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境電商進口食品只有電子標籤違法嗎?
新華社杭州9月19日電(記者吳帥帥)杭州網際網路法院跨境貿易法庭日前宣判了首例中文紙質標籤缺失糾紛,確立了電子標籤和實物標籤具有同等效力。據了解,本案原告餘先生通過國內某知名跨境電商平臺,向平臺內入駐的一家香港跨境電商公司購買了某品牌純可可粉。
-
跨境電商進口食品安全監管新規詳解:最大亮點是引入電子中文標籤...
細則第二條第二款對網購保稅進口做了定義:無論進境時是否生成消費者訂單,貨物以跨境電子商務形式申報進口,入境時未按消費者訂單形成獨立包裝,貨物整批運至特殊監管區集中存放,跨境電商經營者按消費者訂單形成獨立包裝後發往國內消費者的跨境電子商務進口模式。 這個定義傳遞了一個關鍵信息就是:通過網購保稅電子商務進境的食品按進口對待,進一步說,網購保稅跨境電商食品屬於進口食品。
-
跨境進口首例中文電子標籤與食品外包裝中文標籤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9月17日,杭州網際網路法院跨境貿易法庭對一起跨境進口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在線進行了審理並當庭宣判。該案是首例在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領域確認進口食品中文電子標籤與食品外包裝中文標籤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案件。告知書應至少包含以下內容:包括「相關商品直接購自境外,可能無中文標籤,消費者可通過網站查看商品中文電子標籤。」該跨境商家已按照「商財發〔2018〕486號文件」規定提供商品電子標籤,而未在商品實物外包裝加貼紙質標籤的行為,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法》對進口食品中文標籤的相關要求,消費者能否據此主張商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要求商家承擔退一賠十責任。
-
跨貿零售商品只有中文電子標籤,跨境貿易法庭作出全國首例判決
跨貿零售商品只有電子標籤,沒有紙質標籤,違法麼?法官說法跨境電商零售進口作為一種新興貿易模式具有特殊性,其產品入境後既具有商業性質,也是終端消費者個人自用的物品,基於其具有雙重屬性,對於跨境電商零售進口應充分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並賦予其對商品的充分選擇權。食品安全法規定,一般進口食品應有中文標籤,但對近年來大量湧現的跨境零售食品的中文電子標籤效力未做出明確規定。
-
全國首例:跨境電商產品電子標籤與紙質標籤具有同等效力
9月18日消息,針對某消費者因跨境商品外包裝無中文標籤而產生的跨境貿易網絡購物合同糾紛案件,杭州網際網路法院日前宣判:本案商品實物雖無紙質中文標籤,但其通過電子標籤替代紙質標籤的行為不構成食品標籤瑕疵,判決駁回原告全部訴訟請求。
-
跨貿零售商品只有中文電子標籤算不算違法?全國首家跨境貿易法庭...
杭州中院微信消息,全國首家跨境貿易法庭作出全國首例判決。2020年8月12日,餘某通過國內某知名跨境電商平臺上一家香港跨境電商公司購買了某品牌的可可粉,商品由寶博中國有限公司自保稅倉發出,並按「網購保稅進口」規定經海關報關清關遞送入境。
-
網購進口食品沒有中文標籤是否構成標籤瑕疵?
法院經審理認為,本案商品實物雖無紙質中文標籤,但商品經檢測符合我國食品安全標準,其通過電子標籤替代紙質標籤的行為亦不構成食品標籤瑕疵,駁回原告全部訴訟請求。 據了解,本案是全國首例在跨境電商零售進口領域確認進口食品中文電子標籤與食品外包裝中文標籤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的案件。
-
跨境商品「紙標籤案」為電子標籤正身
杭州網際網路法院跨境貿易法庭宣判的這起中文紙質標籤缺失糾紛案,有助「校準焦點」,有利於更好保護消費者與商家的合法權益。 杭州網際網路法院跨境貿易法庭日前宣判了一起中文紙質標籤缺失糾紛案,從而確立了電子標籤和實物標籤具有同等效力。
-
網購進口食品安全嗎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在司法實踐中,進口食品領域是網售食品安全案件的高發區。那麼,網購進口食品安全方面有哪些突出的法律問題?消費者又該如何防範?案例一無檢驗檢疫合格證的進口奶粉能買嗎?新手媽媽米女士對進口奶粉情有獨鍾,經過精挑細選,她在一家網店購買了3罐日本某品牌嬰幼兒奶粉。
-
網購進口食品安全嗎?
很多人喜歡網購進口食品,認為其性價比高,質量可靠。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在司法實踐中,進口食品領域是網售食品安全案件的高發區。那麼,網購進口食品安全方面有哪些突出的法律問題?消費者又該如何防範?案例一無檢驗檢疫合格證的進口奶粉能買嗎?
-
跨境電商經營企業如何履行商品標識義務
,2020年8月18日,杭州網際網路法院跨境貿易法庭受理一起「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交易糾紛案件。商家已提供商品電子標籤,而未在商品實物外包裝加貼紙質標籤的行為,是否符合《食品安全法》對進口食品中文標籤的相關要求,消費者能否據此主張商品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要求商家承擔退一賠十責任。這個案件,無論最終的結果如何,都應當引起跨境電商經營企業的高度重視。一方面,跨境電商經營企業在進口商品的標識上,確實享有一定的特權。
-
小紅書、網易考拉、洋碼頭等跨境購奶粉未貼中文標籤
國家對跨境電子商務進口商品做了相關規定,目前正修訂及完善相關配套政策 「在電商平臺看到沒有貼中文標籤的進口奶粉,可以隨手舉報了!」近日,南都記者發現有網友發帖表示,根據廣東省近期出臺的《廣東省網絡食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廣東省內所有線上,包括公眾號、團購等形式展開的網絡經銷活動,產品都要有中文標籤。 然而記者進一步了解後才發現,在徵求意見稿中出現的這一規定,在正式出臺的文件中已經悄悄抹去。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電商銷售的無中文標籤奶粉情況嚴重嗎?對消費者而言又有什麼影響?
-
食品標籤裡的「秘密」
眾所周知,在選購食品時要注意查看標籤,大多數人會選擇看產品名稱、生產日期和保質期、廠家信息,但只看這些並不夠。你買的食品健康嗎?各種認證標誌表示什麼?進口食品看不懂標籤怎麼辦?今天我們一起來解讀食品標籤裡的重要信息。
-
跨境進口電商一周爆料:消費者「海淘」日本食品需謹慎,微信報關...
中澳自貿協定的籤署為進口電商澳洲市場開啟了一個熱銷時代,開設澳洲館也成了各進口 【編者按】:本周(8.17-8.21)跨境進口電商繼續發酵。中澳自貿協定的籤署為進口電商澳洲市場開啟了一個熱銷時代,開設澳洲館也成了各進口電商平臺追逐的潮流。據雨果網獲悉,中澳自貿協定籤署以來,進口電商方面已有天貓國際、京東全球購、洋碼頭等多家平臺開設澳洲國家館或者澳新館,澳淘成為了進口電商繼日淘韓淘之後又一熱點。
-
跨境進口電商一周猛料:利好!跨境電商新政過渡期再一次緩期至2017...
天貓國際、亞馬遜中國等各大跨境進口電商平臺紛紛開啟黑五備戰模式,恰巧,黑五之前,政策送上了一個大禮包——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過渡期將進一步延長至2017年底。更多資訊請看本周盤點。 跨境進口電商監管過渡期將進一步延長至2017年底 雨果網消息:11月15日,商務部官網上發布消息顯示: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監管過渡期將進一步延長至2017年底。
-
代購奶粉無中文標籤,消費者訴十倍賠償,法院這樣判……
法院判決被告十倍賠償 法院認為,根據《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條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應當有中文標籤;依法應當有說明書的,還應當有中文說明書。標籤、說明書應當符合本法及我國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並載明食品的原產地以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繫方式。
-
...市河西區洛克貝萊食品經銷商店銷售無中文標籤的進口預包裝食品案
現場檢查發現當事人正在經營無中文標籤的進口預包裝食品。執法人員現場對當事人經營的無中文標籤的18種共計68件進口預包裝食品實施了扣押行政強制措施,並送達《實施強制措施決定書》(津市監執實強【2020】30號)。執法人員於2020年7月24日向當事人送達了《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津市監執聽告【2020】111號),當事人在法定期限內未提出陳述、申辯意見,未申請聽證。
-
海淘商品無中文標籤是走私貨,有中文標籤則是假貨?
海關法律事務評論綜合消息(張漢娜),近期接到多個諮詢,有國內消費者通過跨境電商平臺或者通過微商代購,購買了境外的化妝品或休閒食品等。有的消費者收到貨之後,發現沒有中文標籤,懷疑是走私進口的貨物;有的消費者收到的商品則貼有中文標籤,懷疑是假貨,不是國外產品。這讓經營者左右為難,不知如何是好。
-
正確認識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的作用
今年4月,《關於跨境電子商務零售進口稅收政策的通知》等一系列新的跨境電商監管政策相繼發布。這些政策在主要從事進口的跨境電商企業中產生了極大的反響。隨後,相關部門宣布部分監管政策延期一年實施。 當前,新政已經實施4個多月。相關數據顯示,各進口跨境電商試點城市的跨境保稅進口皆比新政前明顯減少,進口金額平均下降30%左右。
-
跨境電商進口正面清單詳細解讀:正面清單共包括什麼?
》,今後只有清單上的商品按照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的新稅制來進口,清單之外商品仍執行一般貿易稅收政策或行郵稅政策。 「正面清單」共包括1142個8位稅號商品,主要是國內有一定消費需求,可滿足相關部門監管要求,且客觀上能夠以快件、郵件等方式進境的生活消費品,其中包括部分食品飲料、服裝鞋帽、家用電器以及部分化妝品、紙尿褲、兒童玩具、保溫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