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說第3期:法學實證研究論文提要彙編

2020-09-05 法意科技



一、司法大數據文本挖掘與量刑預測模型的研究

【作者】舒洪水(西北政法大學反恐怖主義法學院)

【內容提要】大數據時代,計算機數據正以海量速度增長,尤其是非結構化的文字數據最為驚人。利用自動化文本挖掘技術處理非結構化數據,獲得有價值的預測或趨勢信息,已成為近年來的熱門議題。法院判決書是典型的非結構化數據,本研究以中國裁判文書網毒品判決書為文本挖掘對象,利用TF-IDF、N-Gram、關聯性分析及CRISP-DM等技術方法,對388份判決書進行自動化分類及數據化轉換,並利用統計線性回歸方法,實時分析法院判決數據,建構出量刑預測模型。經評估後發現,本研究所提出的判決分類及量刑預測模型均有良好的預測能力。本研究所提出的判決書文本挖掘流程與自動化模型架構,未來可以為司法大數據應用提供參考。

【關鍵詞】大數據;判決書;文本挖掘;統計回歸;量刑預測模型

【來源】《法學2020年第7期


二、中國在線訴訟:實證研究與發展展望

【作者】左衛民(四川大學法學院)

【內容提要】人類社會正在步入在線時代,在線訴訟由此而開始成為司法的一種新方式。繁簡分流的民事訴訟改革試點和新冠肺炎疫情為在線訴訟提供了擴展適用的契機和舞臺,使得一些原本似乎不宜通過在線訴訟方式辦理的案件,不僅以在線訴訟方式完成而且訴訟效果尚可,既驗證了在線訴訟在訴訟便利等方面的優勢,又證偽了諸如在線訴訟只能在簡易案件中適用、審判結果難獲認同等前見。不過,實證研究也發現,當下的在線訴訟往往仍屬某些訴訟參與人的無奈之舉,難以動搖傳統線下訴訟的統治地位,豪言「在線訴訟時代已經到來」還為時尚早。實際上,在線訴訟面臨諸如實踐主體間差異明顯,應用軟體、設備硬體有待優化,以及訴訟規則機制有待完善等問題。未來,可以更積極地以程序選擇權等柔性方式擴大在線訴訟的適用範圍;解決在線訴訟對現場性、公開性等傳統訴訟機理的挑戰,建構不同於線下訴訟的在線訴訟法理;頂層設計好在線訴訟的規範體系;做好在線訴訟軟硬體支撐條件的標準化配置。當前推進在線訴訟改革的合理思路是,利用改革試點先行先試,結合實踐情況循序、廣泛推進。

【關鍵詞】在線訴訟;電子訴訟;繁簡分流;實證研究

【來源】《比較法研究》2020年第4期

三、妨害作證罪疑難問題的法教義學解析——以369份刑事判決書為研究起點

【作者】王若思(吉林大學法學院)

【內容提要】對近兩年司法實務判決書的實證分析,能夠揭示妨害作證罪司法適用現狀及其中亟待解決的理論問題。關於行為主體範圍問題,因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指使他人作偽證的行為是具備期待可能性的,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能夠作為妨害作證罪的主體。關於行為類型問題,客觀方面通過對罪狀中「等方法」所指涉的「引誘」進行限制解釋,「等方法」應當與「暴力、威脅、賄買」具有等置性;主觀方面通過目的解釋和體系解釋,可以將「陷害自己」這一主觀目的排除在妨害作證罪之外。關於犯罪形態問題,妨害作證罪是具體危險犯,可以借鑑「規範的結果性危險理論」認定具體危險犯的既遂。

【關鍵詞】妨害作證罪;主體;行為方式;主觀目的;既遂

【來源】《法學雜誌》2020年第8期

四、行政、司法與金融規制衝突——對金融借款利率上限的實證研究

【作者】李有;程金華(上海交通大學)

【內容提要】相較行政權對金融市場的監管,司法權在金融規制中的作用未受到足夠關注。中國借款利率長期以來受到中國人民銀行和最高人民法院的「雙軌」規制,在規則層面形成衝突。實證考察發現,規則衝突引發了最高人民法院和各地人民法院司法裁判的多種指向與不協調。對於這種規制衝突,可以從法律技術、規制架構和規制理念三方面進行解釋,具體包括各級各地法院法律技術的不統一、中央層面司法權與行政權在金融規制上的邊界模糊和司法部門與行政部門對金融規制的理念差異。未來應當更加尊重商事交易意思自治的規制理念,鞏固中國人民銀行主管金融借款利率的規制架構,並確立優先調整利息構成而非總量的法律技術。

【關鍵詞】金融規制;司法權;金融借款合同糾紛;利率上限;實證研究

【來源】《交大法學》2020年第3期

五、論控制性詳細規劃的可訴性及其司法審查進路——基於相關裁判文書的實證分析

【作者】聶帥鈞(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

【內容提要】控制性詳細規劃是我國地方政府行使城市規劃權的一種重要方式。將控制性詳細規劃納入行政訴訟受案範圍是全面推進依法行政的必然要求。通過考察司法實踐中關於控制性詳細規劃的裁判文書,可以看到我國各地法院普遍將控制性詳細規劃定性為一種內部的、過程性或具有普遍約束力的行政行為,並以此為由否定其可訴性。當然,也有少數法院認為控制性詳細規劃在具備針對特定相對人、涉及相對人權益、權利義務實際影響、明確性與效力外化等四個構成要件的情形下,具有行政法上的可訴性。而且,通過歸納這些控制性詳細規劃可訴的司法案例,可以從審查強度、審查路徑、審查基準和判決方式四個方面為法院以後審理類似案件提供程式化模板。

【關鍵詞】控制性詳細規劃;可訴性;法律性質;實際影響;司法審查

【來源】《甘肅政法學院學報》2020年第4期

相關焦點

  • 《中國法學》2018年第6期目錄及內容提要
    :吉林大學理論法學研究中心、吉林大學法學院教授內容提要 我國的憲法審查機制在整體上表現出不活躍的特徵,法規備案審查主要是「合法性審查」而尚無「合憲性審查」的實例、具備憲法效力的憲法條文個案解釋闕如、通過「合憲性宣告」實現對法律的合憲性解釋現象突出。
  • 《法學研究》2021年第1期目錄及內容提要
    《法學研究》為中國社會科學院主管、法學研究所主辦的法律學術雙月刊。
  • 高校學報及社科類綜合刊2020年第4期法學要目彙編
    編者按:北大法律信息網(北大法寶)陸續推出2020年法學專刊、高校學報(法學文章)及社科類綜合刊(法學文章)月度目錄盤點。核心範圍參考CLSCI、CSSCI(含擴展版)及北大中文核心評價標準。本期推送高校學報及社科類綜合刊共17家期刊2020年第4期法學要目。
  • 破除法學實證研究的兩個誤識
    據此,以梁劍兵為代表的學者認為,法學實證研究方法大體上包括社會實證、邏輯實證和語義分析三種基本方法。完善研究幾點建議在當前的法學研究格局中,法學實證研究的重要性越來越突顯,相關成果也日趨豐富。法學實證研究的參與者,應積極借鑑、吸收人類學等學科的優勢研究方法,掌握田野調查、數據整理、定性訪談、數量統計等實證研究的基本功,完善知識結構,從整體上提升法學實證研究的質量和水平。
  • 《清華法學》2020年第6期要目
    《清華法學》2020年第6期要目 1.中國判例之路中的經驗與邏輯 ——霍姆斯論斷的啟示 張騏(5) 2.中國憲法學中的法實證主義命題及理論反思
  • 《法學評論》2017年第3期要目 | 法寶期刊
    《法學評論》是由教育部主管、武漢大學主辦、武漢大學法學院具體承辦的綜合性法學理論雙月刊。《法學評論》的前身是1980年創辦的內刊《法學研究資料》,1983年經國務院文化部批准,正式更名為《法學評論》,並面向國內外公開出版發行。《法學評論》由我國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長期從事國家法制建設領導工作的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彭真同志題寫刊名。
  • 《法學》2020年第6期要目
    《法學》2020年第6期要目 1.論刑事訴訟法的修法技術 ——由2018年《刑事訴訟法》再修改展開 卞建林;孔祥偉 2.保證債務與主債務的訴訟時效關聯
  • 《近代史研究》2019年第1期目錄及內容提要
    通過懲戒和引導雙管齊下的管控,這一措施實施堪稱平穩,沒有激起大的波瀾。在中共政治權力強力推進的過程中,婚戀意外成為個性與黨性、個人與集體碰撞與交融的著力點之一。   為培養司法審判人才,清末法政學堂開辦了正科、別科等多種類別的法學教育。
  • 《北方法學》2020年第6期要目
    《北方法學》2020年第6期要目 【區域經濟法研究】 1.中國區域經濟法制發展的現狀與未來 陳婉玲 2.區域協調發展的經濟法治新維度
  • 《河北法學》2020年第9期要目
    《河北法學》2020年第9期要目 【專題研究 民法典專題研究】 1.《民法典》中流質條款解釋論研究 張善斌;錢寧(3) 2.也論違約方申請合同解除權兼評《民法典》第580條第2款 張素華;楊孝通(15) 3.
  • 《中國法學》2021年第1期目錄及內容提要
    深入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全國法學法律界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要在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上作表率,堅持用習近平法治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自覺做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範踐行者,推動開創法治中國建設新局面,譜寫新時代全面依法治國新篇章。
  • 法學論文的「神」與「形」
    2.研究方法 於老師先向同學們介紹了幾組典型的研究方法的概念,包括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解釋論和立法論、規範主義和功能主義、規範法學和社科法學的研究方法等。隨後重點講解社科法學體系下的實證研究方法。
  • 侯猛:實證「包裝」法學?——法律的實證研究在中國丨中法評 · 思想
    ——卞之琳《斷章》最近二十年特別是最近十年以來,法律實證研究(empirical legal research)開始興起。以「實證」為名或聲稱做實證的研究成果,越來越多地發表在法學的各大刊物上,呈現爆發式增長。在這一時期,名為社科法學的研究也強調做實證的重要性。
  • 法學核心期刊2020年第1期要目彙編(三)
    1.法的一般理論及其在中國的發展作者:雷磊(中國政法大學法學院)內容提要:法的一般理論作為法學研究的獨立分支起源於19世紀中後葉的德國,並在英美和其他國家得到廣泛擴散和發展。:新時代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環境法治客觀條件與話語體系發生深刻變化,環境法學研究須予以適時因應。
  • 《近代史研究》2018年第3期目錄及內容提要
    (160)   本期執行編輯/潘曉霞  ·專題論文·
  • 《法學雜誌》2018年第9期要目 | 法寶期刊
    《法學雜誌》由北京市法學會主辦,創刊於1980年,是我國改革開放之後最早的法學期刊之一,1980年由司法部確定為國家一級法學期刊。《法學雜誌》2018年第9期要目1.值班律師制度的本土敘事:回顧、定位與完善作者:樊崇義(北京師範大學)內容提要:值班律師制度在以審判為中心的訴訟制度改革的貫徹、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試點的全面鋪開
  • 2021年實證研究指南和論文精講與復刻-獨家首發
    我將通過四天的課程,在總結我過往研究和論文寫作經驗的基礎上,(一)系統性地向大家介紹經濟學研究和論文寫作的基本原理,以及從事經濟學實證研究工作所需要掌握的相關技能;(二)在介紹完一般性原理和基本研究技能的基礎上,我將通過論文精講和重現的方式幫助大家加深對經濟學研究和論文寫作基本原理及相關技能的理解。經濟學(及政治學、社會學和教育學等相關學科領域)實證研究的碩博士和高校教師。
  • 專題薦文第18期——公司司法解散制度
    (一)司法解散公司事由的實證研究 作者:李建偉(中國政法大學民商經濟法學院) 內容提要:關於一份解散之訴裁判書樣本的實證分析發現,被解散公司的"經營管理困難"實質指向"管理困難"而非"贏利困境
  • 如何寫法學的畢業論文?
    3、論文題目需與手裡數據相契合(1)題目一:(2)題目二:財稅法的調節分配功能研究、虛假訴訟行為刑法規制的實證研究、國內航班代碼共享行政規制的重構、祿護倉訴食藥監局一案焦點問題理論分析、我國石油穩定基金法律制度研究、交通肇事逃逸的理解與適用、行業協會價格壟斷行為法律規制研究、《反不正當競爭法》一般條款司法適用之反思、比較法視角下的我國體育立法研究、中國網際網路立法研究、風險規制的法治化研究、旅遊業經濟法激勵制度研究
  • 民法典 | 23家法學核心期刊2019年度學術熱點文章彙編
    關鍵詞:差額說;財產損害;非財產損害;生態損害;民法典編纂  3.民法典編纂中自然人行為能力認定模式的立法選擇—— 基於個案審查與形式審查的比較分析(《法學》2019年第2期)  作者:彭誠信;李貝(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  內容提要:在自然人行為能力的認定上,我國現行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