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職場真人類秀節目「令人心動的offer2」讓我非常羨慕那些優秀的實習生,不僅僅是學霸,工作能力也真的是非常強,真的都是精英中的佼佼者。但是更強的是他們的學習能力,面對陌生的事物,他們也能在很短時間內就找到途徑破解,這種學習能力是最寶貴的能力之一。
真的是很羨慕學霸們的這種能力。讀書時候想做個學霸、工作時候想有個好工作,這些對我這種普通人來講是很令人羨慕的能力,對優秀的人來說卻都輕而易舉,真的是不得不讓人檸檬。
那麼有沒有什麼方法能夠幫助我們去成為一個「學霸」呢,而不僅僅只是在考試方面,甚至於這種能力也可以遷移到工作生活中呢。《高分讀書法》就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種捷徑。
《高分讀書法》是由智元微庫出品,人民郵電出版社出版。作者是日本的西崗一誠,是東京大學學生,著有《現任東大生教你「遊戲式」背誦法》《好好讀題就能得高分:東大生教你考試套路》《奇怪的難題怎麼解?東大生來幫你!》。
這本書被譽為「成績大幅提高的秘密武器」,作者所就讀的高中從未有學生考上過日本的一流名校,作者本人的成績更是墊底。而當作者通過研究找到系列讀書方法後,成績大幅提高,第三年從成績墊底的成績躍升為全日本第四名,考上了東大。
這樣一套神奇的學習方法,你會不會好奇呢?至少我會!
當我讀完這本書後感覺如獲至寶,想著如果學生時代我就能讀到這本書,那對我來說又會有多大的幫助啊!好吧,畢竟已經工作多年,過去的事想想就好。但是書中提到的一些方法和觀點,其實應用範圍很廣,而不僅僅只是在學生時代,對於職場中也很有幫助。
比如說作者介紹的第二步驟:採訪閱讀法就對提高我們的學習力很有幫助。或者我們應該轉換一下:怎樣通過採訪式閱讀法來提高我們的學習能力,鍛鍊思考。
一、什麼是採訪式閱讀法
書中其實提出了五大步驟,但我卻介紹了採訪式閱讀法呢?魯迅先生曾寫過一篇文章《論人言可畏》,《烏合之眾》裡也提到過「群體盲從意識會淹沒個體的理性」。
人言可畏的導火線是什麼?是人云亦云。
群體盲從又是因為什麼?是缺少獨立思考。
而採訪式恰恰就是能破除類似病症的一把利刃,在我看來也可以說是「追根究底」,按書中的話講就是「帶著記者思維去閱讀」。
我們是記者,而不是觀眾;
我們是消化它,而不是知道;
我們要疑問,而不是照單全收。
這個就是我所理解的採訪式閱讀法,也是一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採訪式學習法。
通過這種方法,我們可以能夠更好的理解文章的整個框架思維;可以更好的讀懂作者的情感走向,是褒是貶是中立;可以在一個個問題中真正將知識內化為已用,而不是蜻蜓點水般的略過,這是一項學習的元能力。
那麼採訪式學習法有哪些武功秘籍呢?來看看作者提煉凝結的精華。
二、採訪式的武功秘籍
要練好這門功夫,那就得先按照作者提煉的武功秘籍來修煉。作者提出了以下幾個關鍵點:
(一)帶著記者的思維去思考
這是作者在該環節重點提出來的,我們要把自己當成是一個記者而不是一個讀者。
我曾經有過這樣的狀態:這本書講了XX情況下要用激進型的方式來解決。嗯,好的,這個我記住了。
結果過了沒兩天,我在另外一本書上看到:另一個作者把這個方法攻擊得體無完膚。我瞬間就頭大了,到底哪個是對的,我又該怎麼回答這個問題。
看吧,如果在讀書時候不帶著思考去讀,就會出現我那樣的狀態,各種信息堆積雜亂無章,最後搞得越來越「厭學」。
而如果是帶著記者的思維去讀又會是怎樣的狀態呢?我們都知道記者很多時候就是在不斷地挖掘,挖掘更多的可能性,挖出更多的信息,是一種主動的思考方式。而讀者相對來說更多是呈現出一種「被動」狀態,而這個「被動」就是我們需要避免的。
(二)邊讀邊問
怎樣避免呢?那就是這一個主題:邊讀邊問,也就是一邊學習一邊產生疑問。這要求什麼呢?它需要我們對疑問敏感。
1、要對疑問敏感
打個比方,比如我前兩天看到的一份報告,裡面提到了「2020年手機銀行數字競爭力TOP 100」,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就此產生一些「疑問」呢?(舉例啊,這是舉例啊)
例如:這份報告是哪個調研機構做出的,公信力多少?排行榜主要依據參考哪些指標?指標的合理性怎麼樣,各自的權重比例有多高?數據來自哪裡?最終上榜的都有哪些銀行?
等等,類似這樣面對一個命題,不斷去拆解分化,追根究底直到讓自己對這個項目有更多的了解。而不是像這樣:哦,一百家啊,哪幾家在前列,哪幾家是倒數,好了,這個信息get了,過!
那就很可能今天你記住了一百家,明天也還記得五十家,下周可能就只記得自己看過這份資料。沒有深入去挖掘,主動性的產生思考,這樣得來的信息是不牢固的,很容易遺忘,也無法內化成自己的枝丫。
2、有些問題要重點關注。
當然了,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一本書或者一個項技能上的內容是非常多的,我們沒有辦法對每一個信息都做詳細深入的剖析,那樣不符合我們的節奏和效率。我們只能著重挑選一些關鍵的重要的問題來進行挖掘。
那怎麼挑選重要問題呢?作者給出了三個方向:
一是文章開篇提出的問題;二是可能有多個答案的問題;三是存在爭議的問題。
作者在開篇提出的問題一般都會緊扣本書的主題精華,搞懂了這個問題也就差不多能掌握了本書的內容,對於這樣的問題我們需要一直帶著它去貫穿到整本書的閱讀中。
有多個答案和爭議的問題,其實我們也經常看到。比如說:人類會輸給人工智慧嗎?哪個明星長得好看嗎?帥的標準又是什麼呢?類似這樣的問題,就很容易啟發觸動我們的思考,當然了前提是你願意去思考,而不是「人云亦云」。
在採訪大法的第二層練習中,作者建議我們記住一句話:每本書都有很多可疑之處。
3、是疑問而不是質問
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呢?記得奇葩說裡導師評價選手說:選手的每一句話不是在回答問題展現自己,而是在挑戰問題。
對我們來說也一樣,我們不是要質問挑戰書中的觀點,而是對它保持疑問。
質問是什麼?根據事實提出的疑問,是可以得到答案的,因為來源於事實。而疑問,是對事物保持懷疑,我們可能沒法在書中得到這一觀點的答案,但是我們可以向外拓展,在向外拓展的過程中養出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怎麼保持懷疑呢,再來舉個例子:
比如說你同事告訴你:某個客戶可能要出現危機了。
那你就要了解:為什麼你這麼認為?依據來自哪裡?
同事:財務狀態不太好。
是不是就要了解怎麼個不好法呢?哪個方面出了問題呢?是資產出問題了,還是現金流出問題了,還是哪方面呢?
等等,隨時保持懷疑的態度。
也許這樣剛開始會有點累,但是時間長了,當你養成習慣以後,很多思考都會自然而然變成你潛意識的一部分,也就能發現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得到了大幅提高!
結語:
學習能力是我們現在這社會重要的能力之一,而採訪式學習法,是對提高學習能力非常有幫助的方法,堅持一段時間就能夠看到自己的改變。
其實書中分享的不僅僅只是採訪式閱讀法,書中給我們呈現出了一個更完整的學習鏈條:假設法→採訪式→整合法→檢驗法→議論法,這是對一個問題從假設然後獲得求證最後輸出自己觀點的完整過程。
這五大步驟不管是對於想要快速提高考試能力的學生,還是想要快速掌握一項技能的職場人來說,都有非常實用且巧妙的技能。
有這方面需求的朋友建議都去讀一讀,定能收穫良多。這本書我非常喜歡,再次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