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日,在布魯塞爾舉行的歐盟內政部長會議以「多數票」通過了12萬抵歐難民分配方案,使得這次二戰以來歐洲最大的難民危機得到了緩解,但是,這遠遠不能解決各國之間的爭議和分歧。作為高福利的北歐各國,尤其是瑞典對待難民的政策,讓這裡成為很多難民的目的地國,卻也因此使四國之間出現了前所未有的分歧,並相互指責。
挪威,瑞典,芬蘭,丹麥,四個北歐國家,在很多人眼裡是很相似的,相似的歷史和文化背景,相似的福利社會,以及相對健康的經濟和社會環境。但是,在接收難民的問題上,這北歐4國有著截然不同的政策和態度。
2014年共有約3.5萬難民拿到了瑞典的居留權,是北歐國家最多的, 這一數字在芬蘭僅為2376,是北歐諸國中最少的。這使得瑞典在世界各個國家的媒體上都作為接收難民的典範被廣泛報導,而北歐的其他國家並沒有享受同等待遇,甚至有的國家因為「過於粗暴甚至有種族歧視」而受到媒體和社會各方的批評。比如,丹麥關閉邊境將難民拒之門外等。
瑞典 接收難民利大於弊
瑞典接收難民的數量。數據來自瑞典移民局最新數據
2014年,共有34787位難民得到了瑞典的居留權。
瑞典一直有接收難民的傳統,相比其他北歐鄰國,瑞典在接收難民的問題上一直是積極而且是持續的。但瑞典社會接受難民的態度並不是一成不變的。
自2014年,以反移民為口號的瑞典民主黨在大選中獲得12.9%的得票率而一舉成為此次選舉「最大的贏家」,一躍成為瑞典第三大黨後,由於難民危機不斷加劇,今年早些時候,由挪威研究機構Sentio研究所提供的一項民意調查結果顯示,瑞典民主黨獲得了26.5%的支持率,首次成為「第一大黨」,風頭正勁。這也顯示了瑞典民間對難民問題的擔憂。然而,9月2日,3歲的敘利亞兒童艾蘭伏屍土耳其海灘的照片,震驚世界,也再次引起了瑞典人對難民問題的反思。
6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市中心廣場上,約有15000名市民舉行遊行示威,高呼支持收容逃至歐洲的難民。自此瑞典各界對待難民的態度不再遲疑。
哥德堡大學政府管理學院的教授戴木克接受媒體採訪時說,瑞典之所以在難民問題上比其他北歐國家更加積極,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原因。一是瑞典歷史上一直沒有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的傳統,二是瑞典有接收移民和難民的豐富經驗,最後,瑞典的政治氛圍有利於難民接收。
二戰以後,瑞典因為中立,成為較少的能夠完整的保存工業實力的歐洲國家。經濟飛速發展,導致瑞典國內的勞動力嚴重不足,因此瑞典引進了大量的工作移民。瑞典各政黨間,無論是左派還是中間偏右的政黨都對移民持積極的態度,看到移民對於瑞典社會的幫助,都認為移民對瑞典是利大於弊的。
丹麥 成為難民中轉站
丹麥移民接收數量。數據來自丹麥移民局最新數據
2014年共有6104名難民拿到了丹麥的居留權。在2000到2010年間,丹麥年接收難民的平均數量在1500 到2500之間。
與瑞典給許多敘利亞難民發放永久居留權相反,丹麥為控制難民湧入,已開始減少發放臨時居留的許可證,甚至將難民的補貼減少了一半。這使得大部分難民選擇從德國坐火車,途徑丹麥前往瑞典。而根據歐盟的規定,即都柏林協議,難民應該在入境第一個歐盟成員國家申請政治庇難。為此,丹麥警察曾一度拘留了那些一心只想到瑞典才申請避難的難民,並於9月9日中斷了德國開往丹麥的火車。然而一天後,即9月10日,丹麥警方表示,不會再阻止移民離開丹麥,前往瑞典等北歐國家。丹麥警察局長赫伊·別爾說:「我們別無選擇,只有讓他們走,我們不能阻止他們去想去的地方。」
就在丹麥警察微笑著歡送難民北上瑞典的同時,瑞典首相勒文舉行記者招待會,對此表示不滿,「丹麥做出了一個不負責任的決定」。他同時指出,遵循都柏林協議對所有歐盟國家而言都是重要的。9月11日《南瑞典早報》批評丹麥:「當歐盟國家正在激烈地討論難民分配方案的時候,丹麥卻毫不猶豫地將他們的責任推給了瑞典。」丹麥的外交大臣克裡斯狄娜·傑森拒絕接受這樣的指責:「丹麥完全按照丹麥所確認的國際守則和條例來辦事。我不會指責德國沒有違背難民的意願而將他們留下,因此我不接受對丹麥的指責。」
挪威 政府民眾態度不一
挪威接受難民的數量。數據來源:挪威數據中心
2014年共有7540難民拿到了挪威的居留權。自2000年一來,挪威接收難民的數量一直穩定在每年4000到6000人。
正當瑞典指責丹麥的同時,《挪威日報》批評瑞典政府的做法與丹麥政府如出一轍,讓難民穿越瑞典,進入挪威,而沒有做任何的身份登記和檢查。
在挪威,警察也已經向民眾發出警告,如果有人幫助難民跨越挪威邊境,將視為違法——幫助沒有有效旅遊文件的人越過邊境將被視為販賣人口而被起訴。
9月22日,挪威聯合政府要求警察當局加強與瑞典近1630公裡的邊境檢查,「以控制此次前所未有的大量難民的湧入」。挪威司法大臣安德斯在接受挪威國家廣播電臺採訪時說:「在越來越多的難民湧入的情況下,挪威政府應儘早確定難民的身份和歷史,這可以更有效地防止非法移民和打擊跨國犯罪」。
針對挪威政府對待難民的一系列措施,奧斯陸大學的社會學教授布如茨曼表示,挪威在難民問題上的政治氛圍相對比較保守,政府考慮的主要問題是如何保護挪威,因此相對應的政治政策是儘可能的減少接收難民。這並沒有完全體現民眾的意願。總體來看,挪威人民對難民的態度,特別是這次敘利亞難民的態度是積極和開放的。
芬蘭 政黨之間分歧巨大
芬蘭接收難民數量。數據來源:芬蘭移民局最新數據
2014年共有2376個難民拿到了芬蘭居留權。即使這樣,這個數據相比較90年代已經有很大的進步。之前芬蘭的年難民接收數量一直在1000到2000之間。 其中還包括750到1050人來自國際協議的硬性規定。
在22日的歐盟內政部長緊急會議上,在關於抵歐難民分配方案的投票表決中,芬蘭是除東歐四國投否決票外,唯一一個投棄權票的國家。因為,面對難民問題,芬蘭內部不同黨派意見分歧巨大。
9月5日,芬蘭總理西比萊在一處難民接收中心表示,將把自己位於芬蘭北部城市坎佩雷的房子提供給難民居住。同時呼籲芬蘭人民踴躍接收難民:「我們都應該對著鏡子問問自己,還能怎樣地幫助難民。」作為偏左的中間黨領導者,他希望在照顧難民這件事上,「芬蘭應該主動表達意願,並成為其它國家的榜樣」。但同在執政聯盟的右翼芬蘭人黨卻一向以反移民著稱 。
另一個促使移民政策進一步緊縮的原因是芬蘭國內的經濟形勢。根據北歐銀行的報告分析顯示,今年已經是芬蘭經濟第四個年頭出現零增長,而且這個情況在短期內不會改變,預計2015到2017的增長率都在0.5%左右。為了拯救停滯不前的芬蘭經濟,9月初,芬蘭政府不得不推出一系列包括削減公共假期及補貼,提高富人稅徵收標準,甚至降低部長級薪資等政策,這也引起了18日芬蘭全境的大遊行。移民政策毫無疑問更是經濟緊縮時期受波及最嚴重的。
西比萊總理號召芬蘭敞開國門接納難民的話音剛落,15日,芬蘭內政部長派特瑞·奧爾普即宣布,鑑於芬蘭北部的難民形勢已經無法控制,芬蘭將加強對芬蘭以及瑞典北部邊境的控制和檢查。19日,瑞芬邊境城市童尼歐有600多芬蘭人拿著芬蘭國旗遊行,反對芬蘭接收難民。21日,奧爾普再次表示,芬蘭將考慮徹底關閉芬蘭邊境。
據芬蘭政府估計,今年到芬蘭尋求庇護的難民將達3萬,比預計增加1倍,將是去年難民數的7倍,這對芬蘭政府是個巨大的考驗。
有批評者認為,芬蘭的難民和移民融合政治氛圍完全由國家民族主義主導,短期內並不會改變。因為現有政府的組成特別是芬蘭右翼的存在,將會很大程度上限制芬蘭政府接收難民的積極性。儘管在芬蘭政治中還會聽到其他的聲音,特別是那些支持市場經濟的人認為文化和社會多樣性有利於經濟的發展,但是,芬蘭政治在總體上對難民的態度是消極和保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