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德華讀《皮囊》:會卸下自甘冷漠的皮囊,感同身受,猶如明燈

2020-12-11 小一歷史筆記

蔡崇達的這本《皮囊》,與其說是一本散文集,但卻更偏向一本小說。

在書中,你能看到各種形形色色的人,雖然他們不是我們生活的主角,甚至是過客。但是這些人伴隨我們成長,直到最後成為我們靈魂的一部分。

而為這本書作序的人,正是劉德華,在序言中,劉德華講到:

人生際遇的好與壞,關鍵往往在於生命裡碰到什麼人,只要能對你有所啟發,都是明燈。崇達的《皮囊》裡,有的是對他成長中有所啟發的人,造就了他步步達成目標的人生;我認識崇達、看他的書,總有啟發,就如生命中多添一盞明燈。」看崇達敞開皮囊,感性分陳血肉人生,會不自覺卸下日常自甘冷漠的皮囊,感同身受,因為當中,都有著普通人就會有的閱歷或感悟,所以共鳴。

凡塵俗世,誰不是普通人?

劉德華說的沒錯,當我們有一定經歷和思考能力之後,不管我們遇到什麼樣的人,都會讓我們產生一些想法。

書中從不同角度的刻畫,讓你看到了一個個鮮活生命的舞蹈,最終,也讓這生命以最真實豐盈的狀態呈現到你的眼前。

讀著讀著,你就會發現,那個人,你好像曾經遇到過。

讓你覺得,每讀一頁,都好像發現了更加真實的自己。

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

《皮囊》這篇故事是全書的精華篇,我覺得是阿太那句:

「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

很難想像,99歲的神棍老太太竟能說出如此有哲理的話,當我看到這句話時,內心柔軟深處有個東西被深深的擊中,是啊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

阿太沒有文化,卻有著一種看透一切的人生態度。

在生活中,不僅對別人狠,對自己更是恨上加狠,有一次切菜時,阿太不小心切斷了自己的手指頭,就在全家人驚慌失措的時候,站著的阿太沒有喊一個「疼」字,甚至用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說到:

「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如果你整天伺候你的皮囊,不會有出息的,只有會用肉體的人才能成材」。

在阿太去世前,很平靜地對作者說「黑狗達不準哭,要是誠心想念我,我自然會去看你,因為從此之後,我已經沒有了皮囊這個包袱,來去多方便。」

這樣的一位老人,會給讀者帶來怎樣的啟發呢?

那無疑就是要讓自己變強大的生活態度,受到傷害會疼痛,正是我們的皮囊所感受到的。

唯有成為皮囊的主人,在汙濁中,不失去自我,不被其拖累靈魂,才能讓生命保持輕盈感,自在來去人世間。

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懂得對人生做減法,才是對這具皮囊、這縷靈魂的善待。

我們的生命本來多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欲望的汙濁給拖住,它阻擋了我們變好的步伐,因為我們對其產生了依賴,皮囊包裹的是我們的靈魂。

就如同媽媽寵溺孩子一樣,自以為保護得好就是對孩子最大的幫助,但其實只有好好地使用了我們的皮囊,讓他們體現出自己的價值,靈魂才能被體現出來。

或許你也會如我一樣,讀著讀著,情不自禁地想起自己的父母,想起自己的爺爺奶奶,或是想起發生在身邊的某一個故事。而在這一刻裡,你與作者產生共鳴,甚至觸動塵封已久的某根心弦,陷入某種沉思中。

我想,這就是一部好作品帶來的觸動與啟發。

不是說這本書寫的多麼優秀,而是它真的寫進了我的心裡。

對於《皮囊》,蔡崇達自己的評價是「這本書裡沒有一句廢話。」

讀《皮囊》,沒有感嘆,沒有驚奇,沒有探險和偵探小說帶來的所謂新鮮感,更多的只是平常的瑣事。

作者在後記中說,「在寫這本書時,每一筆每一刀的痛楚,都可以通過我敲打的一個字句,直接、完整地傳達到我的內心。」

皮囊之下,我們每一個普通人努力地活著,都是在嘗試尋找與自己、與這個世界和平相處的方式。

在繁忙的日子裡,與我一起翻開《皮囊》,在書籍裡尋找片刻的寧靜,任思緒紛飛,任記憶湧動,靜靜地享受屬於自己的時光。

願你我心中有光,照亮皮囊,既不會失去家鄉,又能走到遠方。

既然來了,那就修好與自己握手言和的必修課,勇敢堅定地活這一回吧。

如果你還沒讀過這本書,請一定不要錯過!

這本一經面世就廣受好評,2個月銷量突破20萬冊的,登上各大暢銷榜的《皮囊》,只需要39.8元!#皮囊#

39塊錢,是你的一張電影票的錢,卻可以帶你看盡更精彩、更真實的人生。

帶你卸下皮囊,照見內心,找尋初心。

相關焦點

  • 《皮囊》揭開人性:光鮮亮麗的皮囊之下,是自己膽小又醜陋的靈魂
    皮囊會崩壞,但心在亮著,靈魂就不會徹底消亡;願我們能勇敢面對人情羈絆和世事刁難,願我們每次選擇都從心出發人生或許就是一具皮囊打包攜帶著一顆心的羇旅,心醒的時候,就把皮囊從內部照亮。荒野中就有了許多燈籠,燈和燈由此辨認,心和心,人和人由此辨認。
  • 讀完《皮囊》後,忍不住淚目: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
    劉德華閉關兩天,為這本書寫了序言:"看崇達敞開皮囊,感性分陳血肉人生,會不自覺卸下日常自甘冷漠的皮囊,感同身受,因為當中,都有著普通人就會有的閱歷或感悟,所以共鳴。凡塵俗世,誰不是普通人?"甚至用一副事不關己的態度說到:"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如果你整天伺候你的皮囊,不會有出息的,只有會用肉體的人才能成材"。
  • 被劉德華高度評價的《皮囊》:人終究要捨棄皮囊,與自己和解
    被劉德華高度評價的《皮囊》:人終究要捨棄皮囊,與自己和解如果說,這個世界上倘若真的有靈魂存在,那麼,我們的肉體,就是困住我們靈魂的皮囊,讓我們不能更自由的奔走在這個世界上的任意一個角落中。但是在我們整個人生有限的時間裡,我們的皮囊,只能算我們靈魂的暫時的棲息地,在這裡,短暫的休息過後,才能走上一段新的路程。
  • 前華為主管寫作技巧分享、解讀《皮囊》、親子活動等,免費參與
    楊寶根曾任華為海內外主管02《皮囊劉德華覺得《皮囊》中有共鳴,主動為他寫序:「視人生無常曰正常,或許是頓悟世情,也可能是全心冷漠以保持事不關己的距離,自我保護;看崇達敞開皮囊,感性分陳血肉人生,會不自覺卸下日常自甘冷漠的皮囊,感同身受,因為當中,都有著普通人就會有的閱歷或感悟,所以共鳴。」
  • 豆瓣評分9.3的《皮囊》,告訴我們5個道理,成年人怎樣過好一生?
    劉德華評說:看崇達敞開皮囊,感性分陳血肉人生,會不自覺卸下日常自甘冷漠的皮囊,感同身受,因為當中,都有著普通人就會有的閱歷或感悟,所以共鳴。切菜時砍斷了自己的手指也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即使已經年近100歲,出門時也依然堅持步行,因為阿太說:「如果你整天伺候你這個皮囊,是不會有出息的,只有會用肉體的人才能成材。」
  • 《皮囊》中最扎心的一句話,是成年人的指路明燈,被3.8萬人銘記
    《皮囊》的開篇就是寫就寫到作者活到99歲的阿太——外婆的母親,雖然沒有什麼文化,但是她卻道出了讓人感同身受的生活態度:"肉體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伺候的"。阿太在被人眼中是一個涼薄、沒有心的神婆,外婆在五十多歲的時候就撒手人寰, 阿太當時就體會到了白髮人送黑髮人的痛苦。
  • 《皮囊》中辛辣的一句話,是人生的指路明燈,被多人銘記
    《皮囊》中最辛辣的一句話,是人生的指路明燈,被3萬多人銘記最初熟悉《皮囊》這本書,是因為廣為人知的一句話:「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皮囊》中最辛辣的一句話,是人生的指路明燈,被3萬多人銘記《皮囊》中有這麼一句話,被3.8萬人銘記,並成為很多人生活的指路明燈,原文是這樣說的:「我們的身體本來多麼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欲望的汙濁給拖住。」
  • 《皮囊》:人都是有靈魂的,它就住在我們的皮囊裡,活得隨心所欲
    《皮囊》這本書乍一聽名字可能會覺得它是一本青春疼痛文學類的書,其實他所描述的是皮囊下那個不為人知的自己。卸下皮囊接受真實的自己,只有自己眼裡有光,才能照亮他人。我們都是披著皮囊在世界上奔波的靈魂,皮囊經受住了各種風吹雨打,我們的靈魂才不至於無處安放。
  • 《皮囊》中最辛辣的一句話,是成年人的指路明燈,被3.8萬人銘記
    皮囊終有一天會腐朽,到時候,我們還能剩下什麼呢?靈魂。靈魂?真的有嗎?有的吧。但是那沒有了皮囊的靈魂,他們在忙些什麼呢?下地獄還是在天堂遊蕩?讀了古今中外那麼多記敘,總覺得那些孤魂野鬼,他們所渴望的,不過是轉世為人,再得一具皮囊。當我翻開《皮囊》,看到這些話的時候,我覺得這本書是非看不可了。
  • 蔡崇達的《皮囊》中最辛辣的一句話,是成年人世界中的指路明燈
    阿太在去世的時候,給作者留了這麼一段話:黑狗達不準哭……要是誠心想念我,我自然會去看你,因為,從此之後,我已經沒有皮囊這個包袱,來去多方便。《皮囊》中最辛辣的一句話,是成年人世界中的指路明燈,一生至少讀一次的書。原文是這樣說的:「我們的身體本來多麼輕盈,都是被這肉體和各種欲望的汙濁給拖住了。」
  • 劉德華親自寫序,韓寒高度評價,《皮囊》:人終究要和自己和解
    劉德華親自寫序,韓寒高度評價書的序言 | 劉德華:認識崇達僅三、兩年吧,懂他真誠,因為有過幾次掏心詳談,知他能寫,卻沒有機會真正看過他的文章,直至崇達送我這書。  打開「皮囊」,讀到崇達果然文如其人的真摰,坦蕩蕩的自然自白成長經歷,沒有掩飾凡人難免的喜、怒、哀、樂、貪、嗔、痴,所以很真。
  • 讀完《皮囊》哭得一塌糊塗:原來每個人都在扛著皮囊匍匐前進
    《皮囊》是為數不多,讓我想放慢速度仔細品讀的好書。讀完了這本書的後半部分,我驚人的發現,寫這本書的人,其實是自己。沒錯,是自己,這是一種面對生活的態度,沒有抗爭,沒有歇斯底裡,對讀者指手畫腳,傳授經驗或者生活之道的種種。
  • 《皮囊》:生活未必如你所願,人終究要和自己和解,學會捨棄皮囊
    這一路,點亮皮囊包裹下的那顆心,充盈著光亮,希望,和無限遐想,皮囊會崩壞,但心在亮著靈魂就不會徹底消亡。《皮囊》是一本散文集,但更像是一本小說。它從不同角度的刻畫,讓你看到了一個個鮮活生命的舞蹈,最終,也讓這生命以最真實豐盈的狀態呈現到你的眼前。
  • 《皮囊》中最經典的一句話,短短28個字,卻是成年人的指路明燈
    切菜時砍斷了自己的手指也是一副無所謂的樣子,即使已經年近100歲,出門時也依然堅持步行,因為阿太說:「如果你整天伺候你這個皮囊,是不會有出息的,只有會用肉體的人才能成材。」阿太在去世的時候,給作者留了這麼一段話:黑狗達不準哭……要是誠心想念我,我自然會去看你,因為,從此之後,我已經沒有皮囊這個包袱,來去多方便。
  • 蔡崇達《皮囊》:親人生老病死、理想與現實差距、故鄉與遠方抉擇
    並且有韓寒、劉德華等人聯名推薦,為其作序,這是一本值得靜下心來細細品味的一部書,也是對我們有所啟發的一部著作。經典語錄這副皮囊承載著我們的靈魂,徘徊周轉於世間,它可能會受傷殘缺,也會慢慢衰老,而後空留下靈魂自由自在,不受皮囊的制約。
  • 《皮囊》經典10句話,至少讀一次
    聽說《皮囊》這本書,只因為那句曾經火爆全網的名句:「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靈魂萬裡挑一」。但當我真的開始讀這本書,只感覺深深的觸動,最後甚至喉嚨哽咽,淚眼模糊,哭的不能自已。很多人都說:《皮囊》是一生至少要讀一次的書。我們可以先從他經典的10句話開始讀起,真的是字字珠璣!《皮囊》最經典10句話:字字珠璣:1、人活著就是為了一口氣,這口氣比什麼都重要。
  • 讓韓寒苦求多年,劉德華推掉三天工作,暢銷書《皮囊》引熱潮
    導語:讓韓寒苦求多年,劉德華推掉三天工作,暢銷書《皮囊》引熱潮!有這樣一本書,暢銷得讓人難以置信,許多名人大咖都被這本書打動。讓韓寒苦求三年,為此書做監製。劉德華更是推掉了三天的工作為這本書作序。很多人都強力推薦的這本《皮囊》小編來為大家介紹!書裡於我而言完全像是另一個世界一般。但也正因如此,讀到也學到很多我平時不可能的知道的東西和人生感悟。換而言之,讓我能從宏觀上認識一下我的生活,也就是那麼平平無奇。讓我反思是否也曾像厚樸一樣有些白日做夢。
  • 讀完《皮囊》為何會哭的一塌糊塗?原來句句都戳中淚點,引人共鳴
    《皮囊》是為數不多,讓我想放慢速度仔細品讀的好書。讀完了這本書的後半部分,我驚人的發現,寫這本書的人,其實是自己。沒錯,是自己,這是一種面對生活的態度,沒有抗爭,沒有歇斯底裡,對讀者指手畫腳,傳授經驗或者生活之道的種種。
  • 人這一生終究要與自己和解,可有的人終其一生,也不願放棄皮囊
    我一般很少看書會被看到哭泣,已經很難有這個感受了,但是看這個本書的時候,可能比較有同感,所以會覺得自己的傷口被別人揭開一樣,特別的疼痛,特別能夠引起共鳴。我感覺真的寫進了我的「心裡」,讓我覺得「認心又認人」的書。
  • 《皮囊》中最能戳痛人心的一句話,近4萬人銘記於心,人生照明燈
    連巨星劉德華都說:「看他的書,總有啟發,就如生命中多添一盞明燈。打開《皮囊》,讀到崇達果然文如其人的真摰,坦蕩蕩的自然自白成長經歷,沒有掩飾凡人難免的喜、怒、哀、樂、貪、嗔、痴,所以很真。」《皮囊》的開篇就是寫就寫到作者活到99歲的阿太——外婆的母親,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