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因為疫情,免疫力一詞再一次成為熱門話題,怎麼提高寶寶免疫力,成了很多寶爸寶媽的心頭大事。
而那些微商們更是著急,擔心錯過了這次的「風口」。於是,我們能看到那些微商朋友的不斷叫賣,吃xxx能提高寶寶免疫力/抵抗力,而那些以前就以提高免疫力著稱的產品,更是成了商家的網紅產品,xxx牌的益生菌,xx集團的乳鐵蛋白,廣告一個比一個吹的狠!
看到商家們如此賣力地宣傳,相信不少寶媽都心存疑惑:這些東西真能提高寶寶免疫力嗎?效用機制是怎樣的呢?是不是吃了寶寶就不會生病了?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科普科普~喜歡的親們別忘了點讚+轉發喲~
免疫力其實是我們的通俗叫法,在專業的醫學領域中將之稱為人體免疫,也叫做免疫系統,它包括了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和免疫因子,比如皮膚、淋巴結、淋巴細胞、吞噬細胞、抗體等等。
它有2種形式:
1)先天性免疫:你從出生時就有的,比如你的皮膚幫你把個各種病原體阻擋在外,體內的吞噬細胞會吞噬細菌等。
2)獲得性免疫:顧名思義,就是人體後天獲得的,比如你帶寶寶去打的疫苗,寶寶感冒痊癒後獲得的感冒抗體等等,它們都能幫我們快速從疾病中恢復。
只有當先天性免疫完整,獲得性免疫抗體足夠多,寶寶才會越來越少生病。
所以,寶寶的健康與否全在於免疫系統是否健全。
1)經常生病是免疫力低下
寶寶生了幾次病,寶媽們肯定心裡有不少陰影,都會懷疑自家寶寶是不是免疫力不行啊?
其實,每個寶寶在6歲以前,感冒、發燒、拉肚子基本都會輪著來一遍,這不是免疫力差的表現。
兒科醫生孔令凱大夫就曾說:
目前研究發現,6歲以下的孩子平均每年會感冒 6~8 次,在9月份到次年4月份是感染高發期,能到達平均每月1次,每次可能持續 2 周。
所以,一個健康的寶寶可能一年可能有一半的時間,都是在生病、生病、生病,這都屬於正常現象。
那怎麼才算是免疫力差的表現呢?
只有反覆高頻率地患上感染性疾病,才應該是考慮是不是免疫力低下。
感染性疾病包括病毒感染、細菌感染和支原體感染等等。比如流感、手足口病、諾如病毒等等都屬於感染性疾病的範疇。
有數據統計,在中國,真正患有免疫力低下的兒童,只有20萬分之一,這個概率是極低的。
所以,寶寶老生病並不意味著寶寶免疫力低下。
2)殺滅所有病菌寶寶就不會生病
寶寶好動又愛吃手,很多媽媽擔心寶寶把病菌吃進肚子裡,於是就致力於給寶寶打造一個「無菌環境」,給寶寶用蒸餾水衝奶粉,寶寶用品反覆清洗滅菌.....等等。
我們倡導要給寶寶一個乾淨、整潔、衛生的飲食起居,但不意味著寶寶要在無菌環境中長大。這樣做既不現實,也不科學。
要知道,在我們的生活中,細菌無處不在。大量的細菌生活在我們的體表和體內,形成了人體的菌群。有數據統計,人體內細菌的數量是100萬億個,大約人體細胞的100~300倍,數量超乎我們的想像。當然,其中包括了有害菌群和益生菌群。
有害菌群會讓我們患上疾病,而益生菌群(這不是商家口中的益生菌)能夠刺激人體免疫系統的成熟,幫助人體的免疫系統維持在最佳狀態。當外界的病原體入侵時,菌群中的益生菌會與免疫系統並肩作戰,共同守護我們的健康。
所以,我們生活中離不開細菌,健康的身體一定是體內菌群的平衡,一味地追求滅菌,只會讓寶寶體內的菌群失衡,更容易讓他染上疾病。
3)多補充營養能提高免疫力
現在市面上有很多商家打著提高孩子免疫力的旗號銷售各種所謂的兒童營養素。這剛好擊中了不少寶媽的痛點,但是病急亂投醫不可取。
要知道孩子通過均衡的飲食才能獲得最全面、最健康的營養成分。不要「迷信」任何一個商家關於某種營養素可以提供什麼樣的「免疫力」的宣傳,要知道不管是哪種營養素都不能直接提高免疫力。
所以,免疫力遠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簡單。一般來說,寶寶的免疫力會在6歲左右趨於成熟,只有寶寶到了這個年齡,才會越來越少生病。
正如前面說的,免疫力是我們通俗的說法,而免疫力也是不存在強弱之分的,在醫學上,將寶寶免疫力不足稱為免疫力缺陷病(PIDD)。
當寶寶常出現以下幾種情況時,就家長就應警惕起來了:
1)感染
· 一年中患上4次以上的感染,包括眼睛、嘴巴、生殖區和皮膚區域;
· 感染後需要輸液治療,並使用抗生素;
· 發生過2種以上的感染症狀,如敗血症;
· 患過持久性鵝口瘡;
· 一年中有2次或更嚴重的鼻竇感染;
· 一年中出現2次以上的肺炎。
2)身體表面的症狀
· 嚴重的溼疹;
· 嚴重的皮膚感染;
· 嬰兒期無法成長和增重;
· 淋巴結腫大;
· 嚴重的慢性消化問題,如痙攣和腹瀉。
3)身體內部的變化
· 自身免疫性疾病,例如狼瘡;
· 肝臟等內臟器官的炎症和感染;
· 脾臟腫大。
當然,要判斷寶寶免疫系統是否有問題,除了上面提到的症狀之外,還需要嚴格的醫學檢查來判斷。家長也切勿操之過急,對症下藥才是上策!
不論是當下的抗疫工作,還是日常讓寶寶免受病痛之苦,家長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提高寶寶的免疫力。
我們可以通過以下4個方法,來科學提升寶寶的免疫力:
1)母乳餵養
對於還沒有吃輔食的寶寶來說,母乳對激活免疫力很重要,寶寶能從母乳中獲得豐富的免疫成分和營養物質。
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成分,如slgA、溶菌酶、乳鐵蛋白、雙歧因子等,它們都具有調節免疫,阻止有害菌的生長,增強寶寶抗病能力的作用。
2)均衡膳食
對於稍大一些能吃輔食的寶寶來說,均衡的膳食結構是提升免疫力的關鍵。均衡的膳食結構需要有足量的蔬菜、水果、魚類以及穀物類。
需要注意的是,由於1~3歲寶寶的腸胃功能還不完善,還是不能完全吃大人食物的,可以用脫脂或低脂牛奶來補充蛋白質,每天半杯鮮榨果汁來補充維C,杜絕任何形式的快餐、精加工的以及含單糖多的食物。
3)睡眠充足
人體的免疫與睡面時間息息相關,給寶寶一個良好的作息時間,保證充足且穩定的睡眠質量,是保證寶寶健康的基礎。一般0~3歲的寶寶每天需要10~14個小時的睡眠時間,充足的睡眠不僅能幫助寶寶提高免疫力,還能促進生長激素分泌,幫助寶寶長個。
4)按時接種疫苗
不少家長都對疫苗抱著排斥的心態,認為寶寶打不打都無所謂。但對於疾病來說,最好的預防方法就是接種疫苗。
而且,當寶寶接種疫苗後,疫苗中羸弱的病原體能激活寶寶的免疫系統,促使寶寶的身體產生抗體殺滅這些病原體。如此一來,寶寶不僅對該疾病有了抗體,寶寶的免疫系統也得到了鍛鍊,將來能更好地抵禦有害病菌。
帶娃是一場修行。
在寶寶成長的過程中,總免不了各種各樣的疾病,我們做家長的,唯有做好科學的準備,才能更好地守護寶寶。
育兒路上,你還遇到了哪些問題呢?歡迎留言告訴小編,下次小編就來為你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