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經濟日報
在7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舉行的2020年上半年金融統計數據新聞發布會上,回應了資管新規延期的問題。
資管新規指的是2018年發布的《關於規範金融機構資產管理業務的指導意見》,過渡期到2020年底。
7月7日,中國人民銀行前副行長吳曉靈建議,應該將資管新規過渡期在原有計劃上延長兩年。「用2020年、2021年、2022年三年,平均每年約20%的速度去消化,是比較實事求是的。」吳曉靈說。
吳曉靈表示,2018年4月資管新規發布以來,監管部門在統一概念、統一規則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許多重大原則問題已有共識,規則差異在逐漸縮小。但也還有一些概念目前尚未形成共識,明確一些概念的本源和內涵,尋求概念及監管原則的共識,已迫在眉睫。
對此,央行金融穩定局局長孫天琦表示,將密切跟蹤監測資管業務規範整改的情況,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做好相關工作,穩妥有序推進資管行業的整改與轉型。
央行辦公廳主任周學東表示,目前,全球經濟受到疫情的影響暫時出現了萎縮,我國經濟也存在一定的下行壓力,確實也增加了資管業務規範整改的難度,市場非常關注資管新規過渡期相關政策。有些人建議延長過渡期一年,也有建議延長兩年的。
「各界對資管新規延長的建議比較多,但是無論是延1年、2年還是3年,對金融機構來說,關鍵是必須要轉型。」周學東強調,再回到過去大搞表外業務、以錢炒錢、製造金融亂象是不可能。過去兩年對影子銀行的治理力度還是相當大的。比如說委託貸款今年上半年減少了2300億,而去年和前年減得更多,去年上半年接近5000億。不規範的影子銀行的規模明顯在壓縮,從信託貸款和委託貸款也能看得出來。
周學東表示,關於資管新規延期,因為今年疫情衝擊,應該延期。但也有機構、學者建議不能延太長,可能延一年是比較合適的。(經濟日報記者陳果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