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小沒有奶水?母乳餵養的這些誤區,每一個都是實力坑媽也坑娃

2020-12-20 十月呵護

對咱中國媽媽來說,想好好給寶寶餵個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在醫院孩子剛生下來,我就聽到很多婆婆媽媽和前來探望的七大姑八大姨的不停嘮叨,說什麼初乳不能給娃吃,寶媽胸小肯定沒奶什麼的。

聽著這些嘮叨,我就想回一句:你能,你來

咱民間有很多關於母乳的說法,其實很多都是沒啥科學依據的,例如下面這些:

謠言1

初乳裡有胎毒/初乳很清,不能吃

你只要記住一點:母乳裡不可能含有任何有毒物質!

初乳之所以看起來清,是因為初乳的脂肪含量比較少,但其中含有豐富的免疫球蛋白、乳鐵蛋白、溶菌酶和其他免疫活性物質,可以增強寶寶抗感染的能力。

而且,初乳中的脂肪和乳糖都比成熟乳要少,更適合新生兒的消化特點。

謠言2

你胸那麼小,肯定沒有奶

總有人喜歡「以貌取人」,比如用胸的大小來衡量奶水的多少。

真相是胸大胸小跟脂肪有關,奶水的分泌則是看乳腺腺體的發育情況、激素水平,跟脂肪沒半毛錢關係。

所以,胸小的媽媽同樣可以哺乳好自己的娃。

謠言3

攢一攢,奶會更多

不會。

攢奶反而會減少乳汁的產量,因為大腦會誤以為自己生產了大於需要的奶水,然後停止分泌。

謠言4

豬蹄湯、花生排骨湯,米酒可以下奶

這些湯湯水水除了讓你變胖,對產奶沒有半點幫助

尤其是米酒,會進入到母乳中,對寶寶的睡眠、大動作發育等產生不利影響。

謠言5

催乳師是產奶「神器」

我只想說,這是個被市場過度包裝的職業,手法不當,反而會加劇乳腺管堵塞,甚至引起炎症。

想要奶水變多,得讓寶寶多吮吸,這才是最好的催乳方法。

謠言6

你奶水這麼清,肯定沒營養

奶水的營養不是靠眼睛看的,越白只能說明脂肪含量高,其他營養素並沒太大的差別。

母乳是世界上最有營養,最安全的寶寶食品,所以,你懂的。

謠言7

餵奶就得各種忌口

即使你剛吃了冰淇淋,你的奶水也不會變成冰冷的,寶寶吃到的還是37℃的恆溫母乳。

除非你吃了某種食物導致寶寶身體不適或者過敏,停止吃這種食物就行,否則並不需要特別忌口。

真正要避免的是煙、酒、緊急避孕藥,及某些藥物

謠言8

多喝水會多產奶

白開水不會變成奶水,即使你今天比昨天多喝一桶水,也不會比昨天多產1斤奶。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2013)》中建議,哺乳期女性的日飲水量為2100毫升。

謠言9

寶寶偏瘦/總是哭,是媽媽的奶水不好

寶寶後天的胖瘦完全取決於營養成分的攝入和吸收,而並非母乳質量。

母乳的營養成分都是一致的。即使有差別也是微乎其微。

寶寶飢餓、沒睡夠、大小便了、不舒服等都會引起哭鬧,如果每次哭都認為是寶寶餓,都以奶頭作為安撫,反而會對寶寶腸胃造成負擔。

謠言10

產後心情不好會影響下奶

情緒是不會改變母乳成分的,更不會因母乳餵養毒死嬰兒,但可能影響母乳的產量。

相反,產後抑鬱的媽媽可以通過母乳加強親子聯繫,緩解產後抑鬱症。

所以,老婆生孩子後不要把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把孩子他媽照顧好,孩子才能長得好。

謠言11

媽媽生病不能給孩子餵奶

別再被這些奇葩問題綁架了,除非你患了愛滋病、結核病等傳染類疾病,不然感冒發燒這些小毛病並不影響你餵奶

而且在餵奶期間服藥,醫生會明確告訴你哪些藥屬於餵養禁忌不能哺乳,前提是你得在醫生的指導下服藥,而不是自行解決。

謠言12

喝母乳的寶寶也需要喝水

6個月內的寶寶不需要額外喝水,母乳中80%都是水分,攝入過多水分只會增加寶寶消化道和腎臟負擔。

6個月添加輔食後可以開始常規餵水,喝水量除了母乳和飲食中的水除外,不能超過60ml。

判斷寶寶是否缺水,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看尿液的顏色,只要寶寶尿液無色或微黃,就說明體內水分充足。

不過,寶寶腹瀉、發燒時是需要及時補水的,6個月內的寶寶遇到此類情況,可以通過增加母乳餵養頻率來給寶寶補水。

謠言13

鍛鍊會讓母乳變酸影響口感

運動後讓母乳變得酸酸的物質叫做乳酸,乳酸不是你隨便甩甩胳膊抖抖腿就能產生的,必須是高強度的運動才可以,如果你只是去跑步機上刷了個劇,就不要多操心了。

對了,還想告訴你們,即使母乳酸酸的也不會對寶寶造成啥影響,如果寶寶不愛喝「酸奶」,30分鐘後母乳中的乳酸濃度就差不多恢復了。

謠言14

來月經後母乳有毒,沒營養

大姨媽表示很冤枉!

乳汁的成分會隨著寶寶的生長需求而不斷變化,來大姨媽是體內雌激素水平變化造成的,跟乳汁的營養沒啥關係。

不過來大姨媽可能會讓母乳量減少,乳汁的味道也可能會有些變化,但都是暫時的,等大姨媽走後一切都會恢復正常。

謠言15

6個月後母乳就沒有營養了

這是最坑娃的說法!

作為娃自帶的口糧,母乳可是「智能食品」,會自動調節分泌的量和成分,滿足寶寶不同時期的需求。

6個月後不是媽媽的乳汁營養變少了,而是寶寶的營養需要增加了,因此才要及時添加輔食。

謠言16

媽媽乳腺炎就不能母乳了

很多人說寶媽得了乳腺炎,奶水就會變質,有毒,不能給寶寶吃?

這簡直就是在欺負乳腺炎!!!

乳腺炎主要是乳汁堵塞、淤積造成的,是乳腺管周圍的組織感染髮炎,不是裡面的乳汁有病菌

其實這時更需要堅持母乳餵養,排空乳房,才有利於乳腺炎的恢復。

謠言17

哺乳可以有效避孕

雖然很多觀點說純母乳餵養期間媽媽不會來月經=媽媽不會排卵=哺乳可以避孕。

但真相是沒來大姨媽≠不排卵,所以那些宣傳哺乳可以避孕的,都是不負責任的耍流氓

謠言18

斷奶後要排殘奶,否則容易得癌症

哺乳結束後,乳腺管內殘留的乳汁是可以被身體自行吸收的,所以餵完奶很多寶媽會發現乳房縮水,就是這原因。

目前也沒有任何證據或數據顯示不排殘奶會導致什麼乳腺疾病,所以,所謂的「不排殘奶會致癌」只是某些商家的宣傳手段,原因你懂的。

所以,再有人在你耳邊嘮叨這些哺乳謠言,文章甩給他,既然這麼關心你,不如多幫你抱抱孩子,洗洗尿布,畢竟餵奶的媽媽太辛苦,不是正在餵奶,就是在餵奶的路上。

其他的,愛誰誰,實在不行,就把我開頭的話扔給他,你行,你來!

相關焦點

  • 胸小=奶水少?才不是!寶寶吃得飽飽的
    全世界都在宣傳母乳對寶寶好,但你可能還是會有點猶豫。畢竟你常聽到各種關於母乳的傳說,比如餵母乳會讓胸部下垂,身材走形;還有胸部小的媽媽奶水少,餵不飽寶寶。呱呱每次聽到這些話,都很生氣,這是坑媽又坑娃。乳汁的分泌取決於乳腺的數量和工作狀態,跟乳房大小沒關係,胸小的媽媽怎麼就輸了呢?胸小,只能說明乳房內脂肪量小,不代表你乳腺也小,就更不代表你奶水少。
  • 寶媽運動過後,會讓母乳變質成「酸奶」?母乳謠言實力坑娃又坑媽
    這種說法並非完全沒有道理,不過是跟寶媽的運動種類和強度有關。有些認為寶媽運動後,會影響寶寶喝奶,從而阻礙寶媽運動,或者不讓寶寶喝奶,但這樣說只會坑娃又坑媽。研究表明:哺乳期媽媽們在高強度以及中低強度的運動後,寶寶對媽媽的乳汁接受程度均和運動前一樣。
  • 關於母乳餵養的這些謠言,既坑媽又坑娃,可別信
    ,可是經歷過的媽媽都知道,這條路並沒有那麼好走。在這個過程中,總會「殺」出七大姑八大姨告訴你「奶水太稀了,沒營養,喝奶粉吧。」、「過了6個月母乳沒營養了,斷了吧。」導致有些媽媽猶猶豫豫,甚至直接「倒戈」。淘媽在此奉勸各位想要堅持母乳餵養的媽媽,這些話可別信,當心被忽悠了。
  • 母乳餵養需要注意什麼?常見十大誤區坑媽又坑娃,看你信了沒
    越來越多的媽媽為了孩子健康,都選擇了母乳餵養。一說到餵養孩子的問題,很多家長都會討論起奶粉。然而隨著科學研究的發現,大家了解到母乳才是孩子最好的食物。可是關於母乳餵養,也有很多問題,快來學一學吧~母乳餵養常見十大誤區:誤區一:小胸女性沒有奶水很多人把胸部的大小和奶水的充足與否聯繫起來,認為大胸的人奶水肯定足,而小胸的人就會餓著孩子
  • 李波育兒說:嬰兒母乳餵養的關鍵要點以及母乳餵養常見誤區
    正確做法:哺乳前,先用溫熱毛巾擦擦乳房就好  誤區三:產後奶水少,就得餵奶粉  初乳本身量少色黃,而剛出生的寶寶胃小,每次只吃一點奶水就夠了。出生後7天,寶寶的胃會一點點變大,胃口也逐漸增大,媽媽的奶水自然過渡為成熟乳,奶量也會逐漸變大。  正確做法:產後奶水少是正常現象,足夠寶寶吃,完全無需額外餵奶粉。
  • 坑娃又坑媽的母乳誤區,等生了娃再知道就晚了
    不過這些都能忍,最怕的是那些打著「對媽媽好,對孩子好」的母乳誤區: 堵奶是乳房堵住了,按摩按摩就通了; 奶少要多喝濃湯,濃湯才下奶; 開始哺乳都會疼,忍忍就過去了; ……
  • 關於母乳餵養那些誤區你中過幾個?中一個很正常,全中就是在坑娃
    誤區一:母乳餵養6個月之後就沒有營養了有一部分寶媽認為在母乳餵養6個月之後,身體中所分泌出來的母乳,可能就沒有過多的營養了。誤區三:媽媽來月經之後,母乳就沒有營養了有些媽媽可能在餵養母乳的那段時間裡都不會來月經,
  • 胸小就沒奶水嗎?其實胸大也不一定有奶
    相信這些話語,很多媽媽都從婆婆或者家裡的長輩口中聽過,甚至還有比這更過分的。對於平胸媽媽來說,胸部發育不好本來就很難過,還要被冠上奶水不足的帽子,這簡直是在心上扎刀子;而對於胸部比較大的媽媽來說更鬱悶,明明母乳不足,還被長輩說沒奶,好像自己故意不母乳餵養一樣...胸小就會沒奶,胸大肯定有奶?
  • 女性胸部越大奶水越多嗎?原因與寶寶有關,母乳餵養八大誤區
    「本文為糖果媽媽獨家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很多人都認為「胸越大,產後奶水越多」。準媽媽們對於這個說法也是好奇不已,畢竟影響到寶寶出生後的「口糧」。我們平時所說的胸大,主要是胸部的脂肪多,跟乳液的產生沒有太大的關係。所以胸部大小,跟奶水多少沒有直接關係。弟妹胸部就比較小,但生寶寶的時候奶水很充足,經常出現噴奶的情況。所以,擔心孕媽媽們不用因為自己的胸小,而擔心奶水不夠,因為這二者之間並沒有直接關係。
  • 這些母乳謠言忽悠到你了嗎
    1、奶水超過6個月就沒營養了 因為寶寶們在6個月以後,必須要添加輔食,所以有些人認為6個月後奶水就沒有營養了,這是完全錯誤的認知。寶寶在一周歲之前,其主要食物來源就是母乳,輔食只是為了增加一些營養成分。很多醫學界人士,都建議母乳要餵到兩歲,因為其營養成分很高。
  • 闢謠|胸小奶、奶水清沒營養,6個母乳餵養謠言一次性攻破
    母乳餵養,是每個媽媽都想送給寶寶的一個禮物。但是,在母乳餵養這條路上,卻四處都是攔路虎,一不小心中招,母乳餵養則變成可望不可即的事情了。那麼,母乳餵養路上,都有哪些謠言阻攔著我們呢?謠言1:胸小沒有奶小果有個閨蜜,那時,她剛生產完,還住在產科,小果前去探望時,閨蜜向小果吐露:就剛剛小果進門前,她的親娘跟親婆婆倆在那討論,閨蜜胸小,估計奶水不會多,要不要先買奶粉準備著,閨蜜也覺得是有道理,於是就來問小果。
  • 了解母乳餵養五大誤區,避免寶媽走彎路
    誰說胸小奶水不足又不好?母乳餵養謠傳多,寶媽千萬別偏聽偏信小許剛剛懷孕4個月了,正在安心養胎的階段,可最近小許卻因為一件事比較頭疼,那就寶寶的「口糧」問題。分析我們先來解答小許的問題,其實母乳餵養和胸部的大小沒有直接的關係,胸部大小不會影響奶水的質量,胸部小的寶媽奶水也不一定就不足,所以這是個謠傳。除了這個之外,母乳餵養還有很多常見誤區,準備母乳餵養的準媽媽們,可一定要提起了解一下。
  • 【衛生健康宣傳日】2020年全國母乳餵養宣傳日 | 母乳餵養,給寶寶...
    正確做法:哺乳前,先用溫熱毛巾擦擦乳房就好PART 03誤區三:產後奶水少,就得餵奶粉初乳本身量少色黃,而剛出生的寶寶胃小,每次只吃一點奶水就夠了。出生後7天,寶寶的胃會一點點變大,胃口也逐漸增大,媽媽的奶水自然過渡為成熟乳,奶量也會逐漸變大。
  • 胸大=奶水多,胸小=奶水少?真相卻是?
    母乳餵養好是好,但是母乳餵養開始的時候是困難的,失敗的原因很多,有時候也許是來自身邊親近的人。與奶水真沒關係其實大胸沒有那麼神秘,從解剖學的角度分析,不過是多了一些鮮亮明黃的脂肪組織,而內部真正負責產奶的乳腺組織,所有的女人都是一樣的。
  • 催乳要避免這十大誤區!母乳餵養你都遇到過哪些艱辛?
    生完孩子,最大的問題就是餵養。母乳是寶寶最好、最重要的營養來源,但是產後出現母乳不足該怎麼辦呢?這時催乳是首要問題,請一定要注意避免十大誤區,如若稍加不注意,則可能讓寶寶斷了口糧!產後媽媽想要母乳餵養卻沒有母乳怎麼辦?催乳!但是如何催乳呢?
  • 都說母乳餵養好,可這幾大誤區該如何避開?
    以強化人們母乳餵養意識堅持母乳餵養就是媽媽對寶寶最好的禮物也是最純真的愛但是在母乳餵養過程中由於新媽媽知識儲備不足或者受傳統舊觀念的影響或多或少會陷入一些母乳餵養誤區接下來我們幫助您把握產後關鍵72小時拔開母乳餵養誤區迷霧
  • 母乳餵養八大誤區,你佔哪一條
    母乳對寶寶和產婦自己恢復都有大大的好處,因此多數寶媽選擇母乳餵養。讓更多的寶媽掌握支持母乳餵養可哺乳不是簡單的事,有很多寶媽也會踩到很多誤區。你佔哪一條?所以小胸媽媽也大可放心,放鬆心情,多讓寶寶吮吸乳房,一定有充足的奶水。3 、寶寶一哭就要餵奶並不是寶寶的每次啼哭都是因為飢餓,很多時候是太冷過熱,想讓人抱抱等,寶媽一定要注意觀察,不要一哭就喂,容易使寶寶消化不良。
  • 胸小就斷定奶水不好?這些因素才真的影響母乳量,提前了解沒壞處
    胸小奶水肯定就不好?新手寶媽在線反擊前幾天無意中看到小舒發了條朋友圈,言辭激烈地表示討厭那些說她奶少的人。去她家看孩子的女性長輩,見了面總要絮叨小舒不好好吃飯,胸這麼小孩子怎麼吃得飽。小舒開始還不厭其煩地解釋自己這是天生的。本來奶水量還不錯的她,因為和這些人生悶氣反而有些回奶了。
  • 親身經歷總結的經驗,帶你走出母乳餵養誤區
    我在第一胎的時候也是小白一個,幾乎都是聽取長輩傳授的「經驗」,導致走了不少彎路,為了讓大家少踩雷,來帶大家認識母乳餵養中的幾大誤區,希望對困惑中的媽媽有新的啟發。我家玥玥從醫院回來是第3天,剛好吃上初乳,當時裸重5斤,第9天社區上門體檢,裸重5.9斤,回顧玥玥一年的身高體重增長趨勢,在這七天增長的最快,而且在母乳餵養的一年內只鬧過一次小感冒,所以珍貴的初乳一定要留給寶寶喝。
  • 母乳餵養這些誤區,你了解嗎?
    其實,哪怕是1毫升或者幾滴母乳,都能幫助新生兒獲得高效免疫球蛋白,抵抗外來細菌感染,同時有利於保護其胃腸道的菌群,因此不要因為暫時母乳少或沒有母乳就急於給孩子加配方奶粉。誤區二:6個月後母乳就沒有營養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所有嬰兒應該在出生後一個小時內進行母乳餵養,並在6個月內進行純母乳餵養,不添加水及其他任何液體和固體食物,僅在醫生指導下可添加維生素和礦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