校第一期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進行座談並發表重要講話,提出要以焦裕祿同志為榜樣,始終做到心中有黨、心中有民、心中有責、心中有戒,做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和縣委書記。「四有」不僅是一種要求,更是幹部的為官之德。
-
大興安嶺森警支隊 開展「四個正確對待」教育
原標題:大興安嶺森警支隊 開展「四個正確對待」教育 科技日報訊 (毛亞團 許超亞)近日,武警大興安嶺森林支隊集中利用3天時間,組織全體幹部開展「四個正確對待」專題教育活動。 該支隊專題召開「四個正確對待」專題教育活動動員部署大會,認真組織全體幹部學習了相關法規性文件。
-
《論語》02 為政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
縱覽四書五經,儒家學說皆圍繞這一成語展開!
每天5分鐘 獲得1個國學知識 第二十四期:三綱八目 三綱八目是一個成語,出自《大學》,「三綱八目」正是「大學之道」的核心。
-
《論語》為政第二
子曰:「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子曰:「《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孟懿子問孝,子曰:「無違。」
-
嚴以為官:為政以德居首,夙夜在公丨文化博覽
為官之道又是其中最為突出的部分。儒家經典、諸子百家、政治家、學者、文人乃至民間文藝家們,無不特別關注並以各種方式、載體,闡述為官從政之道。官箴文化流行,史家資治通鑑,建言獻策,甚至連中醫也有君臣佐使之論,《舌尖上的中國》也有「治大國若烹小鮮」之政治術語。諸如「為政以德」「民貴君輕」「民為邦本」「以人為本」「以義為利」「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夙夜在公」「公生明,廉生威」等,不勝枚舉。
-
德之不修,行之不遠,努力改掉有失身份的俗氣行為
每個人身上,總有這樣或那樣的毛病、瑕疵和不足之處。若不改正,就會因為修養不好,而行為不檢點。言行不雅,而掉價失身份。被他人所鄙夷、嫌棄,瞧不上、看不起,甚至恥與為伍,疏而遠之。其實這些問題的根源,都在人的心裡。在心為德,施之為行;心之不修,行必不檢;心若凡俗,行無大雅;德之不修,行之不遠。怎麼解決這個問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