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的2019,流量向善能否美好如初?

2020-12-12 驅動中國
  • 來源: 驅動號 作者: 龍飛   2019-03-22/10:40
  • 談到拼多多,或許給很多人帶來的總是那麼不樂觀的印象,就在很多不看好的情況下,拼多多卻用傲嬌的成績打了很多人的臉。

    從拼多多發布的第四季度及2018年全年的財報來看,2018年,拼多多平臺GMV達4716億元,同比增長234%;平臺年度活躍買家數達4.185億,較2017年同期勁增1.737億。能夠在如今這種市場環境中保持GMV成倍數增長,這是遠遠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

    根據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網上零售總額同比增長23.9%。而從拼多多的增速來看,拼多多的GMV增速10倍於行業平均水平,這種速度讓人不得不驚嘆,但究其原因拼多多背後蘊含著怎樣的商業價值呢?

    擺陣心態 把最好的價格留給最好的產品

    對於拼多多來說,其實很多人會用一次不好的購物體驗排斥整個品牌價值,這在網購圈其實是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拼多多這種專門打便宜模式的電商平臺,其實更會給很多消費者留下缺口,畢竟價格和產品在很多消費者心理更像是一種天枰的關係,有一方失去平衡都會影響用戶對其價值的質疑。

    儘管拼多多是一種以拼購模式存活的電商新形態,但這並不代表產品就會失去其應有的價值,如果說你想用更少的錢買到你心理預期的品牌產品,這顯然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理智的,因為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尤其是對於資本社會的商家們,他們絕不會如此善意的任你宰割,所以,對於拼多多而言,從用戶角度來說,我們也應該有個更為清晰的認識,如果產品價值與價格的幅度過大,你心理預留的失望值也會增加,這是一個很顯像的購物標準。

    之前的淘寶是這樣,京東是這樣,如今的拼多多也是這樣,對於看不到實物的購物過程,如果你把產品價格再下放到一個沒有底線的境地,那對於其品牌價值本身就是一個不公平的賽制,所以對於拼多多來說,我們不應該一棒子打死,更多的是在於你如何選擇產品和價格的這桿秤。

    以「便宜」入局 靠「模式」致勝

    如果說「便宜」是拼多多的一把刀的話,那拼多多的模式就是助推其插入網購腹地的磨刀石。

    財報數據顯示,就年度活躍用戶數而言,拼多多在2018第二季度首次超越京東,並在2018全年共收割4.2億活躍買家,遠遠超過京東的3.1億;而在2017年,京東的年度活躍用戶有2.9億,彼時的拼多多只有2.4億。這意味著,在這一年時間裡,京東新增活躍用戶數大約只有拼多多的十分之一。

    當然了,拼多多的用戶量之所以可以擴展如此之快,原因在於拼多多初期將很大精力放在買家的增長上。在淘寶、京東甚至是網易將中國電商市場瓜分得所剩無幾的情況下,拼多多找到了一種病毒式地增長方式——在微信社交平臺上做拼團,即一個人向她的好友發起拼團,隨即有可能帶來數個新用戶,這種模式在增長模型中叫「裂變」,一個用戶裂變出多個用戶,增長驚人。

    而且,從拼多多的發展進程看來,黃崢似乎看得比誰都通透。從PC到移動網際網路,他看到的是一個巨大的市場機會:「移動網際網路未必是用戶的下沉,而是用戶拉平了,它讓最廣大的中國老百姓擁有了和一線城市一樣信息獲取的能力和交易能力,這是PC時代做不到的」。「只有北京五環內的人才會說移動網際網路第三波人口帶來的是下沉人群,拼多多關注的是中國最廣大的老百姓。」

    C2M全面爆發 助推流量落地升溫

    馬克思《資本論》中有這麼一句話,資本原始積累始的血腥史充分證實:「資本來到世間,從頭到腳,每個毛孔都滴著血和骯髒的東西」。

    對於現階段的拼多多來說,可以說已經完成了其資本的原始積累,但想要讓拼多多有更高維度的品牌升級,顯然在移動網際網路流量增長放緩的空間是不可能的,所以,拼多多必須借用自己的用戶流量優勢做技術突圍。

    為此,黃崢特意請來了百度的技術人才陸奇,作為將百度帶上市值新高峰的人,陸奇在技術體系甚至整個網際網路行業中都擁有不容忽視的實力和影響力。作為AI領域領軍人物,由陸奇來掌舵拼多多的技術顧問委員會,不僅拼多多可以擁有更加穩定、安全的技術體系來為用戶服務,同時還可能會讓拼多多在內容差異化、個性化方面形成競爭優勢。

    隨著越來越多的用戶使用拼多多,在陸奇博士的帶領下,拼多多的AI引擎一定會可以滿足用戶不斷演化的深層次、多樣性的需求,從而構建一個在技術體系方面的護城河。

    而且前段時間,拼多多對外宣布還推出了「新品牌計劃」,要扶持1000家各行業的中小微企業,幫助它們「更有效地觸達消費者,以最低成本培育品牌」。該計劃首批試水20家工廠,包括家衛士、潮州松發陶瓷、浙江三禾廚具等,這些企業說白了都是某些國內外知名品牌背後的代工者,生產質量過硬但幾乎毫無品牌可言。通過這種「新品牌計劃」可以說讓拼多多有了自有的供貨基地,在價格較低的情況下,讓消費者可以買到同等價值不同品牌的產品,而且藉助拼多多自有的流量優勢形成C2M定製化,這樣的話就可以把需求側、供給側、平臺方三方的相互信任建立起來

    不過,C2M是阿里、京東、網易等巨頭近幾年都熱衷的領域,拼多多的「新品牌計劃」亦是典型的C2M模式,但從「通過對需求側的改革,來推動供給側的改革」來看,拼多多把它玩得更深入了些,C2M在拼多多身上落地,還頗具「氣質相投」的意味。

    當然了,好的流量自然不會缺少好的跟隨者,面對競品的紛紛模仿,黃崢說:「我們注意到有更多的公司開始關注中小城市的市場,也在試圖模仿拼多多的業務模式,我認為競爭對手開展相應的業務會把這個市場做大。另外,對於中小城市的關注越多,就會越加削弱這些城市線下交易的規模,而此前線下交易是這些地方主要的交易渠道,結果是會有更為健康的消費增長。因為拼多多大多數的用戶都來自中小城市,我們的業務就是為了迎合這些的需求,通過有趣和社交的購物方式,提供物美價廉的商品,我們期待從這個市場中獲益。」

    當下創業環境不同以往,很難像過去那樣找到一個好機會,然後跑馬圈地迅速擴張。持久戰的輸與贏,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創始人的認知邊界,對於黃崢來說,拼多多的蛻變或許才剛剛開始!

    相關焦點

    • 特斯拉拼多多「拼團」爭執背後,汽車消費如何借力線上流量
      近日,拼多多平臺新上線了一款「特斯拉model3 2019款標準續航後驅升級版黑色」產品。據平臺信息,該車官方指導價為29.18萬元,而拼多多上的拼團價格僅為25.18萬元,5件即可成團,該產品將在7月26日零點開搶。
    • 拼多多深度報告:從供給側看拼多多的優勢、競爭與增長
      2019 年 6 月,拼多多副總裁井然在「新品牌計劃」長三角溝通會上表示,2019 年 1 月 至 6 月,拼多多共計推出 1200 餘款代表行業極致的定製化產品,累積訂單量超過 5700 萬件。僅 618 期間,平臺定製化產品訂單量超過 900 萬單。
    • 拼多多,還能拼多久?
      2018年7月,拼多多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商城上劣質山寨產品的爭議,在社會上引起了巨大的質疑與討論。  2年後的2020年,馬上就要迎來新的財報了,拼多多還香不香?  01  拼的多,真的能省得多嗎?  「拼多多,拼多多,我和你,拼多多!
    • 拼多多、阿里、京東電商三國殺:拼多多脫穎而出的秘訣是什麼?
      19Q2-19Q4:百億補貼 1.0 引入高單價標品扭轉用戶心智 平臺重大動作:推出百億補貼,重點補貼價格透明的高單價標品 1)百億補貼:19 年 5 月,拼多多宣布推出「美好生活萬人團」活動
    • 店寶寶:拼多多上線「買買相冊」 搶佔微信流量
      近日,有媒體獲悉,拼多多在微信上線了一款小程序。這款小程序名為「買買相冊」。用戶在微信中搜索「買買相冊」就能看到小程序的入口,這個小程序的功能有購物、社交分享和賣貨,可以視為一個電商平臺。用戶在進入買買相冊小程序之後即可一鍵開店。
    • 拼多多停止燒錢會怎麼樣?
      近日,電商巨頭拼多多發布2019年第四季度及全年財報,引發市場關注。數據顯示,拼多多GMV突破萬億大關,較2018年同期增長113%。拼多多僅用了不到5年的時間就實現了萬億成交額的突破,阿里巴巴和京東則分別用了14年和20年。
    • 別挑刺了,拼多多三季度完美無瑕
      對於這個季度,我們認為核心看點在於: 拼多多這個季度 GMV 增速能否驚豔?用戶下單金額能否恢復快增長? 上季度暴拉 5500 萬的新增買家後,這個季度還有多少空間? 上季度旺季拼多多廣告變現率明顯提高,拼多多提高平臺算法不斷改善,改善了商家的廣告投放 ROI,三季度還能繼續保持嗎? 百億補貼效率下滑,拼多多開始基於電商的季節性做更為精準的投放,同時 8 月底開始推生鮮食雜團購 「多多買菜」,拼多多營銷費用率能夠如預期一般明顯收窄?
    • 拼多多闢謠鼓勵支持刷單 虛假髮貨可以免流量處罰
      拼多多闢謠鼓勵支持刷單 虛假髮貨可以免流量處罰 2019年3月8日 HuangJiang來源:快科技 繁體
    • 拼多多還能一直便宜嗎?深度解析拼多多的「低價能力」體系
      我們將從商品價格構成的三個部分,剖析拼多多的低價能力。2.1 壓縮流通環節:打掉中間補兩頭「沒有中間商賺差價」是一種美好的理想。了解了這個行業背景,再來回頭看拼多多的流量體系。第一,從平臺流量看,拼多多通過產品能力,極大降低了傳統電商平臺高居不下的流量獲取成本。這些產品包括了拼多多的拼團、遊戲、促銷活動等等,組成了一個目標極為明確的流量增長模型。
    • 多多買菜瘋狂擴張,「電商奇蹟」拼多多能否再創奇蹟?
      騰訊、阿里巴巴、拼多多、滴滴、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加入戰局。入局較早的拼多多已經申請了相關商標。天眼查顯示,近日上海尋夢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新增「多多拼菜」「多多雞」「多多果園」等商標信息。商標涉及的國際分類包含社會服務、辦公用品、運輸貯藏、教育娛樂等,目前商標狀態為「商標申請中」。
    • 拼多多百億補貼殺入OTA,能否成為旅遊業黑馬?
      此次布局在線旅遊市場,拼多多能否延續電商神話,成為旅遊業的一匹黑馬嗎?2019年9月拼多多邀請旅遊商家入駐平臺。12月,拼多多在app端和小程序上線火車票業務,名為「多多火車票」。2019年中國在線旅遊市場線上全年交易規模突破萬億,交通及酒店預訂仍是在線旅遊平臺的主要收入來源。
    • 上線「多多直播」 拼多多想怎麼玩?
      1月20日消息,《電商報》獲悉,周日晚,拼多多方面宣布多多直播正式上線。用戶登錄拼多多App-個人中心-點擊頭像-點擊「我的資料」即可找到多多直播。事實上,拼多多在直播的布局上比較謹慎。拼多多在2019年5月才開始了直播帶貨的初步試水。
    • 拼多多開店怎麼提升店鋪流量?有哪些方式?
      不管是在網上開店還是在線下開店,最重要的就是引流,如果沒有流量就沒有曝光度,沒有曝光度自然而然就沒有銷量,但是大家要知道現在拼多多店鋪這麼多,新店想要提升店鋪流量是非常難的,那麼拼多多開店怎麼提升店鋪流量?有哪些方式?
    • 做兼職為什麼要選擇拼多多?無貨源流量的來源!
      拼多多無貨源店群不需囤貨,不需推廣,無需自己打包發貨,不需要美工,不需要花錢推廣等技術,操作也很簡單,不需要我們進貨,對於新手想做拼多多無貨源店群要先了解以下幾點,什麼是拼多多無貨源店群模式,流量是怎麼來的。
    • 美團拼多多如此積極社區團購,拼的是資本,要的是流量?
      近日,網上關於拼多多、美團等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入局社區電商的評論褒貶不一,甚至連人民日報也發布犀利點評,別聚焦在補貼、低價吸客等「野蠻」行為。拋開巨頭入局社區拼團的初心,單從這種商業模式過去面臨的問題,以及未來帶來的諸多可能來分析,就可以看出,社區團購模式的存在是否會持久,對於整個零售行業,是幸還是不幸。
    • 拼多多開店2個月,我才真正理解拼多多的邏輯
      編輯導語:傳統的電商平臺,是在堆積產品等用戶主動搜索,而以拼多多為代表的新電商模式,讓用戶和平臺之間不再是單純的購買關係,轉變為生活社交新模式。隨著不斷開發的多元流量切入,拼多多也覆蓋越來越多的階層客戶,未來發展是不容小覷的。本文作者通過分享拼開店2個月的經歷,為我們總結了拼多多的邏輯。
    • 拼多多發布《消費者權益保護年度報告(2019)》
      中國消費網訊(記者桑雪騏)3月15日,拼多多發布《消費者權益保護年度報告(2019)》(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從消費者權益平臺保護機制、長效生態「自淨」機制、嚴防「假貨高地」溢出效應、加速智慧財產權保護、「百億補貼」助力全民普惠、抗疫助農行動等六大部分,總結了拼多多在2019年度持續升級治理能力、著力構築全方位消費者權益保護體系的相關工作經驗及成果。
    • 拼多多,拼多多,拼得多,虧得多
      拼多多的流量紅利消失了嗎我們試圖從 GMV(總成交額)和 MAU(月活)觀察拼多多的增長情況。GMV看起來非常令人驚喜。根據拼多多公布的數據,2018 年平臺 GMV 達 4716 億元,同比增長 234%,10 倍於行業平均水平。
    • 拼多多給旅遊「砍一刀」
      時至今日,拼多多已在電商之外布局物流、金融、大健康等多個業務,現在又向競爭更加激烈的旅遊市場擴張,也代表其與OTA平臺之間的大戰一觸即發。旅遊市場前景廣闊,毛利率也比電商高出一大截,但是可見的競爭對手也不少,前有攜程、同程藝龍這樣的老牌巨頭,後有美團、飛豬這樣的中生代力量,拼多多能否從中分一杯羹還是個未知數。
    • 「拼多多學徒」淘集集死於2019
      來源:鈦媒體 柳牧宗下沉電商市場「新勢力」淘集集,最終死在了2019年末。「向夥伴們說聲對不起,這可能是我們最後一條微博。」12月9日,淘集集通過官方微博發布公告稱,由於資金未能如期到帳,不得不宣布淘集集本輪併購重組失敗,接下來公司將尋求破產清算或破產重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