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上壩村:產業+就業 山鄉迎巨變

2020-12-20 天眼新聞

惠水縣斷杉鎮上壩村位於斷杉鎮的東南部,與羅甸縣邊陽鎮、平塘縣塘邊鎮接壤,距鎮距縣城65公裡,過去的上壩村,是惠水縣39個深度貧困村之一,全村種植業主要以傳統的玉米、水稻和黃豆為主,石漠化嚴重、水資源缺乏、交通落後、貧困程度深等問題嚴重。

6月10日, 從惠水縣城出發,沿著蜿蜒曲折的公路往上壩村駛去,一路林樹鬱蔥茂密,目之所及,皆是新綠。

還未到上壩村,便被半山腰的一個蓄水池吸引了注意力,據上壩村工作隊隊長陳文介紹,上壩村水土流失嚴重,農民在春耕和種植水稻季節,都是看天吃飯,2019年,廣州省南沙區大崗鎮因地制宜幫扶上壩村資金50萬元,為上壩村修建蓄水池,蓄水池的建設為上壩村三個村民小組119戶農業灌溉提供了便利。

蓄水池

抵到上壩村村委會,一下車,耳邊傳來了嗡嗡的機械聲,聞聲尋去,一個錫泊紙加工廠在加足馬力趕工。田儒友和妻子正在加工半成品的錫箔紙。2018年,田儒友打工返鄉,拿出在外打工的積蓄,利用自家樓房,開設了一個錫箔紙加工廠。

錫箔紙加工臺

「現在50多人在我這拿材料回去加工,村裡的、鄰村的都有,為他們免費提供半成品材料,他們拿回家去進行加工後賣給我,每天都能賺六、七十塊錢。」田儒友說。

2014年,脫貧攻堅的春風吹進了這個大山深處的邊遠村莊,經過六年的「脫貧攻堅」洗禮,上壩村實現了貧困村整村出列。

蜂糖李

如今的上壩村,300畝蜂糖李即將收成,18個溫室大棚裡的中草藥博落回也在茁壯成長,通村通組路直達家門口,自來水到戶,飲水安全全覆蓋,醫療保障全覆蓋。群眾的思想都在轉變,積極參與到村容村貌建設中,農家小院乾乾淨淨、徹底改變了過去面貌破舊不堪、基礎設施薄弱的狀態,群眾生產生活呈現一片嶄新景象。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陳楊

編輯  梁曉琳

編審  張發揚

相關焦點

  • 黔南惠水:金融扶貧服務「三農」零距離
    同時,惠水農商行擺金支行加強對個人的扶貧信貸投放,目前,已經為擺金鎮的30個村進行授信,對每個村級合作社授信100萬元,加大對有創業意願的建檔立卡扶貧戶進行信貸發展支持。 支行先後選派了三名黨員及一名工作人員到四個貧困村任金融支書及金融幹部,為貧困村引進扶貧產業,加大信貸投入,有效助力脫貧攻堅。
  • 百名記者進百村丨走進大英縣蓬萊鎮桅杆壩村
    大英縣蓬萊鎮桅杆壩村是由貧困村豪子口村與非貧困村桅杆壩村、涼水井村合併而成。在村建制調整前,原豪子口村是省級貧困村,也是大英縣貧困人口最多的村。2014年被認定為省級貧困村時,村裡有135戶貧困戶,佔總戶數的29.54%。這樣一個典型的貧困村,通過4年時間實現整體脫貧並湧現出一批脫貧帶頭人,最重要的原因是群眾不等、不靠,主動創業謀發展。
  • 福泉鳳山:黨建引領縱深推進壩區產業發展
    福泉鳳山:黨建引領縱深推進壩區產業發展 發布時間:2020-12-20 00:19:25      來源:黔西南日報   福泉市鳳山鎮聚焦農業基礎設施薄弱
  • 陝西石泉:「歸雁」領飛富山鄉
    在陝西省石泉縣中壩作坊小鎮,一年一度的庖湯會是當地傳統的民俗活動。在中壩小鎮的庖湯會上,遊客們不僅能「吃好喝好」,還能欣賞和體驗花式唱拳、古法榨油、傳統木工、手工打鐵等內容。遠處的秦嶺青山依舊,作坊小鎮內遊人如織。今年50歲的陳國盛,是中壩作坊小鎮的創立人。他曾經是名下崗職工,1998年開始自主創業。
  • 一村一品|香子壩的美麗蝶變!
    香子壩村位於城關鎮西側,距鎮政府 4.5 千米,全村轄5 個合作社,220 戶 743 人。據該村黨支部書記王懷濱介紹,以前我們村雖交通便利,但農戶只能坐在家門口看車來車往,守著綠水青山受窮。縣委書記李廷俊在該村檢查工作時指出:「對於香子壩這樣適合發展鄉村旅遊的村要大力發展鄉村旅遊,推進旅遊產業和脫貧攻堅的有機結合,以旅遊產業促進群眾增收致富,走出一條符合康縣實際、順應民意的多元化產業扶貧之路」。「村裡變化這麼大,新農村建設能推進這麼快,主要是縣上和鎮上的大力支持,還有群眾的積極參與。凡是村裡建公益設施要用到村民的地方,大部分人都會主動捐獻出來」,王懷濱說。
  • 施秉縣地壩村:靈芝「開花」幸福來
    在施秉縣楊柳塘鎮地壩村林下靈芝基地裡,一朵朵碩大的靈芝長勢喜人,大棚裡菌香四溢,看著滿地的「紅花」迎來豐收,地壩村「兩委」幹部和駐村隊員喜極道:「一年的辛苦付出終於有了回報。」採摘據了解,2019年,地壩村在中投公司的鼎力幫扶下,充分發揮基層黨支部引領、基層黨員示範帶動作用,依託當地萬畝青槓林的豐富林木資源,發展種植林下靈芝產業100畝,眼下正是到了靈芝的收穫季節。
  • 2019壽陽•常村梨花文化旅遊節暨「清涼壽陽•花樣山鄉」旅遊...
    黃河新聞網晉中訊 (記者 李宏 劉鵬)4月25日,2019壽陽•常村梨花文化旅遊節暨「清涼壽陽•花樣山鄉」旅遊宣傳年新聞發布會在晉中市晉通大廈舉行,發布會上主辦方公布2019壽陽·常村梨花文化旅遊節暨壽陽玉露香梨產業發展起步於上湖鄉常村。從2010年起,常村率先發展玉露香梨200畝,建立全省首家「國家梨產業技術體系玉露香梨示範基地」。在常村的引領帶動下,上湖全鄉玉露香梨種植實現所有行政村全覆蓋,到2019年,種植面積從200畝增長到8100畝,預計畝均收入突破1萬元大關。
  • 山鄉春色迷人眼 留壩馬道來看花
    山鄉春色迷人眼,留壩馬道來看花。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都市芬芳盡,山鄉花始開!距漢中四十分鐘車程的留壩馬道,春色正好。沿寒溪而上,不禁有些遐想,或許當年韓信也是被馬道這美景迷了眼,醉了心,駐了足,誤了時,才被姍姍來遲的蕭何追上?
  • 金塔縣梧桐壩村農家客棧寄鄉愁
    金塔梧桐壩村農家客棧寄鄉愁每日甘肅網金塔10月30日訊(甘肅經濟日報通訊員 盧玉)走進金塔縣中東鎮梧桐壩村,居民點上有一處不顯眼的農家小院,只見窗明几淨,院子裡的水缸、醋缸、扁擔等老物件整齊擺放,窗子上掛著的辣椒串格外顯眼。
  • 黔南惠水|駐村扶貧 著色青春
    我叫羅歡歡,1995年生,2018年1月,我入職縣文化館,是一名青年歌手,就在同年5月,帶著組織的重託和信任來到上衙村參與駐村工作。 在我駐村的這兩年多的時間裡,發生了很多讓我記憶深刻的事情,我最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一個「兩兄弟」的故事。
  • 貴州「帶貨列車長」又推新品 他把惠水大米帶上進京動車
    12 月 19 日,一場別具特色的 " 『一縣一品』——惠水大米 " 專場品鑑活動在 G82 次高速動車(貴陽北——北京西)上登場,這是貴州 " 帶貨列車長 " 令狐紹紅在動車上推介的家鄉又一新品。自 2019 年起,他將當時貴州多個貧困縣的農特產品搬上進京動車開 " 品鑑會 ",宣傳推廣,幫助鄉親們賣出好價錢,遂得名 " 帶貨列車長 "。不久前,令狐紹紅在值乘時了解到,黔南州惠水縣有一個大米種植基地,覆蓋 18 個村共 3000 餘戶,主要生產大米、紅米、黑糯米,由於信息相對閉塞,銷售渠道較窄,優質大米的銷量並不理想。
  • 福泉龍昌:「村社合一」增活力 產業發展有動力
    2019年以來,福泉市龍昌鎮楓香樹村圍繞「三變」改革,探索實施「村社合一」發展機制,有效激活農村資源要素,充分調動農民群眾的積極性,實現了村集體與農民群眾抱團發展,走出了一條「農業增效益、農民增收入、集體增實力、村級組織增活力」的產業發展新路。
  • 馬邊梅子壩鄉扶貧產業調查:一顆青梅沉浮的「苦酸甜」
    陳柯江 本報記者 吳曉彤  地處馬邊彝族自治縣西部的梅子壩鄉,2萬畝梅林花海鋪陳滿山。修剪枝條、嫁接新品種……3月10日一早,梅子壩鄉梅子壩村貧困戶阿洛拉門就在自家的青梅林裡忙了起來,「我的青梅每株產量才20餘公斤。在專家的指導下,今年專門選了優良品種嫁接,希望以後能產更多青梅。」  青梅是馬邊產業脫貧攻堅的「當家花旦」之一。
  • 大沙壩,好一個騎步天堂
    記者 譚瓊輝 李維君 通訊員 陳詩雨 文/圖說起大沙壩,最初的印象,應該停留在麻柳溪,因為之前聽朋友介紹,大沙壩跟麻柳溪都屬於鹹豐縣黃金洞鄉,而且是兩個緊鄰的休閒玩點,所以潛意識裡便認為兩個地方風景應該差不多。上個周末,自駕前往大沙壩,到達目的地,才發現大錯特錯。
  • 芒市風平鎮壩麼村有個合作社用豬來「養」酒
    遮放穀子,壩麼酒。在芒市風平鎮遮晏村委會壩麼村民小組,女共產黨員郗玉夢成立了「壩麼釀酒養豬專業合作社」。從2019年10月到現在,不到半年時間,已經釀酒20餘噸,走出了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產業基地+農戶發展模式的第一步。但釀出的白酒不銷售出去,卻「養」在庫房裡。到底怎麼回事?
  • 三年扶貧路 一生沙壩情
    我被湖北省十堰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派往竹谿縣水坪鎮沙壩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至今已近三年。這段扶貧路上,我們依靠「啃骨頭」的精神和毅力,完成一項又一項攻堅任務,使沙壩村如期「摘帽」。看到村民的日子一天比一天好,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和高興。記得進村之前,我查了沙壩村的基本情況——位於鎮西南方向,238省道縱貫南北,全村10個村民小組1500多人散住在10公裡長的狹窄山溝裡。
  • 安順市政協周濤副主席帶隊到紫雲大地壩村開展掛牌督戰工作
    11月12日,市政協副主席周濤同志帶隊到紫雲自治縣大地壩村開展掛牌督戰工作,市科技局局長吳婭麗和相關科室負責人員陪同。在大地壩村委辦公室旁,督察組一行查看了村小學的建設情況,目前小學已進入封頂階段,學校要爭取年底完成建設,儘快讓學生入學,切實減輕農戶教育負擔,解決大地壩村孩子上學遠的問題。
  • 湯勁翔深入蘆荻山鄉督導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
    武陵政府網訊(通訊員 劉琪)12月17日,武陵區政協主席湯勁翔深入蘆荻山鄉,督導村(社區)「兩委」換屆工作。湯勁翔先後來到蘆荻山鄉石公廟村、熊家坪社區,詳細了解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準備工作。湯勁翔指出,村(社區)「兩委」換屆選舉對實現鄉村振興、城鄉基層治理意義重大、影響深遠,鄉黨委要高度重視,選優配強,切實把好候選人資格審查關,換出新班子、新氣象、新作為。要嚴格程序,把握好重點環節,確保換屆選舉工作紮實有序開展。
  • 湖南省益陽清溪村——周立波故居,中國山鄉巨變第一村!
    周立波熱愛自己的家鄉,1954年冬和1962年冬兩次回到清溪衝深入生活,《山鄉巨變》就孕育於此時的故鄉沃土。把建國初期家鄉的一場改天換地的土地革命,以饒有風趣的文筆塑造出眾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從《暴風驟雨》、《鐵水奔流》到《山鄉巨變》在現代民間文學中獨樹一幟。
  • 關嶺永睦壩區:打造生態農旅觀光新業態,鞏固脫貧成果!
    永睦壩區是關嶺縣唯一一個樣板壩區,輻射花江鎮永睦、桃源、廠上、雲莊4個行政村,總面積3646.23畝,其中核心區涉及永睦、桃源兩個村共1000餘畝。覆蓋農戶1394戶,6662人,其中貧困戶243戶,113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