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殘疾人就業: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2020-12-13 人民網教育

原標題:關注殘疾人就業: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在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殘疾人扶貧就業種植園,幾名聾啞殘疾人在清理受損的獼猴桃支架。目前,種植園內共有21名殘疾人從事勞動,他們在這裡每月可獲得1800~2400元不等的收入。 葛傳紅攝/光明圖片

  近日,26歲的小夥子張志強致電記者,去年從安徽一所名牌大學畢業後,他就一直在找工作。由於身體二級殘疾,他不願意去招聘會求職,而選擇了網上投簡歷,這讓他的就職機會大大減少。目前,張志強在浙江溫州的一家工廠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工資卻只有1000多元,屬於工廠最低檔的工資。「幹的是管理工作,卻不能同工同酬,這不是歧視是什麼?」

  12月3日是第22個「國際殘疾人日」。目前,中國有殘疾人8300萬,處於就業年齡段的殘疾人約有3200萬,佔比接近三分之一,就業問題再次引發社會關注。

  現狀:殘疾人就業率約45%

  11月30日,由北京師範大學勞動力市場研究中心主持編寫的《2013中國勞動力市場報告》向社會發布。該報告指出,2007年至2012年,殘疾人就業率穩中有升,就業率維持在45%左右。而2006年第二次殘疾人抽樣調查數據表明,15歲及以上殘疾人口就業比例為31.02%。

  不過與此同時,殘疾人就業仍存在諸多問題:中國城鎮尚有近1/3處於就業年齡段的殘疾人未能就業,登記失業率遠高於社會平均水平;殘疾人就業地區差異明顯,不同殘疾類別就業也不平衡;就業質量包括工資收入、社會保障水平較低、工作穩定性較差;殘疾人整體素質和就業能力較弱等。

  「殘疾人就業目前存在著就業規模小、就業層次低、就業穩定性差等多方面的問題。」在報告主持人、北京師範大學勞動力市場研究中心主任賴德勝看來,這既有社會、企業對於殘疾人認識不足、存在歧視的原因,也有殘疾人自身適應社會、融入社會的問題,還有政策不到位,或者執行力度不夠等問題,「特別是一些公共政策方面,忽略了殘疾人的盲點還有一些,亟待完善。」

  此外,該報告稱殘疾人就業形式也日趨多樣化。2010年前殘疾人就業形式以集中就業、按比例就業和個體就業為主,2011年後公益性崗位就業、輔助性就業、居家就業、網上就業等逐漸湧現,從事電商工作的殘疾人比例不斷加大。

  問題:企業與殘疾人信息不對稱

  近期記者調查發現,一些地方舉辦的殘疾人大中專專場招聘會上,數十家企業拿出了數百個崗位,殘疾人報名也很踴躍,最終達成意向的達到了百餘人。但是根據跟蹤統計,最後落實的只有十幾個人。

  「在就業信息方面,存在著企業與殘疾人之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一方面殘疾人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另一方面部分企業也招不到合適的殘疾人。」賴德勝說,「最適合殘疾人就業的崗位是文員、速記等工作,但是這些白領崗位,企業並不一定願意提供給殘疾人。」

  「促進殘疾人就業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在當前由市場起決定作用的勞動力市場中,研究如何使殘疾人提高能力、融入市場,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大課題。」中國勞動保障科學研究院院長劉燕斌指出。

  針對企業不願意接收殘疾人,以及福利企業萎縮的問題,國務院研究室社會發展司副司長喬尚奎建議,解決問題的關鍵是加大退稅優惠政策出臺,加強退稅制度實施,對現有接納殘疾人就業的企業提供更多相關的政策優惠,引導更多企業參與崗位提供,真正讓企業覺得他們不是個「包袱」。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理事長程凱則提議,要建立各類用人單位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情況的公示制度,同時為殘疾人提供個性化、小型化、機動性的專門就業輔導。

  意義:社會公平的集中體現

  報告數據顯示,2008年至2012年來,全國有3.5萬名殘疾人被普通高等院校錄取,5296名殘疾人進入特殊教育學院學習。擁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殘疾人比例由2007年的0.9%增至2012年1.5%,接受高等教育的殘疾人比例正在不斷擴大。

  「殘疾人也是一種重要的人力資源,應儘早採取得當措施,以較低成本和較快速度實現殘疾人高質量就業。」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車偉認為,目前對於殘疾人的技能培訓不對口,除了技能和崗位培訓,還要在職業心理等方面加強培訓,讓殘疾人更好地適應各類工作環境。

  中國殘疾人聯合會教育就業部副主任解宏德表示,為了減少社會歧視增強殘疾人的社會適應能力,目前全國已經建立了各級殘疾人就業服務機構3094個,就業服務不斷向基層延伸。過去5年共有376萬城鄉殘疾人得到了各類職業教育和實用技術培訓,有將近50萬人次取得了各類職業資格證書。

  人社部就業促進司副司長尹建堃認為,促進殘疾人就業是社會公平的體現,首先要營造好的環境,讓殘疾人融入主流社會;其次要促進政策的公平和落實,大力推動網絡就業和按比例就業;第三應加強職業技術培訓,提升殘疾人就業能力;此外做到公共服務和專業化服務相結合,政府可以委託專業機構,為殘疾人提供更加專業化的服務。

  「實踐證明,經過培訓,殘疾人能夠掌握就業技能,在一些領域,如盲人按摩等,能夠做得更好;要求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安排不了則需繳納保障金,是用法律和經濟手段促進用人單位履行社會責任,無可厚非;在市場競爭就業中,對困難群體給予扶助,是市場經濟國家的通行做法,是社會公平和人道主義的集中體現。」尹建堃說。(本報記者 邱 玥)

(來源:光明日報)

相關焦點

  • 幫殘疾人融入社會,我們還需做些什麼?
    新華社北京5月21日電  題:幫殘疾人融入社會,我們還需做些什麼?  新華社記者  2017年五月的第3個周日,是全國助殘日。對殘疾人這一特殊群體來說,雖然仍有些煩心的事,但社會各界也一直在努力幫助他們,使他們更好地享受到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成果。
  • 國際殘疾人日|關愛特殊人群 我們可以做些什麼?
    在日常生活中殘疾群體更容易遭遇歧視和偏見,他們面臨著包括孤獨、汙名化、遭到歧視和忽略等在內的諸多障礙,無法獲得平等的對待和參與社會的權利,經常難以享受到普通人所享有的教育、保障、就業及其他基本社會服務。
  • 多政策扶持,多形式就業,杭州正在打通殘疾人「就業創業」路上的...
    小時候我想做畫家,長大以後想開個小動物收容所,現在希望好好完成份內工作,多做些公益。」夢想是什麼?小毛不假思索。這個在西子湖畔出生長大的姑娘,個子一直比別人矮一截。「讓我唯一感覺不太方便的是體育課,同學們能拿『優』,我只有『良』,但我的學習成績一直在班裡數一數二。」
  • 浙江天台:黨代表助力殘疾人「在家就業」
    「多虧了黨代表翁頌陽幫我們提供來料加工的機會,防疫期間我們在家就能就業,覺得日子有奔頭了……」近日,在浙江天台南屏鄉永福村,有一個身影穿梭在各家殘疾戶之間,指導殘疾人來料加工,這個身影就是縣黨代表翁頌陽,他也是永福村的黨支部書記。
  • 面對虐童,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10月27日,遼寧撫順6歲女童被生母及男友虐待一事引發網友關注。據媒體報導,小女孩父母離異,2020年元旦時生父將其交給生母。小女孩說,在與生母及其男友共同生活的幾個月裡,遭遇了鐵鉗拔牙、火燒嘴唇、滾水澆頭、掰斷胳膊等虐待。曾經活潑可愛的她住進了ICU病房中,遍體鱗傷、奄奄一息。
  • 全國助殘日——我們能為殘疾人做點什麼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有一些人,本來和我們的生命一樣,因為種種原因,他們成為了我們生活中更需要幫助和保護的人群。他們中的很多人,都不喜歡別人拿「殘疾人」來稱呼他們,所以,我們作為普通的民眾,更應該尊重他們,敬畏他們。馬上,屬於他們的一個節日到了,我們能為他們做點什麼呢?拒絕歧視。不知道怎麼呢,總有一些人看殘疾人的眼光很不一樣。不論你以前有沒有,請放棄掉你內心裡的這種想法。
  • 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丨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怎麼算?
    用人單位錄用殘疾人為在編人員或依法與就業年齡段內的殘疾人籤訂1年以上(含1年)勞動合同(服務協議)從事勞動的,且實際支付的工資不低於當地最低工資標準,並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方可計入用人單位所安排的殘疾人就業人數。快助提醒您:用人單位在職職工數、實際安排殘疾人就業人數都是以籤訂的勞動合同為準。
  • 殘疾人在家做手工活掙錢,足不出戶也可以就業
    殘疾人在家做手工活掙錢,足不出戶也可以就業 2020-08-31 06:19
  • 在部分福利廠裡,殘疾人工資比健康人低一半,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歡迎來到「小劉說奇聞」,帶你了解更多最新資訊,如果想持續了解最新資訊,請點擊右上方「+」關注我哦!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在部分福利廠裡,殘疾人工資比健康人低一半,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在部分福利廠裡,殘疾人工資比健康人低一半,那就要根據我們的崗位安排、工作時間、工作量的安排來判斷。
  • 殘疾人加盟文化產業圓了「就業夢」
    今年,市殘聯將探索發展殘疾人文化產業,作為2015年全市殘聯繫統實施的15項亮點工作之一,就是旨在探索殘疾人廣泛參與文化產業的渠道,打造、扶持有特色的文化產業基地或產業鏈,幫助更多殘疾人實現創業就業。  作為我市首家殘疾人文化產業培訓就業基地——平陰綠澤畫院是集石雕、油畫培訓,實習和就業為一體,為殘疾人打造的一條培訓就業直通車。在綠澤畫院,殘疾人實現了體面就業、穩定就業。
  • 殘疾人就業有哪幾種形式?為什麼施行分散按比例就業制度?
    據中國殘聯的數據統計,截止至2017年底,在全國建立檔案的貧困人口中,殘疾人有281萬,約佔10%,並且貧困殘疾人佔貧困人口的比例還呈逐年上升之勢。國家高度重視,並且多次對貧困殘疾人脫貧工作做出重要的指示「殘疾人是一個特殊困難的群體,需要格外關心、格外關注」。
  • 愛幫商城,為殘疾人插上一雙翅膀
    「從去年5月份開始,愛幫團隊在全省11地市範圍內篩選殘疾人手工藝、非遺產品。」網站負責人丁玉坤介紹說。 據了解,為讓「網際網路+」成為引領殘疾人創業就業的重要驅動力量,河北省近幾年接連出臺電子商務助殘扶貧實施方案,在全省開展殘疾人網際網路就業服務工作,示範、引導全省各級殘聯組織通過培訓、指導、扶持等措施,幫助殘疾人實現網際網路就業(創業)。
  • 當我們身心疲憊,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她想改變,下定決心暫時停下一切,跟我們一起去藏區做志願者。回來她開始轉變,兩年之後她把工作辭了,現在在北京開素食館。後來她告訴我,覺得自己活過來了。」「在這種狀態中,我們看西醫,看中醫,扎針吃藥,任何治療的效果都會打很大的折扣。不改變自己狀態的病人,是醫藥行業投資人最喜歡的病人。因為可以讓你一周一次複診,每個月再做兩次心理諮詢,做幾個療程針灸,中藥可以吃三個月。
  • 浙江殘疾人就業迎來新政
    《意見》就全面增進社會支持,更好保障殘疾人就業,大力提升殘疾人就業質量等出臺了一系列新政策新舉措。《意見》提出,要加大對用人單位安排殘疾人就業的扶持激勵力度,將勞動年齡段內有勞動能力和就業意願的未就業持證殘疾人認定為就業困難人員,按規定落實各項就業扶持政策;加大對超比例安置單位的獎勵政策落實力度,對超比例安置殘疾人就業的企業,每多安置1人,每年按不低於當地4個月最低工資的標準予以獎勵。《意見》還鼓勵用人單位設置殘疾人就業崗位,提升殘疾人就業質量。
  • 殘疾人的福利來了:今後可實現居家康復,在家就業!
    今天2018年全市殘聯工作會上透露到,本市將試點殘疾人居家康復服務定製化,多渠道實現殘疾人居家就業。今年,本市將為5000名有康復需求的成年殘疾人提供居家康複試點服務,市殘聯理事長吳文彥介紹說:比如說他需要站立的服務、按摩服務,每一個人都是不一樣的,都是個性化的,這種服務完善的話,我們明年會把這種專項的服務變成一個普惠制的。
  • 關於2019年河南省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審核 及申報繳納殘疾人就業...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殘疾人就業條例》《河南省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辦法》和《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徵收使用管理辦法》等規定,現將2019年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審核及殘疾人就業保障金(以下簡稱「殘保金」)申報繳納工作的有關事項公告如下:    一、審核、申報單位    凡本省行政區的機關、團體、企業
  • 面對失能失智的老人,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失智症是難以醫治的,但我們是可以用科學的護理來控制症狀。其實患老人失智症病人,他們的症狀,也不是每個人都一樣的。要知道認知症的老人也非常的可愛,自尊心也是很強的。但如果和他們溝通好的話,是能和老人做朋友的。
  • 深圳殘疾人就業向高端技能方向轉型
    深圳大學校長李清泉說,該校始終關注殘障群體多元化需求,將整合全校資源,在人員、經費、場地等方面大力支持研究中心(基地)建設。 據悉,深圳大學在殘障研究方面已擁有三支高水平專業團隊:一是殘障與公益研究院院長周林剛領銜的殘障理論與政策研究團隊,近20年來已完成了50多項有關殘障的重要科研項目,發表論文論著50多篇(部),參與起草殘疾人事業政策文件30多項。
  • 除了補鈣,預防骨質疏鬆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除了補鈣,預防骨質疏鬆我們還能做些什麼? [山東省立醫院袁林] 長久以來,不少人都把補鈣當成是預防骨質疏鬆的唯一措施,事實上,鈣攝入充足,同時補充足量維生素D幫助吸收,的確有助於幫助鈣吸收,預防骨質疏鬆的發生。
  • 保障殘疾人就業和託養 泉州提前發放相關補助
    臺海網7月9日訊 據泉州網報導 「縣殘聯發放的5000元創業補助款已到帳了,地裡的黃姜正要施肥,我可以多買點肥料來下地,讓姜長得更好些。」近日,泉州市德化縣國寶鄉佛嶺村殘疾人低保戶葉炳成說,今年種了四五畝黃姜,有了創業補助款的幫忙,相信會有個好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