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五十而知天命 。50歲對於每個人來說,是很關鍵的點。無論男女,到了這個年紀,無疑都想健康長壽。那麼,如何知道自己是長壽還是「短命」?下面就讓大眾微健康的專業中醫來告訴我們答案吧!
一、50歲後是長壽還是「短命」?中醫:身體6表現,其實能反映出答案
1、身材合適,不胖也不瘦
肥胖是萬病之源,一個人身體是否健康,體重指數是最合適的標準之一。如果人過來50歲後,身材合適,不胖也不瘦,那就是長壽的表現。
美國愛因斯坦醫學院曾對477名百歲老人的研究發現,這些老人的生活方式並不比其他老人健康,唯一的區別是他們當中肥胖者很少。
2、胃口好
俗話說,能吃是福。中醫也有「人以胃氣為本,以及內傷脾胃,百病由生」的說法。只有胃口好,我們吃的食物才能變成營養物質供給身體需要。
以色列本古裡安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老人的胃口與死亡率存在聯繫:胃口不好的老人死亡來得更早。
所以,如果在50歲之後依然保持著旺盛的食慾,這就說明是長壽的表現。
3、走路又快又遠
很多朋友都聽說過:某某大媽摔了一跤就骨折了。是得,隨著年齡的增長,骨密度也在逐漸的流失,很多上了年紀的人都會面臨著鈣流失、骨質疏鬆的問題。所以很多人過了50,腿腳就變得不靈活了,這都是不易長壽的表現。
美國匹茲堡大學研究人員也曾對涉及3.5萬名65歲以上老人進行研究發現,走路速度每秒增加0.1米,死亡風險就會下降12%。
因此,如果過了50歲,走路又快又遠,照舊生龍活虎腿腳硬朗,還能夠天南海北地去旅遊,這就說明是你就是長壽體質。
4、不便秘,排便順暢
俗話說,人生百年,無非是吃喝拉撒這些事情。如果你過了50歲,容易便秘,排便不順暢,那麼說明往往腸道不健康。而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它的健康程度,決定著一個人的身材、精神甚至壽命。
相反,如果你過了50歲後,不便秘,排便順暢,說明你的腸道、腎臟等器官機能正常,人也更容易長壽健康。
5、睡眠好
人的一生,1/3的時間都在睡眠中度過,俗話說:「每天睡得好,八十不顯老」,擁有充足且高質量的睡眠,是健康的重要前提。
為什麼這樣說?這是因為人的身體就像蓄電池,經過一天工作和生活,精神、體力上的消耗,到晚上電量基本歸零,需要靠睡眠進行補充。
所以,如果在50歲之後依然擁有一個良好的睡眠,就說明身體機能非常的好,也就有可能是長壽體質。
6、樂觀,很少不開心
中醫講「氣生百病」。當下,很多疾病都是心理失衡導致的。所以,如果你總是不開心,憂則傷身,人也就很難長壽健康了。
相反,如果過了50歲,每天都心情愉悅,很少不開心,那你也就容易健康長壽。
參考文獻
[1]真杉, 文紅, 張開滋,等. 長壽症候群[J]. 老年學雜誌, 1984(1).
[2]範海生. 漫談人生長壽之路[J]. 當代生態農業, 2000, Z2:96-99.
[3]林喬, 吳斌, 李煒弘,等. 遠古至唐中國人長壽者的遺傳分析(之二)[J]. 現代中西醫結合雜誌, 2005.
[4]潯剛. 長壽徵兆,你佔了幾條[J]. 中國保健食品, 2017:103.
圖片來自網絡
首都國學.北京市老百姓國學會
紮根首都北京,深耕細播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承與發展
北京市老百姓國學會五進工程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機關事業單位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中小學幼兒園學校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街鄉社區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家庭
中國優秀傳統文化進企業公司工廠
首都國學.果雪兒學前國學教育
果雪兒,學國學,小朋友,最快樂!
幼兒國學玩起來
國醫養國娃,國學為國家
中醫特色幼兒園、國學特色幼兒園、中國特色幼兒園建設的倡導者、推動者、實踐者、研發者;
關愛幼師健康倡議者;
全民中醫啟蒙健康教育發起者;
中醫幼兒園公益聯盟組織者。
點個「在看」,願您的所有遇見,皆是美好。
點個「在看」,養育孩子,是為人父母的一場終身修行。
點個「在看」,成長自我,是今生的使命和責任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