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水縣斷杉鎮上壩村位於斷杉鎮的東南部,與羅甸縣邊陽鎮、平塘縣塘邊鎮接壤,距鎮距縣城65公裡,過去的上壩村,是惠水縣39個深度貧困村之一,全村種植業主要以傳統的玉米、水稻和黃豆為主,石漠化嚴重、水資源缺乏、交通落後、貧困程度深等問題嚴重。
6月10日, 從惠水縣城出發,沿著蜿蜒曲折的公路往上壩村駛去,一路林樹鬱蔥茂密,目之所及,皆是新綠。
還未到上壩村,便被半山腰的一個蓄水池吸引了注意力,據上壩村工作隊隊長陳文介紹,上壩村水土流失嚴重,農民在春耕和種植水稻季節,都是看天吃飯,2019年,廣州省南沙區大崗鎮因地制宜幫扶上壩村資金50萬元,為上壩村修建蓄水池,蓄水池的建設為上壩村三個村民小組119戶農業灌溉提供了便利。
蓄水池
抵到上壩村村委會,一下車,耳邊傳來了嗡嗡的機械聲,聞聲尋去,一個錫泊紙加工廠在加足馬力趕工。田儒友和妻子正在加工半成品的錫箔紙。2018年,田儒友打工返鄉,拿出在外打工的積蓄,利用自家樓房,開設了一個錫箔紙加工廠。
錫箔紙加工臺
「現在50多人在我這拿材料回去加工,村裡的、鄰村的都有,為他們免費提供半成品材料,他們拿回家去進行加工後賣給我,每天都能賺六、七十塊錢。」田儒友說。
2014年,脫貧攻堅的春風吹進了這個大山深處的邊遠村莊,經過六年的「脫貧攻堅」洗禮,上壩村實現了貧困村整村出列。
蜂糖李
如今的上壩村,300畝蜂糖李即將收成,18個溫室大棚裡的中草藥博落回也在茁壯成長,通村通組路直達家門口,自來水到戶,飲水安全全覆蓋,醫療保障全覆蓋。群眾的思想都在轉變,積極參與到村容村貌建設中,農家小院乾乾淨淨、徹底改變了過去面貌破舊不堪、基礎設施薄弱的狀態,群眾生產生活呈現一片嶄新景象。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陳楊
編輯 梁曉琳
編審 張發揚