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會技巧之「對德育進行滲透」

2020-12-25 小妘兒

在學科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必要而且十分重要性。

(1)它體現了新時代德育工作的明確要求。國家教育委員會在1995年頒布的《中學德育大綱》中強調, 「各科教學是向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最經常、最基礎的途徑,它對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各科教師均要教書育人,寓德育於各科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的各個環節中。」2004年發布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也明確指出, 「日常教學是德育最基本、最經常的形式,教師人格示範的德育力量以及教師教學中所產生的德育效果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知識涵養的增加和人格的成長也應統一於日常的教與學之中,這是教育的客觀規律。」可以說,每一個都應義不容辭地承擔起德育的任務,因為德育蘊含在一切教學活動之中。

(2)它是落實新課程標準的具體做法。新一輪課程改革把「情感態度、價值觀」作為教育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具有真摯的情感,掌握科學端正的學習態度以及人生態度並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這一卻不正是德育的內容嗎?各學科的《新課程標準》都是首先強調了本學科的德育目標。在《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導讀》一書中指出,真正的「人」的健全必須同時在三個維度上進行發展,即知識、身體和人文。現代教育首先必須強調人的價值和人的尊嚴,因此,教學的重要任務應該是提升「生命生活質量」,關注人的「靈魂建設」,而我們的各科教材中都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內容,如何有效地、科學地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內涵並將德育內容與學科知識進行有機地結合,也就成為學科教學的題中應有之義。

(3)它也是由德育工作的特性所決定的。德育工作區別於智育的一個重要特徵就在於,德育越是沒有痕跡,效果就越突出。「潤物無聲」即是德育工作的最高追求。原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朱小蔓教授有這樣一個比喻,她認為,德育是「鹽」,人不吃鹽是不行的,但也不能單獨吃「鹽」,必須把鹽溶解在各種食物當中進行了吸收,我們在吸收鹽的時候,是看不見鹽的,因為它已經溶解到了各種食物中。因此她認為德育應當是一種「沒有痕跡的教育」。在學科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應當成為兼具任課教師和德育工作者雙重身份的班主任的重要追求。而且,我相信,越是能將兩者結合得好的班主任,他的德育工作就會越成功。那麼,作為具有任課教師和班級組織者與具有雙重管理者身份的班主任,應當如何在自己的學科教學中進行有效的德育滲透呢?

1.深入鑽研,提鍊金子中小學的文科類課程有著豐富的人文歷史、政治及思想、藝術與哲學等教育內容,不僅可以使學生廣泛了解中外歷史與文化,還可以增強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從而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和價值認知。中小學理科類課程就是要積極挖掘科學技術的人文內涵,進行科學方法、科學態度、科學精神的教育。這些都是德育的富礦,班主任完全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科特點,深入鑽研,提煉出金子。 一位教中學歷史的班主任在講唐朝的對外關係史時曾做過的成功實踐。他講道,唐代的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科學均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有相當多的日本人,如阿倍仲麻呂、空海等到唐朝學習,但他們絕不是為了個人的利益而學,而是學成回國後,對中華文明進行傳播,在促進日本文化發展等方面做出了具大的貢獻。中國鑑真、玄奘兩位高僧,為了弘揚中華文化,更為了追求學問,也放棄安逸的生活,漂洋過海,長途跋涉,忍受飢惡,承受這種為了求學、為了傳播文化不顧個人安危的忘我精神,值得我們後人敬仰。唐代中日文化交流的史實給人們以豐富的啟示:一個人,只有虛懷若谷,求知若渴,才能增益學識,成就一番事業,一個國家,只有政治穩定,經濟繁榮,文化發達,才會受人敬仰;一個民族,只有視野開闊,胸懷寬廣,如海納百川,如登高遠望,才能持久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如果我覺得,在這樣的歷史老師兼班主任的教導下,學生更容易形成遠大的志向、深邃的思想,才能成為一個精神世界非常豐富精彩的人!一位數學老師在教學中進行德育滲透的規劃:通過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敘述表達、探討分析、總結歸納,以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通過優美線條的幾何,激發學生對建築構造的設計熱情,通過介紹中外數學艱難而光輝的發展歷程,培養學生學科學、愛科學、追求真理的精神;通過數學家及科學家的故事事材,培養學生勤奮勇敢、追求上進的思想作風;通過充滿集體主義的合作性學習,以培養學生熱愛集體、團結互助的思想。如果我們的數學老師都能像這樣紮實而創新地開展教學,學習將變成一件幸福的事情!

2.根據實際確立德育目標並不是所有被提煉出來的德育資源,都適合現此刻的德育要求,教師要有所選擇,且有所側重。這種選擇側重的標準主要是教學需要以及學生需求。下面是貴州省餘慶縣何先卉老師的精彩案例: 《胖乎乎的小手》是人教版一年級下冊中的一篇課文。在教這篇課文時,帶著以培養孩子熱愛家人、關心家人、熱愛勞動的情感目標,我在課堂上問了小朋友們兩個問題:小朋友們有沒有像蘭蘭一樣給爸爸拿過拖鞋、為媽媽洗過手絹、給奶奶捶過背呢?有沒有為家裡人做過一些其他事情呢?結果大多數小朋友或多或少用自己的小手為家人做過一些事情,有少數特可愛的孩子說因為爸爸媽媽從不讓自己做,所以就沒做過。了解到這些情況,我就想起了一則著名的公益廣告,其中有一句廣告詞是: "媽媽,請洗腳!」我剛說出這句話,就有小朋友舉起手: 「老師,我知道!"我請這個小朋友敘述給班上的同學,聽了之後,發現有一個同學捏鼻子扇風,還說: 「好臭,好臭!」孩子的這種單純可愛我是喜歡,但也不能讓他們嫌棄幹農活的父母啊!所以,我請小朋友說說爸爸媽媽的腳為什麼臭。很多小朋友說活幹多了流了很多汗,所以臭。 我又間為什麼要幹那麼多活呢?有小朋友就說: 「因為爸爸媽媽要多幹活掙很多錢給我們零花錢,給我們買衣服."喔!原來是這樣啊!爸爸媽媽都是為了我們!小朋友們都知道了。還有誰知道我們是小嬰兒的時候,尿溼了、拉髒了褲子,是誰給我們洗的呢?小朋友們也明白了:噓,原來還是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給我們洗的啊!我們都沒有認真關心過爸爸媽媽,我們還嫌棄爸爸媽媽腳臭,是不是不應該啊? 突然,我發現一個小朋友眼睛溼漉漉的,一副非常難過的樣子,原來他是覺得自己在家沒有好好關心爸爸媽媽,是對不起爸爸媽媽。那刻,我都被他那雙溼漉漉的眼睛感動了,他一個7歲的孩子都能想到這些,能為此傷心難過得掉眼淚,我想,這是非常可貴的。他溼漉漉的眼睛感染著我和班裡的每一個孩子。我相信,多年以後,我們還會記得他的名字,還會記得這個孩子給我們上了多麼生動感人的一課。這讓我更加堅信:我們的每個孩子都可以在德育中把自己心靈塑造得更加美好。 這次德育滲透之所以成功,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何先卉老師「培養孩子熱愛家人、關心家人,熱愛勞動的情感目標」設計得非常到位,與課文的內容主題緊密相連,容易啟發學生聯想和思考。再加上何老師的循循善誘,一下就打開了學生記憶的閘門以及情感的出口。當那個7歲的小朋友因為自己沒有「好好關心爸爸媽媽」,竟然傷心得掉眼淚時,可以說老師的德育目標就已經實現了。 我們再來看看一所學校體育教學的德育目標:體育教學,不僅要讓學生具有健康的體魄,還應該通過體育鍛鍊,讓學生以身體的健壯達成精神的頑強;更要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與團隊精神,養成一種健全的人格;還需要根據學生的特長愛好,培養一種能伴隨他們一生的體育活動愛好,促成其形成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並提高他們未來的生活質量。 我認為,這才是體育中「育」的真正的含意。

3..把握德育滲透時機江蘇省張家港市的羅建宇老師對此有一段闡述,給人啟發很大,他說: 「滲透的方法、形式、時機都應該有利於創造最佳的滲透氛圍,即學生認知與接受的最佳心理。不能只為了滲透而置教學目標和教學任務於不顧,生拉硬扯,進行強行滲透,也不能只顧及教學,對德育或敷衍了事或事過境遷才勉強滲透。這樣會使課堂的整體效應遭到破壞。」我們先要在教學中不斷啟發學生的思維,再讓學生對某一問題展開思考,當大家的積極性已經被充分調動起來的時候,再通過學生的敘述討論,然後加上老師必要的引導和點撥進行滲透。比如在學習晉代散文名篇《陳情表》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就「什麼是孝,如何盡孝」兩個問題展開討論和思考,學生們再從不同的側面談了自己的看法。然後,我讓學生看課後練習三《孝經·開宗明義章第一》中的這段話-「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損毀,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揚名於後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要求學生將它翻譯成白話文,並談談自己對它的理解。在學生的表述和我的補充中,我們獲得了一個共識-這實際上就是古人對這兩個問題的回答,用現代眼光來看,就是要愛惜自己的身體,珍惜自己的生命,因為我們的身體是母親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含辛茹苦養育的,一旦受到傷害或者輕易放棄的話,最傷心難過的還是父母,這就是「不孝」。因此,珍愛自己就是「孝之始也」,也就是盡孝的開始和起點。能在社會上安身立命,做一個正直的人,有所成就並有所貢獻,父母也會因你而驕傲。這是「孝」的最高表現,這就是「孝之終也"!這一「始」-「終」,是對生命的珍視與發揚,有「始」有「終」才能真正懂得了「孝」的真諦!這樣不僅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理解,也強化了學生對父母的感恩意識。 如果我們堅持不懈地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進行德育滲透的話,不僅可以培養出善良有禮、心性淳厚的學生,還能夠越來越多地感受到做班主任也是一種幸福。

相關焦點

  • 班級文化建設中的德育滲透
    班級文化建設中的德育滲透 2012-10-23 15:08:22   來源:安徽青年報
  • 我校進行「文明上網,綠色上網」主題班會評優活動
    為了促進我校班主任隊伍建設,進一步提高班主任工作能力和綜合素質,更好地發揮班會課在學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並助推全市「創文」工作的開展,我校政教處於2019年3月16日進行了「文明上網,綠色上網」為主題的優秀主題班會課評選活動。本次活動,推選出六位年輕的班主任參加比賽。選手們都做足了準備,他們各顯神通,為現場觀摩者貢獻了一節節精彩的主題班會課。
  • 英語教學中的德育滲透小技巧
    在實施新課程改革中,英語教學的德育滲透有著特殊的作用,因為英語不僅是一門學科,是一門語言,更是信息的載體。教學中應該遵循英語教學的規律,寓思想教育於語言教學之中。教師在教授學生知識、提高學生能力的同時,要注意將思想品德教育貫穿於外語教學之中。思想品德教育應當融入到英語教學的每個細節中,猶如春風化雨般絲絲沁入學生的心靈。
  • 在勞技課程中進行德育滲透,培養學生的勞動素養,提高學習主動性
    為滲透道德教育創造合理的環境。良好的境遇是產生良好道德教育情感的必要條件。通過良好的德育情感,可以促進學生德育判斷力的發展。道德意識可以轉變為道德信念,然後外在化為道德行為。受這一發現的鼓舞,每個人都分組討論特定的生產方法,選擇合適的工具和材料,並在團結合作的基礎上進行分工,使骨架,粘貼紙,顏色,裁切,扎線等方式得到利用。在步驟中發揮個人優勢,並感受到團隊合作的樂趣。
  • 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實現數學與德育結合,學習與德育共同發展
    在小學教學中,實現德育滲透是新課標和素質教育的要求,而在小學數學的教學活動中實現德育的滲透是小學數學課程特殊性和德育方法特殊性共同的要求。學校和教師在認知上的錯誤是導致德育難以滲透到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個因素,要想讓德育在小學數學教學中進行成功的滲透就要轉變學校和教師的思想。
  • 高職英語課堂中德育滲透的探究分析
    高職英語不僅是高校教育的基礎性課程,還具有受眾面廣的特點,這就需要廣大英語老師加強對課堂教學中德育滲透的研究,要在教學中潛移默化的滲透德育教育內容,以此來為學生們的全面性發展而奠基。本文對高職英語課堂中德育滲透的可行性及具體策略進行了分析,僅供相關教育研究參考。
  • 江岸區中學「學會溝通,搭建心橋」主題班會展示暨責信德育主題教育...
    2020年12月25日,江岸區中學在武漢七一華源中學召開了「『學會溝通 搭建心橋』班會展示暨責信德育主題教育活動推進會」。此次活動主要分為三個部分:主題班會展示、說課評課、專家支招。在展示環節,武漢七一華源的李君老師展示了《「小神官」系列班會之學會溝通》主題班會,武漢六中上智的陳可老師展示了《懂你》主題班會。李君老師的戲劇化班會形式新穎,內容貼近學生生活,有效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換位思考中體會到了相互理解的不易,指導學生學會與家長溝通的五條技巧。
  • 我們應該怎樣利用國慶節這一教育契機給孩子們進行德育滲透
    幼兒園一日生活及各個環節都滲透著德育因素,時時有德育,處處有德育。  我們在掌握各學科教育要求的同時,還應理解德育大綱的精神實質,使德育要求滲透到具體計劃中去,並根據這些要求來設計活動,布置環境,使之有明確的目的性、計劃性。
  • AJ2: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研究
    教育要擔負起為國家民族培養人才的重任,僅授業肯定不行,還必須傳道,傳之以做人之道,培養德才兼備的一代新人。學校是進行德育教育的主陣地,而課堂是前沿陣地。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德育教育是學校德育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教學體現文道結合,在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乃勢在必行之上舉。
  • 德育為先 長沙市明德教育集團班會設計大賽落幕
    (1月13日,長沙市明德教育集團2017年中學德育年會暨班會大賽展示活動在明德天心中學舉行。)  星辰在線1月13日訊(星辰全媒體記者 李海清)1月13日,長沙市明德教育集團2017年中學德育年會暨班會大賽展示活動在明德天心中學舉行。  明德天心中學的周美平老師以《五星紅旗,我為你驕傲》為主題,以國旗的知識為切入口指導學生在升旗儀式上從心理認知到行為規範都應表示對國旗的尊重,同時將愛國主義精神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教授給學生。
  • 生活感悟 字字真情,句句感悟 ——在作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青島第五十三中學王靜作文教學中的中心任務是:培養學生觀察事物、分析事物、認識事物的習慣和能力,訓練學生運用書面語言及一定的章法技巧等編織再現事物,達到一定的寫作技能。學生在經觀察、感悟、分析事物進而寫作文章的一系列過程中,必然會觸發種種思想情感,對所寫事物產生並表達出一定的見解或評價。可見作文教學也承擔著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的責任。
  • 高中班會課主題有哪些?升學e網通推薦10個德育主題班會
    高中班會課是教師班級管理中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升學e網通根據《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中內容、活動、實踐等指導,規劃了10 個月度的德育主題,並根據這些主題安排了20多節班會課和活動,分三個年級,思想品德、心理健康、生涯規劃三個類別。
  • 天壇路小學舉行優秀主題班會課評選活動
    班會課堂小陣地,立德樹人大有為。
  • 宏宇中學:主題班會課注重德育教育
    掌上懷化訊 近日,在懷化市宏宇中學教學質量展示月主題班會課上,該校三位優秀班主任各自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展示課。主題班會課中,黃文以《知文明 鑑品行》為題, 通過讓學生觀看視頻、討論、分享等形式,感受中華民族是「禮儀之邦」的驕傲,從青少年的角度探尋文明回歸的方法,來增強學生們的社會責任感;周依蒙則以《我和我的家鄉》為主題,通過對懷化的自然風光,名勝古蹟,風俗人情和人物故事的介紹,使同學們了解自己的家鄉,時刻存有感恩之心,自願做熱愛家鄉的文明好少年;劉朝暉老師的班會課題為《與青春和解 赴青春首約》
  • 淺談如何在化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在我國古代就有「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者」之說,可見人們早就認識到傳授知識和思想品德教育之間存在著必然聯繫,並加以運用。化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只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深層挖掘,反覆揣摩,就不難發現其中所蘊含的德育素材,它們一旦被開採挖掘出來,加以利用就能美化學生心靈,陶冶學生情操。
  • 小學語文教學德育滲透,提高學生的思想文化素質,讓學生全面發展
    德育對於學生的成長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在學生的成長發展階段,教師應該充分重視德育,並且在教育過程中將德育滲透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雖然當前相關部門十分重視小學階段的德育,並且提出了相應的發展戰略,但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部分院校和教師沒有充分意識到德育滲透的重要性,在教學過程中更多地是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教學,在一定程度上忽視德育滲透。
  • 做一個善於當「導演」的班主任——談如何上好班會課
    一次好的班會課,能給同學們留下美好的回憶。一位好的班主任,定會以自身所能,在精心指導的班會課中,讓同學們在與之構建的集體生活中,積聚多彩的畫面。為此,上好班會課尤其重要。那麼,如何上好班會課呢?一節班會課下來,同學們的臉上是掛著笑容。我想,在笑容的背後我與同學們的心靈是相通的。彼此的願望讓師生之間架起感情的橋梁,真誠的心願增進師生感情,增進感情之餘,同學們也受到了教育。
  • 教師資格考試:在對幼兒的教育過程中滲透德育
    2016年新版《幼兒園工作規程》將幼兒園的任務作出一定修改,將原有的對幼兒實施體、智、德、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更改為對幼兒實施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教育,可見幼兒園德育的重要性,幼兒園德育在全面發展教育中起著靈魂與統帥的作用,所以幼兒教育應注重對幼兒的德育,德育道路千萬條,在其中日常生活中的滲透是實施德育最基本的途徑。
  • 開展勞動教育要注重德育滲透
    不過,既然將學生參加勞動教育的情況作為綜合素質來考量,就不能不提到與此相關卻常常被我們所忽略的話題,即如何將德育滲透到勞動教育中去。檢索各級各地教育部門出臺的有關加強學校勞動教育的指導意見,筆者發現,意見普遍強調的是勞動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很少提要將德育有機滲透到勞動教育中去,這樣反而局限了勞動教育的意義,貶低了其價值。
  • 2018年秋季德育工作計劃
    三、工作重點:1、加強德育隊伍建設,利用骨幹班主任資源對班主任隊伍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提高班主任老師的理論水平和管理水平。2、常規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通過對學生日常行為規範的檢查評比,促進班級建設。充分發揮全員育人的作用,開展學科德育觀摩活動。利用班校會時間上好形式新穎、主題鮮明的班會課,政教處將繼續採取「推門聽課」的形式抽查各班班會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