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廚平臺「回家吃飯」停止運營,此前獲得四輪融資

2020-12-22 澎湃新聞

​出品|三言財經

三言財經消息,今日,有用戶收到私廚共享平臺「回家吃飯」發送的暫停運營簡訊通知。

內容顯示,「近期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朝陽分局通知,回家吃飯平臺暫停運營。為了您的資金安全,請在6月1日前務必填寫連結完成退款申請,逾期將不再處理。」

回家吃飯退餘額說明顯示,由於用戶有多次儲值情況,會產生多次贈送金額,本次退還餘額=帳戶現有餘額-最後一次儲值贈送餘額;退款餘額將在7月1日前退還到帳戶。

回家吃飯是一款家庭廚房共享APP,屬於北京加雙筷子科技有限公司。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北京加雙筷子科技有限公司於2014年9月成立,法定代表人馬小龍,註冊資本100萬人民幣。股東唐萬裡持股65%,王剛持股35%。

 

2019年4月,北京加雙筷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了法定代表人變更,由從「唐萬裡」變更為「馬小龍」。

目前,該公司經營範圍包括銷售食品,技術推廣服務;計算機系統服務;餐飲管理;投資資詢等。

據公開數據顯示,北京加雙筷子科技有限公司一共獲得四輪融資。

 

2014年9月,北京加雙筷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天使輪融資,交易金額數百萬人民幣,投資方為天使投資人王剛。

2014年12月,完成A輪融資,交易金額數百萬美元,投資方為金沙江創投。

2015年5月,完成B輪融資,交易金額未披露,投資方為今日資本。

2015年11月,完成B+輪融資,交易金額未披露,投資方為金沙江創投、今日資本、天使投資人王剛。

據悉,創始人唐萬裡曾供職阿里巴巴,曾經是阿里巴巴中供團隊最年輕的區域經理,帶領100多人的銷售團隊;後來回到家鄉創業,把工廠從1000萬/年的銷售額做到5000萬/年;對於帶領地面部隊作戰非常有經驗。

他表示來到北京創業是因為看到好友程維創辦的滴滴高速成長,於是決心變換賽道,進入移動網際網路領域創業。

值得注意的是,王剛、金沙江創投也是滴滴的投資方。

實際上,很多類似「回家吃飯」的家廚共享平臺運營一直都不順利,部分平臺客戶端早已下線。

據《網絡餐飲服務監督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管理辦法》)第八條規定,利用網際網路提供餐飲服務的,應當具有實體店鋪並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不得超範圍經營。如果違反第八條規定,網絡餐飲服務經營者不具備實體店鋪,未依法取得食品經營許可證,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一百二十二條規定處罰。

家廚共享平臺因政策遭遇困境,且私廚一向被定性為違規。

據媒體報導,回家吃飯客服人員稱,在平臺註冊,只需提供健康證和身份證即可,不需要提供食品經營許可證。

北京市食藥監局餐飲服務監管處處長劉國斌明確表示,「『自家廚房送餐』性質的無證餐飲是不合法的,我們從來沒有對一家『自家廚房送餐』性質的個人發放過餐飲服務許可證和食品經營許可證」。

回家吃飯平臺停止運營後,部分用戶在社交媒體分享了自己在回家吃飯上的點餐經歷。

「雖然之前在上面吐槽過,有些家廚不靠譜,但是也找到過許多會燒菜的阿姨,這個APP幾乎是救命的。」

還有網友表示,自己在上面點餐認識了一個做飯特別好吃的阿姨,後來公司搬走了,再也沒吃過她做的飯。

部分網友表示惋惜,「因為有的阿姨沒留聯繫方式,感覺好難過,沒有媽媽菜的地方了。」「今天點開想點,結果發現APP進不去了,居然倒閉了,太可惜了。」「我也覺得惋惜,上面點的菜真的是家的味道,好吃又實惠。」

還有網友在求家廚的微信。

其實,回家吃飯暫停運營似乎早有蛛絲馬跡可循,據回家吃飯微博內容顯示,最後一條微博能發布於去年8月9日,之後再沒有更新過微博。

目前,回家吃飯已在蘋果商店下架,安卓應用市場、應用寶等還未下架。但打開app後頁面顯示,數據異常。用戶已無法註冊、登錄。

相關焦點

  • 私廚平臺「回家吃飯」隕落:曾一年融資4輪
    投資界(ID:pedaily2012)獲悉,知名創業項目「回家吃飯」已停止運營。近日,有「回家吃飯」用戶陸續收到平臺官方發送的簡訊通知。簡訊顯示,近期接北京市場監督管理局朝陽分局通知,「回家吃飯」平臺暫停運營,用戶可在6月1日前填寫退款申請。
  • 錢沒燒到點子上,私廚共享平臺面臨洗牌 什麼鬼
    然而從去年下半年開始,部分平臺暫停業務的消息陸續傳出,行業逐漸進入了洗牌階段。近日,又一私廚共享平臺「媽媽味道」宣布因業務變動需要在部分地區暫停服務。私廚共享平臺的運營思路和盈利模式再次引起業內深思。這輪洗牌似乎在警示:融到資並不意味著萬事大吉,燒錢的目的是為了賺錢。
  • eatwithchina:以食之名做O2O社交平臺,未來想為每一名私廚打造獨一...
    O2O社交平臺,它想讓國內外的私廚和陌生食客在一起分享美味,同時還能有一番文化的碰撞。 eatwithchina(簡稱EWC)每期活動都會有一名私廚掌勺,可能你會吃到一位北京姑娘做的地道的麻辣香鍋,也可能是一名來自秘魯帥小哥烹飪的秘魯美食,其中也不乏專業大廚,但所有廚師都會經過EWC的見面考核。準備活動時,如果私廚不能提供場地,EWC則會幫助解決,然後由EWC負責進行宣傳,邀請吃貨們報名參加,並負責在活動過程中進行拍攝記錄。
  • 被盛讚為「美食界滴滴「的私廚上門為何黯然離場?| 踏空系列
    從類型上看,有私廚上門、用戶去閒居在家的阿姨家吃飯(風格為「媽媽的味道「)、美食達人在家庭廚房制餐完成後送貨上門幾種。另外主流私廚App的日單數都在幾百個左右,價格都在每頓飯100元不到。廚師與平臺的合作關係,分為全職和兼職兩種。
  • 「717回家吃飯日」熱力來襲 回家吃飯APP帶你盡享美味私廚
    今日,一年一度的「回家吃飯日」如約而至。為倡導「回家吃飯 吃好一點」,回家吃飯APP在今日發起「約你回家吃飯」活動,為幸運用戶提供高人氣家廚溫馨家宴。此外,回家吃飯APP更是推出針對全用戶「滿30減13」的鉅惠滿減活動,希望用戶可以用17元「拾起」丟失已久的家庭美味,號召大家在忙碌中通過吃頓健康美味來關愛自己。
  • 36氪首發 | 從智能櫃裡取外賣,「嗎哪私廚」獲500萬元天使輪融資
    36氪獲悉,外賣用餐定製平臺「嗎哪私廚」獲得了個人投資的500萬元天使輪融資。據悉,本輪融資資金將主要用於技術開發和團隊組建。「嗎哪私廚」成立於2017年2月,主要針對寫字樓的白領用戶提供外賣套餐。聯合創始人張小虎向36氪介紹,平臺以單品為切入點,主推單份14.8元的爆品盒飯套餐。團隊與線下商戶合作,設計好菜單並提前預測下單數量,由商戶在非就餐高峰的空閒時間提前出餐。為了保證盒飯的品質,「嗎哪私廚」自主研發了一款「巴拿巴」外賣智能設備,可加熱製冷,通過手機驗證碼智能存取。
  • 被譽為「餐飲界滴滴」 回家吃飯APP停止運營
    6月4日消息,被譽為「餐飲界滴滴」的回家吃飯APP宣布停運。據媒體報導,回家吃飯APP向用戶發送停運簡訊,並告知用戶申請退款事宜。資料顯示,回家吃飯APP由北京加雙筷子科技有限公司開發,它上線於2014年,公司創始人是80後唐萬裡。
  • 回家吃飯用戶收到停運和退款通知 曾因菜品製造缺乏監督遭質疑
    中國科技新聞網5月28日訊(孔辰) 5月27日,有媒體報導稱,私廚共享平臺回家吃飯的用戶收到了該平臺暫停運營、及通知用戶申請退款的簡訊。據通知內容顯示,近期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朝陽分局通知,回家吃飯平臺暫停運營。為了您的資金安全,請在6月1日前務必填寫連結完成退款申請,逾期將不再處理。
  • 家廚類App火了商戶涉無證經營,上海食藥監:隱患大要封殺
    8月22日,是林女士的甜品店在「回家吃飯」網絡訂餐平臺上線的第二天,她算好10份產品的量準備次日生意。說起開店,林女士說:「其實並不指望賺多少錢,而是想通過賣甜點的方式,獲得一些被需要的認同感。」 不過,林女士這種在家製作食物外賣出去的「家廚」模式,並不受監管部門認可。
  • 私廚被解僱起訴App 網約工勞動爭議案開庭
    「網約工」勞動爭議第一案當天在朝陽法院開庭,7名私廚起訴「好廚師」要求確認勞動關係。本文轉自新京報。   租車、私廚、保潔…「網際網路+」催生了很多以APP為平臺的服務業務,通過APP和客戶建立聯繫進行服務,是否就算是和APP的運營公司建立了勞動關係?
  • ...大部分人還盯著外賣餐飲時,回家吃飯想挖掘中國四億個家庭廚房...
    家庭廚房入駐回家吃飯平臺,成為面對 3 公裡範圍內食客的開放廚房,共享的是每日煮飯產能的餘力。食客通過回家吃飯下單,或者是登門拜訪,在廚師家裡吃飯;或者是以外賣的形式拿到家廚做的飯。 對於回家吃飯來說,首先要面對的是「如何去獲得足夠大的廚房供給」。 要鼓勵從前封閉的家庭廚房變為開放廚房,關鍵在於讓廚師得到他們想要的東西。這其中無非兩點:一是實實在在的收入,二是工作和分享帶來的樂趣。 對於回家吃飯上兩類主要的廚師群體——退休的叔叔阿姨和全職媽媽來說,通過做飯獲得收入是他們加入回家吃飯的主要動因。
  • 想要打造餐飲界的蘑菇街,隱食家如何帶私廚飛?
    確認接單前,平臺會收取一定的預訂費用,保障主廚人的食材準備成本。經過airbnb、uber的教育,大家對共享經濟已然不陌生。市面上現存的很多私房菜主人有一身的好本事,但在營銷方面卻碰了壁。同樣,很多烹飪愛好者也缺少途徑來成為私廚。隱食家降低了私廚的門檻,無論是米其林大廚、小資私廚、專業廚師、還是隱藏在民間的手藝人,都可以加入共享經濟。
  • 家庭私廚:美味與風險共舞
    家庭私廚價格實惠、菜品豐富、口味多樣,成為新的「吃貨陣地」。中國婦女報記者調查發現,大多數人都將家庭私廚當作普通的外賣訂餐,在消費者眼中,家庭私廚APP「丫米」「回家吃飯」「覓食」等跟「餓了麼」「美團外賣」等網上訂餐APP一樣,都是方便日常生活的訂餐軟體,有人甚至覺得家庭私廚的很多菜品比普通的外賣好吃。在廣告公司上班的劉小姐是上海本地人,平時和父母住在一起。
  • 私廚上門安全問題難迴避
    對此,某廚師上門服務平臺的創始人曾做過這樣的回答:「作為平臺方,我們會對每名廚師進行嚴格把控。廚師入駐平臺需經過面試、試菜、身份登記、交納高額押金等流程,平臺也會將廚師身份信息進行統一備案。」  但這樣的一家之言,卻無法讓姜豔放心。  通過走訪,記者注意到,現在用私廚上門的人並不多,原因和姜豔的擔心很相似。
  • 私廚,臺北白領生活新時尚
    和露西小姐發出同樣驚嘆的還有一同前來的另外5位饕客,他們的愛好就是在一個名叫「心廚」的平臺引領下,去發現各地不同的私廚。「今晚到你家吃飯好嗎?」「心廚」平臺創辦人李昭翰用這句話招呼著。他帶著女朋友露西和其他饕客專門來到臺北內湖的徐先生家,品嘗徐先生精心準備的法式私房菜。
  • 千萬融資「我廚」停運,易果急求變
    2019年12月,我廚停止運營,這家服務bc端的淨菜配送電商平臺,停止了五年徵程,一切戛然而止。當年我廚也曾光輝耀眼,2015年和2016年融資不斷,自建2萬平中央廚房、同時自建全程冷鏈系統和極短供應鏈,淨菜品類SKU100+,日平均訂單1萬+,年流水3億+,APP月活50萬+,月付費用戶約15萬,前程仿佛一片大好!而我廚背後全資控股的易果,更是在那段時間風頭無量。
  • 星級私廚上門燒製酒店大餐
    圖:私廚炒菜熟練利落,帶著一股「酒店範」\網絡圖片  國慶中秋雙節期間,通過網絡平臺預約私廚服務的用戶越來越多。這些可以上門服務的私廚可以提供豐富菜品,而且以專業的廚藝贏得越來越多家庭節日宴請的選擇。某網絡私廚平臺的一名廚師表示,在服務一些老客戶時,還可以按照個人要求定製特色家宴,甚至星級酒店大餐。因此,每逢節假日,他們都會變得忙碌起來。  在北京一家提供「高端的餐飲私廚上門服務」的網站中,共展示了15名廚師。網站介紹,這些廚師的從業時間均在15年以上,最長的達到25年以上。
  • 每周融資速遞 | 國內外41家公司獲得融資,旅遊細分領域機會眾多
    7、自駕遊平臺「自駕中國」獲500萬元天使融資 6月1日,主題自駕遊平臺「自駕中國」宣布,已獲得500萬元天使輪投資,由天音控股主投。此前「自駕中國」還曾獲得過200萬元種子投資,目前A輪融資正在洽談中。
  • P2P奇葩公告再現:停止運營 月底前提現 逾期不候
    (原標題:P2P奇葩公告再現:停止運營 月底前提現 逾期不候)
  • 一個電話讓五星級私廚上門服務,你怎麼看?
    私廚可以根據客戶不同需求,制訂菜譜或根據客戶特殊要求進行烹製。如果說在家吃、去餐廳、叫外賣是人類吃飯的3種選擇,那麼私廚上門提供了第4種。據了解,許多私廚上門平臺上打著"五星級大廚"的名號,可是大廚的真實水平及名號的真實性卻無從考證,更有個別家庭體驗服務後反映大廚出現"貨不對板"的情況,表示大廚的水準一般,達不到星級水平。對於這種情況,小編建議選擇私廚上門平臺和選擇大廚時,必先查看平臺的工商資質、以及大廚的資質證書及介紹材料,如註冊中國烹飪大師的材料、獲獎情況、人物專訪文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