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子女的教育(十六)~家庭教育的嚴與寬

2020-08-06 布衣蝦客


說說子女的教育(十六)~家庭教育的嚴與寬

小時候,我的母親就是用這把尺子,整治調皮搗蛋的我

有時候看文章、或者刷抖音,會看到一些關於教育理念的內容。很多內容都是積極正向的,但同樣也有一些看上去一本正經貌似磚家的人,所講的內容,幾乎可以說即使看個標題就無法認同了。這其中包括「父母不要當面批評孩子!」,也包括「對於孩子要理解,要更寬容!」諸如此類,對這些宣講的理念,我的認知上存在非常大的差異,首要的差異在於,沒有哪個教育理念是絕對正確的,只要我見到這種一招鮮包治百樣人的說法,從內心裡就是排斥的。而且特別有趣的一點是,這種理念的宣導者,似乎常常是女性。

必須要說我對於每一種觀點,都認同其在某些類型的孩子或者某些場合下是適用的,但反過來絕對不存在所謂的「絕對正確」的概念。畢竟家庭教育本身只有合理目標,但不大可能存在拿來即用的正確答案。目標只要明確,方案都是需要隨時調整的。

這不,就在此時此刻,我正在用電腦打這些字的同時,我的小傢伙正在「享受」唯一的一次「瘋狂遊戲體驗」(此前,我承諾可以給一次不限時間的遊戲體驗,只要不睡覺,可以一直玩下去。因為我自己的體會來自於過往的經歷,倘若不給一次玩個夠的機會,腦子裡的遊戲饞蟲會一直腐蝕下去。但我和小傢伙也同時約法三章,自此以後,不會再有這個待遇,等中學生活開始,即完全杜絕一切玩電子遊戲行為。眼瞅著這傢伙坐在我對面,已經一邊揉著脖子一邊持續瘋狂,他在想什麼、爽到什麼程度,打算幾點睡覺,我一概不提醒不考慮。反倒是,等明天之後,這個經歷需要聽聽他自己怎麼說。)

近期為了保證這傢伙能夠每天多少保持點學習的狀態,我會讓他每天自己從《古文觀止》中選一篇文章,我和他一起來學習解讀。昨天,碰巧他就選到了一篇,名為《子產論鄭寬猛》。這篇文章雖然是講治理國家的,但其中的內容,我卻認為恰恰也是可以結合到孩子的教育。原文中有如下一段話:

......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則多死焉,故寬難。

......仲尼曰:「善哉!政寬則民慢,慢則糾之以猛。猛則民殘,殘則施之以寬。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

針對這兩段話,我在解讀的時候,也把我自己的日常行為揉了進去一起講。我的原話大概是,父母教育孩子肯定也不能太寬鬆(除非子女自己的自覺和自律的能力非常強),因為太過於寬鬆,就像把孩子放在水邊玩,時間久了,會不會遊泳不好說,不怕水反倒容易溺水倒是極有可能的。同時,過於嚴厲肯定也不行。說到這裡,我揮了揮手裡的尺子,這個尺子幾乎要成傳家寶了。它可是我母親,在我小的時候,常用於執行家法的刑具。只不過,我只是近兩個月拿出來,用於早上催他起床,以及日常參與輔導時,提醒他提高注意力的道具。雖然每次的力度都非常有限,但還是看得到巴甫洛夫的條件反射原理起到了效果的。

在講解孔子後面那段評語時,小傢伙幾乎秒懂,直接說,這不就是打一個巴掌,再揉一揉嘛!我給了個贊,理解的沒任何毛病。但我加上了一條解釋,無論是普通民眾,還是小朋友,都缺乏對某些事情的正確理解,也缺乏自律的能力,這個時候就需要一些外力來配合。一方面,避免因為行為差池,而出現越界、造成不必要的混亂或者錯誤;另一方面,也正是說明人性本來就不是可靠的,需要些外力協助以便於形成某些社會能夠接受的行為習慣。

畢竟,用尺子提醒學習過程中的注意力,包括早上叫醒的效率,實際結果已經證明是比較有效的。所以在這個方面的認同感,小傢伙還是有的。

講到這個地方的時候,我還是挺認同過去私塾包括我的老娘,曾用尺子做懲戒的方式。尺子本身就代表了規矩,而教育本身,除了未來的生存手段培養之外,也是在培養規矩。當然,這個想法,不一定是現在的年輕父母所認同的。好在影響的畢竟是自己家的娃娃,而且結合的是自己這麼多年人生的經驗與思考,應該也不會有什麼不合適。

好了,要去睡覺了,留下這個小崽子自己在無父母提醒的情況下,看他什麼時候能結束手頭的遊戲?

相關焦點

  • 隨筆(教育)之三
    (今天繼續昨日話題)由於中國的歷史悠久、文化發展較之世界上的發達國家更淵遠,所以從教師的社會地位的角度看,發達國家只是將教師看作是一種職業,如果你做的好,為社會創造了價值,那麼教師個人的社會地位會有所提升,並不是整個行業都水漲船高;在發展中且又有悠久歷史的國家中,其經濟實力又沒有中國雄厚,受教育程度、人數、水平均比中國落後,所以說在這一方面中國應該在世界上居於領先水平,至少是上遊水平
  • 說說子女的教育(22)~父母之愛子
    最近一兩周中,因為小傢伙的日常教育,倒是和孩子的媽媽接連產生過兩次意見衝突。或許別的家庭也多少會有這種情況,畢竟父母都愛自己的子女,但思考方式和關注點總是多少會有差異。比如,作為老爹的我,更關注孩子的行為習慣;而作為孩子的母親,更關注孩子的日常心理感受,也就是很在意子女的情緒。
  • 教育孩子刻不容緩(原創)
    良好的家教家風,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孩子成長能否成才,與家庭教育密不可分,家長是孩子第一任老師,如果夫妻關係不好,經常吵嘴打架,孩子心靈受到創傷,缺乏父母家教,孩子慢慢性格叛逆,任性,嬌氣,家長本身沒有處理好家庭關係,失職造成惡果。
  • 祖輩如何做好留守兒童的隔代教育(家庭教育)?我有方法
    為了生活無暇顧及到給與子女更多的陪伴和教育,因而把這份本因自己承擔更多責任事情交給了自己的父母,這裡就產生了一種在農村地區普遍存在的現象。農村地區的隔代教育,如何做好農村地區的祖輩對孫輩的教育?是今天我們要探討的話題。
  • 家庭教育的十六個黃金教育法則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學優谷父母課堂今天我們分享的主題是家庭教育的十六個黃金教育法則3、不要替孩子拿主意4、不要再孩子面前嘮叨:家長的嘮叨分幾種情況(1)出於關心的呵護。(2)出於催促的命令式。(3)出於習慣的批評式。(4)出於發洩的不滿式。
  • 說說心裡話 (教育感言)
    說說心裡話 (教育感言) 師魂永在(張明孝) 有人把教師稱做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也有人把教師比做勤勞的老黃牛,吐絲的春蠶,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蠟燭,這是對教師職業的高尚和教師無怨無悔的奉獻精神而言的。我以為,教師的樂趣首先在於,教書就是舌耕,是人類文明生活中人所共識的一種樂趣,極為無福享受此種樂趣的人所羨慕。
  • 居官十六要
    御下寬嚴有體,事來必當三思。後悔不如慎始,求人不如省費;官錢不可那移,親朋難與。教子讀書,節儉自持。——《德清縣誌》(清·侯元棐 主修)譯文對長官要敬重,對百姓要愛護;出入要謹慎,工作要張弛有度;不要輕信讒言,也不要疑心太重;關於錢糧這些東西都要明明白白,明察秋毫,不要被蒙蔽。對待下屬要寬嚴有度,做事之前必須慎重考慮。
  • 英國一年制碩士教育:「寬進嚴出」而非「速成」!
    許多中國學生選擇英國作為留學目的地,而一年制的碩士課程常常被認為是速成教育,然而事實上並非如此。今天來給它正名!
  • 我來給你說說怎麼考取家庭教育指導師證,怎麼報名
    首頁>產品中心>產品中心>我來給你說說怎麼考取家庭教育指導師證,怎麼報名我來給你說說怎麼考取家庭教育指導師證,怎麼報名在這樣的歷史條件下,為了滿足社會對家庭教育專業人才的迫切需求,特別是滿足區域家庭教育現代化實驗區整體改革的需求,在中華家庭教育網等機構的資助下,2007年中華家庭教育網在開設了非學院式的家庭教育專業化課程——《家庭教育指導師(中、高級)》專業化人才課程班。同時,我們將家庭教育專業化課程目錄開放給大家,大家隨時可以留言,接受監督。
  • 中國大學搞「寬進嚴出」,可行嗎?
    基於這種現實,很多人都建議,中國應該像美國一樣,在高等教育上搞「寬進嚴出」。在他們看來,美國頂尖大學學生很少偷懶是因為實行「寬進嚴出」制度,淘汰率高,迫使學生不敢偷懶。事實上,無論是美國高校「寬進嚴出」還是中國高校「嚴進寬出」都存在很多錯誤的刻板印象。
  • 說說子女的教育(十四)~敢於質疑,是一種能力
    一直以來,孩子的媽媽也是盡心盡力,希望可以在子女教育上能給予更全面的支持。前段時間,大概是有朋友推薦,或者自己看到了一個網絡說書的內容,類似於什麼什么叔叔講故事這樣的自媒體,講述的內容有講自然科學的,有講歷史的或者人文的。形式既然是語音的,所以看起來學習形式好像還是比較輕鬆的。所以就選擇一些時間讓小傢伙去聽。今天在聽了幾段歷史人物的內容之後,被小朋友連續指出多處錯誤點。
  • 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審議《湖南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草案)》:家庭教育要加強針對性聚焦重點
    本報長沙訊 7月30日,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九次會議分組審議了《湖南省家庭教育促進條例(草案)》(以下簡稱條例草案),就家庭如何教育家庭教育什麼等問題,委員們各抒己見,對家庭教育存在的問題提出意見和建議。「立法的立足點應該是,家庭在教育中到底承擔什麼樣責任?家庭怎麼教育?家庭主要教育什麼?通過家庭教育達到什麼樣的目的?這幾個重點方面恰恰感覺不夠突出。」
  • 山西絳縣嚴控公職人員子女外流求學?縣委書記:同事們誤解了我的意思
    7月5日,山西運城市絳縣召開教育工作協調會,該縣副縣長霍劍在會上表示,要嚴控義務教育階段公職人員子女外流求學,保障優質生源。對此,7月7日,絳縣縣委書記王宏偉回應上遊新聞稱,這是同事們誤解了他的意思。他的本意是:絳縣教育事業正在進步,孩子在絳縣能受到好的教育;鼓勵孩子回到家長身邊,有利於孩子教育,也有利於家長工作。「是鼓勵,不是嚴控。」
  • 讓「寬進嚴出」成為高職院校新常態
    原標題:教育時評:讓「寬進嚴出」成為高職院校新常態 高等教育「寬進嚴出」已是當前的共識。取消「清考」制度,嚴把畢業出口關,勸退碩士、博士研究生……一系列的消息,標誌著混學歷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了。
  • 成功家庭教育案例
    例如,顏之推在《顏氏家訓》中說:「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慎而生孝矣。」這裡提出了「慈而有度,嚴而有格」的教育原則與方法。蔡衍晃說:「更可恨者,凡子有過,母輒蔽之,父不得而知也。業已知之,則又曲為之解,此慈母之所以多敗子也。」這裡指出父母對子女教育的不一致,會導致家庭教育的失敗,家中就會出敗子。   成功家教給予我們的啟示決不止上述三條。
  • 西方兒童早期教育理論與實踐的奠基者們(4):約翰•洛克
    英國人約翰•洛克(John Locke,1632年-1704年),是西方啟蒙時代最具影響力的哲學家和思想家。他首次系統闡述憲政民主的基本思想,「財產不可公有,權力不可私有,否則人類將進入災難之門」,這句話是其思想最深刻的體現。
  • 秦春華:「寬進嚴出」的大學真的有嗎
    被開除的留學群體情況如下:80.55%因學術表現差或學術不誠實而被開除;69.43%來美國不到2年;過半數(51.28%)的學生GPA低於2.0;88.7%的被開除學生為18-25歲;79.04%本科或碩士學位在讀。
  • 家庭教育中,父母如何做到正面管教呢?
    01前言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做到正面管教,應該用寬嚴相結合,以嚴為主的教育方法。現代社會優質學位,教育資源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學習的知識越來越多,難度越來越大。家庭教育是小孩教育中的核心,對小孩的影響和作用是:家庭教育大於學校教育大於社會教育。畢竟,正式上小學之前,小孩在家裡已經成長了6年了。
  • 「家家幸福 和諧玉林」家庭教育講堂(十六)丨走進玉東大蘆社區:讓...
    「家家幸福 和諧玉林」家庭教育講堂(十六)丨走進玉東大蘆社區:讓好家風好家教助力孩子成長之路 2020-12-09 17:3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隨筆(教育)之四
    前幾天連續寫了道德(師德)、素質,第三個想寫寫指標,在寫之前,我還是想再聊聊我對高考的認識,做為「指標」的鋪墊。(這裡並沒有歧視農民之意),現在後悔不迭,可惜已經晚了…… 自我參加高考時起,就知道高考是社會各界關注的重大焦點問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