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5個00後聊了聊,他們是這麼玩紅包的

2020-12-20 TechWeb

如果說微信紅包的流行是「像素級」模仿了春節線下發紅包的生活場景,那麼對於早已習慣於直接拿壓歲錢的00後來說,在沒有經歷過過去那些繁文縟節的情況下,究竟對於在手機上發紅包持一個什麼樣的態度?花了5天時間,找了5個00年左右的「孩子」,跟他們聊關於紅包的一切,結果……怎麼說呢,就像是加了巧克力的烈酒,雖然一度讓人血脈賁張、夢回當初,但疲憊的味蕾仍舊不斷的在提醒我們,時光正在飛速奔騰,時代真的變了。

春節將至,微信、QQ和支付寶之間的紅包大戰激戰正酣,對於網際網路行業裡得人來說,這是一場社交和支付的相互攻防戰——社交領域,支付寶攻、微信和QQ守;支付領域,微信和QQ攻,支付寶守。

但是,這僅僅是對於行業裡得人來說,針對於最為普通的用戶,尤其是對於那些年輕的用戶來說,他們又會怎麼看待這一場戰爭?

在三個平臺中,一直以年輕用戶著稱的QQ在2016跨年期間做了一個紅包預演,數據顯示,90後佔到了總參與人數的95%以上……所以,從QQ上找了一些「小朋友」來採訪他們對於紅包最為直觀的感受。

網名:-_______墮落著°(簡稱小A),山西洪洞,男,初二。

「你平時用手機都玩什麼呀?」

「聊天、看書(網絡小說)、打遊戲」

「你用微信還是QQ?」

「QQ」

「為什麼不用微信」

「微信也用,但是比較少。同學都用QQ。」

「為什麼同學都不用微信,不方便?」

「不是,微信家裡人比較多,他們發的朋友圈看著沒意思,有點幼稚。」

「你用手機搶過紅包麼?」

「搶過」

「微信還是QQ?」

「都有」

「你感覺有什麼區別麼」

「沒有什麼,微信搶的錢多點,都是大人發」

「你平時發麼?」

「偶爾發著玩,沒什麼錢,1塊錢發10個這樣」

「微信發還是QQ發」

「QQ,發給同學玩,微信沒啥群」

「發一塊錢會不會沒有意思」

「還好呀,沒啥,搶個運氣王或者最少的,還挺有意思的」

「你綁銀行卡了麼」

「綁了我爸不用的卡」

「你想過長大了用微信麼?」

「以後再說,應該也會用吧」

以上是和小A的部分對話,年輕就是可以這樣簡單的快樂。小A玩QQ多於玩微信,原因在於大人們朋友圈的「幼稚」、發紅包不在乎錢多少在乎的是發給誰、不抗拒微信一切只是順應變化……這就是小A的態度。

回頭想想,手機紅包作為社交的附屬品,實際上的關係的元素原本就多於金錢,只有你在這個圈子裡、給你想發的人發、搶你想搶的紅包,才是紅包本該有的快樂。發出一個紅包,激活一個圈子,聊一些可樂、可愛、喜歡的話題,才是紅包本該有的使命。只不過這些原本質樸的東西,在成人的世界裡,因為金錢、因為生活、因為工作而被淡化了。

發紅包,圈子在哪裡,人就在哪裡。

網名:放下世界╭ァ一個人安靜(簡稱小B),江西九江,女,六年級。

「春節騰訊和阿里發紅包你知道不」

「知道」

「怎麼知道的」

「新聞說的」

「你會搶麼」

「會吧」

「你覺得能搶多少」

「幾塊錢……不知道,應該沒有多少」

「他們可都號稱發幾個億呢」

「估計搶的人很多,分不了多少」

「今年微信、支付寶和QQ都發,你搶哪個?」

「QQ吧,支付寶也能搶紅包?不是淘寶麼……」

「呃,阿里就是在支付寶發紅包啊」

「哦,這不太清楚」

「你裝支付寶了麼」

「沒有」

「為啥不在微信搶」

「習慣QQ了」

「你去年春節搶了麼」

「搶了」

「QQ?」

「恩」

「搶了多少錢」

「沒有錢,但搶到一個掛件」

「失望麼?」

「?還挺開心的啊」

「為啥」

「是Tfboys的呀」

「你喜歡?」

「是呀,搶到1塊錢還不如送個掛件呢……」

這是小B,一個理智的有點不正常的小女孩。六年級的她,已經能夠清楚的知道,春節紅包其實搶不到什麼錢,號稱幾億,平均一下並沒有多少,更可怕的是,在我們因為搶的錢少而仰天痛罵的時候,她似乎比我們這些所謂的大人都更「通情達理」,原因在於,反正是免費的東西,搶到一個喜歡的就挺開心了。

曾經看過一篇文章裡講到95、00後與80後相比,少了一些戾氣。原因在於,80後普遍崇尚叛逆哲學,在80後的十幾歲,憤青輩出。而現在,生活環境的改變,讓這些95、00後不再去抱怨,至於網上經常在新聞後面留言罵世界的人,大多是80後,很少有95後和00後,他們習慣於自己的圈子,從而至於他們這樣理智的單純。

現在想想,春節搶紅包,原本就不應該有那些戾氣。

網名:淺晿、 訫底的傷乀(簡稱小C),黑龍江大慶,女,初一。

「你家人會偶爾給你發手機紅包獎勵麼」

「直接給錢呀,幹嘛發紅包」

「如果你家人給你紅包獎勵,你怎麼想」

「好奇怪」

「你平時發紅包麼」

「發,玩口令紅包」

「怎麼玩」

「就發一個口令呀,比如誰誰誰在一起啦、誰誰誰喜歡誰誰誰拉」

「啊?你們這麼玩」

「是呀」

「你怎麼學會發的」

「一個同學發的,然後看一下就會了啊」

「呃……」

「你覺得發紅包有意思的地方在哪兒」

「這個……(答不上來)」

「你覺得手機可以發紅包神奇麼」

「不是早就可以發麼」

「你啥時候有的手機」

「去年」

「哦……」

跟小C聊天讓我忽然「神經質」了一下,因為我忘記了,對於小C來說,當她擁有第一部智慧型手機的時候,就已經可以在手機上發紅包了,所以她不會覺得手機可以發紅包是一個多麼「神奇」的功能。就好比我們生下來就可以吃米飯,不會理解之前的人們對「頓頓吃米飯」的渴望。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如果哪一天真的不能發紅包了,他們才會覺得奇怪。

還有一個令人稱奇的是,永遠不要低估一個年輕人對手機功能的學習能力。當QQ推出口令紅包的那一剎那,已經意味著它的使用場景已經現成的放在哪裡,他們只需要去玩就可以了。而對於紅包本身這件事,他們並不認為家長獎勵要發個紅包,完全可以更直接一點,給錢就好了——想想我們,發紅包有時候被賦予了太多的意味。

對於年輕人來說,發紅包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網名:(ˉ(∞)ˉ)豬兜兜.(簡稱小D),安徽合肥,女,初三。

「你知道春節發手機紅包的事情麼」

「知道呀」

「你看好誰家的(阿里還是騰訊)」

「不知道」

「你打算去那兒搶」

「都搶槍試試吧」

「想搶多少錢」

「越多越好」

「它們發紅包還會發很多廣告和代金券,你討厭麼」

「還好,不喜歡也不討厭」

「你不覺得代金券很煩麼,很多還讓你下載App」

「還好啦,它們做廣告,你不下就行了」

「你覺得它們發紅包目的是啥」

「打廣告吧」

「如果我說它們發紅包是為了你以後也用它們買東西,你會麼」

「不太會吧」

「支付寶也能聊天,發紅包,你用麼」

「支付寶還是買東西吧」

「你會用微信或者QQ以後買東西麼」

「應該不會」

「為什麼」

「感覺不安全,放心不下」

「丟過錢?」

「沒有,但是感覺上,它們不像是能存錢的東西」

相比前面三個,小D年齡大一些,所以小D會平時在淘寶上買東西,有自己的支付寶——總算有一個用支付寶的了。或許也正是因為年齡關係,小D對於錢多錢少更加敏感,她希望「搶到越多的錢越好」。但同樣的是,小D對於春節騰訊和阿里進行紅包大戰,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概念,但是她能夠理解,發代金券是因為「他們要打廣告」——實際上,無論是阿里還是騰訊,春節紅包發的錢也都是招商來的,所以順帶肩負著幫商家打廣告、發代金券的任務。

而對於支付寶、QQ和微信的看法上,小D對三款軟體有著很明顯的傾向,「幹什麼的就是幹什麼的,不管它發不發紅包。」在小D看來,支付寶就是買東西存錢的,微信和QQ就是聊天的。或許是因為長久以來的信念,小D覺得微信和QQ不安全。

實際上,我能理解這種感覺,就像是大家平時都習慣把錢存在家裡,忽然來了銀行,大家在初期一定會覺得銀行不安全,不放心——從這點可以看出,小D對於手機應用的使用有著根深蒂固的使用範圍。無論是支付寶做社交、還是微信、QQ做購物,最起碼對於像小D這樣的年輕人,改變他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年輕人,遠沒有我們想的那麼挑剔。

網名:﹏卷卷ぢ(簡稱小E),天津,大一。

「你用手機發紅包不?」

「用呀」

「用微信、QQ還是支付寶?」

「微信和QQ多一些,支付寶不太用」

「微信和QQ都用?」

「呃,是的」

「兩個都用,會不會很麻煩?」

「還好啦,微信上大學同學多,QQ上是家裡人和高中、初中同學。」

「微信、QQ和支付寶三家春節發紅包你搶哪個?」

「都搶呀」

「哪個最有意思」

「其實也沒啥意思,搶不到多少,但是人多了一起搶熱鬧」

「怎麼人多?」

「就是我會叫我爸媽親戚一起搶,看誰搶的多嘍」

「你給同學發紅包不」

「發,但錢不多」

「QQ和微信,相對來說哪個多?」

「微信錢會多一點,QQ發的次數多一點……」

「為啥要發」

「過節麼,多少是個意思啦,就圖個高興」

小E是我尋覓了好久才找到的一個願意和我聊天的——看來代溝真不是蓋的。從跟小E的聊天裡,其實可以體會的到,高中和初中用QQ比較多,大學可能因為結交新的朋友、可能因為一些應酬用微信多一點;對於發紅包,小E更喜歡在QQ來發(次數多),因為那裡有她最溫暖的同學、家人,但在微信發的會比QQ發的錢多;對於春節紅包,從跟小E的聊天中,已經很明顯的能夠體會的到,手機紅包已經成為了新的年俗,而這種年俗正在由年輕人向家庭進行全面的滲透。

想一想,實際上是這樣的。往往新鮮的事情,又有哪一個不是年輕人所引領的。年輕人對於整個家庭、社會的影響力,其實遠遠超過我們的想像。就拿紅包舉例,一個小E其實給整個平臺帶來的可能不僅僅是一個用戶,而是一個家庭、一個家族……

抓住年輕人,就抓住了未來。

總結一下,從來沒有任何一個時代,讓我們對「年輕」這兩個字有如此之大的恐懼。原因在於,當社會發展的加速度不斷提升的時候,年輕人成長的速度已經遠遠超過了人們所接受的範圍,而這一切都源於整個社會的日新月異。舉個不恰當的例子,假如最老一輩是1,那麼到我們這一輩,可能增長是2,我們原本應該預計比我們小的人他們應該是3,但很不巧,他們可能是10、100甚至更多,原因就是社會發展給與了他們更高成長的天賦神技。

就春節紅包這件事來看,年輕人對於紅包的看法,有時候單純到可笑、有時候理智到讓人驚悚、有時候對一切都無所謂、有時候卻會因為口令起鬨而開心……我們大多時候會感到不可思議,其實關鍵在於,我們沒有辦法回到他的位置去想問題。更或者,我們壓根忘記了年輕時的自己,我們在年輕時想問題的方式!

為什麼長在深宮裡的皇帝會說沒有飯吃可以吃肉的千古笑話,對我們來說,我們做的與那位皇帝又何嘗不是一樣。

實際上,改變的辦法從來都只有一個,調整心裡的加速度,如果我們能夠預期到年輕人的心態就是90、100或者更多,這一切的問題都不復存在。但說起來簡單至極的事情,往往最難做到。不知道我們應該感謝在這時代裡我們能看到如此快速、精彩的成長,還是應該哀嘆自己真的一不小心就老了。

還有最後一個信息是,與我們小時候都渴望快點長大不同,這些年輕人對於自己的成長似乎並沒有那麼迫切,他們似乎非常沉浸於他們的現在。感謝上帝,他們真的活在enjoy herself的童話世界。

時代真的變了。

相關焦點

  • 微信支持個人定製紅包封面;張一鳴批員工上班時聊遊戲;中國人日均...
    值得一提的是,定製價格將降為1元一個,可支持最多放5個15秒的小視頻,後續紅包還會打通視頻號。張一鳴批員工上班時聊遊戲昨日,字節跳動CEO張一鳴發文稱,自己因玩原神在lark加入了某群,但發現這個群的同學在上班時間非常專注的聊遊戲。
  • 我和老外聊了聊,搞懂了他們為何對《原神》一往情深
    只討論媒體評分可能也會以偏概全,我更想了解國外玩家對《原神》的真實看法,因此,混進一個以外國人為主的遊戲討論群似乎是個好主意。這並不算什麼難事。Discord是一款支持語音和文字群聊的國外軟體,月活高達一億五千萬,是老外聚眾討論遊戲的不二首選。
  • 我們和觀眾聊了聊他們眼中的 Alec Soth 與展覽
    我們好奇大家對這次展覽和索斯的作品有什麼觀點,於是我們隨機採訪了館內的觀眾和他們聊了聊。現場觀眾這麼說Voice from viewers毛毛,自由職業者「從外面趕來時原本有些焦躁,但進了 SCoP 展館會感覺到平靜,展廳把索斯的作品系列按照房間劃分,讓空間有了一些私密性,同時觀看下來也很流暢。
  • 最適合和女生聊的5個話題!這麼聊,女生以後都纏著你跟她聊天
    如果能找到能讓女生情緒起伏波動的話題,那么女生會在這個過程中喜歡上跟你聊天,但是有些難以駕馭的話題,稍不注意,就會把關係聊崩。  今天,我給大家總結了幾個適合在晚上跟女生聊的話題。    這時候想找一首歌就可以找身邊的人推薦了,機會就是這麼開始的。  如果你想找女生聊天,就可以通過這種方式:  我最近歌荒,你有什麼好聽的歌可以推薦推薦嗎?  如果女生跟你說她平常不怎麼聽歌,那你就可以問她平時是通過什麼消遣自己的時間的。
  • ...張一鳴批員工上班時聊遊戲 中國人日均在線休閒時間4.9小時
    原標題:微信支持個人定製紅包封面;張一鳴批員工上班時聊遊戲;中國人日均在線休閒時間4.9小時   微信支持個人定製紅包封面
  • 我採訪日本朋友,聊了聊他們眼中的中國與日本
    回到日本後,自己在法律諮詢的工作外,又辦了中文補習班,平時也會登山、玩皮划艇、去健身房。有一次秋田來浙江臨海,我帶他去龍興寺,他說「我們日本的寺院也是這個樣式的,我爸爸是愛知縣一座寺廟的住持。這次來到台州,是拜訪天台宗的祖庭啊!」因為父親是寺院主持,退休後他會繼承寺院。所以,平時也在學鳩摩羅什翻譯的《佛說阿彌陀經》,學習梵文,永遠探索新的世界。
  • 俠客|我在大理,與蒹葭老師聊了聊民宿和旅遊
    所以,當我開始自駕邊境線彩雲之南,昨日在楚雄(自駕邊境線3|彩雲之南,楚雄,有太陽的地方拜侍太陽神),計劃來到大理時,我說「真巧,我有哪裡的住宿券」,而且還可以見到網友蒹葭。於是,才有了這快1小時的聊天,聊聊人生選擇,聊聊民宿與旅遊。住在他的民宿房間,半夜5:00醒來,覺得還是應該把它們記錄下來,記錄當下。
  • 最愛「捂臉哭」,但我不是00後 | 睡前聊一會兒
    睡前聊一會兒,夢中有世界。
  • 年底離職的年輕同事和我聊了聊
    我們找個機會聊了聊。我說:「離開的時候已經到年底了,時機看起來有些不合適。「今年就業壓力還是比較大的,特別是在年底。他說:」工作慢慢再找吧。我入職已經一年多了,該學的也學得差不多了。繼續待下去雖然還是可以學到一些東西,就是性價比不高了。
  • 和女生微信聊天範本,讓你快速聊出女朋友!
    在我的身邊,有很多單身男士,他們都是死宅肥,有的是在理工大的工科男,有的是程式設計師…因為在他們的身邊女生存在的都比較少,所以他們和女生接觸的機會都比較少。只要是讓他們和女生聊天,他們就瞬間歇菜。手機上的交友軟體就是他們認識女生的主要方式。但是他們並不擅長聊天,所以今天小編就分享一些和女生微信聊天範本供大家參考學習。
  • 和銀行月薪20萬的朋友聊了聊,我還是選擇了月薪5千的工作
    聽聽覺得這生意是極好了,就跟狗玩一玩,等著他們交配生育,一窩窩小狗出生,錢就到手了,簡直躺賺。於是也匆忙投入一筆錢買了不算便宜的狗。 結果,他本就不算喜歡狗,隨便養養還行,沒想到這狗還要打各種疫苗,還會生病,還得洗澡還得美容,小區還限制遛狗時間,遛它它還會隨地大小便…… 光養就把他折磨崩潰了,更別說另一端的找客源。
  • 我和身邊的好朋友聊了聊,聽聽他們怎麼說
    就像我媽媽說的那樣,她自己是40歲左右的時候開始考慮自己老後生活的。媽媽曾經說,年輕的時候要多出去闖闖,哪怕闖不出什麼名堂來,也比坐井觀天的青蛙強一點。記得是在去年的時候,幾個好姐妹抱團養老的新聞被刷屏。一時間,有的人稱讚這樣的行為很有創意,將來等自己老後,約上幾個老友這樣組團養老,想必也是極好的。
  • 00後用10元紅包娶了一個白富美!賺到百萬彩禮!
    細聊了一會,竟然驚奇的發現兩個人的婚姻是10元紅包促成的一門喜事~真是天下之大無奇不有。具體怎麼回事呢?這要和我之前內部分享的一個項目聊起。是一個微博發紅包吸引粉絲的一個項目。沒想到大壯不僅把粉絲吸來了,把媳婦也吸來了。具體是這麼回事。
  • 春節期間除了聊相親、聊二胎、聊工資,就沒有其他話題聊了嗎?
    在這個春節裡,小編除了到長輩家裡拜年,也到處出去轉轉走走,聽到最多的話題就是聊相親,聊二胎,聊工資。發現一個現象:在農村,越是貧窮的地方,生的孩子最多,生兩個才算開始,生四個兩男兩女最好。除了這些話題,剩餘的話題就是:年收入是多少?
  • 在中國女玩家突破3億之後,我和四位玩遊戲的妹子聊了聊
    在過去相當長的時間裡,「女性」和「遊戲」這兩個標籤,在很多人的眼裡幾乎就是水火不容的存在。然而實際上,隨著社會不斷發展進步,女玩家早已成為這片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我專程去採訪了幾位女玩家,和她們聊了聊有關遊戲的那些事。1.
  • 同學結婚我隨禮500,看到群聊的消息,我默默退群把他拉黑!
    ,我們在大學也是同一個寢室的,我們寢室總共有八個人,其中有5個都比較喜歡打遊戲,三個來自於農村,兩個是城市本地的,因為我們之間有共同的興趣愛好,所以我們幾個的關係也是很不一般,我們經常一起去網吧打遊戲,一起去飯堂吃飯,有時就連上廁所都組隊一起。
  • 大學生:我聊學習,他們聊如何打遊戲!這樣的圈子,相處真的很累
    宿舍裡總共六個人,其他五個人家裡經濟條件非常優越,柜子裡的名牌衣服和時尚潮鞋更是多得裝不下。大二的時候,有位舍友迷上了網路遊戲。除了小明以外,其他幾位舍友都被拉過去開黑玩遊戲。渴望融入他們的圈子,小明也主動和他們一起去網吧開黑,從早到晚。令他感到傷心的是,一次舍友生日聚會的時候,除了他以外,其他人都被邀請了。傷心之餘,小明退出了宿舍群。
  • 「尋找晉江老味道」今日10:00開播 咱厝知名主播少霞和你邊吃邊聊
    「我特別懷念深滬的壺仔飯。」「我覺得土筍凍特別好吃」……自從《晉江經濟報》官方微信平臺推出「尋找晉江老味道·邊吃邊聊七天樂直播」活動後,深受廣大吃貨的喜愛和好評。不少吃貨紛紛表示,好期待這次直播活動,好想知道主播會帶大家去探尋哪些老味道美食?
  • 當代年輕人的困惑:和聊不來的親戚有必要來往嗎?
    我先講講我的經歷,打從記事起家裡人就會帶著我去走親戚,每年都會走一下親戚,其實走親戚並沒有那麼好玩,還得跋山涉水,在農村長大的應該能夠體會。走一家親戚就要花很一天的時間,時間急的話一天走好幾家親戚,不過當時我也並不覺得累,因為可以拿紅包。
  • 徐嬌已是初中生 和「周老爸」先聊學習後聊笑話
    「公司、我和老公、包括周先生(周星馳),都是這個觀點,她現在就是一個學生,不是職業演員,一切都該先保證學習。她還小,文化知識的培養才是最重要的。」徐媽媽透露,其實也有電視劇找到徐嬌,但考慮到拍電視劇耗時長和劇本等問題,目前暫時都不會考慮拍攝。  和徐媽媽聊起徐嬌面對媒體時的老練,徐媽媽滿臉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