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數學感悟

2020-12-27 騰訊網

根據作者多年求學與教學經歷,發現很多學生對數學學習存在誤區,不知道怎麼學習,不知道怎麼考試。於是,我想談談對數學學習的一點體會,以供大家參考。

(1)數學很有用。任何學科只要與數量有關,它必然擺脫不了數學,比如物理、金融、工程、化學、生物等等,學習越深入,運用的數學也越高深,現代的金融全部都是數學公式。正因為數學是高科技,因此有人說,數學在日常生活中沒用。試想,如果你連x,y,z,w之間那麼複雜的關係都能想明白,「優化」也能想明白,「坑蒙拐騙」也不會上當。記住,x就是「坑」,y就是「蒙」,……,坑蒙拐騙就是運算。學數學的人都善於算計,優化自己的生活,他們也根本不會被壞人「坑蒙拐騙」。

(2)數學是智力的訓練,因此,學習數學一定要以理解為主,思考為主,並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那麼多定義、定理、公理,我們能統統記住麼?不能。其實,我們只需要記住定義與公理即可,定理在推導的過程中自然記憶,不必強求。如果你對數學不理解,只是背了下來,考試中基本沒用,因為正規的考試很靈活,要求你以不變應萬變。退一步說,在大學的學習中,我們要學習真本領,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對自己人生有用的東西。當你走上社會,誰給你出題?題是自己找的,題是自己做的,題是自己改的,但做題的後果要自己承擔。

(3)例題、習題只是為了幫助大家理解書中概念、定理等知識點,從而更好的應用它們。但是,例題、習題並不是書的核心,知識體系才是書的核心.題不在多,而在精,在於經典,儘管書中有些題採用的是90年代的考研真題,好像年代久遠,但它們是經典,並不過時。數學並不像流行事物,衣服款式可能年年在變化,但是在數學上,今年,明年還是,甚至將來也是.別說20世紀90年代的經典不一定過時,就是19世紀的經典也不一定過時。研究生入學考試題如同高考題一樣,那是專家們仔細篩選過的,個個都是經典,絕對比一般作者編著的題目好多了,因為我建議讀者在掌握基本知識點的情況下,應該認真研讀歷年考研真題,這對我們的學習是絕對有幫助的。

(4)怎樣才能在考試中多拿分呢?一個人一定要有預測的能力,要估計這本書哪個地方重要,哪個地方可能考試,最後在複習的時候抓住重點。學習時,也要掌控全局,明明一個很偏的知識點,你花費了很長時間也不一定學會,甚至它就很可能不會考試。我們一定要把精力花費在最可能拿分的地方,用80%的精力學習20%的重點,你就會獲得80%的收穫,這就是著名的二八原則。當然,在做考試題時,技巧也是很重要的。在鄭州大學讀研究生時,整個河南省的高考數學卷子都是鄭州大學負責閱卷,而我就是閱卷老師之一。在改卷中,我們發現了一個神奇的現象,有的學生能把主觀題寫滿,可竟然得分為0,這是多麼的神奇。因為改卷是按步給分的,你只需要給出一個合理的「假設」就是1分,也不至於0分。得0分的人都是按照自己的設想,亂說,沒一點頭腦,沒一句說到重點上。記住,高考基本上沒有辛苦分,對就是對,錯就是錯!雖然改卷不能保證絕對的公平,但我感覺那可能是中國最公平的事情了。綜上所述,我們在做題的時候,要養成習慣,按步完完整整寫下來,重要步驟堅決不能省略,就像教材上的例題那樣寫就行,最好將解題過程分為獨立的步驟,這樣至少可以保證至少有一小步是正確的,錯上一點不會導致整個步驟全錯。

(4)有人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如果這句話是對的,按此推導,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說:沒有破不了的案,只有幹不好的警察;沒有管理不好的集體,只有不會管理的領導;沒有治不好的病,只有不會治病的醫生;沒有學不會的習,只有不會學的人。歸根結底,人人都在推卸責任。其實,老師應該好好教,學生應該好好學,家長也應該好好配合,即使這樣,也只是提高了學生成才的概率,但是概率再大,也不一定會發生。因此,請大家客觀認識學習。

我努力了,我無怨無悔!

相關焦點

  • 您讓我在數學學習中感悟人生哲理
    踏進「人文數學」課堂的那一刻,高老師面帶微笑,溫暖平和,消解了數學在我心中的刻板印象。「請思考,二分之一和百分之五十是一樣的嗎?」「籃球場是平面的,還是曲面的呢?」印象中枯燥乏味、晦澀難懂的數學在高老師的講述下變得妙趣橫生。他可以用最簡單的話語講解最複雜的問題,也可以對最基礎的命題進行最頂端的推理。
  • 數學說課比賽感悟
    多彩貴州好教育聯2020年同構一課活動學習感悟2020.12.72020年多彩貴州好教育聯盟同課異構活動一賽區數學學科比賽於11月28日至30日在玉屏縣民族中學舉行,我有幸參與本次學習,現將本次學習的感悟總結如下
  • 小學數學如何逃離題海?提煉數學思想,感悟數學本質,而不是套路
    激發小朋友們數學學習興趣,傳播數學文化,培養思維習慣,提升數學素養,是數學教育的宗旨。問題是數學的核心,解題是數學的靈魂,數學解題實踐是深入思考,感悟數學思想的必經之路,但如今解題神器頻出,脫離數學教育宗旨的空洞解題套路訓練滿足了家長功利性的需求。
  • 5歲孩子會算20以內的加減法,是數學天才嗎?學習感悟分享
    旁邊的同事都說,這丫頭上學以後數學沒問題。這樣就能看出孩子上學後的數學學習就真的沒問題嗎?我陷入了思考。以下是我的一些感悟,與諸君分享。一、對自己學習數學過程的回憶從當初的那所重點大學,如今的雙一流高校畢業20多年了,由於沒從事專業的工作,數學都用不上,平時更不會沒事做幾道題,目前,只能看懂那些微積分的符號了,再深入的話,恐怕就得回爐另造了。對於數學學習過程的回憶,我只能記得,最關鍵的考試基本上都是滿分。
  • 從求愛的角度感悟數學學習
    而我們偉大的數學家迪卡兒僅用一個簡短的數學式子就表達了對瑞典公主的無限相思和愛意。數學不僅能表達愛,數學還促進了當今社會對愛表達方式的多樣性。試想一下沒有數學的推動我們現在各種app會有如此迅猛的發展嗎? 因為愛情人類社會產生了各種錯綜複雜的關係。而數學的本質上其實就是研究各種關係,各種研究關係。例如函數研究的就是自變量和函數值之間的各種對應關係。
  • 高考數學只有一分的馬雲,感悟數學的重要性
    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在主題演講中表示,阿里很榮幸發展到今天,能夠為基礎科學做點事情,「昨天探討了數學有什麼用,我認為'無用之用'才是真正的價值。所有人想要很快收穫,就沒有未來」。馬雲這樣講到數學的重要性。你很難想像,這是當年高考數學只考了一分的人,現如今對數學重要性的感悟。說點實際的,數學其實是非常重要的基礎。
  • 參加數學遊戲課程備課的感悟和收穫
    參加數學遊戲課程備課的感悟和收穫8月10日-11日,我有幸參加了學校組織的「數學遊戲化課程」集中備課的學習交流。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天時間,但這次數學遊戲課程備課所給予的啟發和經驗卻是一筆永久的財富。下面是這次集中備課交流的一些感悟和收穫:1、數學課程遊戲化的思考作為一線老師,在我們還沒有學習課程遊戲化時,我常常疑惑於如何平衡「教和玩」的難題。在過去的教育教學活動中,為了生硬的體現教育教學活動中遊戲的存在。我們通常只是單一的插入一些遊戲。
  • 數學的4大功能,閃亮來自內心感悟,成績來源自我成路
    這便是對數學題感悟的一個例子,望中學生,在做數學題的時候,能夠感受數學的邏輯,數學的美,數學的本質,以及數學帶給我們的收穫。內心真正的感悟,才會讓自己變得閃亮。成績來源自我成路既然數學這麼重要,那麼我們如何學好呢?我認為學好數學,在於自身的感悟與努力,從而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找到一條適合自己的路。說一說筆者如何學習數學的。
  • 感悟數學之美——南開大學教授顧沛談數學文化
    數學是一種思維模式  數學不僅是一種重要的「工具」,也是一種思維模式,即「數學方式的理性思維」;數學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種文化,即「數學文化」;數學不僅是一些知識,也是一種素質,即「數學素質」,數學素養使人終身受益。這是本次報告會中,顧沛教授關於學習數學的指導思想。
  • 重讀經典,感悟數學文化與傳承
    重讀經典,感悟數學文化與傳承作者:劉 興 華作品編號:043投稿時間:2020.7.272020年,居家辦公,居家學習,用自己的努力與行動來抗擊疫情數學史學會、科技史學會、HPM研究學會引路在先,陸續開展各種學術線上研討活動,給我這一線教師新的學習機會,展示新時代新風貌。每一場講座:從「愛上數學」、「數學漫談」到「歐幾裡得《幾何原本》命題形式及其定理與問題之分」 尤其與中小學數學教育息息相關的,我都堅持參與學習、交流。
  • 顧沛教授作「感悟數學之美——從數學文化談起」主題講座
    南開新聞網訊(通訊員 龔雪竹 攝影 沈明喆)5月15日,南開大學數學學院教授、國家級教學名師獎獲得者顧沛教授應邀在南開大學津南校區圖書館為在校師生帶來了一場題為「感悟數學之美——從數學文化談起」的講座。講座由南開大學圖書館副館長李紅鋼主持。顧沛教授在講座中對數學文化的起源、發展等問題進行了梳理,並對數學之美進行舉例分析。
  • 新課標學習!高中數學2020修訂版基本理念
    2017年版的高中數學課程標準剛出來沒幾年時間,新高考改革方出臺,為了適應新高考方案的實施。國家教育部對2017年版進行了修訂,推出了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2017 年版 2020 年修訂)。摘選部分內容學習,結合教學實踐活動,分享學習!
  • 教育思考:聽課學習感悟
    希望更多的孩子能擁有學習的興趣,學習的意願,只有開始,才有可能!2.課堂育人數學與思維緊密相連,但數學的解題過程是思維的呈現,就好比第一堂課《7的乘法口訣》,但聽課中想到自己原來的講課過程,在講課中我也發現自己班的孩子可能對乘法口訣已經背會,但他們真的理解嗎?
  • 五裡堡小學:玩轉思維導圖讓數學學習更輕鬆
    為了進一步強化「學數學、用數學」的學習方法,讓學生的數學學習生活更加豐富有趣,3月24日,管城回族區五裡堡小學六年級數學組開展了以「玩轉思維導圖」為主題的數學實踐活動,思維導圖既能提高同學們的興趣,又能提升複習的效果。
  • 陪著侄女學數學——一個政治老師的陪學感悟
    德莫林說:「沒有數學,我們無法看透哲學的深度;沒有哲學,人們也無法看透數學的深度;而若沒有兩者,人們就什麼也看不透。」因此,活在世上,為了不做「什麼也看不透」的人,就得懂一點數學,懂一點哲學,最好當然是能精於數學和哲學,並能靈活應用。本文是一位政治老師對於數學學習的一些經歷、感悟,和大家分享,歡迎留言交流!
  • 我在小學數學名師班學習的感悟和心得
    通過在名師工程班三個學期的培訓學習,經歷了從集中理論學習、基地研修、在崗研修、導師回訪活動的過程,在這段時間的學習中,雖然有點累,有點忙,但我卻很充實,快樂。每一次的培訓學習交流中,我積極與同行和專家們進行交流,提出自己在教學教育工作中的困惑,並虛心向有經驗的同行和專家請教,學習他們如何處理新課程中遇到的種種困惑,以及他們對新課程教材的把握和處理,並在自己的課堂教學中努力嘗試,從而做到了教學相長。通過觀看教學視頻和專家授課,審視自己的課堂教學,我明白了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的重要性,以及怎樣進行教學設計。
  • 閱讀《惰者集》《用數學的語言看世界》感悟
    ,創造新的價值——閱讀《惰者集——數感與數學》《用數學的語言看世界》感悟作者:張勁松,1972年2月生,人民教育出版社中學數學室編審,資深編輯。它們是語言成形的必要條件,只有學會使用語言,才能獲得思考的能力。數學是和語言學習一樣的東西,數學可以精確地描述事物,這種描述能力甚至超過自然語言的表現能力。因為如果理解數學,就能看到無形、不可見的東西,想出從未想到過的新創意。學習數學反映了語言學習的一個側面。學習數學不僅要掌握實用的方法,同時還要培養思考的能力。「從真正意義上去創新時,必須得從基本原理出發。」
  • 數學推導+純Python實現機器學習算法30:系列總結與感悟
    當然不是,作為一名普通的學習者,不可能獨自閉門造車的完成這項工作,在公式推導和代碼實現過程中,筆者曾大量參考借鑑了各種博客、教材和GitHub相關倉庫,總體而言也是一項集成性的工作。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很多朋友也會問,說好的手寫呢,怎麼你LightGBM調了包了呢。
  • 五年級課內外數學如何學習?人教版五年級上冊數學同步練習
    五年級是小學數學重要階段,從三年級開始,數學學習進入加速期,五年級是知識點的峰值。小數乘法,小數除法,簡易方程,多邊形的面積,統計與可能性等是教材的重點教學內容。小數乘除法學習通過數域拓展,進一步加強學生四則基礎運算能力;簡易方程是代數思想的初步,進一步發展學生抽象思維,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
  • 北洋數學講堂丨陳木法院士分享交叉研究的感悟
    本站訊(通訊員 劉麗麗)「『交叉研究的感悟』,其實我對於這個報告的標題不是很喜歡,交叉研究的帽子很大,真實的題目應該是『糊裡糊塗的交叉研究感悟』。」一位古稀之年的學者,用謙遜幽默的方式開始了自己的報告。他是中國科學院院士、傑出的概率學家陳木法。2019年10月25日,陳木法院士受邀做客北洋數學講堂,以探索矩陣最大特徵值和特徵向量的計算為主線,暢談其對於交叉研究的心得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