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狂犬病的這5個誤區,你知道真相嗎?

2020-12-22 中國科普博覽

出品:科普中國

製作:左姍姍

監製: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

每年全球大概有55000人死於狂犬病,即每10分鐘就有1人因為狂犬病失去生命。

狂犬病是一種致命的病毒性傳染病,病死率極高。人類感染病例中,99%是由犬傳播的。狂犬病既可感染家畜,又可感染野生動物,然後通過咬傷或抓傷(通常是經由唾液)傳播給人。

然而,公眾對於狂犬病的認知卻存在很多誤解。下面筆者將帶大家正確認識狂犬病、走出誤區。

誤區1: 家養狗不會攜帶狂犬病病毒

近幾年來寵物數量日益增多,人們不僅喜歡養寵物,甚至親吻寵物。事實上,看似很健康的狗也有可能攜帶狂犬病病毒。雖然與狗親吻致病機率並不是太高,但是如果我們口腔黏膜潰瘍,那麼就會有患狂犬病的風險。

另一方面,帶狂犬病毒的流浪狗、野狗活動範圍比較大,將病毒傳播給健康動物的機率很大。所以說,家養犬、貓必須注射防疫疫苗。被家養犬咬傷或抓傷也要及時清理傷口,並及時注射狂犬病疫苗,才能防患於未然。

誤區2:被除狗之外的其他動物咬傷不會患狂犬病

以往大家一般認為只有被狗咬傷才有可能得狂犬病,事實並非如此。實際上,貓、羊、牛、老鼠等溫血動物均有可能成為狂犬病病毒的攜帶者,因此不僅僅被狗咬傷會得此病,但凡被上面的動物咬或抓傷,都要及時進行傷口清理及接種狂犬疫苗,而且越早越好,必要時應接種狂犬病免疫球蛋白。

目前未見雞和其他鳥類傳播狂犬病病毒的報導,被鳥類咬傷或抓傷後不需狂犬病暴露處置,但要進行傷口處置,但有一種情況例外,就是雞剛剛被帶有狂犬病病毒的犬咬過。

△感染狂犬病的狗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誤區3:狂犬病潛伏期有好幾十年

狂犬病潛伏期長短不一,潛伏期的長短一般和被傷者的年齡、傷口的情況、入侵病毒的毒力和數量等因素有關。一般為半個月至3個月,在潛伏期感染者沒有任何症狀,潛伏期長達十年、二十年的十分罕見,幾乎沒有。發病後常伴有低熱、倦怠、噁心、恐懼不安,對水、風、聲等刺激會有喉頭緊縮感,最後因呼吸、循環系統衰竭而死亡。整個發病過程一般在一周之內。人一旦發病,死亡率高達100%。

誤區4:給寵物打了疫苗就安全了

給動物接種狂犬疫苗是普遍提倡的,但目前實際狀況是動物疫苗的管理以及效果監測都還不完善。動物疫苗對每種動物的效果、起效的程度和持續的時間都無法保證萬無一失。另外,寵物在室外活動時,難免會和其他來歷不明的野狗或是流浪狗接觸,就有可能被傳染病毒。

△圖片來源:Veer圖庫

誤區5:受傷出血之後才有必要注射疫苗

如果與動物的接觸中被動物咬傷或是暴露了,應針對不同的暴露程度,採取不同的預防措施。

皮膚的暴露程度分為三級:

1級暴露為接觸或餵養動物,無需進行任何處置;

2級暴露的情況有裸露的皮膚被輕咬或是無出血情況的輕微抓傷,此種情況應立即處理傷口,並及時進行狂犬病疫苗接種;

3級暴露的情況有破損皮膚被舔觸、黏膜被動物唾液汙染及多處貫穿皮膚的咬傷或抓傷。

若出現3級暴露,除了按2級暴露處理外還應按照相關規定使用狂犬病被動免疫製劑。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只是和野狗親密接觸、被動物用舌頭舔觸(被舔皮膚破損),也可能會感染狂犬病毒。

如何預防狂犬病的感染呢?

正確認識狂犬病,消除這些誤區,有助於控制這種傳染病的傳播。除此之外,我們還應重視狂犬病的預防工作。

防控狂犬病關鍵的就是做好預防處理措施。在被動物致傷後,應該進行及時、正確的傷口處理和正規有效的免疫接種,最大限度地預防狂犬病發生。

狂犬病的防治需要全社會共同參與,為此我們都應努力做到:

定期為寵物犬、貓接種獸用的狂犬疫苗,不收養或接觸來歷不明的流浪犬、貓等動物,凡是發現患狂犬病的動物,都應立即捕殺。對患狂犬病動物屍體應焚燒或遠離水源深埋(2米以下),不剝皮和食肉,從傳染源進行控制。

如果不小心被狂犬病的犬、貓等咬傷,對傷口應立即用20%肥皂水徹底衝洗,然後用70%的酒精和碘酊擦幾次。如有免疫血清,可注入傷口底部及四周。除非傷及大血管需要緊急止血外,可不縫合或包紮傷口,之後接種狂犬疫苗和應用抗血清。

△圖片來源:Veer圖庫

需要強調的是,狂犬病是人類目前已知病死率最高的傳染病。並且,目前對於狂犬病尚無有效治療手段,一旦發病,100%死亡

預防狂犬病一定不能麻痺大意,尤其是不明來源的犬、貓等動物極易傷人於無形。

在生活中,我們一定要有意識地避免被動物咬傷,對自己的生命負責,避免悲劇發生。

相關焦點

  • 狂犬病五大誤區,你中招了嗎?
    9月28日是第10個世界狂犬病日,活動主題是「全社會共同參與,使狂犬病成為歷史」。市疾控中心專家特別指出:廣大市民對狂犬病的認知仍存在五大誤區,這些誤區應該知道。誤區二:被人咬到需要注射疫苗我們不主張被人咬傷後注射疫苗,因為沒什麼必要。除非能確定咬人的這個人,正處於狂犬病發病期,或者攜帶著狂犬病毒。一般來說,人被狂犬病毒感染的,只是極少一部分,所以現在不再主張人咬傷的狂犬疫苗。誤區三:養寵物沒被咬不用打疫苗大多數養寵物的人,只會在被動物傷害之後才會去打疫苗。
  • 這些關於狂犬病的誤區你中招了嗎?
    近日,杭州市蕭山區一初中女生因狂犬病致腦死亡的悲劇引發網友熱議
  • 關於狂犬病 這7個問題你必須知道!
    事實上,這已不是第一次出現「打了狂犬病疫苗卻仍舊發病」的事件了:「注射疫苗後仍發病,難道疫苗又雙叒叕出問題了?」除了「假疫苗」,還有可能是這些原因:■ 沒有及時、有效地處理傷口。初步資料統計,我國養犬總量保守估計約13000萬,這給狂犬病防護帶來較大威脅。而被疑患狂犬病動物咬傷的受害者中,15歲以下兒童佔40%。關於狂犬病的這7個問題你知道嗎?只有被狗咬才會得狂犬病嗎?
  • 狂犬病不止狗會感染、潛伏期用不了幾十年,這5個誤區你知道嗎?
    對於狂犬病,相信大多數人都是聞之色變,這是一類死亡率高達百分之百的傳染病,潛伏周期長、發病表現恐怖……很不幸,由於這個病種的稱號裡帶了一個「犬」字,所以人們多多少少都對狗帶有了一絲成見,但實際上我們對於狂犬病的誤區有很多,下面一起來看看吧。一、不是只有狗才得狂犬病。
  • 育兒時期這「5大誤區,5大真相」,媽媽您知多少?
    關於育兒總有聊不完的話題,最近在群裡不少媽媽都分享了自己寶寶成長的裡程碑,並期待寶寶新一輪的成長。但是並不是全部寶寶都會按照育兒成長法則來,在這裡就可能會存在誤區,這些誤區可能導致父母感到壓力重重,不知所措。所以有必要在這裡澄清有關裡程碑的5大誤區和5大真相,同時為真正的事實揭開序幕。母乳餵養真的有作用嗎?您期望您的寶寶在幾歲開始走路?這些都是關於寶寶成長中父母關心的好問題!
  • 成都康華生物:解讀狂犬病常見兩大誤區
    由於狂犬病的高致死率,讓大家不禁「談犬色變」,認為只要一接觸患有狂犬病的貓與狗,必會患病,甚至通過空氣也能感染。接種安全的狂犬病疫苗已成為共識,那麼每個人都能接種狂犬病疫苗嗎?成都康華生物針對大家在接種狂犬病疫苗常見的兩大誤區,具體予以說明。
  • 關於狂犬病,你或許還未曾了解……
    關於狂犬病,你或許還未曾了解…… 2020-12-16 15: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都知道狂犬病,但你知道還有狂牛症嗎?
    都知道狂犬病,但你知道還有狂牛症嗎?前段時間,杭州蕭山一女孩姜某因被狗傷後未及時注射疫苗而引發狂犬病導致腦死亡的事件在網絡熱議。狂犬病作為一種人畜共患病早就因為它的高致死率為人所熟知,但你知道還有一種人畜共患病叫「狂牛症嗎」?
  • 杭州女孩被狗咬傷至今昏迷,關於狂犬病你想知道的都在這裡
    這起事件引發了公眾對於狂犬病的關注。目前,狂犬病的致死率幾乎是100%,應該如何預防?狂犬疫苗如何打?「十日觀察法」靠譜嗎?現代快報記者就這幾個熱點話題諮詢了專家。 △疫苗注射卡(示意圖) 什麼情況要注射狂犬疫苗?
  • 關於狂犬病,你要知道的預防三要素!
    在該醫院處理了傷口,並按時到醫院注射了4針狂犬病疫苗。原本計劃在7月18日注射最後一針疫苗,但是,到了7月13日就出現了狂犬病症狀,7月18日病情加重,搶救無效死亡。為什麼有些人,被狗咬傷後,及時接受了狂犬病預防處置,卻仍然會發病身亡?據世界衛生組織報告,每年全球有55000人死於狂犬病,即每10分鐘就有1人死亡。
  • 被狗咬一口就會患狂犬病?被逗了,這些狂犬病誤區你有必要知道!
    去年有一則「被狗咬傷後打四針疫苗,女子依然狂犬病發作身亡」的新聞引發了眾多網友的討論。當看到這個新聞的時候,許多人都會產生一種「狂犬病十分恐怖,就算打了疫苗也可能會死」的想法,其實該篇文章並沒有說明這位女子死亡的真正原因。
  • 【發現者】被誤讀的狂犬病|狂犬病|發現者|狂犬疫苗_網易新聞
    支持健康犬帶毒的,也僅是國內的部分不明真相的醫生。傳染科醫生或者狂犬病門診的醫生的對於狗咬患者的答覆通常是:健康的狗也可以帶病毒,而狂犬病的潛伏期很長,可達十年二十年,乃至三十年,所以也可能發病。因此,要接種狂犬疫苗,最好還要測定血清的狂犬病毒的抗體水平,了解疫苗接種是否有效。這種回答是造成大眾對狂犬病無端恐慌的主要原因。
  • 關於狂犬病疫苗,你需要了解的幾件事
    今年9月28日是第13個世界狂犬病日。 嘟嘟曾經在讀者當中做過調研,在他們心中,寵物,尤其是狗的第一惡疾,必然要數狂犬病。 可實際上,狂犬病在寵物狗群體當中的發病率要遠遠低於狗瘟、細小病毒感染、犬窩咳等傳染病,只是這樣也無法驅散人們心中的那團陰影——狂犬病一旦發病無藥可醫的事實讓人們對其總是放不下心,這種擔心也打消了很多希望養寵物的家庭的念頭。 本期,我們就要談一下關於狂犬病的幾件事。
  • 嬰兒大腦發展的5個真相,你知道嗎
    大家好,我是楊楊媽,因為家裡有寶寶,所以我一直在看一些育兒類的書籍,其中關於腦科學一類的研究呢,我認為是比較有參考價值的,《Bright from the Start 》是一本關於腦科學的書籍,中文版翻譯過來,就是如何科學地開發孩子的大腦-智商和情商的發展指南
  • 關於狂犬病的十日觀察法
    這是前幾日鬧的比較兇的杭州女生被狗咬狂犬病腦死亡的消息,之前我也被自己的狗咬過,因為當時也是不太了解,所以也一直擔心自己會不會得狂犬病這塊,借這個新聞我們來分析一下在眾多的媒體報導中,大多都突出了一點:「女孩在今年7月份被一條狗咬傷,沒有打狂犬疫苗,因而病發。
  • 生酮飲食真的會膽固醇升高嗎?你應該知道的5個生酮飲食認識誤區
    生酮飲食真的會增加膽固醇,而且很難去堅持嗎?現在是時候弄清其中的真相了 除了生酮飲食,目前幾乎所有的所謂「健康飲食」都是讓你避開精加工食物,去吃天然食物的。 真相:在農業革命之前的數千年裡,我們人類是無法輕易獲得我們現在所每天依賴的各種碳水化合物的,他們也是吃不到耕種的農作物的,更不要說現在構成我們飲食中很大比例的高精白麵粉和糖了,這意味著在很多方面,生酮飲食中的很多食物更接近天然。
  • 狂犬病的防疫誤區
    現在,我國不僅被狗咬的人要注射,小孩子被家裡的貓狗舔了、抓了,連傷口都看不見,也恐慌得很,全家陪著去醫院注射疫苗,很多醫生也不根據流行病學背景,不管狗是否有傳染狂犬病的可能性,一律打針。之所以出現這樣的情況,和前些年流傳的很高比例的健康狗帶有狂犬病毒,以及狂犬病潛伏期的誇大宣傳有很大的關係。
  • 狗狗得「狂犬病」要滿足5個條件,了解的人都知道!
    現在生活中飼養狗狗的人越來越多了,相信不少寵主都會定期的給狗狗注射疫苗吧,這樣就可以幫助狗狗預防多種疾病了,最可怕的就是狂犬病了,今天小編就來跟大家說說,狗狗得狂犬病之前,需要滿足哪5個條件吧!1、不停的流口水其實狗狗要得狂犬病,最快出現的徵兆可能就是流口水了,這時候的狗狗流口水會特別的多,主人平時可以多觀察狗狗身體狀況。所以狗狗要得狂犬病之前,需要滿足這個條件!
  • 被狗舔舐40天後,孩子患狂犬病死亡!長春人,這些事你必須知道
    關於狂犬病你必須知道被狗舔舐之後僅僅過了40天9歲的小楠(化名)突然死亡死亡原因是狂犬病!(圖片來源於網絡)小楠的爺爺說2018年5—6月份期間小楠在曾祖父家逗小狗時曾被小狗抓傷關於狂犬病你應該知道↓↓↓網友評論:@日彌曄:上小學時回家路上有個同學抓了一隻蝙蝠給我玩,我用手攥了一路走回家……現在想想,
  • 白葡萄酒的5大誤區,你知道嗎?很多人都不懂,難怪每次都喝錯!
    小編在這裡想說,不要覺得白葡萄是小兒科,白葡你也得會喝也行。所以,我來澄清幾個關於白葡萄酒的誤解:白葡萄酒的5大誤區,你知道嗎?很多人都不懂,難怪每次都喝錯!誤區一:紅葡萄酒比白葡萄酒要高級?白葡萄酒不如紅葡萄酒?白葡萄酒不上檔次,這樣的說法一點都不真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