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漢語是如何「侵入」中文的?

2020-12-15 騰訊網

《日本時報》2008年10月8日文章:日本語如何「侵入」漢語詞彙(作者:MARK SCHREIBER)

在8月的《產經新聞》上,Masaji Oshida開闢了一個新課題:有多少漢字詞彙是日本創造的,而又在中國生根發芽的。他是在讀完了一封信後有此想法的。寫信的是一位在東京授課的中文教師,劉梅香(音)。

「日本明治時期(1868-1912)大量將西方知識翻譯成了漢字,這無形中幫助當時的中國開始了解世界,」劉梅香說,「我很難想像如果當時日本沒有做這項工作,中國今天會是什麼一番景象。」

這些被中國借鑑過去的漢字稱為「和製漢語」(wasei kango)。詞語首位的「和」來自於日本的古代國名「大和」。通常被用於表示日本元素的詞語中,如「和風」、「和文」、「和食」等。

為了證實自己的觀點,Oshida列舉了幾個漢語中常用的詞彙:「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除了「中華」一詞以外,其他的所有詞彙都是來源於日本。

他的文章中引用了中文外來詞研究專家的數據,稱從古至今,漢語外來詞主要來自梵文和波斯文還有日文,有十分之一的外來語都源自日本,其中社會學科和自然學科的詞語佔了70%

學界認為。大多數日本漢字是在1937年抗日戰爭開始前的40餘年間陸續傳入中國,那段時間約有6萬中國學生遠渡東洋求學。

那從日本傳過去的漢字是怎樣發展出新含義的,又是被誰開發的?這點專家都沒有給出明確答案。不過一些詞語,例如日本發明的「哲學」(意為知識的學習)、「宗教」(意為信仰的教導)等,都能很容易為受過教育的中國人所理解。

隨著更深入的研究,專家發現「經濟」一詞實則在三國時期魏國曹丕的言論中就有出現:「經世濟民」,意思是維持天下的秩序,百姓就能安居樂業。所以「經濟」這個外來詞實際上是來自古代統治者富有智慧觀察的濃縮:穩定造福百姓。

中國人對19世紀西方列強的入侵都感到屈辱和憤怒,但同時也感受到了日本的快速現代化,走出了一條有參考價值的抵抗「西方帝國主義」的道路。「從根本上說,日本人不僅是將西方知識翻譯成漢字,傳遞給了我們,更是扮演了填補中西方鴻溝的角色。」

漢語對日本漢字詞語的借鑑仍在繼續。儘管類似「欺詐」這些有負面意義的詞彙被引入,但日本仍在對中國發揮著它的影響。 「從現在到更遠的將來,對漢語的影響最主要還是來自日本語。」劉梅香說,「漢字雖起源於中國,但我們也要感謝『和製漢語』,讓中國認識到世界的面貌,並敞開學習的大門。我希望更多的中國人能了解到,在語言上,日本曾經、現在都有對中國產生積極影響的一面。」

(編者注:日本漢語對現代中文的影響可參考:《漢語外來語詞典》劉正炎 高明凱等編 上海辭書出版社 1984年;劉禾著《跨語際實踐:文學,民族文化與被評介的現代性》三聯書店;《新政革命與日本(中國1898-1912)》海外中國研究叢書(美)任達著 李仲賢譯 江蘇人民出版社等書)

幾個例子:

直接 chokusetsu (direct)

注射 chūsha (injection)

出口 deguchi (exit)

伝染病 densenbyō (contagious disease)

電子 denshi (electron)

動脈 dōmyaku (artery)

原子 denshi (atom)

百貨店 yakkaten (department store)

入口 iriguchi (entrance)

時間 jikan (time)

決算 kessan (closing of accounts)

企業 kigyō (business)

小型 kogata (compact)

工業 kōgyō (industry)

広告 kōkoku (advertisement)

國際 kokusai (international)

空間 kǖkan (space)

民族 minzoku (people)

農民 nōmin (farmer)

大型 ōgata (large scale)

歴史 rekishi (history)

劣勢 ressei (inferiority)

政黨 seitō (political party)

社會 shakai (society)

市場 shijō (market)

自然科學 shizen kagaku (natural science)

所得稅 shotokuzei (income tax)

出版 shuppan (publishing)

主體 shutai (main subject)

相対 sōtai (relative)

體育 taiiku (physical education)

體操 taisō (calesthenics)

投資 tōshi (investment)

優勢 yǖsei (superiority)

絶対 zettai (absolute)

相關焦點

  • 日本時報:日本漢語是如何「侵入」中文的?
    《日本時報》2008年10月8日文章:日本語如何「侵入」漢語詞彙(作者:MARK SCHREIBER) 在8月的《產經新聞》上,Masaji Oshida開闢了一個新課題:有多少漢字詞彙是日本創造的,而又在中國生根發芽的。
  • 中國文化侵入日本,日本居然用中文聊天!
    中國文化侵入日本,日本居然用中文聊天!近來在二次元之國日本出現了一個新的娛樂項目名曰偽中文!偽中文為何?偽中文指的是,刪除日語中的平假名、片假名而形成類似中文的文章。可以稱得上是只有使用漢字的日語才可以進行的娛樂,但是關於這種偽中文,中國網友是怎麼看待的呢?歡迎大家在下面留言~偽中文的起源事實上,「偽中國語」早在2009年就已出現。日本的一個網站還專門推出「偽中國語」教材,讓大家熟悉基本的日語漢字詞彙的意思。
  • 英語正在深度侵入漢語 300年後漢語會消亡嗎?
    歷經5000年的漢字終於抵抗不住英語的侵入而最後消亡。這不是危言聳聽。按照30年來,特別是近10年來英語侵入漢語的速度,按照中國年輕一代對英語的崇拜對漢語的輕視,按照我國知識分子目前對待英語侵入漢語所持的麻痺麻木的精神狀態,不用300年,100年後,漢語將會消亡。原因何在?
  • 日本西南部地區中文教師聚集福岡市研討漢語教學
    日本西南部地區中文教師聚集福岡市研討漢語教學   中新網1月14日電 據日本《中文導報》報導,1月12日,日本西南部地區各地從事中文教育的工作者們近40人,聚集到了位於福岡市內的西南學院大學,「第一屆九州山口衝繩地區中文教學研討會」在此舉行。
  • 聯合國慶祝"中文日" 更多中文拼音"侵入"英語
    2004年11月21日,全球首家孔子學院在韓國首爾成立,這所由中國國家對外漢語教學領導小組辦公室在世界各地設立的推廣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與國學的教育和文化交流機構,最重要的一項工作就是給世界各地的漢語學習者提供規範、權威的現代漢語教材和最正規、最主要的漢語教學渠道。
  • 日本人是如何看待中文的
    日本人是如何看待中文的?Peter Yonge, works at JapanAnswered Jan 20, 2016All these answers are excellent and helpful.
  • 漢英混雜現象蔓延 英語深度侵入讓漢語危機四伏
    所以,我只是把它看成是30年後漢語的普遍文本。當然,前提是如果沒有措施制止漢英混雜蔓延滋長的話。  最嚴重的後果將是:漢語不再是單獨能夠表情達意的語言體系。上面引用的這段話,只懂漢語不懂英語的人看不懂寫不了;只懂英語不懂漢語的人同樣看不懂寫不了。中國人必學英語才能看懂自己的漢語。  漢語,作為中華文明的載體和基礎,可能要發生根本性動搖。
  • 東京舉辦「日本人漢語作文比賽」
    本報東京4月4日電  越來越多的日本企業到中國投資辦廠,精通漢語的人才在日本成了香餑餑。現在,漢語在日本成了僅次於英語的第二大外語,一些日本人的漢語水平也越來越高。日本每年都要舉辦中文演講比賽,但漢語作文比賽還從未舉辦過。為此,日本《僑報》社下屬的日中交流研究所正在操辦第一屆日本人漢語作文比賽。
  • 託福也有漢語的?看外國人如何測試中文水平
    1991年,漢語水平考試開啟海外推廣——經國家教委批准,漢語水平考試開始在新加坡、日本和澳大利亞進行考試試點。(1991年5月24日《北京日報》1版,《漢語水平考試試行海外》)1998年,漢語水平考試在德國漢諾瓦市舉行,全德各地的35名考生應試。
  • 不懂中文的日本人強行翻譯漢語,這波操作讓人窒息!
    中國遊客是日本商戶心中不可忽視的強大購買力,他們為了更好地服務中國遊客,特地製作了不少的「中文標識」。只不過他們的中文水平有限,強行翻譯出來漢語讓人窒息!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吧!山藥你該驕傲=雞蛋烏龍麵請怎麼著=請小心豬肉大腸癌=豬大腸請付出代價=請先支付請脫下悠的鞋=請脫鞋顏 射烏龍麵=濃湯烏龍麵小葉子們是不是被這些日本商戶的中文水平弄得哭笑不得呢
  • 美國學生不願在中國學漢語?|漢語|美國|中文|對外漢語|高校
    周質平說,每年都有不少歐洲以及日本、韓國的學生慕名而來,「最近幾年,美國高校在中國辦的中文培訓班,人數一直在減少,只有普北班的人數不減反增」。獎學金無疑在其中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對外漢語教學亟需現代化、當代化中國的中文學習項目競爭不過美國,最為根本的原因,還是在於教學方法乃至思想理念的落後。
  • 日本女子成中文作家 出書分享她如何跟中文談戀愛
    封面新聞記者 張杰新井一二三,日本東京人,對中文著迷,用中文寫作。1981年她在早稻田大學政治經濟學系讀書,作為第二外語選修了漢語。在第一堂課上,就對它一見鍾情了。覺得中文好看又好玩。最初吸引她的是就是漢語的聲音,尤其是聲調。「哎喲,原來這個世界上,有這麼好玩的語言呢!從小就說有聲調的語言長大的人,也許司空見慣,感覺不到吧。但是,我們日本人從小講的是平坦到不可能再平坦的日語,說話跟念經沒有區別,結果越說越發困。真沒有想到世上竟然有這麼好玩的語言!我覺得,說中文簡直跟唱歌一樣舒服,而且有大腦裡分泌出快樂荷爾蒙多巴胺的感覺。」
  • 如何學中文能快速入門?就到早安漢語來吧!
    對於很多在上海生活和工作的中文零基礎的老外來說,他們認為擺在自己面前的一個大問題就是中文了,如果不能進行中文快速入門學習,那麼自然而然的會影響到其在華生活和工作效率。而說來到底如何學中文能快速入門?在我看來就到早安漢語來吧!
  • 語詞的漂移:現代漢語中的日本元素
    對於這一現象,從兩千多年的中日交流史上來看,當然是近代以前日文吸收漢語的成份要多得多。早在奈良至平安初期(8-9世紀),日本盛行漢詩漢文,《日本書紀》《懷風藻》《凌雲集》都是用中文寫成的作品,特別是平安初期鮮有用日文寫的作品,連日本文學史上也不得不稱之為「國風黑暗時代」。這反過來說就是全面接受中國文化的時期,漢語的詞彙也必然成為日語的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
  • 漢語和日語的區別在哪?把日本姓氏譯成中文後,看完你就懂了
    不知道你是否注意到日本的姓氏很奇怪。可能習慣於在日本閱讀他們的名字,但在我們中國讀出他們的名字時,會非常變扭。很多人會將日文翻譯成中文。漢語跟日語有什麼區別呢?在日本,有成千上萬的姓氏,其中一些非常好,聽起來不錯,但翻譯成中文就感覺在罵人。日本有三個奇葩的姓氏。第一個被稱為"犬養"。這兩個詞在我們的國家代表罵人。在日本,意思是養狗。
  • 東日本漢語教師協會舉辦漢語教學及翻譯研究演講會
    人民網東京7月21日電(記者 劉軍國)據東日本漢語教師協會消息,該會於18日下午在東京舉辦第2屆漢語教學及翻譯研究演講會。近百名漢語教師、大學生等中日友好人士與會。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公使銜參贊白剛發表致辭。
  • 楚風對外漢語-在國外教中文,如何讓歪果仁更好的學習漢語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能看到中文流利的外國人,雖說大部分外國人的發音和我們國人還是有些不一樣,但他們講得漢語基本都能聽懂,個別外國人還會說方言,隨著越來越多的外國人學習漢語,外國人學中文需要做好哪幾點才行呢? 多練習。
  • 外國人學中文學校的線上如何教高級漢語水平學員?
    對於很多教外國人中文學習的老師來說,他們認為自己教學最難的對方就是對中文高級水平的了,這對自己的中文知識要求更高,而這也是很多中文高級學員所關注的。不過說來對於外國人學中文學校的線上如何教這一高級漢語水平學員呢?
  • 聯合國與中文漢語的關係
    聯合國與中文漢語的關係——每年4月20日,聯合國為何要紀念這位中國人穀雨是二十四節氣之一,一年有四季,每個季節平均有六個節氣,穀雨是春季的最後一個節氣,穀雨的日期在每年的4月19日至20日之間,2017年、2018年、2019年的穀雨都在4月20日,
  • 日本華人母親教孩子學中文:一生的財富不可丟棄
    ,自己如何通過各種方式教導孩子學習中文的過程,也講到孩子因學中文產生自豪感,並感慨作為華人,中文是連接她和孩子的紐帶,是一生的財富。  文章摘編如下:  身在日本,讓孩子學習英語,大家都覺得理所應當,但是學習中文太艱難了,大環境日本社會沒有人講中文,小的時候只有我們家長自己努力。兩個孩子小的時候,在住的小區裡,我邀請了幾位志同道合的中國媽媽,每周一次,輪流提供場所,由我負責免費教孩子們漢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