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重銷售、輕售後」引投訴不斷 消費者叫苦、生產廠家喊冤

2020-12-25 華聲在線

編者按:隨著網紅經濟的興起,一些售賣減肥藥和保健品的微商藉助「代工+貼牌」模式迅速佔領市場,同時也因為「重銷售、輕售後」引發大量投訴。消費者維權受阻,風險被集中暴露,監管亟需打上「制度補丁」。

華聲在線12月23日訊(記者 龐琦)網購的減肥產品效果甚微,應該找誰維權?近日,記者介入多起消費糾紛發現,不少愛美人士通過微商和電視購物渠道購入減肥、豐胸產品後,申請售後時發現商家失聯,維權無門,聯繫生產廠家,廠家回應只是代工企業,旗下並無銷售渠道。

經銷商未提供售後渠道,廠家又無法精準溯源具體經銷商,消費者的權益如何得到保障?

誰在賣?

微商誇大宣傳 「重銷售、輕售後」引投訴不斷

今年3月,陝西的楊女士苦於自己身材不豐滿,在一名微商推薦下,花費26000元購買了一組魅力挺草本豐胸茶,「客服承諾說可以提升兩個罩杯,我服用了一段時間後發現並沒有起色。」楊女士想聯繫微商問清楚,卻發現對方不回消息,隨即註銷了微信。

四川的殷女士也向記者反映了類似的經歷。今年10月,她在微商「高級瘦身導師艾琳」處購買了近萬元的減肥茶產品,據殷女士回憶,服用後她開始頻繁拉肚子,「而為了配合溶脂,導師又讓我斷食。」一頓折騰下來,她發現體重並沒有下降。殷女士向「瘦身導師」反映情況,不料對方不僅不處理問題,還建議她繼續購買產品。

記者梳理發現,消費者多因舉證不全、客服失聯等問題維權受阻,且因銷售渠道多為微商,無法溯源商戶信息,監管部門也難以有效介入,維權無門的情況下,消費者往往將代加工企業作為經營主體進行投訴。

誰售後?

消費者叫苦 生產廠家喊冤

湖北某廠家代工的「魅力挺」微商豐胸產品(投訴人供圖)

近日,湖北一家保健品代加工企業向《湘問·投訴直通車》欄目反映,企業名下並無銷售渠道,只負責代加工生產,但卻頻繁「躺槍」,被消費者投訴虛假宣傳。

「網上負面輿情不斷,投訴內容直指公司存在虛假宣傳、產品有問題,企業形象大打折扣,不少維繫多年的大客戶也因此流失」,該公司一名劉姓負責人稱,「按照規定,只要出示商標信息、資質完整,我們就會受理生產委託,但經銷商如何分發到銷售渠道,是否存在虛假或誇大宣傳,作為廠家很難監管。」

劉先生堅稱,除了一款普洱荷葉茶,其他的產品外包裝上從未標註過「減肥」字樣,也從未對外宣傳有保健功能。他認為,廠家並沒有直接將產品銷售給消費者,也從未組建過直面消費者的銷售產品的微信群,即使消費者遭遇誇大宣傳,責任也應在經銷商。

相關單位曾在網上答覆:涉事公司生產的產品不是保健品和藥品,屬於普通食品,未涉嫌違規,提示消費者謹慎選擇。(圖片來源:網絡)

棗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現場檢查後答覆媒體,該公司符合生產經營資格,手續和證件完備,所有生產經營活動合法合規。

湖南聯合天成律師事務所律師蔡衛華也表示,經銷商在銷售過程中涉嫌誇大宣傳,與生產企業無關,無論產品外包裝上有沒有經銷商信息,只要持有有經銷商的授權合同,廠家就無明顯法律過錯。

誰監管?

代工廠難以有效把控銷售渠道 監管空白暴露行業風險

經銷商角色缺位,售後保障成空談,行業監管亟需提速。

有業內人士表示,委託加工模式本身並不違法,但廠家在生產過程中應嚴格遵守《產品質量法》、《廣告法》等法律規定,謹慎選擇合作對象,並對銷售渠道進行有效把控。

長沙市12315熱線工號為1119工作人員回復,《三包法》執行的是「誰經銷、誰負責」原則,即廠家對生產質量負責,經銷商則對售賣和流通環節負責,如經銷商有虛假宣傳的行為,可向工商舉報。「由於微商渠道的特殊性,客戶無法向工商舉證商戶名稱和企業地址,所以建議此類投訴人向微信官方求助,以索要商戶詳細信息用於維權。」

網友呼籲,對於微商代加工亂象,相關主管部門應增加關注,完善立法,規範經銷商營銷行為。此外,希望微信平臺能強化審核,為微商廣告和營銷行為的監管執法提供支撐,暢通消費者投訴渠道。

相關焦點

  • 中消協:上半年網絡消費投訴多發 微商交易維權難
    中新網7月21日電 中國消費者協會20日發布《2017年上半年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根據受理投訴情況的分析來看,上半年網絡消費投訴多發,微商交易維權困難;食品投訴質量為主,維權取證難度大;醫藥及保健用品誤導宣傳問題突出,老年消費者易上當。
  • 首例微商個人違法廣告被罰40萬元:銷售產品與某直銷企業有關?
    3名微商被罰40萬元,只因在朋友圈幹了這事》的新聞引起關注媒體關注並轉發。據悉,微商虛假宣傳與涉嫌傳銷一直備受消費者質疑,因違規遭到處罰的平臺更是數見不鮮,為何這次被罰40萬會引起諸多主流媒體圍觀呢?據悉,2018年11月,原海口市工商局網絡商品交易監管局根據市民投訴舉報,經長期調查取證,對發布違法廣告法的3名「微商」柯某、賴某英予以處罰款15萬元,對姜某霞處罰款10萬元。今年1月,3人不服行政處罰結果、行政複議結果,將起訴海口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海口市政府。經海口市中級法院終審判決,處罰決定事實清楚,結果並無不當,予以維持。
  • 歐束微商連載二:官網等多平臺涉嫌虛假宣傳 投訴不斷
    清揚君在查詢歐束微商相關資料時發現,在歐束官網及很多微信公眾號上,存在大量對歐束產品的虛假宣傳,而且歐束在很多投訴平臺上被投訴。企查查數據顯示:廣州歐束化妝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歐束微商」)是3類日化用品商標「歐束」的擁有方,成立於2016年6月7日,註冊資金3000萬,無實繳資金記錄。
  • 問題微商倆月造出一款「朋友圈」面膜
    近日,新京報記者拿到一款在朋友圈銷售的面膜,該品牌自稱授權自瑞士V-TALK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委託方為「(香港)微語國際集團有限公司」,原料產地為瑞士,包裝上並沒有寫被委託的生產廠家名稱,而是直接寫上了「分裝廠址:廣州白雲區榕樹塘南二巷2號」。
  • 汽車銷售管理辦法系列追蹤:長安汽車4S店把改裝車甩鍋給廠家?
    閆先生表示,當時在選車時,看上了手動炫色版,但是卻被銷售告知該車型廠家已停產,取而代之的是廠家新推出的榮耀升級版車型,在原車型的配置的基礎上增加了LED頭燈、前置攝像探頭以及雷達三樣原廠配置,價格只比原車型增加5000元。 閆先生這是第一次購車,聽完銷售的介紹之後,覺得還是挺好的,於是便聽信了銷售的話,購買了這輛榮耀升級版的汽車。
  • 微商變「危商」,你該怎麼辦?
    湘潭在線3月31日訊(湘潭日報記者 譚濤)微商淘金,層層熱浪湧來。然而,熱鬧之下卻陷阱重重,稍不留神,微商便會變「危商」。這意味著,消費者和代理商在購物或經營過程中,需提高法律意識。案例一:商品質量存疑 選購需謹慎今年2月份,市民馬先生在朋友圈中獲悉,一位微商正在特價銷售某知名品牌保健品,每盒比實體店便宜80元。這樣的優惠價格,讓他動了心。 通過微信支付,馬先生將貨款打給了這位售賣保健品的微商。可收到的貨,卻讓馬先生大失所望:微商寄來的貨物,包裝殘破、生產日期模糊,與正品大相逕庭。
  • 微商不行了?那些選擇轉型的微商都怎麼樣了?
    案例介紹這幾年,新的商業模式層次不窮,唱衰微商的聲音也越來越普遍。政策及經濟環境的改變,確實曾給微商行業帶來過一段井噴式的發展,但是隨著各大資本及企業的湧入,大部分「吃著老本」的微商都舉步維艱。轉型,迫在眉睫。
  • 「朋友圈微商」陷「中國式尷尬」 消費者維權難成硬傷
    原標題:「朋友圈微商」陷「中國式尷尬」 消費者維權難成硬傷   原標題:「朋友圈微商」陷「中國式尷尬」 消費者維權難成硬傷  新華網重慶頻道3月23日電(記者王龍博)雖然走向「大V店」等第三方平臺的趨勢幾乎已成定局,但走入「朋友圈微商」的人群仍在前赴後繼。
  • 讓微商暴富的減肥神藥 原來是食品果凍
    「珍嗖啦」是知名微商「緹麗莎爾」旗下一款產品,而「緹麗莎爾」是目前國內最火爆的微商代表之一,其擁有包括「珍嗖啦」、「米昔」、「緹麗莎爾」等多個品牌,年銷售額以億計。在各類微商排行榜中,「緹麗莎爾」與「慕色天使」、「向大大」等品牌一起常年盤踞前十。  不過,據多位曾服用「珍嗖啦」的消費者爆料,該產品的功效並不如其宣傳的減肥不反彈所說,甚至出現變得更胖的副作用。
  • LG售後修壞冰箱拒賠償 消費者交涉不成無奈投訴
    消費者:LG冰箱被售後修壞胡先生投訴,他於2008年9月花四千多元買了一臺LG冰箱,今年5月底,發現冰箱不能製冷,遂致電LG售後服務電話4008199999報修,LG青島維修站人員上門進行了檢測,認為系製冷劑洩露所致,需要添加製冷劑。由於胡先生家的冰箱已過質保期,售後人員稱需支付運費200元,充氟費390,合計590元。
  • 國際品牌OLAY售後問題多 消費者退貨難
    國妝復興是近年來的大趨勢,一方面是國內經濟的穩定增長,消費者的購買能力不斷提升、美妝習慣已經形成。另一方面是國產化妝品研發水平不斷提高、全球供應鏈體系已經形成,製造水平達到了國家領先水平。同時,日化行業在整體的戰略、營銷策略基於本土化,天然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
  • 獵豹汽車售後客服停機 消費者真要與它再見了?
    7月7日,《汽車專業網》編輯發現獵豹汽車的廠家售後客服電話4000018000停機了,當天下午兩次致電客服電話,顯示「你撥打的電話已停機,再見」。除此外,獵豹汽車的官方微博、微信都處於長期的停更狀態,或許獵豹汽車已行將就木了。
  • 詳解微商代理模式
    ,除了微商行業的成熟,微商的代理模式也在不斷優化,從微商到社交電商,也越來越合規。雖然,有人說層級代理制度,是傳統微商,制度老套;但是層級代理制度在產品銷售過程中依舊發揮的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們所看到的國內做的比較大的微商企業,規模在幾億乃至幾十億的微商企業,都是採取的層級微商代理制度。
  • 朋友圈買到三無產品零食 微商套路多小心中招
    打開微信朋友圈,難免會出現幾則微商廣告。微商售賣的產品涵蓋人們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它也成為一些人的購物途徑。但一直以來,微商售假、無安全保障、無售後等問題屢見不鮮。6月19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分組審議了電子商務法草案三審稿,微商擬被納入監管。
  • 微商銷售話術900句
    好的話術的確能讓更多的微商走出不會與客戶溝通的困境,以下營銷話術大家可以參考下! 我的分析: 首先對於微商的我們來說:別說「不能!」強烈的拒絕會讓你的客戶對你反感. 話術五: 客戶:你們微商產品的質量會不會有問題?
  • 消費者投訴:購買LG冰箱七天就出現問題!售後拒絕退換貨
    據悉,近日有消費者投訴稱LG冰箱廠家涉嫌運用霸王條款拒絕退貨。這名投訴LG的消費者稱,他在2016年12月1日購買了一臺LG冰箱,在七天之內就出現了問題,按照消費者權益法消費者在購買產品七天之內都是可以退換的,但廠家卻利用職權和霸王條款拒絕了消費者的而要求。
  • 消費者投訴「老西鳳酒喝到一半發現蒼蠅 」,廠家回復「送一箱」
    他第一時間把情況反饋到了陝西西鳳酒股份有限公司,陳先生告訴二三裡資訊,廠家對此不重視,他覺得廠家「對待消費者態度惡劣,對待產品質量和安全性沒有一點責任心。」經過協商,廠家表示願意送陳先生一件酒。陳先生表示了拒絕,他現在就想弄明白,為什麼酒瓶裡會有蒼蠅,消費者的權益如何來維護?
  • 微商代理是怎麼回事兒?微商代理還能做嗎?微商怎麼做代理加盟?
    那洗髮水,是如何從廠家,一步步到你手裡的呢?洗髮水生產好以後,廠家會制定代理模式。比如:一級代理,進貨多少,拿貨價多少。二級代理,進貨多少,拿貨價多少。依次類推。這裡的一級代理,二級代理,只是個叫法。讓產品直接從廠家,到達終端消費者手上。所以也因此衍生了各種各樣的平臺。這些平臺宣傳產品正品,價格便宜。因為是從廠家直接拿貨。至於真假,我們都不知道。那這個扯遠了,我們回到微商上來說。微商代理制,也是這麼回事兒。
  • 北京消協微商調查報告:三無產品多 退貨難
    根據中國消費者協會2017年發布的《網購誠信與消費者認知調查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網絡消費不滿意率排行中,微商佔比位居首位。北京市消費者協會2017年10月份至12月份期間,通過文獻調查、走訪調研、專家深訪和座談會調研、2017年全年的微商行業新聞輿論報導文本採集與分析、微商產品體驗式調查、消費者問卷調查等多種方法,組織開展微商行業發展狀況調查。
  • 你不一定要做微商,但你要有微商思維
    作者|天涯住在十裡村  來源|十裡村(ID:shilipxl)微商發展至今數年,大大小小的微商項目幾萬個。有的人抓住微商賺到了第一桶金,有的平臺也藉助微商模式成功上市。當然也有的人對於微商模式不屑一顧或看不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