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內容來自李辛老師《兒童健康講記》的重新整理編排
左一:李辛老師
有一位40歲的女士,在一次李辛老師的課堂上想要解決自己耳鳴的問題,一般聽中文沒有問題,聽到字母類的語言就會有問題。她從小就有這個問題了,最近一年來很嚴重。自己很希望打坐,但總是靜不下來……
李辛老師說,
「你不需要助聽器,你的耳鳴是你內在的問題。」
「而且,你的神散的太厲害了。」
「恕我直言,你現在的記憶力和思維清晰度,離你最好的狀態一半都不到……」
接下來李辛老師讓大家觀察她的眼神,看看是聚的還是散的。然後讓大家看另一位和她坐在一起的女士來對比。眼神沒有光,不確定看向哪裡,感覺整個人是迷茫的,這個眼神就是相對散的。
再看皮膚是幹的,氣色是蒼白的,肌肉看起來很鬆。這也應證了她的神散。
再看她的生活狀態,從她的描述中我們大概可以了解到,她的睡眠不太好,雖然希望早睡但是實際上很難入睡。在家裡做一些翻譯的工作,偶爾會上一些課程。看手機和電腦的時間比較多。沒有工作的情況下可能會一直在電腦上看視頻。和很多人一樣,即便不需要再工作的時候,還是會陷入手機和電腦的那個旋渦裡。更重要的是,她知道自己陷入其中,卻無法抽身離開。
為什麼打坐靜不下來?李辛老師提示她,現在的重點還不是打坐,而是休息和睡覺,人太疲勞,神氣過散的時候打坐反而不太容易。能量要夠才能坐得住。
李辛老師給她講了一個自己朋友的故事。
「我原來有個好朋友,在IBM工作,是個拼命女三郎,晚睡晚起,不合理安排生活的作息。她跟我一樣大,我認識她的時候,33歲,頭髮全白了,精神很震蕩,身體也耗的很嚴重。那個時候除了生活和工作內容、比例和節奏出了問題之外,精神也處於半崩潰狀態。她想改變,下定決心暫時停下一切,跟我們一起去藏區做志願者。回來她開始轉變,兩年之後她把工作辭了,現在在北京開素食館。後來她告訴我,覺得自己活過來了。」
「在這種狀態中,我們看西醫,看中醫,扎針吃藥,任何治療的效果都會打很大的折扣。不改變自己狀態的病人,是醫藥行業投資人最喜歡的病人。因為可以讓你一周一次複診,每個月再做兩次心理諮詢,做幾個療程針灸,中藥可以吃三個月。然後你繼續過著原來的生活,心理安心了一點,因為得到了「治療」,可以仍然照著原來的路走下去。但是最後還是會走不下去……」
「當一個人能量很低的時候,就比較難把自己聚起來。所以要小心,能量低的時候容易進入一種惡性循環。越是聚不起來就越容易忘失,然後就更聚不起來,整個生命能量就一級一級掉下去,衰老和疾病也是這樣來的。」
接著李辛老師問她:
「你的這個狀態我也曾經有過,我們每個人都會經歷,而且現代大部分的人可能都處於這個狀態,所以,你能不能痛下決心,做一個改變?!」
來看具體的方法:
第一、你需要每天晚上十點鐘前熄燈睡覺。
第二、八點半以後不要碰手機,電腦。
關於電腦和手機過度使用對人的能量的幹擾,李辛老師這樣說:如果他來寫童話,他會描述每一臺電腦連接的背後有一個魔鬼。它靠著吸食人類的精魂和能量來使得自己長大。其實現實中差不多就是這樣的效果。所謂的魔鬼就是我們內心沒有平衡,過度發展的力量,不管看起來是正面的力量,還是負面的力量。只要過度的失偏了,就需要留意,所以中國傳統講「中」。
第三、如果9點以後是你自己的時間,那可能的話到戶外去散散步。
「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給自己充電的方法。道家認為月亮和夜間天地的能量對人非常重要,在有月光的夜晚,我們有時間就出去走一走,接一接天地之氣。」
「晚上天地間的能量是闔的,而白天和社會間的能量都是開的。如果你讓自己一直開,而且到了晚上應該闔你卻還在開(用電腦手機),這樣就會散掉。然後就會虛,能量變的很薄弱,生命就是這樣消耗掉的。」
「我們要跟天地聯繫,跟自然,花草,土地聯繫,這是人人都可以做到的簡單方法。我們有自然的充電場所,為什麼不去呢?哪怕沒有自己的院子,就在小區裡走一走,在馬路上走一走,看看樹,看看天,這就是在闔。這才是真正的補,比吃人參,蟲草,鹿茸什麼的好太多了。」
「改變狀態很簡單,得到自然的能量也很簡單,找個簡單的開頭,把你的圍棋受困的子往外衝一下。」
第四、背著電腦,背一瓶水,找個公園,湖邊,或者樹下,去做翻譯工作。這樣工作的時候,還能得到自然能量的支持。
「我的一個朋友是一家瑞士跨國公司的負責人,有一天他的腳腫了,很痛,不能走路,他已經支撐不住了。但因為有個重要的項目正在進行,不得不去辦公室開會。我跟他提了個建議。能不能把這幾天開會的地點移到你家旁邊的公園裡,就在草地上開會好不好?結果那一個禮拜都在草地上開會討論。他好的很快,而且他的同事也很高興。」
「你只要做到10點前睡覺,8點半以後不要用手機,接觸自然。然後你的能量就會闔回來。工作效率就會提高,到那時,你可以再去檢查你的耳鳴狀況是否一起好轉了.」
《兒童健康講記》中的一張插圖
「大樹下閒坐很舒心,20歲的時候,會忍不住心裡焦急,總想利用時間多做些事情。等到了解了四季更替、陰陽轉換的道理之後,便不再覺得閒坐是浪費時間了。」——李辛
《兒童健康講記》作者簡介:李辛,天津中醫學院心身醫學碩士,擅長方藥,針灸,靜坐和心理諮詢,具有多年中醫臨床和教學經驗。著有《Traditional Chiese Medicine: Back to the Sourse for a Modern Approach》(2013.瑞士出版)《兒童健康講記》
編輯 | 郭莎拉
相關閱讀
李辛 | 鼻息肉是寒溼處長的蘑菇
低能量的媽媽與孩子的弱視與害怕
最重要的是心——兒童健康講記讀後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