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國之超前,是如何遠超西方文明的發展?從秦漢說起

2020-12-11 李大新的歷史課

中國古代一直都是遠遠超前於同一時期的西方的,但是具體在哪些方面超前我們卻不太清楚。其實論文明的發展,同一時期的中國的確要遠遠超過西方的發展。不論是政治、經濟、文化等都遠非西方所比。

今天我們就從春秋戰國、秦漢時期說起,看看同一時期的中華大地和西方都在過著怎樣的生活。看看同一時期的中華是如何領先西方數百年的呢?

華文明的創造了是如何展現的呢?從政治的繁榮,到文化的興盛,再到經濟的多元,我們都走在了西方的前面。

說到西方的文明,定然了不開古希臘,沿地中海一帶發展起來的文明乃是西方文明的根源。

至於同一時期的歐洲,大致處於蠻荒時期,沒有文明可言。從公元前8世紀起,逐漸出現了希臘城邦,這些事希臘早期的政治形勢,乃是屬於奴隸制下的政治制度

一直延續到了公元前431-前404年,這段時期的希臘一方面內部鬥爭嚴重,另一方面也是不斷的抵禦外敵的入侵,如波斯。

然後反觀同一時期的中國,周王朝的時間是從前1046年-前256年,統治時間長達八百年。雖然說春秋戰國時期已經名存實亡,但是這個時期的中國依舊是建立了較為完整的政治體系。依靠宗法制和分封制形成了嚴密的政治格局,以周天子為主,諸侯為輔,形成了嚴密的中華體系。

相比同一時期的希臘、羅馬地區,和中國的春秋戰戰國時期大致相同,都是以戰爭為主。但是戰爭的規模卻不相同,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規模最大的已經超越了百萬;

而希臘和羅馬地區的則要小得多,依舊是局限於小規模的戰爭,即便是亞歷山大東徵也是無法和春秋戰國時期的戰爭相比。

而中國的奴隸制度隨著春秋戰國的戰爭逐漸瓦解,封建制度隨著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的一統得以建立。

前後共延續了長達兩千多年,影響深遠。雖然說西方的封建制度出現的較晚,但是其延續的時間也更短,隨著文藝復興的展開,歐洲也是步入了近代社會,而中國依舊是封建社會。

其實我們會發現,同一時期的中國處於擴張時期,而西方依舊是內鬥時期。當時的西方文明中西就是在地中海周圍北部是羅馬帝國,東南部是希臘文明,他們的衝突僅限這一帶。

亞歷山大東徵,我們甚至可以毫不客氣的說是一場失敗的徵伐。雖然說其先後攻擊波斯,遠徵印度,但是最終卻未能實現在這些地方的統治。

這一時期的中華政權統一程度高,加上封建制度的確立以及成熟,使得其行政效率等都非常高。

不論是政治決策,還是軍事決策都遠超同一時期的西方,而這個時期的西方正要步入其黑暗時期,在宗教的壓抑之下困苦的生活。因此即便是上升到文化之上,中華也是遠超西方同一時期的。

總結:之所以做出這樣的對比,非是去貶低西方,只是為了讓讀者有一個更加直觀地了解。

同一時期雙方之間的歷史發展是極為不同的,包括各種文化、政治制度等都是有著各自鮮明特色的。因此我們也要認真地看待這二者之間的差別,來找到屬於我們自己文化的優秀和缺點。

相關焦點

  • 西方說中國聖賢名不符實?我國學者:古希臘文明有沒有還是未知數
    有西方人士說,中國的古代聖賢名不符實,據西方文獻記載,亞里斯多德一生活了62周歲,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幾乎對每個學科都做出了貢獻,寫下300多萬字著作,傳世的有100多萬字。相比之下,老子、孔子等中國聖人一生最多只寫下幾萬字,且涉及學科遠沒有亞里斯多德廣泛。他們這麼說的意思是,我們中國的聖人真的就比不上亞里斯多德嗎?古希臘文明,持續了約650年,是西方文明最重要和直接的淵源,西方有記載的文學、科技、藝術都是從古代希臘開始的,可以說現代歐美,幾乎一切都建立在古希臘文明之上。
  • 西方說中國聖人名不符實?中國學者:古希臘文明存不存在還未可知
    有西方人士說,中國的古代聖賢名不符實,據西方文獻記載,亞里斯多德一生活了62周歲,是一位百科全書式的科學家,幾乎對每個學科都做出了貢獻,寫下300多萬字著作,傳世的有100多萬字。相比之下,老子、孔子等中國聖人一生最多只寫下幾萬字,且涉及學科遠沒有亞里斯多德廣泛。難道中國聖人真的不如亞里斯多德嗎?
  • 中國古代沒有幾何學,甚至連五邊形都畫不好,這事還要從黃河說起
    說到這個很多人也許都不相信,甚至覺得這有點傷自尊,畢竟泱泱華夏文明五千年歷史,但是這並沒有什麼可過意不去的,今天筆者就來說一說這件事。先來解釋一下中國古代為什麼沒有幾何學,從公元前四世紀開始,西方人就已經知道如何用尺子和圓規畫出一個完美的正五邊形,並且還會用五大公裡證明這一結論,這已經是對幾何學的完美運用。
  • 高曉松:科舉制度是人類歷史上最先進的制度之一,遠超西方國家
    因此,說起科舉考試,很多人的第一印象都是持否定態度。但是,任何事物均有利弊,一棒子打死顯然是不對的。對於科舉制度也一樣,以前受觀念革新的影響,讓我們覺得科舉制度弊端很多。但是今天重新研究一番,就會發現科舉制度實際上是中國古代,甚至是人類歷史上最有智慧的制度之一。它提供了一條普通人向上的通道,這是一個疆域遼闊的大國保持統一和完整的重要因素之一。
  • 古代西方醫學的產生與發展及對人類社會的影響
    本文主要介紹以上四個地域不同時期古代醫學發展的一些關鍵事件與重大發現,以及當時研究醫學,對醫學做出重大貢獻的偉大醫學家及其理論或發現。如說出「我願以此純潔與神聖之精神,終身執行我職務」的西方醫學之父希波克拉底;完善希波克拉底的氣質說的動物解刨學說的蓋倫;僅此於兩人之後的被尊為「醫者之父」的阿維森納。
  • 中國古代科學發達?專家:其實中國古代數學成就遠遠不如古希臘
    我們一直沉浸在中國偉大的歷史中無法自拔,認為中國古代的科學技術水平是領先於西方的,直到清朝才被超越,其實這是個錯誤的認知,其實中國古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是遠不如西方的,在很早的時候就埋下了根,在古希臘時期,西方人的數學成就相比於中國就已經超前很多了,我們一起來看看都到底是怎麼回事。
  • 中國五千年的發展真的不如西方五百年嗎?
    竟然是文明之間的對比,就應該拿西方文明和東方文明比,或者至少和儒教文明(包括中日韓越)比。其次,假如單獨和一個國家比,那就不要只比近代,古代也要比一下。其實,古代中國遠勝於其他文明,最近幾十年也不差。當然,中國作為一個大國,文明型國家,既然別人提出了挑戰,也沒有不應戰的道理。還是要正面回答問題:中國五千年的發展確實不如近代500年。為什麼中國五千年的發展不如西方五百年呢?一,中國是原生文明,歐洲是次生文明。
  • 為何西方稱我國古代為「天下中國」?這頂桂冠是如何消失的?醉了
    這可不是傳說,這是我國古代某一時期的一種常態。即使我們今天的邊界,也才確定不到100年。而民族國家的概念和意識形態,是在一戰後,由梁啓超先生等前輩們引入中國的。在此之前,特別是天下國家最強盛的大唐時期,我們對疆域、文化、政治是完全開放。而天下國家的概念起源於商周,發展與秦漢,鼎盛於大唐,而何時開始衰落的呢?
  • 文揚:西方如何跳出「國強必霸」邏輯,真正理解中國和中華文明?
    雖然中國和西方國家有相似和共同之處,但從根本上講,中國與西方大不相同。過去不同,現在仍然不同,今後也永遠不同。在最近的一次視頻演講中他再一次重申,「我要說這是最根本的一點,那就是中國是文明的產物,而不是一個民族國家的產物。」馬丁·雅克的正確性,主要體現在他與西方主流的現實主義國際關係學派之間的割席和對立。
  • 中國傳統文化,雕塑藝術,西方雕塑與我國古代雕塑
    實物的集合,工業廢品的重新處理,新材料的綜合利用,以及用活人體翻制模型等手段,表達了對工業文明的懷疑與讚美,雕塑家們利用電器燈光、雷射、反饋系統以及控制論等原理和材料,大大擴展了光雕塑的虛像體積、反射表現,幻覺性和光學裝置等成果。
  • 講座|王銘銘《超社會體系》:人類學視野下的文明與中國
    王銘銘的一系列研究一方面反對文化人類學上相對主義小單位的傾向;另一方面,超社會看似抽象,實則也是對社會學「社會」概念的回應。如何理解超社會的結構?在傳統研究中,社會不具有國族身份因而很難進入主流敘事;對於現代國家形成的研究,實質性內涵的研究模式往往不能被形式性的社會模式完全容納。
  • 古代西方教育的發展
    古代西方教育的發展各位同學大家好,今天為大家帶來關於古代教育之古代西方教育的特點,此考點在教師資格證考試和教師招聘考試中,都是一個長出考點,主要考察不同時期教育的特點,以客觀題(單選、多選、判斷)為主。重點在於識記。所以我會將各個時期的考點直接羅列出來,再進行解釋,這樣方便大家梳理和理解。
  • 西方文明,東方專制?看看中國如何影響啟蒙運動
    張維為:關心歷史和政治的人一定聽說過一個說法,叫做「西方中心論」或者「西方中心主義」。過去兩三百年,隨著西方世界的崛起,與之伴隨的便是西方中心論的崛起。西方中心論的特點是什麼?一切以西方話語馬首是瞻。西方文明是優越的,西方文明是理性與民主。
  • 中國古代傳統文化,古代行旅之程
    許多遠古的傳說,如神農嘗百草、夸父逐日、精衛填海等,實際上都是人類文明最初階段的旅行活動。《史記·五帝本紀》載,黃帝經常巡遊,「東至於海,登丸山,及岱宗。西至於空桐,登雞頭。南至於江,登熊、湘。北逐葷粥,合符釜山……遷徙往來無常處」。《史記封禪書》載:「中國華山首山、太室、泰山、東萊,此五山黃帝之所常遊,與神會。」
  • 古希臘文明存不存在?中國學者:子虛烏有!
    古希臘文明,持續了約650年(公元前800年-公元前146年),是西方文明最重要和直接的淵源,西方有記載的文學、科技、藝術都是從古代希臘開始的,可以說現代歐美的幾乎一切,都建立在古希臘文化之上。鴉片戰爭以來,無數中國學者言必稱古希臘,將之奉為圭臬,至今仍有很多學者深信不疑。然而,學者董並生卻語出驚人,寫下《虛構的古希臘文明》一書,指出古希臘文明是子虛烏有,主要是由約瑟夫·斯卡利傑(1540-1609)偽造。無疑,董並生的結論極具顛覆性,讓人難以置信。那麼,難道是董並生「污衊」了古希臘文明?
  • 西方文明起源於中國 英語英人起源於中國
    諸玄識教授去英倫前是中國人民大學的教授,是洋裝雖然穿在身,黃河黃山長江永遠裝在心的愛國志士。十幾年前在大英博物館偶然發現了大量足以震驚整個世界的寶貴歷史資料:英語源於漢語!埃及與希臘文明都是參照中國古代紀年對應「臆造」!莎士比亞更是「人為塑造」!英語比照漢語改造完成之後,法語、德語、俄語等語言,都參照漢語、英語進行了改造!
  • 按照西方「文明三要素」,如何解釋長江流域1.8萬年前稻作文明
    此前因為國家落後,考古的話語權一直掌握在西方人手中。「文明三要素」理論一經西方學者提出,就成了界定古代文明國家標準的理論。按西方中心論,認為兩河流域的蘇美爾人創造了人類最早文明,大約距今6000年左右。
  • 再訪:西方文明起源與中國,英語英人起源於中國
    翟桂鋆:「西方文明起源於中國,英語英人起源於中國」採訪錄發表後,真的想不到會引起中國乃至世界之反響如此之大。這可以算得上是2019年中國的一件文化大事件吧。也可以說是自1919年新文化運動一百年來一次顛覆性的重大文化事件。如若繼續發酵擴大影響,很有可能會發展成為一場波及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範圍的一場新文化運動。
  • 西方的「新清史」質疑清朝是中國,清朝是如何奠定「中國」含義的
    中國許多學者對羅友枝的觀點都提出反對,如果按照她的說法,滿洲為上,「中國」為下,那麼清朝不再等於中國,而是滿洲帝國,或者說是清帝國也不等於中國。她是受到西方思維的影響,將清朝和元朝視為徵服政體,即「徵服王朝」的理論思維。除了羅友枝外,還有歐立德等人,他們的觀點差不多都一樣。
  • 潘嶽:戰國與希臘,中西方文明根性之比較
    6月2日,《文化縱橫》刊發中央社會主義學院黨組書記、第一副院長潘嶽《戰國與希臘:中西方文明根性之比較》一文,文章如下:【導讀】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下,中國和西方又一次站在了解彼此的十字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