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作者多年求學與教學經歷,發現很多學生對數學學習存在誤區,不知道怎麼學習,不知道怎麼考試。於是,我想談談對數學學習的一點體會,以供大家參考。
(1)數學很有用。任何學科只要與數量有關,它必然擺脫不了數學,比如物理、金融、工程、化學、生物等等,學習越深入,運用的數學也越高深,現代的金融全部都是數學公式。正因為數學是高科技,因此有人說,數學在日常生活中沒用。試想,如果你連x,y,z,w之間那麼複雜的關係都能想明白,「優化」也能想明白,「坑蒙拐騙」也不會上當。記住,x就是「坑」,y就是「蒙」,……,坑蒙拐騙就是運算。學數學的人都善於算計,優化自己的生活,他們也根本不會被壞人「坑蒙拐騙」。
(2)數學是智力的訓練,因此,學習數學一定要以理解為主,思考為主,並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那麼多定義、定理、公理,我們能統統記住麼?不能。其實,我們只需要記住定義與公理即可,定理在推導的過程中自然記憶,不必強求。如果你對數學不理解,只是背了下來,考試中基本沒用,因為正規的考試很靈活,要求你以不變應萬變。退一步說,在大學的學習中,我們要學習真本領,學習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對自己人生有用的東西。當你走上社會,誰給你出題?題是自己找的,題是自己做的,題是自己改的,但做題的後果要自己承擔。
(3)例題、習題只是為了幫助大家理解書中概念、定理等知識點,從而更好的應用它們。但是,例題、習題並不是書的核心,知識體系才是書的核心.題不在多,而在精,在於經典,儘管書中有些題採用的是90年代的考研真題,好像年代久遠,但它們是經典,並不過時。數學並不像流行事物,衣服款式可能年年在變化,但是在數學上,今年,明年還是,甚至將來也是.別說20世紀90年代的經典不一定過時,就是19世紀的經典也不一定過時。研究生入學考試題如同高考題一樣,那是專家們仔細篩選過的,個個都是經典,絕對比一般作者編著的題目好多了,因為我建議讀者在掌握基本知識點的情況下,應該認真研讀歷年考研真題,這對我們的學習是絕對有幫助的。
(4)怎樣才能在考試中多拿分呢?一個人一定要有預測的能力,要估計這本書哪個地方重要,哪個地方可能考試,最後在複習的時候抓住重點。學習時,也要掌控全局,明明一個很偏的知識點,你花費了很長時間也不一定學會,甚至它就很可能不會考試。我們一定要把精力花費在最可能拿分的地方,用80%的精力學習20%的重點,你就會獲得80%的收穫,這就是著名的二八原則。當然,在做考試題時,技巧也是很重要的。在鄭州大學讀研究生時,整個河南省的高考數學卷子都是鄭州大學負責閱卷,而我就是閱卷老師之一。在改卷中,我們發現了一個神奇的現象,有的學生能把主觀題寫滿,可竟然得分為0,這是多麼的神奇。因為改卷是按步給分的,你只需要給出一個合理的「假設」就是1分,也不至於0分。得0分的人都是按照自己的設想,亂說,沒一點頭腦,沒一句說到重點上。記住,高考基本上沒有辛苦分,對就是對,錯就是錯!雖然改卷不能保證絕對的公平,但我感覺那可能是中國最公平的事情了。綜上所述,我們在做題的時候,要養成習慣,按步完完整整寫下來,重要步驟堅決不能省略,就像教材上的例題那樣寫就行,最好將解題過程分為獨立的步驟,這樣至少可以保證至少有一小步是正確的,錯上一點不會導致整個步驟全錯。
(4)有人說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如果這句話是對的,按此推導,是不是也可以這樣說:沒有破不了的案,只有幹不好的警察;沒有管理不好的集體,只有不會管理的領導;沒有治不好的病,只有不會治病的醫生;沒有學不會的習,只有不會學的人。歸根結底,人人都在推卸責任。其實,老師應該好好教,學生應該好好學,家長也應該好好配合,即使這樣,也只是提高了學生成才的概率,但是概率再大,也不一定會發生。因此,請大家客觀認識學習。
我努力了,我無怨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