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上海,編輯 黃君芝)訊,世界黃金協會(WGC)日前發布最新研報表示,與大多數資產類別一樣,黃金也受到了現下全球範圍內前所未有的經濟和金融市場狀況的影響。不過,儘管近期出現了波動,但黃金仍是今年迄今為止表現最好的資產類別之一。
報告指出,近期金價的波動是由所有資產的大規模平倉行為造成的,並可能被帶槓桿的頭寸和基於規則的交易放大。此外,黃金還可能被用來變現了,以彌補其他資產類別的損失。
不過,迄今為止,拋售似乎更多地集中在交易所和場外交易(OTC)的黃金衍生品上。儘管最近幾天黃金ETF也出現了減持,但今年的總流入仍為正。3月份,各地區黃金ETF淨流入36億美元,年初至今合計流入115億美元 。
展望未來,WGC預計經濟增長的放緩無疑將影響黃金消費需求,黃金的波動性也可能持續居高不下,但高風險加之普遍的負實際利率以及更多央行的量化寬鬆政策,將令黃金的投資需求得到支撐。
不尋常的時期,不確定的結果
對於即將到來的經濟衰退,人們的看法往往存在分歧。一些人著眼於與以往危機的相似之處,而另一些人則關注新的信號和擔憂。事實上,WGC認為,此次疫情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前所未有的危機。
WGC還回答了2個投資者近期反覆提出的問題:
為什麼近期金價會與股市同時下跌?
答案與幾個因素有關。其中最突出的一個因素,是過去一周幾乎所有資產類別的大規模平倉。黃金也不例外。儘管美聯儲於3月15日第二次意外降息,將聯邦基金利率降至2016年以前的水平之後,即便是長期美國國債的價格也出現了下跌。10年期美國國債收益率在3月9日觸及0.33%的歷史低點後,目前已升至1%以上。
而作為一種高質量,高流動性的資產,黃金可能也被用來變現,尤其是因為黃金仍是今年迄今為止表現最好的資產類別之一(圖1)。今年截至3月9日,黃金價格上漲了10%,漲幅超過了所有其他主要資產類別。
此類黃金回調在歷史上是有先例的。通常來講,隨著股價下跌,黃金和股票之間的相關性會變為負值。然而在市場無序拋售期間,即波動率飆升至極端水平時,似乎會產生例外。例如,在2008-2009年金融危機期間,當恐慌指數(VIX)達到創紀錄高位時,黃金就曾受到了壓力(圖2)。
此外,拋售似乎更多地集中在交易所的衍生品上。在黃金價格回調之前,COMEX期貨的淨多頭倉位(通常與投機交易相關)非常高(圖3)。由於金價在多個技術層面上的下跌,一些持有這些(高槓桿的)倉位的投資者可能被迫賣出,以滿足保證金要求。
鑑於當前黃金的波動,它仍是一種有效的投資組合風險對衝工具嗎?
我們相信,截至目前,作為流動性來源和抵押品,黃金在投資組合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從長遠來看,我們預計黃金仍將是一個安全的避風港。
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時,黃金也經歷了回調,以美元計算的金價下跌了幾次,跌幅在15%至25%之間。但到2008年年底,黃金與美國國債一樣,是少數回報率為正的資產類別之一(圖4)。
同樣重要的是,儘管黃金價格通常以美元報價,但它對投資組合表現的影響是用投資者的本幣來衡量的。今年迄今為止,隨著全球股市的大幅下跌,包括英鎊、歐元和印度盧比在內的多種貨幣計價的黃金都出現了正收益(表1),同時以人民幣、美元和日元計價的黃金表現則為持平或略負。
投資者似乎也同意這一點。儘管本周金價回落,在美國和歐洲上市的多數黃金ETF也遭遇拋售,但全球黃金ETF流量仍為正。亞洲本周甚至有黃金ETF流入。截至3月份,投資者增持了36億美元黃金ETF,年初至今全球共流入115億美元(表2)。
展望未來
既是消費品又是投資資產,黃金的表現與其獨特的本質密不可分。另外,黃金表現又與四個關鍵驅動因素的相互作用有關:經濟擴張、風險和不確定性、機會成本和勢能。
年初至今,已有30多家央行降息,許多央行還實施了額外的量化寬鬆政策。全球各國政府正提供數萬億美元來支持本國公民和經濟發展。但不斷膨脹的預算赤字、負實際利率和貨幣貶值,將給資產管理者、退休基金和個人儲蓄帶來結構性挑戰。
金融市場穩定可能需要一段時間。在高波動率的情景中,金價可能會經歷更多動蕩,但從長期來看,高風險和較低機會成本相結合的環境應該會支撐黃金的投資需求。
WGC還預計,各國央行總體上仍將是黃金淨買家,儘管購金量增速可能不會達到過去兩年的水平。
而另一方面,WGC預計,黃金的消費需求可能會大幅減弱。中國國家統計局的初步數據顯示,今年前兩個月中國黃金、白銀和寶石首飾的購買量下降了40%,近期的出行和活動限制無疑也將影響其他地區。然而,從歷史上看,在不確定時期的黃金投資需求往往會抵消消費市場的疲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