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訊(通訊員 王梅)4月14日,第82期青椒學術沙龍在衛津路校區教職工文化活動中心多功能廳如約舉辦。天津大學經管學部蔣琬老師帶來題為《管理學中的實證研究方法:一手和二手數據分析》的講座。沙龍由天津大學青年教師聯誼會理事、管理與經濟學部劉偉華教授主持,本次沙龍吸引了來自各單位的60多名青年教師和學生參加。蔣琬老師在沙龍中介紹了管理學中的實證研究方法的作用,對二手數據和一手數據的區別進行了詳細分析。對問卷調查和二手資料庫的使用方法進行了介紹,並圍繞實證分析角度,進行了四個案例的詳細介紹。
蔣琬認為,一手數據(如問卷調查)經常用於測量個體心理、態度、行為,普適性低,主觀性較強,樣本量較少;而二手數據的數據客觀,數據量大,普適性高,但前期數據處理繁瑣,心理機制難測。在數據獲取方式上,一手數據主要通過設計發放問卷獲得,二手數據通過購買資料庫、網上下載數據、報告、新聞等獲得。在適用範圍上,一手數據適用於研究個體、團隊、企業層面現象,二手數據適用於研究企業層面現象。蔣琬老師還介紹了當前常用二手資料庫。
在實例介紹中,蔣琬首先介紹了《領導,請善待您的員工!》的案例。該案例以問卷調查方法進行研究,他以自己在華東某市對100多家藥店售貨員和店長進行兩次收集問卷的親身經歷進行了介紹,間隔3個月。第一次:408名售貨員、334份問卷,回收率81.86%。第二次:253份問卷,回收率75.75%,77份店長問卷。研究發現,領導辱罵員工,傷害員工自信心和創造力;領導即使不直接辱罵員工,辱罵同事一樣對員工造成傷害;領導對待員工態度一致性能夠緩和其負面行為對員工的不良影響。
在第二個實例介紹中,蔣琬介紹了新加坡國立大學的學者發表的《人類基因和工作滿意度有關係嗎?》。該案例也是以問卷調查方法進行研究,該案例的作者對美國國家青少年健康進行了數據調查,分三次收集數據,第一次1995年入戶調查、20745青少年和17700個父母。第二、三階段分別是2001–2002和2007–2008。共計15170個18-26周歲的青少年,最終調查1772個個體。其中,72% 白種人、13.2% 非裔美國人、6.5%亞洲人、1.9%土著人、6.4%其他種族。基因類型依據提取被調查者的唾液來獲得的DNA信息。他們的研究發現,具有DRD4 VNTR中個的7R allele (7R等位基因)的個體,樂於冒險、情緒控制力低,工作滿意度較低。5-HTTLPR基因越長,沮喪感較低、自尊感較高,工作滿意度較高。基因對工作滿意度的解釋度較低,兩種基因只解釋1%的因變量差異。
在第三個案例中,蔣琬介紹了華盛頓大學的學者有關《霧霾對員工的影響》的研究,該實例樣本來自武漢,2014年全年武漢市PM2.5>150一共252天。調查武漢9家公司192名企業員工,回收155個員工的問卷,回收率82.1%。研究發現,空氣汙染嚴重,導致員工不願意幫助他人,出現更多的遲到早退、曠工、開小差行為;員工自控能力發揮穩定的調節作用。員工自控能力越強,抵禦霧霾對身心影響的作用越好;領導者重視霧霾對員工生產效率的影響、提高員工自控能力。
在第四個案例中,蔣琬和大家分享了美國著名學者有關《CEO自戀對公司社會責任和財務績效的影響》的相關研究,該研究數據來源於標準普爾S&P 500上市公司,時間跨度在1997-2012。數據排除了90多家政府管控公司、缺失數據的公司,剩餘1051個企業樣本。CEO自戀則通過多種打分方式獲取。研究發現,如果企業CEO很自戀,該公司的企業社會責任會更好。企業CEO的自戀特質會影響企業社會責任對公司財務績效的積極作用。CEO越自戀,企業社會責任對公司財務績效的積極作用越小。
蔣琬最後對管理學中的實證方法進行了總結。他認為,進行管理學實證研究需要紮實的基礎,如心理學、社會學和統計學知識,同時,需要腦洞大開、想法新穎、意義明顯。此外,還要集思廣益,關注時事熱點、工作實踐、生活思考。
(編輯 趙習鈞 趙晨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