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院:農民建房手續不全不存在過錯,很大程度錯在行政機關

2020-10-13 北京恆略律師

案件回放

楊付居系河南省蘭考縣市皓村三組村民,在該村擁有合法宅基地,並在宅基地上建造用於居住的房屋和冷庫。2016年11月,在未履行任何法定程序的情況下,縣裡組織大量人員將楊付居房屋予以強制拆除。

楊付居認為,縣政府的強制拆除行為侵害其合法權益,訴請法院判決:確認被告縣政府強拆除行政行為違法。

被告縣政府辯稱:

一、被告為了優化城市空間布局,提高城市品位,改善人民群眾的生活環境,經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並在原告居住的市皓村張貼徵地公告,聽取了大多數群眾的意見,一致認為「城中村」改造利國利民,並給予積極配合。但是,還有不少部分群眾,為了自己的小利益,不能顧全大局,與政府談條件、講價格,提出過分無理要求,被告依法組織拆遷合理合法。

二、被告不是本案適格被告。被告作為一級政府,具體事務應由相應職能部門負責。

經審理,法院判決:確認蘭考縣政府對楊付居房屋的強制拆除行為違法。蘭考縣政府不服,上訴至河南省高院。省高院經審理,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並指出:「由於農村發展程度及行政管理的實際情況等,農村集體土地上房屋普遍存在著只有部分建設手續甚至完全缺乏建設手續的情況,這是一種客觀現實,不是農村居民能夠克服和解決的,其不存在過錯,相反,這種管理現狀在很大程度上是行政機關造成的。」

高院裁判要點

河南省高級法院認為,一審原告系農村村民,其在本村集體土地上建有房屋,並辦理了集體土地使用權證,蘭考縣政府在土地徵收及城中村改造過程中,蘭考縣政府對涉案的違法建築物進行了拆除。

蘭考縣政府在推進徵收實施工作,已與大部分村民籤訂補償協議,因本案一審原告沒有籤訂補償協議,蘭考縣政府便不遵循法定的組織實施程序,而逕行將涉案房屋認定為違法建築並強制拆除,其執法目的不是為了嚴格農村土地的管理使用,而是為了避開法定的組織實施程序、加快拆除進程,屬於濫用職權,其所稱據此作出的限期拆除決定、限期拆除通知、強制拆除公告等法律文書,本院均不予認可,也不能成為本案被訴的強制拆除行為的依據。

恆略律師提醒:

如果您有法律問題,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及時諮詢專業律師,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相關焦點

  • 自建房手續不全被拆除,該怎麼維權?
    周先生的自建房被徵收,雖然通過訴訟,房屋徵收決定被判違法了,但由於建房手續不齊全,隨後房子被徵收方以違建為由拆除周先生與同村10餘村民不服該徵收決定,共同向法院提起訴訟,2019年8月29日,法院以未辦理用地手續、主要證據不足為由,判決徵收方作出的《房屋徵收決定》違法。 周先生以為維權已經成功,但是2019年9月19日,某資源局以周先生未取得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擅自建房、涉嫌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鄉規劃法》為由,對周先生作出行政處罰決定書,限周先生3日內自行拆除違法建築。
  • 農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蓋房要辦什麼手續?手續下來了要馬上建房嗎?
    網友:農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蓋房需要辦理什麼手續?手續下來了要馬上建房嗎?一、我國土地不屬於任何單位和個人根據《土地管理法》的規定,我國土地分為國家所有和農民集體所有兩種。農民蓋房的宅基地屬於農民集體所有,不屬於任何單位和個人,符合宅基地申請條件的農民只能獲得宅基地的使用權。所以,網友說的農民在自己的土地上蓋房,這種說法是不對的。
  • 省高院發布7例耕地保護典型行政案例
    據介紹,河南法院本次發布的7起耕地保護典型行政案例中,包括行政處罰、行政登記、行政賠償、行政事實行為及行政非訴執行等多種類型案件,聚焦亂佔耕地案件中的普遍性問題,通過發揮典型案件的警示示範作用,以案釋法,提高幹部群眾對耕地保護的認識,實現推進農村亂佔耕地建房問題整治工作,維護自然資源利用和管理的良好秩序,落實耕地保護基本國策的積極作用。
  • 最高院:行政機關對其工作人員行使職權未盡到管理監督義務,致其違法行使職權行為對相對人造成的損害的,應由行政機關承擔行政賠償責任.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七條規定,原告或者第三人的損失系由其自身過錯和行政機關的違法行政行為共同造成的,人民法院應當依據各方行為與損害結果之間有無因果關係以及在損害發生和結果中作用力的大小,確定行政機關相應的賠償責任。本案中,韓立彬虛構出讓建設項目的土地使用權收取郭瑛7239000元的行為違法,新城服務中心為賠償義務機關,應當承擔行政賠償責任。
  • 農村「拆違」正在進行,怎樣建房才合法?「拆錯了」又該如何申賠
    其實,除部分歷史遺留原因以外,很多農民對現有的宅基地政策,並不是很了解,以為怎樣建都行,可是等到自己的房屋被拆除時,後悔也已經來不及了。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農民怎樣建房才算合法,一旦遭遇「拆錯了」,農民又該如何申請國家賠償。如何建房才算合法?
  • 農村建房需要什麼手續?在哪裡可以建房?這三個證件不能少
    大家好,我是和你們一樣關注農村事情,我是【萊迪探知農村】,關注我帶你看更多的農村事件我會為廣大讀者朋友持續不斷地提供「三農」相關常識現在農村經濟發展很快,很多農民手裡有錢,有了錢以後,很多人都在做一件事情,就是蓋房子。
  • 河南省高院對外通報7起耕地保護典型行政案例
    裁判結果及理由安陽縣人民法院一審認為,原告不符合分戶新建住宅的條件,其未經鄉(鎮)人民政府審核、縣級人民政府批准,佔用470平方米土地建房,存在違法佔地建設住宅的行為,被告作出行政處罰事實清楚,程序合法,適用法律正確。故判決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 違法佔用耕地行政處罰自動履行率低 依法保護耕地意識亟待加強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周青莎耕地保護是關係我國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全局性戰略問題。當前,農村亂佔耕地的違法行為較為突出,12月8日,省高級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公布全省法院耕地保護典型行政案例,在涉及違法佔用耕地的各類案件中,行政訴訟和非訴執行案件所佔比例最高,農村依法使用和保護耕地意識仍需進一步加強。
  • 合作建房分析附案例
    因此,一方若以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作為投資或合作條件參與該類型的合作建房,須辦理土地徵用手續即將農民集體所有的土地依法徵用轉為國有土地並繳納土地出讓金取得國有土地使用權證後方可進行。 3. 合作建房各方需籤署合作建房合同並辦理審批手續。 4. 需依法辦理土地使用權變更登記手續。
  • 參閱|對下級行政機關執法過錯責任的追究不屬法院受案範圍
    【裁判要旨】 上級行政機關對下級行政機關的執法過錯行為的調查及追責,既是行政機關上下級之間的內部管理行為,也是行政機關上下級之間的內部監督行為。不論內部監督行為的結果如何,都不對申請人的權利義務產生直接影響。
  • 河南高院案例 :土地主管部門是否為土地證書的頒發機關?
    雖然在土地證書中存在國土管理部門也加蓋印章的情形,但屬於土地行政主管部門在登記頒證過程中的審核業務範疇,並非土地證書的頒發機關。行政機關對已作出行政行為的自我糾錯,屬於自我監督的性質,是依法行政原則的貫徹和落實。
  • 耕地上建房,都是「短命」的建築嗎?律師:也不一定
    禁止佔用耕地建窯、建墳或者擅自在耕地上建房、挖砂、採石、採礦、取土等。 禁止佔用永久基本農田發展林果業和挖塘養魚。」簡單來說,就是在耕地上不能夠進行建房或者進行相應的開發。但是,在我所了解的情況下,有不少農村朋友在未獲得宅基地的情況下,都會選擇在耕地上搭建房屋,那麼在耕地上建房真的就是「短命」的建築嗎?這些「短命」的建築一般怎樣處理?
  • 農民建房誰來管?如何管?——山西臨汾農村飯店坍塌事故法律分析
    之前有法律人士發文分析,認為我國對於農民自建低層住宅存在法律規定的空白,法律的缺位導致農民建房行為處於失控和無人監管的狀態。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應當由誰來監管,如何來監管?雖然近幾年政府相關部門加大了農村宅基地和農村建房的管理力度,但由於缺乏有效的手段,農民建房違法用地和違法建設的現象仍十分突出,存在擅自搭建、擅自加層等違法現象。
  • 上海市高院:重點審查行為人主觀上是否存在過錯
    上海市高院副院長茆榮華,上海市檢察院副檢察長龔培華,上海市司法局一級巡視員劉平,上海市衛健委新聞發言人鄭錦,上海市政府新聞發言人徐威介紹上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情況。疫情引發的患者隱私被公開等侵權問題,該如何解決?
  • 房屋手續不全,就可以被作為「違建」拆除不補償嗎?
    房屋手續不全,就可以被作為「違建」拆除不補償嗎?農村外來戶常常遇到的一個問題是獲取合法宅基地較難,建房手續不全。當面臨徵遷時,手續不全的問題往往會導致無法獲得合理的補償,甚至被當成違法建築強拆。黃先生系河南某村村民
  • 行政合同違法行政機關應否承擔侵權民事責任
    被告鎮政府辯稱,鎮政府與村委會籤訂責任狀是行政行為。鎮政府工作人員收取運費系個人行為,所以鎮政府對事故發生不存在過錯,不應承擔責任。  被告村委會辯稱,受益農戶自願組合義務工改造班子對臺區至陳興勝屋旁的主線路進行換杆、維修。村主任沒有同意並且也勸陳不要安裝,陳純屬個人行為。所以,村委會不應對該事故承擔責任。
  • 溫州市行政過錯行為責任追究辦法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行政過錯行為,是指行政機關及其工作人員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規定的職責,以致影響行政秩序和行政效率,貽誤行政管理工作,或損害行政管理相對人合法權益,造成不良影響和後果的行為。   前款所稱不履行職責,包括拒絕、放棄、推諉、不完全履行職責等情形;不正確履行職責,包括無合法依據以及不依照規定程序、規定權限和規定時限履行職責等情形。
  • 最高法判例:對於手續不全房屋保護,要考慮政府信賴和歷史形成
    【裁判主旨】雖然涉案房屋無合法權利憑證,但涉案房屋的歷史沿革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地方政府在涉案房屋未取得合法手續方面存在過錯,明顯違反信賴保護原則 (2020)最高法行申6108號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西北政法大學物權與土地研究所聯席所長史西寧律師提醒各位朋友們:在房屋徵收過程中,對因歷史原因形成的沒有建設審批手續和產權證照的房屋
  • 在明律師:農民在自己耕地上蓋的房子被拆了,沒地方住了怎麼辦?
    究其根本,到底是因為農民在耕地上建房違法,還是因為徵收方拆房不補償違法呢?下面在明律師來細細為您分析這個問題。首先,按照「一戶一宅」政策,應該是要確保村裡每戶都有獨立宅基地建房的,但事實上,確實有村裡沒有宅基地的人群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