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藝青年是怎么喝茶的?日本抹茶也源於它

2020-12-23 澎湃新聞

宋代文藝青年是怎么喝茶的?日本抹茶也源於它

2018-09-22 21: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抱歉!
您的瀏覽器可能不支持此視頻播放器,請用更高版本的瀏覽器試試!

憑藉對史上第一藝術皇帝宋徽宗所著《大觀茶論》的研究摸索,王東終將千年前的中國第一茶文化——「大宋點茶」精彩再現……(05:33)

最城市 | 一方水土·一方人

原創城市影像—第11期

1065年,又是一個春天

28歲的蘇東坡發了這樣一條朋友圈

「今日踏青,偶遇大咖蔡襄,欣喜若狂

邀之於惠山寺鬥茶

蔡公之點茶,茶餑沫銀白如雪

經久不消,吾不如他甚多

願賭服輸,特作詩一首:

蟹眼已過魚眼生,颼颼欲作松風鳴。

蒙草出磨細珠落,盼轉堯甌飛雪輕。

銀瓶瀉湯誇第二,未識古人煎水意。」

誰知,一石激起千層浪

寥寥數語,引發朋友圈無數重量級評論

蘇轍:哥,雄起!雄起啊!

曾布:納尼?你遇見蔡大家啦?

還鬥茶?蒼天啊,好激動……

司馬光:哼,當朝,鬥茶之技能勝蔡老兒者,不過一手之數!我算其一!

王安石:樓上的好像還差點火候,不信咱倆鬥鬥!

沈括:還是自然科學博大精深……

宋英宗趙曙:高牆之內,望惠山寺上

點茶之鬥,眾愛卿,算朕一份!

平日裡一個個嚴肅的朝堂牛人瞬間沸騰

在點茶這件事上,誰也不願置身事外

原因無他,這可算是風行鼎盛宋朝幾百年

時尚時尚最時尚的品味追求了!

王東|宋代茶藝非遺傳承人

Made in 開封

1

俗話說: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

對於中國老百姓來說

提起茶這事,那可要上升到民生高度

它不僅是助消化保健康的大眾養生必需品

更是擔負起家家戶戶廳堂之上

招待客人的面子工程,責任重大!

在那個繁花似錦的燦爛年代

上至達官貴人,下到黎民百姓

都在追求一種雅致詩意生活

難道喝茶只能是一件民生俗事?

在驕傲的宋朝子民眼裡,當然不可以!

於是,宋人別出心裁

再一次創造出了巔峰文化——點茶!

「焚香、點茶、掛畫、插花,四般閒事」

從此,有了宋人四雅

從此,便出現了可以拿來鬥的茶

從此,點茶就成了文人騷客、達官貴族們

競相追捧的潮流生活方式!

宋人點茶

講究七次注水,七次擊拂,來擊打茶湯

沫餑潔白,雲頭雨腳,湯花咬盞,美到幽玄

令人不由感嘆:玩兒的不土……

高雅如斯的點茶

也只有在這個時代,才會被創造出來

原因不外乎兩個字:燒錢!

歐陽修曾感嘆點茶所用的龍鳳團茶

「這小龍鳳團茶,其品絕精

凡二十餅重一斤,每餅值金二兩。」

據記載,宋朝都城開封

GDP佔了當時世界的47.9%,也就是說

在那個年代,世界上一半錢,都在開封

不得不說,有錢才能任性啊

怪不得連大遼皇帝耶律宏基也由衷感嘆

「來世願作宋朝人!」

不管是點茶本身的高雅講究

還是創造出這極品茶藝宋朝盛世

都值得我們由衷為祖先點讚!

「宋代的富有,其實是我們手工業的發達

當年宋人被遼國人親切稱為『籠袖驕民』

抄著袖子,手放在袖筒裡面

是世界上最驕傲的人。」

2

相傳,北宋淨慈寺,有位南屏謙師

擅長點茶,手法高超

他聽說蘇東坡來杭州上任知州

於是親自來為偶像東坡先生點茶

技法精妙,茶湯醇香,非同一般

蘇東坡大呼過癮,當場詩興大發

「道人曉出南屏山,來試點茶三昧手。

忽驚午盞兔毫斑,打作春甕鵝兒酒。」

從此,「點茶三昧手」就成了茶藝高超的讚譽

作為風靡宋朝幾百年的時尚生活方式。

點茶的盛行

離不開一群廣告能力出眾的鐵粉支持

蘇東坡的弟弟蘇轍,就是一位堅挺的點茶迷!

「獨坐南齋久,忘家似出家。

香菸穠作穗,茶麵結成花。」

他泡的茶濃淡適中,茶湯堆起厚厚的泡沫

泡沫上還能泛出漂亮的花紋

算得上品味純正的點茶達人!

一眾粉絲中,廣告力度貢獻最大的

還數歷史上那錯跑進皇帝片場的藝術家宋徽宗

做為古往今來的頭號茶粉

這位皇帝哥哥特地寫了一本書

來證明自己一顆丹心向茶道

《大觀茶論》

真可謂千百年來最強點茶廣告!

很多人不禁會問

為什麼這麼多牛人大儒都對點茶趨之若鶩

難道就是因為宋朝人安逸的生活裡

需要一些些小折騰?

「點茶——運筅、擊拂的過程

是在追求一種無為的空間,這種無為的空間

就是我們今天所說的旁若無人

只有你和茶的對話,在一次次的擊打中

來磨練控制自己的心境

所以,宋代茶藝最高的境界就是修心。」

宋代抹茶器

茶道的最終目的

竟是為了心境磨練

以茶悟道,運筅擊拂而打磨心念

想必這才是智慧的宋人沉醉點茶的最終目的。

3

中國的經典文化,總是能影響世界

宋代點茶當然也不例外

為大家所熟知的日本抹茶

也正是源自宋朝的茶道

就連日本茶道中遵循的「茶禪一味」觀念

也是產生於宋代

寫下這四個大字的

正是兩宋之際赫赫有名的高僧克勤禪師

他的真跡在南宋時被日本茶道的開山鼻祖

榮西高僧帶回東瀛

一直到現在

仍然作為鎮寺之寶珍藏在奈良大德寺。

宋代龍形茶碾 

點茶文化,歷經千年

宋人本來之意,就是把玄思融入日常

茶事也不外如此

品茶中思考人生

追求清雅脫俗、淡泊悠遠的精神世界

煉就深沉內斂的性格

這是前人留下的品茶之道

也是我們後人需要延續和發揚的茶中精髓。

那個傳奇的朝代離我們已經久遠

曾經的光環也早已淡去

宋人留下的財富

除了各種登峰造極的藝術留存

更有價值的,

也許就是中華民族一代代傳下的智慧驕傲吧。

「當我觸碰到開封的飲茶文化

我覺得我作為一個開封人

非常非常的驕傲

因為當年的中國第一茶在開封

中國第一茶文化在開封

作為一個開封人

應該為家鄉做一點有意義的事!」

本文視頻影像、文字、圖片均由『最城市THECITY』原創,轉載須經該微信公眾號授權

關鍵詞 >> 大宋點茶,開封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47)

相關焦點

  • 抹茶是怎麼做出來的?它是怎麼變得如此受歡迎的?
    提起抹茶,我們每個人都不陌生。它已經深入到了大街小巷日常食品的方方面面之中,不管是小吃、零食、菜品還是護膚品中,都可以看到抹茶的身影。它不僅名字聽起來很文藝,而且食材本身的顏色也很討人喜歡,清新十足,看起來總是比紅茶烏龍茶等要更加誘人一點。
  • 大家都知道日本抹茶,但你知道日本抹茶源自中國宋代的點茶嗎?
    中國傳統的宋代點茶與日本抹茶的淵源宋代是中國歷史上茶文化興盛的一個朝代,飲茶之法以點茶為主。抹茶是南宋時期日本禪師榮西傳到日本,從而衍生出日本的茶道文化。宋代點茶是將團餅經炭火炙烤後將茶碾磨成粉,再用篩羅分篩出最細膩的茶粉投入茶盞中。用沸水衝點,用茶筅快速擊打,使茶與水充分交融並使茶盞中出現大量白色茶沫為止。
  • 抹茶源於中國,是真的嗎?
    說到抹茶,很多人腦中第一反應是日本,經此形成的日本「抹茶道」,帶著一種精緻與令人肅然起敬的儀式感,匯成了獨特的日本茶文化。不過,在一些中國古代影視作品中我們也不難看到「抹茶道」的身影,有人說抹茶是由中國發源來的,此話確實不假,但你知道在中國古代它是怎樣存在的嗎?
  • 日本抹茶的前世今生~
    記得前些日子麥當勞的抹茶味甜筒剛出來時候,我跑去麥當勞問過四次,每次都說還沒開始販售……抹茶這個和日本頗有些聯繫的名字,關聯著她的又有什麼樣的故事?它如何而來,而今又變成了什麼模樣?關於抹茶的小介紹抹茶是綠茶的一種。
  • 相撲、和服、木屐和抹茶,日本的這些國粹竟都源於中國
    吳服源於三國時期的東吳,日本同吳國的商貿往來中引進了吳人的服飾稱為吳服(與東吳的貿易對於日本的語言形成也產生了很大影響,今天的一些日語發音與吳語方言發音仍有相似)。在盛唐時期日本又借鑑唐朝的服飾色彩對吳服加以改進,發展傳承至今天,終成國粹。
  • 抹茶屬於日本?他實際上來自中國的歷史,這必須是已知的
    除此之外,另一種傳統的茶類產品在年輕人中尤為著名,而這個在糖果和飲料中特別著名的「舶來品」自然就是著名的抹茶。說到抹茶的味道,這種略帶苦味的回甘帶有茶香茶類與其他傳統的茶類沒有太大區別,很容易感覺到他只是磨成粉末綠茶。事實上雖然抹茶確實是由綠茶製成的,但其生產方法並不是簡單的殺青碾磨,就像煮白菜不是用開水煮的一樣。
  • 採春茶了,為啥同樣是綠茶,我們泡著喝,隔壁日本卻做成了抹茶?
    公元760年,陸羽就寫出了茶經,茶這味飲料源於中國,是有可靠考證的事實。只不過,我們的老祖宗喝茶,還欣賞不了茶葉原汁原味的苦澀清香,還要在茶中加上桂皮花椒等香料,米粥牛奶等輔料,糖鹽等調味料,以掩蓋苦澀的味道。
  • 抹茶控速來!讓你看了就流口水
    世界抹茶在日本,日本抹茶在京都,京都抹茶在宇治!抹茶的發展史說到抹茶大家肯定以為抹茶就是日本傳到中國的,那就大錯特錯了,怎麼可以這麼不自覺的忘記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中國的茶道可是精彩的很,沒錯,抹茶就是發源於中國,傳到日本。抹茶最開始是發源於中國隋朝,當時楊堅把隋朝治理得空前繁華,自然皇親國戚們開始想成為一個文藝青年(好前衛的想法),喝茶吟詩最好不過了。
  • 日本抹茶裡的中國往事丨原創
    無論怎麼迴避,我們總會和茶打上照面。喝茶,就要有茶器,茶杯茶碗是少不了的,但國內「名家名工」的水太深,買錯事小,買貴有失體面。後來無意將目光望向東瀛,畢竟日本也是懂茶的,入手的第一個日式茶器是佐佐木昭樂的黑樂碗,大概產自上世紀80年代。茶碗上寫著「我很懶」,在茶碗的小孔裡,堵滿了幹透的抹茶粉,怎麼也刷不掉,這就是說前主人在用完以後沒有仔細刷洗。
  • 抹茶是什麼茶,與普通綠茶粉有什麼區別?
    說起抹茶可能大家都不陌生,市場上有很多相關產品,比如抹茶冰淇淋、抹茶糕點等,而且這些加了抹茶的食物往往能賣個好價錢。究其原因就是抹茶的製造成本比較高,也就是說,抹茶比較貴。也有人說,抹茶粉不就是綠茶粉嗎?把綠茶磨成粉,怎麼就提升了價格?
  • 日本的抹茶和煎茶
    日本的飲茶習俗是從中國傳過去的,最早大概是在唐朝的時候,至今已經有了上千年的歷史。提到日本與中國茶的關係,將南宋的「抹茶」傳入日本的是鎌倉時代的榮西禪師;將明代的「煎茶」傳入日本的是江戶初期的隱元禪師。
  • 了解日本的綠茶粉——抹茶
    雖然有些人可能認為綠色粉末是髖關節世界性人士或健康意識嬉皮士最喜歡的東西,但其他人已經為自己喝了抹茶。雖然這種飲料只是西方人現在的飲食計劃中的一部分,但在日本,每臺自動售貨機都可以買到冷熱的抹茶茶,沒人會三思而後行。但是,抹茶不僅以茶的形式存在。
  • 宋代點茶,影響中外茶界的重要飲茶技法
    著有《大觀茶論》的宋代皇帝徽宗,便是一位點茶高手。由上及下的推動,帶動了整個宋代社會對茶的喜愛與痴迷。(一)點茶步驟詳解說到對點茶步驟的記載,就不得不提到另外一位宋代大家——蔡襄。除了日常喝茶,宋代更是發展出了「鬥茶」,成為文人墨客們日常消遣的活動。鬥茶,需要參與者對茶的特點,水的特點都有深刻的了解,同時還要具有極高的點茶技法。而鬥茶中的茶百戲更是令人驚嘆,僅用茶與水,便能在在茶湯中顯示出一幅畫作,可以稱得上驚豔。
  • 來塊抹茶蔓越莓餅乾,體驗文藝女青年的小確幸!
    作為一個抹茶控,在甜品店裡首選的就是抹茶口味,從抹茶糯米餈到抹茶蛋糕卷;從抹茶巧克力到抹茶拿鐵;從抹茶千層到抹茶和果子每一樣都愛到不行,真的被這樣的綠色迷幻劑迷的神魂顛倒。除了色澤清淺動人,抹茶粉還能促進脂肪燃燒,調節腸道健康,讓你在瘦身變美的道路上快人一步,雖然這條路且長且遠,但是堅持一下一定會有意想不到的驚喜。好啦,如何成為一個氣質出眾的女神從做抹茶蔓越莓餅乾開始吧,據說文藝女青年都是灰常擅長做烘焙的呦。
  • 點茶與日本抹茶的關係
    某部電視劇裡出現了一幕類似於日本抹茶的場景,但其實那是我國宋代的茶藝——「點茶」。有的網友看劇的時候覺得風格偏向日系風,但其實有很多人忘記了日本的文化是由中國傳過去的。抹茶起源於隋朝,在唐宋時期達到頂峰,特別在宋朝,已經有了完整的寺院抹茶茶道(點茶)。九世紀末抹茶隨日本遣唐使進入日本,點茶被島國人民所接受並推崇,發揚光大成為今天的日本茶道。然在明朝以來,中國開始流行用茶葉泡湯棄渣的喝法,傳統茶磨也隨之絕跡。茶興於唐,盛於宋。
  • 抹茶來自於日本!抹茶就是綠茶粉?你可能誤解它了
    抹茶在古代稱之為"末茶",有人以為抹茶只是綠茶粉而已,那你就大錯特錯啦!製作抹茶不僅在茶樹的選擇上更為嚴苛,而且製作工藝十分複雜,製作基本步驟有十幾道,營養價值也是綠茶粉所遠遠不及的。當然,其價格也更加昂貴。
  • 日本:抹茶聞香的宇治河兩岸
    日本的京都和奈良都是當年日本經濟和文化繁榮發達的古都,而宇治市則是連接這兩座城市的橋梁和通道,因此她也左右逢源承接了兩地經濟和文化的精華。宇治人傑地靈,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環境生產的抹茶享譽世界。有了茶就有了欣賞茶的達官貴人和名人雅士。
  • 抹茶口味風靡全世界,日本綠茶產業看到了希望?
    來源:環球時報【環球時報駐日本、法國特約記者 黃文煒 董銘】從抹茶冰淇淋、抹茶蛋糕到抹茶巧克力,抹茶這種特殊的東方口味正在全世界範圍內流行,這或將拯救本土市場逐漸萎縮的日本綠茶產業。據法新社28日報導,位於日本中部的鈴木茶店,原本只是一個靠手工攪拌茶粉的本土小店,如今每年要向美國、歐洲、非洲、亞洲和中東出口30噸綠茶。據日本官方統計,該國去年對外出口了5000噸綠茶,是20年前的10倍,主要目的地是美國;與此同時,日本本土的綠茶飲用量卻在減少,從2001年每戶1174克下降到2015年每戶884克,說明真正喝茶的日本人越來越少了。
  • 日本茶道體驗:一期一會,喝一碗一生一次的抹茶
    而說到要體驗日本文化的話,小編認為最不該錯過的大概就是來一場日本茶道體驗,喝一碗只為你一人而沏的茶。▋日本茶道小知識作為日本傳統文化之一的日本茶道經過多年的發展分為各種不同的流派,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千家」,即表千家、裡千家及武者小路千家,當中又以裡千家最為活躍。
  • 末茶和抹茶,末茶為何能在日本保留並發展成今天抹茶?
    相信有許多剛入茶圈的茶友們,可能對於「末茶」和「抹茶」的概念並不是那麼明白。什麼是末茶呢?其實今日的抹茶,在根源上,本就是末茶,同根同源。在最初時,末茶指的是製成細末的茶磚。所以,末茶在一開始並非是特指某一種茶,而是茶的一種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