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囊》:那個照耀了孩子一生的男人

2020-10-11 樂鬧

倘若世間真有靈魂一說,那皮囊就是是靈魂歇腳的地方。

肉體是拿來用的,靈魂的不安,靈魂的壓抑,都透著這一副皮囊淋漓盡致的展現!

初讀《皮囊》便覺得這本書真實,有質感,!無疑,這也是它最吸引人的地方,人性的喜、怒、哀、樂、貪、嗔、痴都通過書中每個人物,毫無保留地展現在讀者眼前!

每一個故事都帶有氣息,壓抑、痛苦亦或者是解脫!而最令我動容的故事,莫過於蔡崇達筆下的父親,這位父親病了,他在病痛中企圖挽回作為父親、作為丈夫的尊嚴,但卻不幸以失敗告終!

三年又三年,初心從不忘!

父母的第一次約會,父親拉著母親一塊地面前,說他會把這塊地買下來,然後蓋一座大房子。三年後,父親兌現了承諾,東拼西湊,雖然欠下了不少錢,但總算把主屋給蓋好了!

隔年,第二個孩子出生,父親作為公職人員,本不能生二胎的他,一意孤行的超生導致工作被辭退,還被罰了還罰了三年的糧食配給。

也許是現實太過於殘酷,亦或者是作者的父親本就內心脆弱,公職被辭退後,他一蹶不振,在家裡憋了整整三年之久!

某天也不知是如何想通的,找了份工作,一走又是三年,待回家那天,他帶回了一大筆錢,開工建房!

第一個三年蓋出了正房,第二個三年人生低迷,第三個三年滿載而歸,把房子給蓋好了!一個接一個的三年,這位父親都沒有忘記他的初心,終於把一個家的雛形修建好了!

一個人最難能可貴的地方就在于堅持,儘管在前進的途中會有迷茫,會有恐懼,但是心中留有堅定的信念,那段灰暗的日子終究會過去!

無妄之災,與現實作鬥爭!

一次意外的跌倒,讓父親中風落下殘疾,儘管半身不遂,但他依舊思索著會有痊癒的那麼一天,可以回到過去,回到他還是家庭頂梁柱的那個過去。

父親說:「沒事,過一個月就可以像從前那樣了。」

他還說:「摩託車這麼久沒開,還在吧。等我好了,再給你買一輛,我載著你母親,你帶你姐姐,我們一起沿著海邊兜風去。」

他甚至還給自己制定了一系列的康復計劃:早上八點出發,走到那個小巷的盡頭折回來,這樣他可以趕在十二點回來吃飯,吃完飯,休息一個小時,大概一點半出發,走到更遠的彎道市場,然後他可以在晚飯七點鐘趕回來。晚上則是在家裡,堅持站立,訓練抬左腳。

母親嚴格按照父親列的時間表,為他準備好三餐。而且晚上所有人回到家,都會陪他一起做抬左腳的運動。

明天和意外,你永遠不知道哪一個會先來!父親積極樂觀的心態,也算是給這個遭受重大打擊的家庭一束光亮,正如作者自己所言:

我至今感謝父親的堅強,那幾乎是最快樂的時光。雖然或許結局註定是悲劇,但一家人都樂於享受父親建立的這虛幻的秩序。

意外總是來的悄無聲息,後果也不堪想像,儘管父親做出的種種行為都帶著自我安慰的意味,但是人活這一輩子,不就為了眼前的時光嘛!如果不在現實中掙扎一把,不給自己一個希望,又要怎麼繼續活下去呢?

敗於皮囊,接受遺憾了!

皮囊終有損壞的那一天,颱風天裡,父親也企圖出門鍛鍊,可身體剛一出門,風裹著暴雨,像掃一片葉子一樣,把他直接掃落到路的另一側了。艱難起身,繼續前行,來回摔倒三次,父親終於認清了現實!

人們知道無力回天的時候,就接受遺憾了!不在強行支配自己的皮囊,而是選擇放任它自由!

父親亦是如此,在作者的描述中:

他甚至脫掉了父親這個身份該具備的樣子,開始會耍賴,會隨意發脾氣,會像小孩一樣撒嬌。

小孩的模樣應該是人們內心最真實的體現,隨心所欲,不在乎旁人的眼光,作者的父親用小孩的靈魂操持著大人的皮囊,終究接受了現實!

寫在最後

一次訪談中蔡崇達說他想"看見"每一個人,他問臺下的觀眾,是否真的理解自己的父母?理解自身?還記不記得父親的生日、性格、喜好和厭惡之類的!

想必很多人都是一臉疑惑,一問三不知,感謝《皮囊》這本書,我得以重新「看見」,重新去審視自己的父親,那個絕大部分時間都沉默不語的男人!


相關焦點

  • 細細品讀《皮囊》,故事的背後是每個人皮囊下發自靈魂的吶喊
    品讀《皮囊》,有些人終其一生,也無法捨棄皮囊,看見自己!如果皮囊朽壞,我們還剩下什麼?好吧,你告訴我,還有靈魂。有嗎?有的吧。世間的皮囊,有千般變化,終究逃不過歸於虛無的那一天,而皮囊的好壞與否,與這世間的糾葛似乎並不成正比,而是以一種令人匪人所思的情況延續下去。阿太說,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所以,阿太的一生,都對肉體的折騰毫無畏懼。
  • 男人最在意的不是女人美麗的皮囊,而是這4個「地方」!
    男人最在意的不是女人美麗的皮囊,而是這4個「地方」!都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而有趣的靈魂卻萬一裡挑一。但是又有人說倘若你沒有好看的皮囊的話,誰願意去了解,你有趣的靈魂呢?每個人都是愛美的,只是他們的審美有所不同,但是對於每個人內心那個美的定義都是大致相同的,大多都是喜歡美女的,所以男人也是這個樣子,他們肯定都是喜歡美女的,不僅是外表,其實還有一些東西更讓男人在意,也更能吸引男人的注意力,當然,女人就要有好看的外表,更要有下面這幾個方面。男人最在意的不是女人美麗的皮囊,而是這4個「地方」!
  • 《皮囊》:處於人生低谷時,我們該如何度過生命中的黑暗時刻
    《皮囊》是蔡崇達的一部有著小說質感的散文集,它以平實、冷靜的語言,描繪著一幕幕溫暖而又殘酷的故事。在那故事的背後,是一個又一個人的皮囊下發自靈魂的吶喊,我們從這吶喊聲中,似乎能窺見心靈的真相,認人又認心,在無數的皮囊下,是一扇通向心底深處的大門,讓自己「看見」自己。
  • 豆瓣評分9.3的《皮囊》,告訴我們5個道理,成年人怎樣過好一生?
    劉德華評說:看崇達敞開皮囊,感性分陳血肉人生,會不自覺卸下日常自甘冷漠的皮囊,感同身受,因為當中,都有著普通人就會有的閱歷或感悟,所以共鳴。阿太在去世的時候,給作者留了這麼一段話:黑狗達不準哭……要是誠心想念我,我自然會去看你,因為,從此之後,我已經沒有皮囊這個包袱,來去多方便。《皮囊》教會我們的5個道理,成年人該怎樣過好一生?
  • 能讓男人著迷的女人,並非因為好看的皮囊,而是這3種手段
    一段感情裡,女人都希望自己是男人心口的硃砂痣,讓男人著迷,備受男人的寵愛和重視。正因如此,女人總會花費大量的時間在打扮上面,讓自己有一個好看的皮囊。在心愛的男人面前都是光鮮亮麗的,以為只要自己足夠耀眼,就能留住男人的目光,讓男人為自己著迷。
  • 《皮囊》揭開人性:光鮮亮麗的皮囊之下,是自己膽小又醜陋的靈魂
    皮囊會崩壞,但心在亮著,靈魂就不會徹底消亡;願我們能勇敢面對人情羈絆和世事刁難,願我們每次選擇都從心出發人生或許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攜帶著一顆心的羇旅,心醒的時候,就把皮囊從內部照亮。荒野中就有了許多燈籠,燈和燈由此辨認,心和心,人和人由此辨認。
  • 最讓男人沒有抵抗力的,不是好看的皮囊,而是「這樣」的女人!
    很多人都變得非常現實了,都說現在的社會就是一個看臉的時代,這句話沒錯,雖然好看的容貌比較重要,但是這都是皮囊,真正想要跟一個人相處過一輩子的話,單單靠皮囊是沒有用的。如果一個人長相再漂亮,但她的人品不行,那你跟這樣的人在一起有什麼用呢?所以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
  • 那個男人
    那個男人                 作者:李志臻
  • 人這一生終究要與自己和解,可有的人終其一生,也不願放棄皮囊
    在《皮囊》中,看這麼一個故事,你就會感覺作者是將自己的回憶撕開,沒有一絲一毫的掩飾,刺痛著自己,我想,很多的人都沒有這麼大的勇氣可以用文字寫出來。《皮囊》是發自於內心的共鳴嗎?人呢,終究一生還是要和自己和解。可有的人,終究不願捨棄皮囊可能有的人就像我一樣第一次聽到的時候,還在想這肯定是什麼雞湯文。其實並不是,甚至連治癒系的文章都不屬於,她就是在用文字一點一點的去講清楚自己的現狀,然後再去看清楚這醜陋的現實和自己。
  • 《皮囊》中:阿太,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
    認心、認人的《皮囊》——李敬澤抬頭有星空,星空下萬物生長,每一個生命都需要被珍愛,每一處夜色都值得被描述。星空之下有萬物,皮囊之下有重愛。如果說最近這幾年看過的書中,印象最深,感觸最深的書,那肯定是非蔡崇達的《皮囊》莫屬了。
  • 被劉德華高度評價的《皮囊》:人終究要捨棄皮囊,與自己和解
    被劉德華高度評價的《皮囊》:人終究要捨棄皮囊,與自己和解如果說,這個世界上倘若真的有靈魂存在,那麼,我們的肉體,就是困住我們靈魂的皮囊,讓我們不能更自由的奔走在這個世界上的任意一個角落中。但是在我們整個人生有限的時間裡,我們的皮囊,只能算我們靈魂的暫時的棲息地,在這裡,短暫的休息過後,才能走上一段新的路程。
  • 《皮囊》中最辛辣現實的一句話,人這一生,終究要學會和自己和解
    "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網上這句流行語吸引著我看了《皮囊》這本書。直到看完這本書後我才發現,《皮囊》中講述的東西,遠比這句話有深意得多。《皮囊》中最辛辣現實的一句話,人這一生,終究要學會和自己和解原文是這樣說的:「我們的身體本來多麼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欲望的汙濁給拖住了。」
  • 《皮囊》:生活未必如你所願,人終究要和自己和解,學會捨棄皮囊
    這一路,點亮皮囊包裹下的那顆心,充盈著光亮,希望,和無限遐想,皮囊會崩壞,但心在亮著靈魂就不會徹底消亡。《皮囊》是一本散文集,但更像是一本小說。它從不同角度的刻畫,讓你看到了一個個鮮活生命的舞蹈,最終,也讓這生命以最真實豐盈的狀態呈現到你的眼前。
  • 劉德華讀《皮囊》:會卸下自甘冷漠的皮囊,感同身受,猶如明燈
    崇達的《皮囊》裡,有的是對他成長中有所啟發的人,造就了他步步達成目標的人生;我認識崇達、看他的書,總有啟發,就如生命中多添一盞明燈。」看崇達敞開皮囊,感性分陳血肉人生,會不自覺卸下日常自甘冷漠的皮囊,感同身受,因為當中,都有著普通人就會有的閱歷或感悟,所以共鳴。凡塵俗世,誰不是普通人?
  • 我用盡一生——也沒有換回那個不愛我的男人
    「婚姻裡,再苦再累都不怕的女人,就怕遇到一個不愛自己的男人」。這句話似乎就是說給我聽的,我用一輩子的時間去等的男人,他始終都沒有回過一次頭。對於70年代出生的人來說,包辦的婚姻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都說男人有錢就是會變壞,我不知道他這算不算是壞,他愛上別人了,一個比我年輕,漂亮的女人,他們在外面毫無顧忌的摟摟抱抱,正大光明的住在一起,絲毫不顧及我的感受,村裡人一次又一次的提醒我,要我管一管自己的男人,我雖然嘴上說「他不會的,他不是那種人」。可是心裡特別特別的難受,晚上也只能一個躲在被窩裡哭。
  • 能讓男人念念不忘的女人,從來不是好看的皮囊,而是這三樣!
    能讓男人念念不忘的女人,從來不是好看的皮囊,而是這三樣!不知道大家身邊是不是發生過這樣的事情,長相帥氣的男性朋友最後的結婚對象卻是一個長相非常普通的女性,身邊的一位女同事,明明長得一般,卻總是常常有男性來追求她。
  • 《皮囊》:人終究要和自己和解,可有人終其一生,都無法捨棄皮囊
    對這樣的行為,阿太的解釋就是:「如果你整天伺候你這個皮囊,不會有出息的,只有會用肉體的人才能成材。」因為從此之後,我已經沒有皮囊這個包袱,來去多方便」。人人都在披著皮囊,辛苦的活在這個世上,倒不如阿太的灑脫。若人生本無希望,那就向死而生!看了這句話我恍然大悟,也明白了——「若人生本無希望,那就向死而生!」這句話的意義。
  • 讀完《皮囊》哭得一塌糊塗:原來每個人都在扛著皮囊匍匐前進
    ——《皮囊》如果說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靈魂,那麼我們的皮囊便是靈魂的棲息處,在那裡,無人打擾,你可以隨心耕種。讀完這本書,輾轉反側夜不能眠,哭得一塌糊塗,這是我對《皮囊》最直觀的感受。每個人都扛著一副皮囊,匍匐前進。《皮囊》中講到,其實過什麼樣的生活並不那麼重要,靈魂的清澈和心靈的滿足才是最重要的,就像這本書的推薦語裡說的那樣,「人生或許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攜帶著一顆心的羈旅。心醒著的時候,就把皮囊從內部照亮。」
  • 借著《皮囊》的苦,贏得身前名:人這一生,終究要學會與自己和解
    然而這樣的阿太一生都活得勇敢而通透,她臨終時說「從此之後,我已經沒有皮囊這個包袱,來去多方便」,阿太試圖留給作者的精神遺產正豐富在此,「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只有會用肉體的人才能成材。」我們每個人的肉體都不過是一具輕盈的皮囊,而沉重的是裹雜於身的各種欲望、誘惑。肉體不應被畏畏縮縮地保護起來不用,而是應去為靈魂所用的。
  • 什麼樣的男人能夠「輕易」得到女人的真心,聽聽這四個女人的回答
    可是,真心很難得到,那麼,什麼樣的男人能夠「輕易」得到女人的真心呢,聽聽這四個女人的回答。一、有張好看的皮囊「對于帥的人,我毫無免疫力」女人很無奈的回答到,「我有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即使我是個近視」女人自嘲到「擁有好看皮囊的人,我能很快的愛上他,不論他對我怎樣,我都能掏出自己的真心對他,我沒有辦法,我控制不住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